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诊中年糖尿病的生化指征与生活方式相关性研究

冯颂华

关键词:糖尿病/血液, 血液化学分析, 生活方式, 人类, 中年人, 老年人
摘要:目的:调查初诊的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指征、生活方式,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促进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存质量.方法:测定14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的放射免疫测定(IR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并评价其生活方式.结果:OGTT试验30 min和60 min的血糖值明显降低,而IRT试验30 min和60 min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同时空腹血脂也明显升高.在调查的146例患者中生活方式水平良好60.3%,生活方式为优17.8%;在其中52.1%的患者中是以营养方面为优,21.9%的患者在运动方面较差;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与生化指征呈正相关系(P<0.001).结论: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布氏杆菌病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分析

    对布氏杆菌病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0岁.主因间歇性腰痛4个月余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劳累、受凉后出现腰部不适,逐渐出现腰部疼痛并加重,伴双下肢放射性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半个月.

    作者:徐春华;刘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提高胃肠镜检查顺应性的心理护理调查

    目的:提高胃肠镜检查的顺应性.方法:通过调查了解200例患者对胃肠镜检查存在的心理问题.检查时实施心理护理,检查结束后再一次调查患者心理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和缓解,并向内镜医师了解心理护理后顺应性是否得到提高.结果: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善,胃肠镜检查的顺应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胃肠镜检查的顺应性.

    作者:丛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颅脑外伤70例的术后护理

    2005-01/2008-08我院手术治疗70例颅脑外伤,经有效治疗及精心的护理,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静波;张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淀粉浴治疗湿疹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湿疹皮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湿疹皮炎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温热淀粉浴护理方法.结果:80例湿疹皮炎患者全部好转出院,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温热淀粉浴是有效治疗湿疹皮炎的护理方法,且经济、方便.

    作者:许璧瑜;欧树玉;罗秋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头孢拉定致儿童血尿11例分析

    我院儿科2001-01/2006-06共收治因静点头孢拉定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而引起的儿童血尿1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于英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体破裂误行阑尾炎手术1例

    1 病历摘要女,29岁.持续性右下腹痛2 d,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疼痛是持续状态,阵发性加剧,无放散痛,病来无发冷、发热,二便正常,曾在当地卫生所肌内注射抗生素(药名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于本院就诊,以急性阑尾炎收住院.

    作者:江永恒;王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氟西汀对卒中后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1例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西汀口服,对照组给予多虑平口服,分别于治疗2周和6周评定疗效,评定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改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氟西汀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并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王慧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历摘要男,66岁.以间断恶心、呕吐、纳差8个月,加重伴咳嗽3 d为主诉入院.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查体:T 36.6 C,R 20次/min,BP 120/90 mm Hg,P 89次/min,双肺未闻及啰音,律不齐,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3级.

    作者:谢悦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40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总结40例误诊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本组误诊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3例,支气管炎11例,肺炎7例,支原体肺炎4例,慢性咽炎3例,百日咳1例,原发性肺结核1例.用药后咳嗽在1周内消失29例(72.5%),其余均在2周内消失.结论:本病缺少临床体征,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详、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滥用激素及凭经验诊治、对病情缺乏全面分析等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减少误诊的关键是认识该病的特点,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

    作者:张春侠;崔云刚;李双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创伤性膈疝20例分析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病例.结果:20例均手术治疗,治愈20例.结论:创伤性膈疝多为复合伤,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田风利;李薇薇;程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银杏达莫(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分析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静滴银杏达莫14 d,观察静滴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T改变、血脂情况.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2%.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百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芪等中药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现将黄芪等中药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综述如下.1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HPV是机体一种很重要的生理机制.近年来研究表明,HPV反应不但作为一种有效的刺激,诱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而增加右心负荷;而且持久的HPV反应可能是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Hypoxic pulmonary vas remodeling,HPVR)的一种启动因子[1],促进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ECM)分泌增加,血管壁增厚、硬化,形成慢性肺动脉高压.

    作者:柳济成;安昌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3例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报道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方法:2004-03/2008-10经增强血管CT(CTA)确诊为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3例,对其手术方法、手术结果、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1例痊愈,2例入院后不久即发生动脉瘤破裂而死亡.结论:介入手术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明显降低死亡率.血管内支架植入这一技术成为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

    作者:钱雪锋;沈振亚;余云生;黄浩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腺癌超声显像误诊17例分析

    对我院2005-12/2008-12收治的乳腺癌超声显像误诊17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永莉;孟淑红;闫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80例分析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为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大,症状重,伴发病多,内科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现将我院2000-01/2008-12老年上消化道出血80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云学;姜世满;李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22例分析

    我院2006-12/2008-12对剖宫产术中出现难治性产后出血的22例产妇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处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周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

    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抗孕酮的作用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亦有一定结合力.

    作者:王冰;胡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标本采集与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密切关系

    实验检验的诊断是现代化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学检验是由生物化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放射免疫学、临床检验及近年来新开展的PCR技术等多种基础学科组成,实验室的诊断的基础理论及实用技术,对医学的科学发展及突破疑难杂症的诊疗尤为重要,临床研究及基础医学理论研究或卫生防疫、医学研究、科学进展、人类发展都离不开试验诊断技术.

    作者:殷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磷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历摘要男,25岁.因头痛、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来门诊就医.用磷霉素1.5 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80滴/min.输至6 min,患者颜面部、双下肢出现成片的丘疹伴心慌、胸闷等不适症,2 min内丘疹变大迅速,伴有颜面、双上肢的高度水肿,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多发性子宫肌瘤38例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诊治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价值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对2003-01/2006-01收治的38例多发性子宫肌瘤应用的指征、方法并发症处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8例患者均合并有2种以上子宫肌瘤,其中23例均有子宫黏膜下肌瘤,有14例子宫肌瘤位于肌壁间,但肌瘤直径>4.5 cm而凸向宫腔内.联合手术均在镜下处理,均未发生因联合手术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只需一次麻醉,一期手术,解决了以往单纯宫腔镜或腹腔镜不能同时切除的宫腔内、外子宫肌瘤,通过腹腔镜监视宫腔镜手术,可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过程中的子宫穿孔,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作者:陈韵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