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

李骏驰;余韬;章舒

关键词:围绝经期, 健康状况, 内分泌, 女性, 心理疏导
摘要:近年来围绝经期妇女这一庞大的群体出现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应积极开展女性围绝经期规范化治疗,提供围绝经期妇女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支持,从根本上尽快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高血压的共同参与型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收治社区高血压患者2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共同参与模式。结果:2年后,观察组血压下降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自行测量血压的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共同参与型管理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社区高血压患者掌握更多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玖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浆容量变化与血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浆容量变化与血压的关系。方法:收治维持性透析患者40例,根据其透析前的血压情况分为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结果:高血压组透析后的收缩压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收缩压和透析前的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浆容量的变化不会对患者透析前后的血压产生明显的影响;患者透析前后体重下降不能有效反映患者血浆容量的变化,且作为评判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变化的指标具有局限性。

    作者:陈亮;阚子凤;赵云;贾红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剖宫产手术1172例指征分析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及方法。方法:收治行剖宫产术产妇117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前次剖宫产311例,胎位异常181例,发生胎儿窘迫95例,双胎21例,妊高征20例,产程异常76例,其他22例。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341例。结论:剖宫产术的实施与产妇的手术指征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通过对产妇产前情况到全面评估适当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宣传正确的分娩观点。

    作者:曹元秀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方法:收治肾内科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9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在98例患者中,单一用药33例(33.67%),二联用药65例(6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菌素类55例(33.74%),青霉素类39例(23.93%),氟喹诺酮类27例(16.56%),大环内酯类14例(8.59%),磺胺类8例(4.91%),氨基糖苷类5例(3.07%),其他类15例(9.20%)。治疗性应用67例(68.37%),预防性应用31例(3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及病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CTU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泌尿系统梗阻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82例,对比静脉肾盂造影、磁共振尿路造影、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成像3种检查方法对诊断泌尿系统梗阻的定位准确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统梗阻总定位诊断准确率100%,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检查方法(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全方位了解病变,有利于清晰、有效显示病变。

    作者:熊洪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探讨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2例,按照固定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预后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1%,对照组优良率8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各自的优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获得好的预后。

    作者:朱一元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丙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安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随机错误数、持续错误数、正确次数、完成分类数、PANSS、总测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和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二氮卓类药物对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长银;王瑜;王方昀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药治疗慢性肠炎5法

    慢性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遵循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运用中医药进行治疗。本文对5种治疗方法和相应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施亚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诊治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治疗急腹症的价值。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50例,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100%,术后无并发症,腹痛得到有效控制。2例患者由于腹腔炎症粘连较重、渗血较多,转为开腹手术,病情得到控制。结论:腹腔镜术治疗急腹症的价值显著。

    作者:闵泽;马浩;谢刚;陈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CTU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TU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输尿管小结石患者30例,均行超声检查、腹部平片(KUB)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CT平扫及增强。结果:CTU显示输尿管小结石29例;CT平扫显示输尿管小结石22例;超声显示输尿管小结石12例;KUB+IVU显示输尿管小结石14例。结论:CTU可以更直观、准确地显示结石的形态大小和解剖关系、位置及梗阻以上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张程度,也能客观评价肾脏分泌功能及准确了解肾脏动静脉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资料。

    作者:谢勇;彭婧;钟志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降低(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显著,临床指标改善明显。

    作者:张兵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颅脑外伤患者74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基本恢复了日常生活,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状态更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有所帮助,能提高患者的幸福感,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

    作者:谢茜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在腹腔镜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佳选择。

    作者:薛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分娩方式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收治阴道分娩产妇64例作为观察组,收治剖宫产产妇6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态度、母乳喂养自信心、泌乳始动时间、首次哺乳开始时间、首次哺乳维持时间、乳汁分泌量。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首次哺乳开始时间较短于对照组,观察组48 h乳汁分泌量充足率、喂养自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方式更有利于启动泌乳程序,提升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作者:巫雪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牙周指数。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牙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够缓解患者的牙周炎症,还能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程风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慢性胃炎患者76例,随机分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干预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满意度,护理效果满意,改善了护患关系。

    作者:苏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治疗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护理期间,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除了一般护理之外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干预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气胸、尿潴留、腹胀、局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后健康教育的方法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α-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重组人α-1b干扰素在治疗CHB过程中的远期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肝患者600例,试验组采用α-1b基因重组干扰素进行治疗,参照组未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及各项指标转阴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纤维化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α-1b远期持续对患者产生效应,试验组的HBV转阴率随时间增加而上升。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CHB患者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抑制肝脏纤维化。

    作者:石淑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铸型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铸型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行PCNL治疗的铸型结石患者78例,根据Ⅰ期结石清除情况分成观察组(Ⅰ期术后结石残留)和对照组(Ⅰ期结石完全清除),比较两组结石残留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结石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既往手术史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PCNL治疗前,掌握患者既往手术史和结石大小,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合理平衡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尽量取净结石,可以有效减少铸型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

    作者:李开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喜炎平合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喜炎平合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支气管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联合喜炎平治疗,比例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喜炎平合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