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树伟;刘阳
小夹板固定对骨折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传统小夹板在新材料的潮流中不断取长补短,改良材料,使得传统小夹板能够历久弥新。本文对传统夹板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选择夹板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董鹏飞;安小春;李善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和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膦甲酸钠和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细胞数目和IL-2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躯体活动、精力、睡眠、社会生活和精神反应计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干扰素相比,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更优。
作者:郭晓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压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对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高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妇产科手术患者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高体温(37.2±0.2)℃,术后退热时间(42.3±7.3)h,术后感染2例,感染率1.0%;对照组术后高体温(38.1±0.3)℃,术后退热时间(43.1±7.5)h,术后感染6例,感染率3.0%;两组患者在术后高体温和术后感染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3±1.1)d,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术后医疗费(1056.3±324.5)元;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9±2.4)d,药物不良反应发生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0%,术后医疗费(1963.3±355.5)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降低感染率。
作者:周茂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20例,对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围产期因素及 ABO 溶血,分别占50.8%、29.2%、5.0%。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及围产期因素,预防的主要措施是积极防治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围产期危险因素。
作者:丁春杰;曹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文件或资料库,系统、全面的居民健康档案有助于社区服务人员掌握所在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了解社区居民主要的健康问题,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疾病管理。本研究分析社区医生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水平。
作者:范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方法:收治肠息肉患者147例,行内镜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肠息肉患者的便血症状明显改善(P<0.05),但其他症状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手术方式包括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内镜黏膜下切除术(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手术方式为活检钳咬除手术(P<0.05);肠息肉术后复发与息肉大小、息肉病理特征、性别相关(P<0.05)。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李永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1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两组:替格瑞洛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1年;氯吡格雷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1年。观察心血管事件及血小板水平的变化。结果:替格瑞洛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6个月、1年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结论: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1年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能有效改善血小板水平。
作者:冯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140例,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效89例,有效4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3.6%。结论: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方春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诱发病房内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服务观念淡薄、护理服务欠缺规范、护理服务操作差错、医院环境设施落后,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和患者期望存在偏差。为有效减少病房内护患冲突的出现,护士应提升服务意识,转变护理理念,规范服务流程,认真服务实践,加强护患沟通等。
作者:李湘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给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好转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QT 间期离散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QT 间期离散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可纠正异常心律,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徐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析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后介入治疗的临床干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6例,分两组,各9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 PCI 临床干预,观察组先实施静脉溶栓,而后实施择期 PCI。对比两组的冠脉再通率、支架植入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CI后冠脉再通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后行PCI介入治疗可显著提升冠脉再通率,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苗秀兰;左溢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预防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效果。方法:将92例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采用穿刺点上方覆盖明胶海绵后再使用创可贴覆盖或直接在穿刺点上方覆盖创可贴预防穿刺点渗血。结果:观察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穿刺点采用明胶海绵局部止血是预防动静脉穿刺点渗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琴芳;孙美美;赵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收治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时收治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Hp,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Hp阳性例数30例,Hp阳性检出率30.0%;其中轻度症状组34例,Hp阳性8例,中度症状组30例,Hp阳性11例,重度症状组28例,Hp阳性9例,极重度症状组8例,Hp阳性2例,不同症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p阳性例数63例,Hp阳性检出率63.0%。观察组与对照组H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与Hp感染存在一定的关系,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发生、发展中Hp的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严重程度与Hp感染无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理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及治疗态度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康复理念,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IS量表评分,治疗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理念效果显著。
作者:王丽芳;刘献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社区自我管理项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知识、信念及行为结果的影响。方法:收治T2DM患者84例,分两组,干预组实施以家庭为背景的自我管理项目,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水平、健康信念,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自我管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健康知识得分、健康信念各维度评分、自我效能及其各维度评分、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各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自我管理项目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
作者:刘海燕;朱雪姣;李颖杰;王艳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及综合管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及血糖的影响。方法:收治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分为依那普利叶酸组及依那普利组,各150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依那普利叶酸组治疗前、治疗2年后降压、降Hcy效果均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综合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及血糖改善效果显著。
作者:赵玉红;孙红凤;林秀恩;杨浩;王雷钧;石磊;何全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骨矿物质变化及雌激素等因素对骨矿物质的影响。方法:对234例40岁及以上的女性进行研究,测定血脂和血清雌二醇(E2),前臂1/3部位的骨密度,计算体重指数、是否绝经。结果:体重指数超标者、E2的降低易引起骨质矿物质缺乏;绝经及年龄大于50岁是引起骨矿物质缺乏的一个因素;锻炼身体有利于骨矿物质在骨内的沉积;单一牛奶和钙片的补充与骨矿物质的缺乏无明显关联;血脂的增高与骨矿物质缺乏也无明显关联。结论:女性围绝经期骨密度与雌二醇、年龄、锻炼相关。
作者:王慧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配合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268例,分两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用替硝唑进行单纯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9.6%,高于对照组的65.7%(P<0.05)。结论:配合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纯使用抗生素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高丽芳;王军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诊疗也是未来诊疗的发展趋势。本文设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施行“互联网+远程诊疗”,将能够提高患者就诊的方便性,同时也能提高家庭医生的工作效率,可以尝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这种诊疗模式。
作者:刘丽景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