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分队高原驻训后脱适应症发生情况调查

丰丽英;朱前勇;王保健;李强

关键词:高原脱适应症, 高原暴露, 医疗分队
摘要:目的:调查医疗分队高原驻训3个月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赴西藏某地(海拔4400 m)驻训某野战方舱医院医疗人员100例,分别在离开高原后1周、1个月和2个月时填写高原脱适应症状调查量表,调查各种脱适应症状发生情况;以医疗分队男性医疗人员86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医院未赴藏驻训的同龄男性工作人员8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节点血常规及心肌酶谱水平.结果:医疗分队队员在返回平原1周、1个月、2个月时,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分别为73.0%、35.0%及14.0%,高原脱适应症状评分分别为(14.59±3.85)分、(6.32±1.93)分和(3.47±1.31)分.返回平原1个月时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症状评分较1周时显著降低,2个月时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症状评分较1周及1个月时显著或非常显著降低(P<0.05,P<0.01).居前10位的高原脱适应症状依次是疲倦、嗜睡、记忆力减退、心悸、食欲增加、头晕、腹胀、注意力难以集中、脱发、胸部不适.脱离高原环境1周时,观察组WBC、RBC、Hb、Hct及CK、CK-MB、LDH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1个月时,观察组RBC、Hb、Hct及CK-MB、LDH指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返回平原第2个月时,观察组WBC、RBC、Hb、Hct及CK、CK-MB、LDH水平较1周时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节点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医疗分队高原短期暴露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较高,程度较轻,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营军医遂行部队冬季野营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营军医是作战部队基层的军医,处于部队卫勤保障的第一线,遂行部队训练保障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部队在天气寒冷、行军时间长、训练课目多的冬季野营训练中,营军医搞好遂行保障,对顺利完成训练任务、保证官兵健康及维护部队战斗力尤为重要.本文根据营军医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从准备工作要精细、行军跟进要尽责、露营防治要亲为和返营履职要用心等4个方面,就营军医遂行部队冬季野营训练卫勤保障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作者:赵胜利;苏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Borrmann Ⅳ型胃癌误诊为急性胰腺炎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65岁.因“间断腹痛、腹胀6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上腹部为主,呈阵发性绞痛,向左背部放射,疼痛与进食、体位无关,伴腹胀,排便、排气减少.就诊于当地某医院,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淀粉酶升高2倍;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结石、胰腺增大;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电子结肠镜未见异常.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抗炎、抑酸、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病情缓解.此后6个月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6次,间隔3~4周发作1次,每次均以急性胰腺炎治疗后病情缓解.

    作者:薛丽君;李恕军;金鹏;盛剑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钠石灰失效致二氧化碳麻醉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因胃窦癌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既往无肝、肾、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史.患者入室后,心电监护:血压(BP)130/73 mmHg、心率(HR) 80/min、血氧饱和度(SpO2)0.98.诱导前检查麻醉机各项参数标定正常,目测钠石灰罐颜色正常.设定呼吸机参数:潮气量(VT)500 ml,RR 12次/min,吸呼比1∶2.全麻诱导插管后机控呼吸.机械通气采用容量控制模式,气道压力保持在10~20 cmH2O.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2.5~4.0 μg/ml,泵注瑞芬太尼5~10 μg/(kg·h),辅以吸入1%~3%七氟烷,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05~0.15 mg/(kg·h),术中根据生命体征调节用量.

    作者:古德华;林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颞下颌关节相关性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患者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所引起的呼吸暂停,并伴有通气不足、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高碳酸血症等,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是业内研究热点.由于OSAHS发病及治疗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影响颞下颌关节(TMJ),同时,TMJ相关疾病也会诱发或加重OSAHS,而两者的本质联系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将围绕OSAHS与TMJ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OSAHS和颞下颌关节病(TMD)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优化,以及评估患者预后等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睿;温伟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层部队卫生机构检验工作现状及建议

    基层官兵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对基层部队医疗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基层部队卫生机构检验人员专业技能不高、检验装备缺乏、野战保障困难等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基层部队医疗检验工作,提出了提高专业技能、配齐检验装备、提高野战保障能力等对策建议.

    作者:吴付强;曾述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连续阻滞镇痛对开胸术后炎症反应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眯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连续阻滞镇痛对开胸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开胸肺癌根治术45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组(GI组)、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镇痛组(GT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镇痛组(GTD组)各15例.麻醉前准备和麻醉诱导等3组相同,GI组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A),GT组采用罗哌卡因胸椎旁PCA,GTD组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胸椎旁PCA.比较3组入手术室安静状态下(T0)、胸椎旁给药15 min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后5 min(T3)、术毕拔管前(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后6h、术后1天、术后2天和术后3天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前1天、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T0比较,GI组T3~T4时HR显著增快,T2~T4时MAP显著升高(P<0.05);GT组不同时间节点HR、MAP差异不显著(P>0.05);GTD组T1时HR、MAP显著增加(P<0.05),T2~T4时差异不显著(P>0.05).与GI组比较,GT组T2~T4 MAP显著下降(P<0.05),GTD组T3~T4 HR和T2~T4 MAP显著下降(P<0.05).与GT组比较,GTD组T2~T3的HR显著下降(P<0.05).GTD组术后6h、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NRS分值均显著低于GI组和GT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GT组仅术后2天NRS分值显著低于GI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术前1天3组IL-6、IL-10和TNF-α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除GTD组术后6h TNF-α外,3组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IL-6、IL-10和TNF-α水平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术前1天(P<0.05,P<0.01).GTD组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IL-6水平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GI组和GT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P<0.01);GT组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IL-6水平均非常显著低于GI组相同时间点(P<0.01).GTD组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IL-10水平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GI组和GT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P<0.01);GT组仅术后6 h IL-10水平非常显著高于GI组术后相同时间节点(P<0.01).GTD组术后1天和术后3天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1天(P<0.05);GTD组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GI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术后1天和术后3天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GT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GT组仅术后3天TNF-α水平显著低于GI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连续阻滞镇痛,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作者:彭捷;朱雁铃;吴友平;陆建华;屠伟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边海防军医学员模拟任职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为搞好边海防部队官兵卫勤保障,我军定向招收了首届边海防军医学员,进行全科医学教育与培养.在实践实习阶段,根据边海防军医未来工作岗位自然条件艰苦、后勤支援困难、需要独立执行任务等情况,我们对边海防军医学员开展了岗位模拟任职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李凤坤;李尊友;赵定勇;陆羽;陈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电针刺激伸肌结合辨证取穴治疗卒中后腕关节痉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伸肌结合辨证取穴治疗卒中后腕关节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偏瘫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现代医学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取穴进行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刺激伸肌结合辨证取穴电针治疗.两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变化,Barthel指数评分(ADL)评估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2个月时改良Ashworth分级变化、ADL评分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P<0.01),观察组治疗2个月时改良Ashworth分级变化、ADL评分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伸肌结合辨证取穴电针治疗可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腕关节痉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吕瑛;李丽;陆学胜;陈春燕;石向东;赵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氨基酸(18AA-Ⅶ)致皮疹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85岁.因反复右膝部疼痛、活动受限10余年加重4天入院.1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劳累、久行及天气变化时加重,休息后好转,无关节晨僵,无游走性疼痛,无午后低热、盗汗,无咽痛、咳嗽,无心悸、胸痛,无腹胀、腹痛、腹泻,无尿频、尿痛、尿急,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皮疹,无脱发、脸部红斑、光过敏等.诊断为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右侧为著),高血压病,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双下肺炎症,双中下肺局限性膨胀不全.

    作者:蔡靖斌;陈晓兰;朱建喜;朱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部干部培训班人员干眼症发病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干部培训班人员干眼症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某部干部培训班人员231例.体检前均填写干眼症问卷调查表,对有干眼症状者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和诊断,调查干眼症发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均填写完成问卷调查表,有效率100%.231例中,有于眼症状152例(65.8%),无干眼症状79例(34.2%).有干眼症状152例中,诊断为干眼症96例,发病率41.6%;排除干眼症56例.45岁及以下人群中,诊断为干眼症10例,占23.8% (10/42);>45岁人群中,诊断为干眼症86例,占45.5%(86/189);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干眼症96例与无干眼症79例比较,两者年龄、罹患糖尿病及每天使用电脑时间等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对干眼症各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眼症发病与年龄、罹患糖尿病及每天使用电脑时间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眼部手术史、长期夜间驾驶、长时间工作在空调环境、对烟雾等敏感、罹患甲状腺疾病、口服药物、吸烟及佩戴角膜接触镜等因素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某部干部培训班人员干眼症发病率较高,年龄、罹患糖尿病和每天使用电脑时间是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齐惠;王超英;宋宏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RP凝胶在下颌骨部分髁状突游离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PRP凝胶(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在下颌骨部分髁状突游离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下颌骨部分髁状突游离骨折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鼻内镜引导下寻找游离髁状突,取出后将剩余髁状突关节面经适当打磨,放置颞颌关节窝内,然后把制备好的适量PRP凝胶贴敷于关节上下腔内,缝合关节囊后在关节囊外再贴敷PRP凝胶,逐层关闭手术切口;对照组髁状突游离骨折取出后,剩余髁状突关节面经适当打磨直接放置颞颌关节窝内,不进行PRP凝胶贴敷处理.观察两组术后麻木感消失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和消肿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麻木感消失时间(40±10)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0±20)min(P<0.05);观察组术后正常进食时间(4±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3)天(P<0.05);观察组术后消肿时间(3±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4)天(P<0.05).结论:PRP凝胶适用于下颌骨部分髁状突游离骨折取出后的修复重建.

    作者:李谊;岳玮;麻文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瘢痕妊娠的诊治和预防

    瘢痕妊娠是一种特殊的妊娠类型,可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近年来,其发病率显著上升.提高对瘢痕妊娠的认识水平和处置能力,对降低瘢痕妊娠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瘢痕妊娠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超声诊断、MRI诊断和病理学诊断等,其中,超声检查为首选;治疗方法包括期待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本文将对瘢痕妊娠的上述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作一阐述.

    作者:王心;尚丽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海空对抗作战战略卫勤保障与履约研究(上)

    对抗作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掌握“制信息权”和“制空权”已成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一个有利条件和作战手段及保障手段;要完成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压制与反压制、摧毁与反摧毁等对抗作战任务,首先要保障海空生存力和战斗力,保障人机系统安全和舰机系统安全,掌握先进的装备战术技术特性,同时还要提高作战体系抗干扰、抗负荷、抗连续打击和可持续作战能力,培养广大指战员的战斗信念和战斗素质.

    作者:崔妍妍;白文奇;刁军;吴海波;陈学斌;洛长双;王松俊;于海波;崔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原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308例行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以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至少12个月以上结果为终诊断,分析取材成功率和穿刺活检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本组单次穿刺取材成功率98.1%.结核性胸膜炎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准确度为83.0%、灵敏度为76.6%、特异性为100.0%,胸膜恶性肿瘤准确度为95.8%、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100.0%,胸膜菲特异性炎症准确度为80.8%、灵敏度为90.6%、特异性为78.8%.结论: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具有简单快速、微创安全、易于推广等特点,是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理想确诊方法.

    作者:张蕊;杨慧娟;曹兵生;张更臣;周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钩钢板与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带袢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袢钢板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nstant-Murley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及Karlsson分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为(92.4±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9.3)分(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1.1±0.9)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的(1.5±1.2)分(P<0.05);观察组Karlsson分级优良率为5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8% (P<0.05).结论:带袢钢板较锁骨钩钢板更利于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郑楠;王平;宋国庆;王昊;许巍;王子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运用标准化伤员模拟训练提高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做法

    标准化伤员是标准化患者概念的延伸和拓展,指经过系统培训,能够逼真、反复、恒定地模仿真实伤员或近似情形的健康人.标准化伤员可有效配合卫勤人员开展实战化训练,并检验和评估训练效果.本文报告了某军队医院医疗队针对卫勤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尝试把标准化伤员作为“蓝军”引入卫勤训练,通过“伤员组”复杂、多变的伤情设置和批量伤员持续冲击,与“卫勤人员组”的伤员处置能力进行对抗训练,以提高卫勤人员战时伤员救治能力的做法.

    作者:郭栋;杨腾;董兴宝;何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飞行员心理应激训练系统的研发

    心理应激损伤可严重伤害飞行员的心身健康,削弱部队的战斗力,使其难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提高飞行员的抗应激能力非常重要.本文从前期调查、设计原理、系统框架、操作流程等方面介绍该系统的研制过程,探讨了该系统作为心理应激训练的工具,对提升飞行员应激能力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军;万憬;薛霞;白海霞;李洁;朱国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戈壁地区某医院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戈壁地区某医院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5月-2016年4月我院“120”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院前急救主要疾病居前3位的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和急诊症状及体征,占72.9%;创伤致伤原因主要是车祸伤、坠落伤和砸伤,占87.3%;院前急救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院前急救时间多发生在10:00~12:00,22:00~24:00,20:00~22:00等3个时间段;院前急救月份主要在6~10月,10月为高峰;院前急救患者不同年龄段男性均多于女性.结论:某医院院前急救应以戈壁地区疾病谱、发生时间段等为主要依据,科学合理安排好院前急救.

    作者:林建平;吴冬惠;贾亚楠;魏云超;陈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细胞亚群检测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2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表达率,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CD3+、CD8+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细胞表达率、CD4+/CD8+比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CD3+、CD4+、CD8+细胞表达率检测对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晓宇;张俊红;王丹丹;杜博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013-2015年我院门诊抗肿瘤口服中成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肿瘤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为提高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我院2013-2015年门诊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药品费用占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2014年、2015年,我院门诊抗肿瘤口服中成药金额分别占药品总金额的1.43%、1.26%和1.17%.单品种用药金额排前5位的分别为鸦胆子油软胶囊、华蟾素片、复方皂矾丸、十一味参芪片、地榆升白片或华蟾素胶囊;DDDs排在前5位的药品分别为十一味参芪片、鸦胆子油软胶囊、复方皂矾丸、华蟾素片、地榆升白片或维血宁颗粒;DDC高的均为华蟾素片.结论:我院门诊抗肿瘤口服中成药金额逐年增加,使用基本合理,但应加强监督管理,规避用药风险.

    作者:钱先中;王冬雪;陈杰;孔健;杨富彪;曹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