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60~2005年军事飞行人员屈光不正构成变化的分析

赵蓉;王恩普;田青;许成波;徐先荣

关键词:飞行人员, 屈光不正, 近视, 回顾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代因屈光不正住院的飞行人员的屈光分布及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51例因屈光不正住院的飞行人员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对各种屈光类型不同年代的构成进行比较.结果 20世纪60~90年代及2000~2005年近视类屈光不正患病人数分别为7、18、23、29和26人,其中不同年代单纯近视分别占同年代屈光不正眼数的8.47%、4.48%、22.22%、30.43%和42.42%, 趋势χ2值为25.86(P<0.01);远视类屈光不正分别为40、40、34、10和1人,不同年代远视分别占同年代屈光不正眼数的67.80%、59.70%、53.97%、21.74%和3.03%,趋势χ2值为26.15(P<0.01).结论 随着年代的推移,远视类屈光不正的发病呈下降趋势,单纯近视类屈光不正则呈增加趋势.飞行人员迟发性近视应予重视.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飞行人员用药对工作能力影响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初探

    目的 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飞行人员用药对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资料,提出用药对飞行工作能力影响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综述和论著. 资料引用论文及综述36篇,专著4本.资料综合 基于用药对飞行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文献作者所采用的方法和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结论 初步提出了飞行人员用药对工作能力影响的基本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制定飞行人员合理用药方案、确保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詹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两例波音747飞行员改装体检医学鉴定分析

    机型改装是飞行员飞行生涯中都会面临的一种专业训练,航空公司投入成本较大,飞行员也需进行身心调整以适应新机型工作特点.刚改装的飞行员因身体原因停飞或暂时停飞会给航空公司造成损失和运营困扰.

    作者:王鲁;肖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飞行学员自发性气胸四例

    一、临床资料4例患者为本院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门诊收治的男性在校飞行学员,年龄18~20岁,瘦长体形,既往体健,无吸烟史.3例在无任何诱因的安静状态下发病,1例发病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2 d后.

    作者:吕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飞行员急性肾功能衰竭治愈放飞四年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初教六飞行教员,飞行时间4100 h.因腰痛发热4 d,少尿3 d,于2001年7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 d因劳累及受凉后出现腰部持续性隐痛,腹胀痛,伴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体温达40.00C,并伴有恶心呕吐,但无尿频、尿急,无咳嗽、胸闷、胸痛症状.

    作者:陈英;刘晓光;陈英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盐酸苯环壬酯左旋体及光学异构体抗动物晕动病药效学研究

    目的 评价盐酸苯环壬酯左旋体[R(-)-PCH]对晕动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建立两个实验动物模型:①家兔右侧颈总动脉局部帖敷强胆碱酯酶抑制剂对氧磷10 μl(380 μg/10 μl),家兔出现逆向(左侧)转圈,逆向转圈3圈/min以上为晕动病阳性症状,实验前20 min灌胃给药,观察盐酸苯环壬酯及其光学异构体对家兔晕动病的防治作用;②家猫右侧大腿深部肌肉注射毒扁豆碱(0.6 mg/kg),引起家猫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晕动病(MS)样综合征,实验前20 min灌胃给药.观察盐酸苯环壬酯消旋体及其光学异构体对家猫晕动病样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 兔逆向转圈综合症模型中盐酸苯环壬酯左旋体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4.01 mg/kg,外消旋体的ED50为8.94 mg/kg,两者的ED50比为1∶2.23(P<0.05),而盐酸苯环壬酯的右旋体[S(+)-PCH]在34 mg/kg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晕动病效果(P>0.05); 在家猫晕动病样综合症模型中,R(-)-PCH的ED50值为0.07 mg/kg,外消旋体的ED50值为0.58 mg/kg,两者的ED50值比为1∶8.29(P<0.01), 而S(+)-PCH在3.0 mg/kg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晕动病效果(P>0.05).结论 盐酸苯环壬酯的左旋体抗晕动病效果明显强于外消旋体和右旋体,将来可能会成为抗晕动病的新药.

    作者:李更;王丽韫;郑建全;刘河;仲伯华;刘克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体位对相对运动错觉诱发运动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体位因素对转鼓诱发的相对运动错觉导致的运动病症状是否有影响.方法 采用可以变换体位的转鼓作为诱发相对运动错觉进而诱发运动病的装置,对24名健康受试者进行试验.采用恶心评定量表和恶心问卷作为测评工具,观察受试者在不同体位情况下运动病的症状程度和旋转耐受时间是否存在差别.结果 卧位体位时旋转后即刻恶心问卷中的消化道不适得分明显高于坐位时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卧位时受试者的旋转耐受时间较坐位时短,但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P>0.05).男性受试者在旋转后即刻、旋转后15 min、旋转后30 min恶心评定量表得分均高于女性受试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不同体位对相对运动错觉诱发的运动病症状有影响.

    作者:潘芳;Sibylle Klosterhalfen;Sandra Kellermann;Paul Enck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型飞行救生食品的人体生存保障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新型飞行救生食品对人体生理和代谢的影响,推断对生存能力的保障效果.方法 10名男性在3 d时间内仅食用280 g新型飞行救生食品,饮用1500 ml纯净水.试验期间进行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并定时测定有关生理生化和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心电图、血压、体温、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尿常规以及体重、脂肪率、握力,计量每日尿量,采用生活作业观察法计算每日热能消耗.通过上述指标综合评价新型飞行救生食品对人体功能的影响,推断其保障效果.结果 体重明显减轻,脂肪率、握力和体温没有明显变化,血压虽有所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结果表明,72 h试验对心脏没有产生可见的电生理影响.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血糖虽有变化,但是均在正常值范围.尿量显著减少,72 h试验后尿常规仍在正常值范围.主观感觉包括:口渴感、饥饿感、疲劳感、头晕和头痛随试验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加重,但所有受试者一般状况良好.结论 新型飞行救生食品可以维持3 d的基本生存需要.

    作者:罗丽华;杨昌林;王若永;杜鹏;齐颖;张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飞行员患酒精性肝炎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飞行员,43岁,飞行总时间2000 h.因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于2006年3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两周连续饮酒均超过80 g/d,无明显不适.

    作者:赵文斌;李燕;贾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960~2005年军事飞行人员屈光不正构成变化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年代因屈光不正住院的飞行人员的屈光分布及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51例因屈光不正住院的飞行人员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对各种屈光类型不同年代的构成进行比较.结果 20世纪60~90年代及2000~2005年近视类屈光不正患病人数分别为7、18、23、29和26人,其中不同年代单纯近视分别占同年代屈光不正眼数的8.47%、4.48%、22.22%、30.43%和42.42%, 趋势χ2值为25.86(P<0.01);远视类屈光不正分别为40、40、34、10和1人,不同年代远视分别占同年代屈光不正眼数的67.80%、59.70%、53.97%、21.74%和3.03%,趋势χ2值为26.15(P<0.01).结论 随着年代的推移,远视类屈光不正的发病呈下降趋势,单纯近视类屈光不正则呈增加趋势.飞行人员迟发性近视应予重视.

    作者:赵蓉;王恩普;田青;许成波;徐先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Gz重复暴露对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Gz重复暴露后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0 Gz暴露组.+Gz暴露组的大鼠暴露于+10 Gz/45 s,共暴露5次,中间间隔5 min.分别于+Gz暴露后不同时间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Gz暴露后1 d、2 d,顶叶皮层、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5),以弱阳性细小型为主;暴露后4 d、6 d,顶叶皮层、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进一步增多(P<0.01),以中等阳性细胞为主,肥大的GFAP增多.结论 重复暴露+10 Gz/45 s可引起大鼠顶叶皮层、海马GFAP表达显著增加.

    作者:王海松;孙喜庆;曹新生;卫晓阳;耿捷;吴燕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20名民航招飞体检学生的化验分析

    中国国际航空集团内蒙古分公司航医室参与了内蒙古自治区2003~2006年4年的招飞面试和体检工作,笔者对历年的化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涉及人数420人,化验项目为招飞体检要求项目,即:血尿便常规、肝功能两项(总胆红素、转氨酶)和乙型肝炎五项(简称乙肝五项).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辛毅;宿庄;高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民航飞行学生血压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民航飞行学生血压水平及分类情况,探讨引起飞行学生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对飞行学院483名飞行学生测量血压、心率、体重、腹围及血脂、血糖,并辅以问卷调查.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本组飞行学生血压水平为(113.97±11.94) mm Hg / (70.70±7.79) mm Hg,高血压患病率2.69%.危险因素与各血压分组对照分析发现,血压分组与心率、体重指数(BMI)、腹围 (WC)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血脂、血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飞行学生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WC≥80 cm及缺乏锻炼,其优势比值以缺乏锻炼高(6.04).结论 缺乏体育锻炼、WC≥80 cm及吸烟是飞行学生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把飞行学生中血压正常高值者作为高血压重点防治人群,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及定期监测.

    作者:蒋纪文;郑晓艳;刘齐清;王耀武;张嘉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Gx暴露对猴肾脏组织c-fos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高+Gx过载对猴肾脏组织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9只雄性恒河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与实验1、2、3组经受+Gx及其作用时间分别为1 Gx/300 s、+15 Gx/200 s、+18 Gx/165 s和+21 Gx/140 s.使用专用动物离心机,过载暴露后的动物即刻处死、取材、制片、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猴肾脏组织c-fos表达.结果 实验组猴肾脏的肾小球充血、肾小管浊肿.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呈现出较明显的G值量-效关系.对照组猴肾脏组织结构基本正常.各组动物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表达c-fos 蛋白.对照组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呈淡黄色,为c-fos弱阳性表达;实验组c-fos 表达明显增强,阳性产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弥漫分布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和胞膜,尤其近管腔面染色加深.实验3组(21 Gx/140 s)较实验1、2组c-fos表达有增强趋势.结论 高+Gx过载作用可诱导肾脏组织中c-fos表达,其表达的强度随着+Gx值的增加有所增强.

    作者:牛忠英;张建中;施生根;李冬;党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飞行员眼右上直肌麻痹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民航波音757驾驶员.2005年3月例行半年体验时眼科无不适主诉.视力:右眼0.9,左眼1.0,双眼1.0;近视力双眼均为0.3.

    作者:徐秉兴;蒙昌亮;曾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飞行变压性眩晕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变压性眩晕的动物模型,观察前庭功能和前庭终器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20只健康豚鼠描记前庭功能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5只动物.A组行右鼓膜造孔,B组行左咽鼓管阻塞,C组行右鼓膜造孔并左咽鼓管阻塞,D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动物建模后和对照组动物置于低压舱内,反复升降3次,观察动物躯体反应和自发性眼震,出舱后即刻复查前庭功能,后行前庭终器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①在低压舱上升时,实验组动物均出现了前庭躯体异常反应;15只动物中有12只(A组3只,B组4只,C组5只)出现了快相向左的水平性眼震,持续数十余秒到数分钟;出舱后即刻复查前庭功能,A组正弦摆动实验4只动物左右向眼震不对称比大于正常,B组和C组正弦摆动实验和旋转急停实验5只动物不对称比均大于正常.②光镜和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动物前庭终器毛细胞胞浆及线粒体空泡样变,扫描电镜示毛细胞纤毛局限性倒伏、缺失(C组明显,B组于A组和C组之间).结论 双侧中耳不平衡压力及中耳相对高压,引起了前庭功能变化和前庭终器的形态学改变.本设计可作为深入研究变压性眩晕的动物模型.

    作者:金占国;徐先荣;张扬;马哓莉;张素红;王淑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金属硫蛋白对大鼠重复高G应激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T)对+Gz暴露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其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1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Gz组和+Gz +MT组,每组各8只,两组均经受6次峰值为+10 Gz的G暴露,每次30 s,间隔1 min.+Gz+MT组大鼠在+Gz暴露前72 h和48 h腹腔注射21 %乳酸锌0.3 μmol/kg以诱导体内MT合成;+Gz组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极谱法测定心肌MT含量,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末端标记法观察两组心肌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分析. 结果 与+Gz组比较, +Gz +MT组心肌MT含量明显增高(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表达明显增高(P<0.05). 结论 MT可以通过影响心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减少高+Gz暴露后的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师绿江;尹昭云;任宏伟;杨毅;陈勇胜;宋蕾;孙雪蕾;张雁歌;武留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Z轴和偏心旋转对人体听觉认知过程的影响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ERP)研究刺激耳石器和水平半规管对人听觉认知活动的不同影响.方法 17名受试者进行了相同梯形刺激曲线的Z轴和偏心50 cm旋转.旋转过程分为各持续150 s的3段:10°/s匀速旋转、0.6°/s2的匀角加速度旋转和0.6°/s2减加速度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受试者按要求完成听力认知任务,即等概率中文阿拉伯数字语音信号2~9,听到奇数(靶信号)用按键进行反应,听到偶数(非靶信号)不按键.记录试验期间的脑电图,并对记录作了处理.结果 偏心匀速旋转时ERP的N1和P2波幅低于对照,N2和P3潜伏期相对于对照减慢,非靶信号ERP的额区和颞区P2潜伏期相对于对照和Z轴旋转延长.偏心加速度或负加速度旋转时相对于Z轴旋转,反应时缩短.偏心和Z轴加速度旋转时相对于对照ERP的N1和P2波幅降低.偏心加速度旋转相对于Z轴旋转ERP的N1和P3潜伏期减慢,P2潜伏期和靶信号ERP的N2潜伏期加快.偏心和Z轴负加速度旋转时相对于对照靶信号ERP的P3峰值波幅降低,靶信号ERP的N1和P3潜伏期减慢,偏心负加速度旋转时非靶信号ERP的P3潜伏期快于Z轴旋转.结论 偏心匀速旋转单纯刺激耳石感受器对听觉脑认知过程产生抑制作用;偏心加速度旋转同时刺激耳石和半规管时对脑认知过程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与前庭感受器向中枢传入冲动增强有关.

    作者:王林杰;魏金河;张丹;董卫军;郭建平;胡耄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民航飞行员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特许合格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A320运输机机长,总飞行时间15 000 h.因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20 d,心电图示左心室间壁心肌可逆性心肌缺血15 d,于2003年8月19日入院.

    作者:农清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民航飞行员肾上腺皮质腺瘤两例

    一、临床资料例1, 男,24岁,波音737副驾驶,1999年年度体检发现血压升高,波动于135~140/90~110 mm Hg,送武汉协和医院检查双肾MRI提示左肾上腺皮质腺瘤,24 h尿游离皮质醇431 nmol/L(参考值55.2~276 nmol/L)增高,血醛固酮正常,24 h动态血压监测平均血压122/84 mm Hg,观察10 d血压波动于临界值之间,诊断为:①功能性左侧肾上腺腺瘤;②皮质醇增多症.

    作者:陆军;陈欣杰;王勇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蛋白酪氨酸硝基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微重力状态下活性氮自由基(RNS)对神经细胞蛋白质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作为神经细胞模型,利用水平轴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回转72 h后,对回转和对照组细胞进行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酪氨酸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同时采用硝酸盐还原酶偶联法测定回转PC12细胞的一氧化氮(NO)水平,竞争性ELISA方法定量检测细胞硝基酪氨酸的水平.结果 回转后PC12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硝基酪氨酸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增强.回转后PC12细胞NO水平升高(P<0.01),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程度显著增加(P<0.01).结论 模拟失重可诱导PC12细胞NO的合成,增加蛋白质氧化损伤程度.

    作者:曲丽娜;杨唐斌;元艳宏;钟萍;李莹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