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惠;王超英;宋宏鲁
我国高原环境特有的低氧、低气压、高寒等特征,是造成急性高原反应(AMS)发生率高的主要环境因素,AMS是导致部队战斗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AMS诊断标准的演变,与高原肺水肿、脑水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及晕动病的鉴别诊断,重点讨论了舒张压、肺功能、心理应激、遗传因素等可反应AMS易感性的预测指标,以及维持电解质平衡、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氧饱和度、改变血流速度以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并展望了唾液检测用于AMS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作者:彭伟;罗勇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卫生队是基层部队卫勤保障机构,其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基层官兵健康和部队战斗力.但由于当前少数卫生队职能弱化、技术水平偏低、设备设施落后等原因,使原本可以在卫生队诊治的官兵不得不转诊到上级体系医院诊断治疗,导致转诊率偏高.本文分析了基层卫生队转诊率偏高的原因,并从加强学习培养、增添设备设施,搞好远程医学网应用、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加强交流沟通等方面,阐述了降低转诊率的做法.
作者:钟伟;孙红亮;陈怀东;谢一凡;邢继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医疗分队高原驻训3个月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赴西藏某地(海拔4400 m)驻训某野战方舱医院医疗人员100例,分别在离开高原后1周、1个月和2个月时填写高原脱适应症状调查量表,调查各种脱适应症状发生情况;以医疗分队男性医疗人员86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医院未赴藏驻训的同龄男性工作人员8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节点血常规及心肌酶谱水平.结果:医疗分队队员在返回平原1周、1个月、2个月时,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分别为73.0%、35.0%及14.0%,高原脱适应症状评分分别为(14.59±3.85)分、(6.32±1.93)分和(3.47±1.31)分.返回平原1个月时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症状评分较1周时显著降低,2个月时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症状评分较1周及1个月时显著或非常显著降低(P<0.05,P<0.01).居前10位的高原脱适应症状依次是疲倦、嗜睡、记忆力减退、心悸、食欲增加、头晕、腹胀、注意力难以集中、脱发、胸部不适.脱离高原环境1周时,观察组WBC、RBC、Hb、Hct及CK、CK-MB、LDH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1个月时,观察组RBC、Hb、Hct及CK-MB、LDH指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返回平原第2个月时,观察组WBC、RBC、Hb、Hct及CK、CK-MB、LDH水平较1周时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节点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医疗分队高原短期暴露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较高,程度较轻,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丰丽英;朱前勇;王保健;李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85岁.因反复右膝部疼痛、活动受限10余年加重4天入院.1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劳累、久行及天气变化时加重,休息后好转,无关节晨僵,无游走性疼痛,无午后低热、盗汗,无咽痛、咳嗽,无心悸、胸痛,无腹胀、腹痛、腹泻,无尿频、尿痛、尿急,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皮疹,无脱发、脸部红斑、光过敏等.诊断为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右侧为著),高血压病,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双下肺炎症,双中下肺局限性膨胀不全.
作者:蔡靖斌;陈晓兰;朱建喜;朱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眯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连续阻滞镇痛对开胸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开胸肺癌根治术45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组(GI组)、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镇痛组(GT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镇痛组(GTD组)各15例.麻醉前准备和麻醉诱导等3组相同,GI组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A),GT组采用罗哌卡因胸椎旁PCA,GTD组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胸椎旁PCA.比较3组入手术室安静状态下(T0)、胸椎旁给药15 min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后5 min(T3)、术毕拔管前(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后6h、术后1天、术后2天和术后3天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前1天、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T0比较,GI组T3~T4时HR显著增快,T2~T4时MAP显著升高(P<0.05);GT组不同时间节点HR、MAP差异不显著(P>0.05);GTD组T1时HR、MAP显著增加(P<0.05),T2~T4时差异不显著(P>0.05).与GI组比较,GT组T2~T4 MAP显著下降(P<0.05),GTD组T3~T4 HR和T2~T4 MAP显著下降(P<0.05).与GT组比较,GTD组T2~T3的HR显著下降(P<0.05).GTD组术后6h、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NRS分值均显著低于GI组和GT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GT组仅术后2天NRS分值显著低于GI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术前1天3组IL-6、IL-10和TNF-α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除GTD组术后6h TNF-α外,3组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IL-6、IL-10和TNF-α水平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术前1天(P<0.05,P<0.01).GTD组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IL-6水平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GI组和GT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P<0.01);GT组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IL-6水平均非常显著低于GI组相同时间点(P<0.01).GTD组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IL-10水平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GI组和GT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P<0.01);GT组仅术后6 h IL-10水平非常显著高于GI组术后相同时间节点(P<0.01).GTD组术后1天和术后3天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1天(P<0.05);GTD组术后6h、术后1天和术后3天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GI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术后1天和术后3天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GT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GT组仅术后3天TNF-α水平显著低于GI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连续阻滞镇痛,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作者:彭捷;朱雁铃;吴友平;陆建华;屠伟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RP凝胶(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在下颌骨部分髁状突游离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下颌骨部分髁状突游离骨折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鼻内镜引导下寻找游离髁状突,取出后将剩余髁状突关节面经适当打磨,放置颞颌关节窝内,然后把制备好的适量PRP凝胶贴敷于关节上下腔内,缝合关节囊后在关节囊外再贴敷PRP凝胶,逐层关闭手术切口;对照组髁状突游离骨折取出后,剩余髁状突关节面经适当打磨直接放置颞颌关节窝内,不进行PRP凝胶贴敷处理.观察两组术后麻木感消失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和消肿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麻木感消失时间(40±10)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0±20)min(P<0.05);观察组术后正常进食时间(4±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3)天(P<0.05);观察组术后消肿时间(3±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4)天(P<0.05).结论:PRP凝胶适用于下颌骨部分髁状突游离骨折取出后的修复重建.
作者:李谊;岳玮;麻文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某部新兵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方法:选择某战区新兵(入伍时间≤6个月)具有精神分裂症前驱症状的超高危人群37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入伍无精神分裂症前驱症状的健康新兵40例为对照组.采用Stroop色词测验、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方法进行认知功能检测,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结果:(1)两组Stroop(字)及Stroop(色)测试成绩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Stroop(色字)测试成绩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AVLT即时记忆、延时记忆及延时再认记忆的测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3)两组WCST分类完成数、总错误数、持续应答数和持续错误数比较,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错误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某部新兵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出现不同程度损害,建议新兵应征体检时给予简便易行的认知测验.
作者:韩汶洋;许鹏;姜忠东;于学力;陈国良;范成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患者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所引起的呼吸暂停,并伴有通气不足、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高碳酸血症等,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是业内研究热点.由于OSAHS发病及治疗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影响颞下颌关节(TMJ),同时,TMJ相关疾病也会诱发或加重OSAHS,而两者的本质联系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将围绕OSAHS与TMJ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OSAHS和颞下颌关节病(TMD)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优化,以及评估患者预后等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睿;温伟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3个月前因车祸致头颅外伤、右下肢骨折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行手术救治.1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咳嗽、胸痛,并伴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当地医院以坠积性肺炎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时好时坏,且呼吸困难时有加重,遂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109/L,其他未见异常.64排容积CT (VCT)检查:右下肺可见基底部位于后胸壁并与胸膜相连、尖端指向肺门的三角形致密影;左下肺亦可见片状阴影;双侧胸腔积液.拟诊为肺动脉栓塞并坠积性肺炎.建议行CT血管造影(CTA)以明确诊断.
作者:李成学;罗兴迪;李亚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Hp再感染及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8%、97.9%,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89.6% (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Hp再感染率6.3%、溃疡复发率4.2%,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12.5%(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可提高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杨美荣;邓莉莉;刘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了解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官兵军事训练伤(以下简称军训伤)发生情况与特点,为预防和减少军训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官兵1934例,分别来自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船和勤务舰船等4类舰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2014年8月-2015年7月的军训伤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地域、年龄、军龄、职务、体质指数(BMI)、岗位的官兵军训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军训伤总体发生率47.2%,其中北方部队官兵军训伤发生率54.9%,显著高于南方部队的39.2% (P<0.05);军训伤类型主要是擦伤(24.0%)、肌肉损伤(18.5%)、关节扭伤(18.1%)、韧带损伤(14.4%)和腰椎间盘突出(11.5%)等;勤务舰船官兵军训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护卫舰和登陆舰船(P<0.05),驱逐舰官兵军训伤发生率显著高于登陆舰船(P<0.05);<20岁官兵军训伤发生率显著低于25~29岁、30~34岁和≥35岁年龄组官兵(P<0.05),≥35岁官兵军训伤发生率显著高于<20岁、20~24岁和25~29岁官兵(P<0.05);军龄≥15年官兵军训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军龄<5年官兵(P<0.05);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的军训伤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义务兵军训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士官(P<0.05);BMI正常官兵军训伤发生率显著低于超重者(P<0.05);体能训练和装备保养时军训伤发生率较高.结论:海军水面舰艇官兵军训伤发生率较高;应注重官兵体质量控制,合理组织和安排训练,并针对不同人群做好军训伤预防、治疗和康复.
作者:王新伟;孙金海;任大扬;张宝;孙欣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眼睑主要作用是保护眼球,眼睑组织缺损可导致眼球暴露,引起角膜炎和角膜溃疡,进而影响视力,严重者甚至毁坏眼球[1-2].眼睑组织缺损常见原因主要为眼睑肿瘤,其次是外伤,如烧伤等.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们采用不同手术方法修复重建眼睑组织缺损26例,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6例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6~82岁.其中,眼睑肿瘤23例(恶性16例,良性7例),烧伤3例.眼睑肿瘤患者术前均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作者:赵思山;刘晓芳;徐春亭;陈琛;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戈壁地区某医院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5月-2016年4月我院“120”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院前急救主要疾病居前3位的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和急诊症状及体征,占72.9%;创伤致伤原因主要是车祸伤、坠落伤和砸伤,占87.3%;院前急救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院前急救时间多发生在10:00~12:00,22:00~24:00,20:00~22:00等3个时间段;院前急救月份主要在6~10月,10月为高峰;院前急救患者不同年龄段男性均多于女性.结论:某医院院前急救应以戈壁地区疾病谱、发生时间段等为主要依据,科学合理安排好院前急救.
作者:林建平;吴冬惠;贾亚楠;魏云超;陈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原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308例行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以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至少12个月以上结果为终诊断,分析取材成功率和穿刺活检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本组单次穿刺取材成功率98.1%.结核性胸膜炎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准确度为83.0%、灵敏度为76.6%、特异性为100.0%,胸膜恶性肿瘤准确度为95.8%、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100.0%,胸膜菲特异性炎症准确度为80.8%、灵敏度为90.6%、特异性为78.8%.结论: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具有简单快速、微创安全、易于推广等特点,是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理想确诊方法.
作者:张蕊;杨慧娟;曹兵生;张更臣;周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干部培训班人员干眼症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某部干部培训班人员231例.体检前均填写干眼症问卷调查表,对有干眼症状者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和诊断,调查干眼症发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均填写完成问卷调查表,有效率100%.231例中,有于眼症状152例(65.8%),无干眼症状79例(34.2%).有干眼症状152例中,诊断为干眼症96例,发病率41.6%;排除干眼症56例.45岁及以下人群中,诊断为干眼症10例,占23.8% (10/42);>45岁人群中,诊断为干眼症86例,占45.5%(86/189);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干眼症96例与无干眼症79例比较,两者年龄、罹患糖尿病及每天使用电脑时间等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对干眼症各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眼症发病与年龄、罹患糖尿病及每天使用电脑时间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眼部手术史、长期夜间驾驶、长时间工作在空调环境、对烟雾等敏感、罹患甲状腺疾病、口服药物、吸烟及佩戴角膜接触镜等因素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某部干部培训班人员干眼症发病率较高,年龄、罹患糖尿病和每天使用电脑时间是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齐惠;王超英;宋宏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了解军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好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上级相关规范化培训的规定,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9个基层单位的53名参训军医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规范化培训效果、规范化培训管理、规范化培训需求等3个方面,每个方面分为若干项目.主要对培训效果、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结果:(1)对培训必要性评价,认为有必要42名(79.3%),可有可无7名(13.2%),没必要4名(7.6%);对轮转安排评价,认为合理33名(62.3%),基本合理15名(28.3%),不合理5名(9.4%);对带教老师教学评价,表示满意36名(68.0%),基本满意12名(22.6%),不满意5名(9.4%);对考核方式的评价,认为零落5名(47.2%),一般15名(28.3%),不规范13名(24.5%);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表示满意35名(66.0%),基本满意16名(30.2%),不满意2名(3.8%).(2)对培训工作重视程度,认为重视20名(37.7%),一般18名(34.0%),不重视15名(28.3%);对培训组织管理:表示满意26名(49.1%),一般22名(41.5%),不满意5名(9.4%);对培训中的信息沟通,表示满意30名(56.6%),一般18名(34.0%),不满意5名(9.4%).(3)对规范化培训需求,认为重点应该在战创伤救治50名(94.3%),查体和物理诊断45名(84.9%),影像学读片47名(88.7%),心电图诊断39名(73.6%),常规检验报告34名(64.2%);对培训需要改进,认为培训缺乏针对性35名(66.0%),认为考核内容和方法欠合理28名(52.8%),认为后续政策需要明确27名(50.9%).结论:军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得到大多数学员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作者:蔡筑韵;曹世奇;钱齐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瘢痕妊娠是一种特殊的妊娠类型,可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近年来,其发病率显著上升.提高对瘢痕妊娠的认识水平和处置能力,对降低瘢痕妊娠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瘢痕妊娠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超声诊断、MRI诊断和病理学诊断等,其中,超声检查为首选;治疗方法包括期待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本文将对瘢痕妊娠的上述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作一阐述.
作者:王心;尚丽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2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表达率,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CD3+、CD8+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细胞表达率、CD4+/CD8+比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CD3+、CD4+、CD8+细胞表达率检测对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晓宇;张俊红;王丹丹;杜博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65岁.因“间断腹痛、腹胀6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上腹部为主,呈阵发性绞痛,向左背部放射,疼痛与进食、体位无关,伴腹胀,排便、排气减少.就诊于当地某医院,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淀粉酶升高2倍;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结石、胰腺增大;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电子结肠镜未见异常.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抗炎、抑酸、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病情缓解.此后6个月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6次,间隔3~4周发作1次,每次均以急性胰腺炎治疗后病情缓解.
作者:薛丽君;李恕军;金鹏;盛剑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6年9月1-11日,我空军医疗队赴泰国参加第二届东盟“10+8”人道主义援助救灾和军事医学联合演练.在此次救灾参演过程及国内推演训练中,超声诊断在诊疗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能够为正确有效处置伤病情提供可靠参考,且便携式超声遂行方便、无创、可重复,能够可视化快速提供伤病员重要伤病情信息,并可开展微创介入治疗,对伤病员救治起到了重要技术补充作用,既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效率,又能够对指导转运后送和后期确定性救治提供有利信息,可为野战卫勤诊疗提供强有力保障.
作者:徐梅;朱晓全;张小东;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