学术投稿

陈旧性泪小管离断的修复

郑海涛

关键词:泪小管离断, 陈旧性, 吻合术, 直视法
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泪小管离断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陈旧性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15例,于外伤后半月至6月进行吻合手术,采用直视法、弯针法和泪囊切开法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结果吻合成功13例,成功率达86.6%.随访观察3月至2年,患者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10例,占76.9%.患者轻微溢泪,冲洗通畅3例.结论直视法是实用的寻找泪小管鼻侧断裂的方法,如不成功,则采用弯针法或泪囊切开法.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视神经挫伤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例视神经挫伤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例伴颅脑外伤占20%,鼻窦骨折或积血 9例占36%,所有病例均见眉弓外侧或前额部撞击伤.结论.视神经挫伤的病人往往合并颅脑、眼眶、鼻窦外伤,临床应注意检查视神经挫伤的体征,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孙兰君;韩乃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陈旧性泪小管离断的修复

    目的探讨陈旧性泪小管离断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陈旧性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15例,于外伤后半月至6月进行吻合手术,采用直视法、弯针法和泪囊切开法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结果吻合成功13例,成功率达86.6%.随访观察3月至2年,患者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10例,占76.9%.患者轻微溢泪,冲洗通畅3例.结论直视法是实用的寻找泪小管鼻侧断裂的方法,如不成功,则采用弯针法或泪囊切开法.

    作者:郑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硅凝胶人工晶状体预防后囊浑浊的Meta分析

    目的对硅凝胶人工晶状体预防后囊浑浊的作用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获得6篇以往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合并分析.以比值比来判定预防效果,并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比值比.结果总计6项研究的639例白内障符合入选标准.后囊浑浊的累计发生率分别为:硅凝胶人工晶状体组11.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组26.5%.合并比值比为0.37[95%Cl 0.22,0.63].结论硅凝胶人工晶状体预防后囊浑浊的疗效显著.

    作者:程金伟;魏锐利;李由;李玉珍;马晓晔;岳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

    挫伤性前房积血是眼挫伤常见的体征.这对视功能的影响是暂时的,但若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等并发症及眼后段损伤,将造成永久性视功能损害.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甚为重要.我科自1998年1月以来共收治挫伤性前房积血94例,除4例合并多种并发症预后较差外,余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耳穴压豆配合表面麻醉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常需球后、球周或结膜下麻醉,这些常规的麻醉方法完全可靠,但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的可能[1].随着术者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时间的不断缩短,我们采取耳穴压豆麻醉配合表面麻醉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54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松兆;尤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白内障青光眼三联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应用三联手术对26例2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及眼压,随访2~24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水平.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较好控制眼压,并能恢复较好的视力.

    作者:李汉钊;段直光;何亚妮;马丽;杨菊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注吸法摘出前房汞金属异物一例

    患者,男,6岁.左眼被折断的温度计扎伤6小时于2000年3月7日急诊入院.视力检查不合作.左眼混合性充血,角膜中央偏下方见一长约4mm穿孔伤口,其周围角膜水肿.前房浅,6点处前房内可见数个细小汞金属颗粒.并有纤维素样渗出.晶状体透明.入院后左眼滴1%毛果芒香碱缩瞳.急诊全麻下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缝合角膜伤口后,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异物情况.于6点钟角膜缘做切口进入前房,切口长约5mm.注入甲基纤维素,使前房充盈.用7号注吸针头吸取前房内细小汞颗粒,大部分被吸出.对于较大的汞颗粒用细小的虹膜恢复器轻轻接触之,使之分裂成更小的颗粒而被完全吸出.术后第1天检查,前房闪光(+),瞳孔中等度散大,虹膜无粘连.晶状体透明,前囊完整.术后1年检查,视力左眼0.5,角膜中央偏下方陈旧性穿孔伤瘢痕.晶状体透明.眼底正常,眼球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王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分析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因其伤口隐匿,临床上可能引起误诊或漏诊.我院1996年5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10例(10眼)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经及时正确诊治,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沧霞;杨杏华;邵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非开眶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非开眶术摘除肌肉锥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到2001年4月我院手术治疗眼眶肌肉锥体内海绵状血管瘤12例.结果非开眶术摘除12例肌锥内海绵状肿瘤顺利摘除,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非开眶术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徐公其;申长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环扎术后眼前段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巩膜环扎术后眼前段缺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5年间我科进行的巩膜环扎术41例(41眼)中出现的眼前段缺血3例3 眼,对其处理方法及可能引起环扎术后眼前段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3例均恢复视力,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只要避免易引起眼前段缺血的因素,及时治疗,措施得当,则治疗效果是满意的.

    作者:李尖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额肌瓣转移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

    目的观察额肌瓣转移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41眼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采用上睑皮肤双切口,分离额肌瓣,经眶隔和眼轮匝肌之间的隧道向下转移,固定在上睑板上缘.结果随访6月~7年.全部病例达标准治愈.结论该术式为矫治具有额肌功能的任何上睑下垂,特别是重度上睑下垂的佳手术方式.

    作者:何旭红;杨彩霞;彭远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型臂电视荧光屏引导下摘出眶内异物的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C型臂下摘出眶内异物的临床应用.方法C型臂电视荧光屏引导定位下,经皮肤或结膜进路摘出眶内异物.结果18例眶内金属异物均能一次摘出,视力保持术前状态,无眶内肌肉、血管或神经等损伤.结论此手术方法眶内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满意.

    作者:张秀萍;邵铁军;任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致浅前房成形误伤晶状体损伤一例教训

    患者,女,48岁,住院号181452,因左眼视力进行性减退5年,伴眼胀、头痛、夜间虹视,以左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及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收住院.专科检查:右眼视力1.0,外眼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正常,眼压18 mmHg(1 mmHg=0.133 kPa),视野范围正常,前房角镜检查结构正常.左眼视力0.3,外眼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视盘圆苍白,边缘清血管极度偏向鼻侧C/D>0.8,视网膜正常,黄斑中心反光点暗淡,眼压37 mmHg,视野向心性缩小10°,前房角镜检查睫状体带看不见.

    作者:陈静;张安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球后麻醉致暂时性失明一例

    患者,男,82岁,因右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于2001年2月15 日入院.拟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前检查:视力:0.2(矫正不提高),眼压:43.38 mmHg(1 mmHg=0.133 kPa),前房角镜检查为开角,视野呈管状(约10°),眼底C/D=0.8×0.8,全身检查及心电图、胸透、肝、肾功能、血糖等报告均无异常.入院后第4天在局麻下行右眼小梁切除术.

    作者:包玉霞;阿其拉图;刘万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不同术式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与现代囊外摘出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优缺点.方法采 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我院1998~2001年66例76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36例42眼及现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30例34眼,对术前血糖、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包括术前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者均安全完成手术,超乳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囊外组.术后裸眼视力≥0.5者超乳组占76.2%,优于囊外组的26.5%.角膜散光超乳组低于囊外组.超乳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囊外组.结论超乳组有较高的血糖耐受水平,把握好手术时机,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多数糖尿病患者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曾敏智;陈振谦;郭露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高度近视早期临床疗效.方法37例74眼术前近视屈光度为-6D~-15D,平均为(-10.5±0.7)D.采用美国博士伦公司Technolas217型准分子激光系统进行手术.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8者1月时为47%,3月时52%,6月时97.5%.结论LASEK治疗高度近视角膜偏薄患者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军;伊琼;赵向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对44眼各种原因所致的外伤性白内障行现代囊外摘出或吸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视力0.3~1.0者28眼(63.6%).并发症主要是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前膜及后发障.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结果多较满意.结论外伤性白内障虽然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但是经过合理治疗仍能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伟;王抗美;靳如华;管家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眼内细小铁质异物漏诊导致继发性青光眼一例

    患者,女,35岁,因右眼胀痛,视物模糊伴恶心呕吐4天,以右眼继发性青光眼于1998年11月19 日住院.患者1995年6月右眼有外伤史.1995年 10 月曾因右眼急性葡萄膜炎住院治疗.本次入院时查体: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1.2.右眼压:50.68mmHg(1mmHg=0.133kPa),左眼压:14.73mmHg.右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轻度水肿,偏颞下方见约2mm线状浑浊,棕色KP(+),房水闪光(-),瞳孔药物性缩小,直径1 mm.

    作者:陈茜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LASIK术中卡刀患者的再矫正

    目的报告5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中卡刀后再次行LASIK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5例LASIK术中卡刀,形成不完全角膜瓣.仔细观察角膜瓣终止的位置,位于瞳孔缘3例,瞳孔外缘1 mm 2例,先放弃激光切削,待角膜愈合后再次行LASIK手术矫正.结果5例经做第二次角膜瓣及激光切削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结论LASIK术中如出现卡刀现象,等待角膜瓣愈合后再次手术是安全而有效的.

    作者:何书喜;王华;姜西挺;王成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腔内注药及其它综合治疗.结果11眼眼内炎症得到控制,1眼因炎症不能控制而行眼内容摘除.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目前临床上对白内障摘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首选方法是前房冲洗和早期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入适量广谱抗生素,术后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

    作者:庄雪梅;闻祥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