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适合接受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的人群

李哲;袁守军

关键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临床试验
摘要: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指他汀类药物,其疗效确切、耐受性好。5项长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患者能从该类药物治疗中受益。近期完成的心脏保护试验,支持在二级预防中使用该类药物。现正在评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结果似乎是理想的。但在初级预防试验中,尚不能确定哪些人群适合用该类药物。目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因人而异,特别是那些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或高危冠心病发病个体。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047 两种治疗失眠的新药前景乐观

    作者:尚明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N-乙酰-L-半胱氨酸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临床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其发病机制仍未彻底阐明。目前,发现一个巯基化合物N-乙酰-L-半胱氨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不仅能够转化为谷胱甘肽起保护细胞的作用,也能直接清除自由基,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和白细胞浸润,对心、肝、肺等多种内脏器官具有很好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本文对N-乙酰-L-半胱氨酸在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管利东;王字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右旋糖酐-药物结合物在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右旋糖酐在临床上用作血浆体积扩张剂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用作大分子载体的研究报道不断出现,将合适的药物与右旋糖酐形成大分子结合物后,能起到延长药效、减少毒性、增强靶向性及降低免疫原性等作用,已知可载运的有抗肿瘤药、抗生素、抗炎药、蛋白质类药物等,其中在抗肿瘤药方面的研究前景尤为可观。本文综述了抗肿瘤药的大分子结合物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水溶性大分子载体右旋糖酐用于抗肿瘤药物方面的设计思路、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等。

    作者:钟莎;涂家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第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以来,糖肽耐药性肠球菌的数量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其耐药性向其他细菌转移的严重现象。VRE耐万古霉素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VRE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多数是由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耐药基因簇引起的。根据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水平及耐药基因簇的差异,可将糖肽耐药性肠球菌分为VanA,VanB,VanC,VanD,VanE和VnaC等6种基因型。本文将着重介绍VRE耐万古霉素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目前对VRE感染的治疗策略。

    作者:唐先兵;司书毅;张月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053 硝唑尼特在美国获得批准

    作者:史宁;白爱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056 pegvisomant首次获得欧盟批准

    作者:尚明美;王宗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因子Xa选择性抑制剂戊聚糖钠

    因子Xa选择性抑制剂戊聚糖钠是新一代抗栓药物,对抗凝血酶Ⅲ有选择性高亲和力,特异性催化因子Xa失活,产生无因子Ⅱa抑制或抗血小板活性的抗凝血酶作用,从而显著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在预防大型矫形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时,戊聚糖钠皮下用药佳剂量为1.5~3mg,每日一次给药,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推荐临床剂量2.5mg时,与标准药物依诺肝素一样具有类似的耐受性,但戊聚糖钠不会产生抗体诱导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

    作者:徐娟;丁敬敏;王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药物筛选技术的研究进展

    药物筛选是药物发现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在药物筛选的技术方面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药物筛选中药靶的发现、化合物样品的选择、超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高信息量筛选、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高通量筛选、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进展。

    作者:吕秋军;徐天昊;吴祖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055 伊马替尼获准增加新的适应证

    作者:史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QSPR,QSAR和QSMR研究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各种理论计算方法和分子模建技术,根据累积的大量结构和功能信息,设计出具有一定药效的新分子。本文简要介绍基于结构与性质的药物设计,以及定量参数、Hansch模型、Free-Wilson模型、神经网络、定量结构—性质关系、定量构效关系、定量结构-代谢关系等内容。

    作者:徐娟;王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合理设计基子肽的肿瘤疫苗

    体内摄入人工合成的肿瘤细胞所专有的或过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TAA)肽,就能引发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但与病毒性抗原的肽不同,TAA肽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的结合力一般都较弱。因此,设法通过提高MHC的结合力来上调对抗原的识别,就有可能使低亲和力的TAA肽制备成疫苗而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本文叙述了迄今为止对TAA肽进行修饰所采取的路线和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以及今后在这一方面探索的努力方向。

    作者:李元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052 TAP制药公司的新痛风治疗药前景良好

    作者:黄世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5-氟尿嘧啶的毒副作用与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5-氟尿嘧啶(5-FU)对肿瘤患者应用广泛,疗效较显著,但有时会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死亡,如能在用药前预测毒副作用的发生,将给患者带来福音。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5-FU的代谢过程、二氢嘧啶脱氢酶的作用机制、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的结构及研究进展,并讨论了预测5-FU毒副作用的手段,其中主要强调了利用基因手段来进行检测,同时指出了该手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作者:王晓云;文思远;胡小电;王升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阿片受体寡聚化的研究进展

    阿片受体寡聚化包括同源寡聚化和异源寡聚化,寡聚化的受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新颖的信号转导单元,增加了受体调控的精确性和复杂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阿片受体寡聚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孟珣;宫泽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050 年轻妇女服用镇痛药增加高血压的危险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成年糖尿病患者细菌性尿路感染的治疗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单纯性尿路感染多发生于健康的成年女性且易于治疗,并发性尿路感染则难以治疗且容易复发。糖尿病是可能并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成年糖尿病患者有症状和无症状型尿路感染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方面的特殊性。重点介绍了对糖尿病尿路感染病人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包括抗生素疗法、非抗生素疗法及预防措施。

    作者:滕霞;武军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适合接受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的人群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指他汀类药物,其疗效确切、耐受性好。5项长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患者能从该类药物治疗中受益。近期完成的心脏保护试验,支持在二级预防中使用该类药物。现正在评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结果似乎是理想的。但在初级预防试验中,尚不能确定哪些人群适合用该类药物。目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因人而异,特别是那些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或高危冠心病发病个体。

    作者:李哲;袁守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057 FDA批准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合用治疗丙型肝炎

    作者:徐波;吴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051 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关节炎的新资料

    作者:李元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060 2002年美国FDA批准的新药及生物制品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