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喜炎平合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李霞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 五水头孢唑啉钠, 喜炎平
摘要:目的:观察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喜炎平合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支气管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联合喜炎平治疗,比例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喜炎平合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门诊分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索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门诊分诊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儿科门诊就诊患儿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护理后的就诊时间、护患纠纷发生率、满意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门诊分诊中效果显著。

    作者:石永瑛;田娅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收治宫颈糜烂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给予保妇康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脱痂出血发生率及阴道排液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林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内科胸腔镜在老年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老年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老年人胸腔积液患者62例,评价内科电子胸腔镜在老年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胸水、胸膜组织和胸腔粘连带结核菌培养阳性情况。结果:62例老年患者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30例,经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确诊28例;包裹性胸腔积液32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确诊24例。结论:内科电子胸腔镜是一种比较安全、诊断率高、操作简单、创伤小的诊疗技术。

    作者:徐光艳;赵建军;李正付;陈玲;张建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哌替啶复合甲氧氯普胺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哌替啶复合甲氧氯普胺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自愿终止妊娠的患者11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哌替啶复合甲氧氯普胺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呼吸抑制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两组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其中哌替啶复合甲氧氯普胺用于无痛人流手术操作简单,费用较低,更适合用在基层医院。

    作者:孙桂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丙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安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随机错误数、持续错误数、正确次数、完成分类数、PANSS、总测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和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二氮卓类药物对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长银;王瑜;王方昀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电图心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电图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心尖部(RVA)起搏,试验组采用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比较两组心功能。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LVPWT、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更有利于保持心肌电活动和机械收缩的同步性。

    作者:孙小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矽肺合并肺结核的CT诊断

    目的:探讨矽肺合并肺结核的 CT 诊断效果。方法:收治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行 CT 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7例(15.56%)患者CT表现为小片状、斑片状阴影;11例(24.44%)患者CT表现为结节状阴影;29例(64.44%)患者 CT 表现为团块状阴影;19例(42.22%)患者 CT 表现为空洞性病变;15例(33.33%)患者胸膜炎;32例(71.11%)患者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钙化。结论:CT检查可清晰、准确地显示矽肺合并肺结核病变部位、内部特征,便于早期、准确诊断,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国飘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住院药房常见用药差错原因与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常见的用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将90例用药差错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差错类型进行分类,总结差错发生原因,依此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90例用药差错事件主要包括药品发错(44.44%)、数量发错(24.44%)、混淆病区(15.56%)、遗漏差错(13.33%)、质量差错(2.22%),发生原因包括药品、药师、流程、配送、环境5大因素。结论:导致住院药房出现用药差错的原因较多,明确这些因素并采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性、准确性。

    作者:文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围绝经期妇女这一庞大的群体出现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应积极开展女性围绝经期规范化治疗,提供围绝经期妇女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支持,从根本上尽快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李骏驰;余韬;章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脓肿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纵隔脓肿患者12例,采取电视胸腔镜下进行常规右侧胸膜腔纵隔清创引流手术,分析临床手术效果。结果:1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脓肿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较少,创伤较小。

    作者:张漓;张靖;王渊;谭盼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激光光凝治疗高危阈值前和阈值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高危阈值前和阈值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45例,其中高危阈值前24例,阈值期2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情况,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结果:阈值期患儿出现眼结膜下出血、白内障等情况显著高于阈值前患儿(P<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高危阈值前和阈值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相当,但阈值期患儿因病情较重,可能需要重复激光光凝治疗,附加冷冻治疗等,且不良反应稍大。

    作者:刘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龄患者白内障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针对高龄白内障手术患者手术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龄白内障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中护理,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术中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龄的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术中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改善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王珍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心电散点图在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心电散点图在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2例动态心电图数据心率变异性分析心电散点图和时域、频域治疗进行对应分析,明确心电散点图指标的特征。结果:心电散点图表达心率变异分析各项指标和时域、频率等指标存在着对应的联系,心电散点图能够直接观察到图像变化的情况,清晰地了解窦性心搏图形与干扰伪差图形之间的区别,窦性心搏图形呈现出针对性与多样性的特点。结论:心电散点图在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突出,能够有效辨识出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时域、频域等,临床检验正确率较高。

    作者:杨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牙周指数。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牙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够缓解患者的牙周炎症,还能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程风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百草枯中毒致肺损害38例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百草枯中毒致肺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百草枯中毒致肺损害患者38例,按照口服量大小分成3组,分别在24 h、48 h、72 h、96 h、120 h进行CT检查。结果:死亡5例,肺水肿7例,肺纤维化18例,胸腔积液6例,磨玻璃影14例,胸膜肥厚5例,肺渗出性改变3例;百草枯的肺损害程度随口服量的增加及病情的逐渐进展而提高,造成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增加。结论:在百草枯中毒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应用CT检查能够有效检出肺纤维化,对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功;陶玉仙;张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诊治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治疗急腹症的价值。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50例,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100%,术后无并发症,腹痛得到有效控制。2例患者由于腹腔炎症粘连较重、渗血较多,转为开腹手术,病情得到控制。结论:腹腔镜术治疗急腹症的价值显著。

    作者:闵泽;马浩;谢刚;陈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加用脑活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新生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蔡春琼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收治肠梗阻患者62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均实现甲级切口愈合,顺利痊愈出院。随访显示,59例(95.16%)术后效果良好,3例(4.84%)术后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法洛四联症术后心脏重症监护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手术后对患者施以心脏重症监护的效果。方法:收治行法洛四联症手术患者36例,根据其入院时间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18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心脏重症监护。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且其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法洛四联症手术后对患者施以系统性心脏重症监护,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促进预后。

    作者:陈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80例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昏迷患者80例,对其临床诊治情况给予分析。结果:成功68例(85%),死亡12例(15%);昏迷患者大部分集中在脑出血以及脑梗死,与其他疾病种类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死率非常高,所以,临床医生和护士必须要及时给予确定诊断,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使患者的病死率进一步降低,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罗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