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海绵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的研究

何兰珍;杨丹;刘毅

关键词:壳聚糖, 明胶, 相分离, 海绵状伤口敷料
摘要:采用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通过对海绵体敷料结构及性能的研究,结果 表明:壳聚糖与明胶分子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壳聚糖中的-NH2与明胶中的-COOH发生酰胺化反应,说明壳聚糖的羟基与交联剂之间有反应发生,其反应历程有待进一步研究.由此可认为两种物质达到分子水平的分散,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配合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CT作为无创伤性检查,越来越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CT增强扫描是将对比剂注入体内,并进行CT扫描检查,其作用是增强体内需要观察的物体对比度.注射对比剂后血液内碘浓度增高,血管和血供丰富的组织器官或病变组织含碘量升高,而血供少的病变组织含碘量较低,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由于碘浓度差形成密度差,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区别,提高病变的鉴别诊断及病变的定性诊断率[1],特别是螺旋CT配合高压注射器联合应用,对一些较小的病变,及病变早期的定性提供很大的帮助.我们在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对1154例患者做CT增强配合高压注射器扫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丹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疗纠纷上升十个成因

    医疗纠纷逐年上升,升幅居各类民事案件之首,这类案件审理周期长、涉案损害结果常为死亡、残疾,当事人矛盾激化、易产生不稳定因素,涉及专业领域问题较为疑难复杂,同时,也出现一些围攻医院、殴打医生的事件发生.北京市海淀区法院1999年受理医疗纠纷案件9件,2000年受理13件,2001年受理22件,2002年受理55件,2003年受理89件,2004年受理103件,2005年受理124件,2006年1至8月110件.北京市海淀法院不但受理了大量医疗事故、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也受理了因医疗过程中患者或其家属伤害医生导致的侵权赔偿的案件.为从更深层次研究对策,海淀法院与医学会、医院管理协会、卫生部有关主管部门相继就该问题进行研讨,并进行相关调研工作.

    作者:祁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药品广告管理,须重拳出手

    药品广告管理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有力推进,广告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药品广告也随之脱颖而出,占领了广告行业的主要领域.据载,2005年中国报业广告收入25%依赖医药产业.其中药品广告从2000年的16.21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127.48亿元,2004年上升到204.35亿元,同比增长60.3%,增长速度十分惊人.但是,在药品广告蓬勃发展的同时,大量虚假、夸大疗效、超范围宣传等等违法违规的药品广告也趁虚而入.单2005年1-11月,发布的违法药品广告就高达38411次.

    作者:林盛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脑膜白血病鞘内注射化疗及护理

    目的: 白血病患者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治疗和预防两手抓,佐以精心施护.结果 疗效满意,既达到治疗作用,又有预防效果,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无病生存期.

    作者:王大光;徐佳丽;王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论基于顾客需求的药店服务设计

    目的: 为药店服务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药店顾客需求的内容并以药店药师药学咨询服务为例分析药店基于顾客需求的服务设计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药店服务设计要强调其针对性,顾客需求是药店服务设计的基础.

    作者:范玥;陈玉文;琚志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枢传导时间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感诱发电位中枢传导时间(CCT)的改变与单纯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差异和意义.方法 应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胫后神经的检测方法对42例糖尿病患者、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43例正常人的CCT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中枢传导时间L1-2椎旁横突处(FO)P1时间延长,P1波波幅下降.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组的FO-P1的波间期(IPL)时间明显延长,P1波波幅明显下降,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更为重.

    作者:谢可新;赵宗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回眸2006

    回望06年,医药行业可为水深火热,风云变幻莫测.2006年,中国医药卫生行业正经历着痛苦而又值得期待的变革:完善监管,大力打击处理侵害群众生命健康的夺命假药事件和乱收费、医疗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从体制改革入手,探索新型服务格局,遏制医药领域的不当趋利.

    作者:《医药世界》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大面积脑梗塞超急性期CI表现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超急性期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88例患者均做了发病超急性期(1~6h)CT扫描及发病24小时后CT复查扫描.其中男性58例,女性30例,年龄48~70岁,平均59岁.并对超急性期的异常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超急性期60例患者出现异常CT表现,18例患者CT扫描未见异常,发病24后CT复查,均见典型大片状低密度梗塞灶.结论 CT对于大面积脑梗塞超急性期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为临床早期溶栓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孟庆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谁在管理医院?

    干部管理行政化根据医疗机构人力资本构成划分理论,医院人才由医院管理型人才、诊疗技术型人才、护理服务型人才和后勤保障型人才构成,管理型人才构成的管理体系是医院指挥中枢,在医院生存和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院长这一重要资源.但由于目前中国90%以上的医院都属于国有医院,这些医院的院长和医院从业人员的人事关系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比如北京市8大医院就是副部级,其院长和党委书记的任命就要通过中央组织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PTX)联合卡铂(CB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经病理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8例,采用紫杉醇+卡铂方案.紫杉醇每天150 mg/m2第1天静脉点滴;卡铂0.1 g,第1-5天各静脉点滴,21天为一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42例,稳定(SD)33例,进展(PD)11例,总有效率5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常见,发生率为77.27%.结论 PTX+CB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高疗效,毒副反应轻,是一个较好的联合化疗方案.

    作者:曹冬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痰热清治疗煤矽肺合并结核继发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7月,应用痰热清治疗煤矽肺合并结核继发感染100例.疗效满意,且未发现有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本组100例均为2004年1月-2006年7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小者50岁,大者78岁,平均年龄74.5岁,其中1期矽肺75例,Ⅱ期矽肺15例,Ⅲ期矽肺10例.

    作者:曹晓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联合低分子量肝素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40例SAP住院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合并低分子量肝素治疗(LT组)20例,与传统方法治疗(RT组)的20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率、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结果 与RT组比较,LT组腹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均下降,但P>0.05.结论 合理应用地塞米松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SAP可显著改善其病程及预后,且不会引起出血倾向.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疤痕性溃疡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疤痕性溃疡行溃疡病灶局部切除或外置Billroth-Ⅰ式消化道重建术式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4-2005年收收治的十二指肠疤痕性溃疡18例病人行溃疡病灶局部切除或外置Billroth-Ⅰ式消化道重建术.结果 本组近期效果良好,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采用十二指肠离断,溃疡病灶局部切除或外置Billroth-Ⅰ式消化道重建术对十二指肠严重性疤痕性溃疡的冶疗是简便、可行、安全的一种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宝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代谢热成像(TMI)在普查女性乳腺疾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代谢热成像(TMI)对乳房热源的分析和评估;方法 对南京地区某公司360例女性职工进行TMI乳腺部位的检查及临床触诊;结果 乳腺增生61.11%、乳腺纤维瘤5.43%、乳腺脂肪瘤1.3%、乳腺导管瘤13.6%、乳腺癌0.05%、乳腺无异常19.5%;结论 TMI对乳腺的普查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顾明晖;陈基敏;孝利芳;李璐;柏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研究

    目的: 定量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130例正常成人进行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单位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神经速度异常者126例(检出率63.0%),2型糖尿病组的MCV,SCV,CAMP,SNAP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SCV的异常率(56.3%)高于MCV(50.6%),下肢NCV的异常率(56.9%)高于上肢异常率(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与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谢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补肾法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69例

    笔者自1984年以来,笔者采用补肾法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6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9例,其中年龄为46-50岁8例,51岁-60岁35例,60-65岁20例,70岁以上6例.其原发病为脑出血26例,脑梗塞38例,脑栓塞5例.病程0.5-1年29例,1-2年26例,2年以上14例.1.2 诊断标准:依据病史,原发病控制后出现肢体偏瘫,肌力Ⅰ级以下,口眼斜,语言不利,生活不能自理.

    作者:董宝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流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40-75天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前3小时阴道放置米索,术后记录宫颈软化情况.术中综合反应,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组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米索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小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根据解剖分型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探讨

    目的: 根据颈外静脉的行径、管径和回流部位等解剖的特点,进行分型,对穿刺和插管的操作调整.方法 患者115例,男女性别比67/48,年龄37-68岁,体重42-86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方法组(A组)52人,改良方法组(B组)63人.A组:穿刺点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中上1/3处,进针方向按静脉走向与颈部皮肤成15 i角,确定穿刺成功后,通过导丝送入导管.B组:在穿刺前先压迫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下部分,待颈外静脉上段充分充盈显露后以其中点为穿刺点,同时让上段充分充盈后,再迅速松开压迫,注意观察颈后三角内的血液充盈方向,即可确定颈外静脉下段行程,向下内充盈的为Ⅰ、Ⅱ型,向下外的为Ⅲ型.然后分别对待:Ⅰ、Ⅱ型穿刺针沿静脉方向与皮肤尽量紧贴,穿刺成功后正常置管;Ⅲ型穿刺时进针点偏上,针的指向偏后,置管时,先向下外有阻力后将导管引向下内,再次有阻力后应将导管引向内置管.记录从穿刺针开始进入皮肤到穿刺成功的时间以及过程中发生皮下渗液、置管困难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的穿刺时间缩短,发生皮下渗液、置管困难的并发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改良法根据解剖分型分别选择穿刺点、穿刺针指向和置管方法,较传统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宁全珍;王磊;李桂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一种海绵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的研究

    采用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通过对海绵体敷料结构及性能的研究,结果 表明:壳聚糖与明胶分子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壳聚糖中的-NH2与明胶中的-COOH发生酰胺化反应,说明壳聚糖的羟基与交联剂之间有反应发生,其反应历程有待进一步研究.由此可认为两种物质达到分子水平的分散,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作者:何兰珍;杨丹;刘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细胞周期蛋白D1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

    肿瘤是一种细胞周期性疾病,细胞周期的失调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是在从酵母到人类等真核生物中有广泛作用的分子,它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CKIs)一起参与细胞周期调控.本文就cyclin D1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余峰彬;潘玉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