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合给药在药代动力学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

姜云云;范国荣;刘皋林

关键词:组合给药, 药代动力学, 高通量筛选
摘要:组合给药,即同时给动物服用多种药物,可以实现体内高通量筛选,这种方法目前应用不是很广泛,因此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该法的实施依赖于现代分析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尤其是HPLC/MS/MS联用技术的使用.本文将对组合给药法的实验设计、分析技术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死亡受体结合后,可启动凋亡信号的转导.它对肿瘤细胞的高效杀伤作用使其成为具有潜力的肿瘤治疗药物,但在TRAIL的研究领域中仍然存在许多热点问题有待解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胞内机制、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芳;王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针对HIV新靶标药物的Ⅰ期临床试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已用于临床或具有开发前景的胰岛素增敏剂,它们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各有其特点.改善胰岛素抵抗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重视对新型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与开发.

    作者:陈秋;夏永鹏;邱宗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β-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时的副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基于细胞的药物筛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改善癌症治疗的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已成为治疗许多人类疾病包括癌症的药物.医药史上,没有足够数量又高特异靶向实体瘤的单克隆抗体的存在,已妨碍成为有效治疗药的障碍.本文着重报道在直接改善基于抗体的治疗药物的靶向和加强药物靶向肿瘤后的疗效的抗体工程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黄世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靶标药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型抗癌药物:免疫毒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CD3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CD3分子是T细胞表面的标记性分子,与T细胞受体(TCR)组成TCR-CD3复合体,在抗原识别和免疫信号传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抗CD3单克隆抗体激发或阻断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清除效应T细胞或诱导调节T细胞产生,为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目前,抗CD3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疗效显著,而将其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确切的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有待深入的探讨.

    作者:陈国江;黎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脑癌治疗的新研究颇有前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固体分散体的释药机制及其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阻碍固体分散技术商业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贮存期稳定性、释药机制、扩大生产问题.本文介绍了溶出增加的机制和两种释药模型及其应用;讨论了影响贮存期稳定性的因素,并综述了近年来在提高和预测固体分散体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巧玲;高永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樟脑、薄荷醇和甲基水杨酸在人体的透皮吸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关注药物的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主要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对骨重建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其作用主要通过诱导骨形成蛋白-2表达促进骨形成,抑制甲羟戊酸途径降低骨吸收来实现.他汀类药物对骨量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为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作者:袁凌青;廖二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体治疗致死性癌症的新突破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FDA认为对减肥药物进行12个月的临床试验较为适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组合给药在药代动力学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

    组合给药,即同时给动物服用多种药物,可以实现体内高通量筛选,这种方法目前应用不是很广泛,因此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该法的实施依赖于现代分析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尤其是HPLC/MS/MS联用技术的使用.本文将对组合给药法的实验设计、分析技术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姜云云;范国荣;刘皋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妇女长期使用非麻醉剂止痛药与肾功能降低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脂质体研究中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是在差示热分析(DT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分析方法,本文对近年来有代表性的DSC在脂质体研究中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综述了DSC考察脂质体制备方法过程中结构的变化、药物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高分子聚合物对脂质体渗透性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对脂质体柔性的影响等研究中的应用,为脂质体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宁美英;郭颖志;顾忠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的抗糖尿病药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