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甲氨蝶呤引起腹痛、腹泻及骨髓抑制

范如英;赵晓军

关键词:甲氨蝶呤, 腹痛, 腹泻, 骨髓抑制
摘要:1名72岁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口服甲氨蝶呤2.5mg,2次/d,1周后出现腹痛,腹泻,遂停药并服用诺氟沙星、小檗碱,但症状未缓解.入院后血常规检查显示WBC 1.6×109/L, RBC 2.7×1012/L, Hb 86g/L, PLT 51×109/L,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左氧氟沙星等治疗,但外周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大便由水样便转为黏液血便,皮肤出现瘀点及瘀斑.给予肌内注射亚叶酸钙15mg,3次/d.入院第4天,患者WBC 0.5×109/L, Hb 73g/L, PLT 11×109/L.给予静脉输注血小板、压积红细胞,继续行补液、止血、抗感染等治疗.1周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缓解,复查血常规:WBC 4.9×109/L, Hb 76g/L, PLT 70×109/L.2年后随访,血常规正常.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克林霉素静脉滴注出现低钾血症3例

    3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23岁、26岁、29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分别接受克林霉素0.9g、1.2g、1.2g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治疗.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均出现全身乏力、肢体麻木无力、不能行走等症状.查体见四肢肌张力下降,上肢肌力Ⅰ~Ⅱ级,下肢肌力Ⅰ级,膝腱反射减弱,巴宾斯基征阴性.心电图显示房性期前收缩1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血钾分别为2.3mmol/L、2.1mmol/L、2.0mmol/L.给予口服和静脉补钾后,3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血钾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刘芙蓉;田英平;石汉文;佟飞;姚冬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慈菇银屑胶囊治疗银屑病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

    一名48岁男性银屑病患者,晨服慈菇银屑胶囊1号4粒,晚服慈菇银屑胶囊3号4粒,以及慈菇康肤宝贴剂(主要成分为山慈菇)治疗1年.因病情加重入院,查WBC 3.2×109/L, PLT 50×109/L, HB 90g/L.次日复查血常规,WBC、 PLT、 HB分别降至2.6×109/L、 19×109/L、 82g/L.停用慈菇银屑胶囊及慈菇康肤宝贴剂,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地塞米松、血小板悬液等对症支持治疗.3天后复查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作者:魏凯军;张衍国;王小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致突发性耳聋

    1名60岁女性糖尿病患者,行眼底检查前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随后出现听力明显下降伴耳鸣,检查提示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经高压氧、葛根素治疗后,听力明显恢复.因眼科检查需要,再次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用药后患者又出现听力明显下降,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当患者第4次使用该药后出现耳聋,治疗1月余,听力仍未恢复.

    作者:逄雯丽;姜莉莉;张德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曲尼司特致肝损害和血尿

    1名36岁女性患者,因面部皮疹口服曲尼司特胶囊0.1g, 3次/d抗过敏治疗,共20d,期间还使用了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皮疹好转后,继续服用曲尼司特8d.在服用该药的后4d,患者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伴肉眼血尿,轻度嗜睡.入院后实验室检查显示:ALT 716U/L, AST 263U/L, TBil 41.1μmol/L, DBil 20.0μmol/L, IBil 21.1μmol/L, GGT 246U/L, ALP 372.3U/L,血嗜酸性粒细胞0.66×109/L,尿常规示RBC满视野/HP.入院第二天患者出现发热(T38.5℃),胃纳减少,恶心,黄疸,轻度瘙痒,右肾区叩击有不适感.给予保肝、补液、抗感染等治疗,10d后患者病情逐步好转,治疗第24天后各项指标基本正常.

    作者:徐卫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滴注引起血便

    1名82岁男性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9+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8h静脉滴注.第2天患者排出暗红色稀便,大便隐血(++++).查凝血酶原时间(PT)由11.3s增加到15.8s,凝血酶原活动度(PA)由140.9%降到76.9%.给予乙胺、氨甲苯酸静脉滴注,维生素K1肌内注射治疗,第3天仍便血.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改用环丙沙星、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ld后,患者大便颜色基本正常,复查便隐血阴性,PT和PA值恢复正常.

    作者:杨春艳;姚淑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与膝关节痛相关

    1名5岁女童因支气管肺炎咳嗽,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2ml吸入,2次/d,酮替芬0.5mg,2次/d,丙卡特罗12.5μg,2次/d,盂鲁司特钠咀嚼片5mg,1次/d.次日出现左膝关节疼痛,停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其他药品继续使用,2天后疼痛缓解.2周后再次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2次/d,孟鲁司特咀嚼片5mg,1次/d.3d后,又出现膝关节疼痛,伴腿部肌肉僵硬.再次停用孟鲁司特,7d后膝关节疼痛缓解.又过2d,其症状消退.

    作者:高锦娟;纪莎;黄巧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阿苯达唑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出现肝损害39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阿苯达唑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出现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8~9月39例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用阿苯达唑治疗出现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例肝损害患者中男27例(69.23%),女12例(30.77%).平均(36.44±9.77)岁.患者口服阿苯达唑400mg,3次/d,疗程3~17d,39例患者的ALT用和AST分别由(17.11±7.94)U/L升至(104.07±58.20)U/L,(14.80±3.93)U/L升至(45.48±29.77)U/L.患者经保肝治疗10个月后,其ALT和AST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用阿苯达唑治疗出现肝损害(ALT和AST升高)可能和剂量、疗程以及联合用药有关.患者经保肝治疗后ALT和AST水平可恢复正常.

    作者:卫红涛;王婧宇;史丽敏;程晟;刁宗礼;温爱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乙醇使MDMA所致5-羟色胺神经元损伤加重

    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MA,迷魂药)为合成的苯丙胺衍生物,作为娱乐消遣物质为青年人广泛滥用.MDMA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能系统,并能引起5-羟色胺神经元损伤.其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可能和羟基自由基的形成有关.MDMA常和乙醇合并滥用.乙醇可促使羟基自由基增多,并使5-羟色胺神经元损伤加重.

    作者:张开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及相关药物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指一种主要和大脑后部白质病变相关的症候群.其临床特征为头痛、视力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状态改变、运动障碍及抽搐.特征性神经影像学异常通常见于顶-颞-枕叶的白质;CT为低密度改变,T2加权和ADC呈高信号.RPLS的发生通常和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及某些药物的使用有关.可能诱发RPLS的药物有:抗肿瘤药、贝伐单抗、环孢素、双氯芬酸、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利奈唑胺、他克莫司、沙利度胺及麻疹疫苗.药物诱发RPLS机制现仍然不清楚.早期诊断和治疗颇为重要.因为治疗不及时或不适当可致不可逆损害.然而,大多RPLS经及时适当治疗是可逆的.药物性RPLS的治疗方法包括停用可疑药物,控制高血压和抽搐以及脱水.

    作者:张小澍;鱼爱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引发慢性湿疹

    1名55岁男性,7年前曾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20mg,1次/d,15天后患者左小腿内侧皮肤出现湿疹,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在以后的7年中,患者每次服用该药后湿疹即复发并转为慢性.因湿疹加重而停药,改用快胃片治疗球部溃疡,湿疹经对症治疗痊愈,2年来未复发.

    作者:张鲜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舒洛地特致腹泻2例

    1例43岁和1例81岁男性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经治疗血压、血糖正常.因蛋白尿,加服舒洛地特50~100mg,2次/d.当舒洛地特使用总量达300~400mg时,2患者均出现腹泻,为稀水样便,1~2h1次,大便检查未见异常.停用该药后腹泻消失.第2例患者6d后再次服用舒洛地特50mg2h后,再次出现腹泻,停药后症状好转.

    作者:邓英辉;赵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胺碘酮的肺毒性及其防治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的预防治疗.长期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其中以肺毒性为常见,发生率为1%~17%,多在连续用药3~12月后出现间质性肺炎或过敏性肺炎.胺碘酮致肺毒性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药物直接细胞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炎性反应或免疫反应的结果;患者原有肺部疾病、药物剂量较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与肺毒性相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乏力、体重下降、发热等.胸片以肺实质和间质同时受累为常见.应用胺碘酮后,出现新发症状或原症状加重,新出现的胸片异常或胸部病变加重,肺功能检查示CO或肺总量下降15%,应考虑为肺毒性反应.建议使用胺碘酮前进行利益/风险评价,长期用药应使用小有效剂量,定期检测肺功能,以减少和及时发现肺毒性.一旦临床诊断为肺毒性,应及时减量和停药,多数患者停药后可缓解,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

    作者:陶海龙;马长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手机用药指导系统的先导研究

    目的:研发手机用药指导系统,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研制药学服务数据库、数据应用系统和短信收发设备建立手机用药服务系统(MPSS).该系统将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信息以短信发送至患者手机进行用药指导和医患交流.100例于2007年8~10月出院后继续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男57例,女43例,中位年龄55岁)参加MPSS性能测试和评价工作.100例患者中,60例为血液病,24例为肾病,16例为皮肤病.结果:每名患者接受服务时间平均为12.06d,用药指导品种平均为3.52种.回访调查显示,患者对MPSS的总体评价良好,服务质量评分为92.3分.结论:手机用药指导系统具有便利、快捷、可靠和覆盖率高的优点,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毛玉丹;张彦涛;翟所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后饮酒出现过敏性休克

    1名19岁男性因外伤,在皮试阴性后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IU.半小时后,患者饮酒约20ml即出现头晕,全身皮肤出现风团,耳垂、口唇肿大、胸闷、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查体P108次/min,R28/次min,BP60/30mmHg.经吸氧、抗过敏、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作者:胡幼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甲巯咪唑治疗不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甲状腺危象导致死亡

    1例40岁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口服甲巯咪唑10mg, 3次/d.1个多月后出现高热、肛周疼痛,查白细胞减少,立刻停用甲巯咪唑,用甲硝唑、头孢呋辛抗感染,症状未缓解,并出现心悸、胸闷、食欲不振、少尿,5d后入院.查T 40℃, P 140次/min, R 30次数/min, BP 60/30mmHg.四肢可见散在瘀斑,肛周可见-1.5cm×1.5cm溃疡,有脓性分泌物.WBC 0.4×109/L, N 0.16, Hb 94g/L, PLT 11×109/L.骨髓检查:增生减低,粒细胞与幼红细胞比值(M:E)=0.5:1,粒、红细胞两系罕见,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少见,淋巴细胞0.51,浆细胞0.13,网状细胞0.345.血K+2.9mmol/L, Na+ 134mmol/L, Ca2+ 1.6mmol/L, AST 53U/L, ALT 207U/L,白蛋白20g/L,总蛋白48g/L.甲状腺功能检查:FT3 38.43pmol/L, FT4 38.36pmol/L,促甲状腺素未测到.尽管进行对症、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其甲状腺危象仍然存在.次日凌晨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黄进;刘静;丁丽;乔爱珍;王恒湘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误用依地酸二钠可能致死

    2008年1月16日,美国FDA发布关于依地酸二钠的重要安全信息,警示患者和医生误将依地酸二钠替代依地酸钙钠用于螯合疗法及其他未被FDA批准的用法可能致死.

    作者:宣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诱发支气管哮喘

    1例65岁女性患者,因右眼青光眼给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0.1ml,1次/d点眼,首次用药2h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大汗淋漓,HR 120次/min, P 160/100mmHg,双肺闻及哮鸣音.立即给予患者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0min后症状缓解.以后改用1%布林佐胺滴眼液,支气管哮喘未再出现.

    作者:马雪莲;陶海;韩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注射用阿昔洛韦与意识障碍相关

    1名57岁女性患者,因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病史.住院期间因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50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第3天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定向力差、嗜睡,血电解质、血肌酐、血红蛋白、体温较前无明显变化,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发现.头颅CT显示存在新发及陈旧脑梗死.给予桂哌齐特治疗,并将阿昔洛韦用量减至500mg,1次/d,但患者意识障碍继续加重.连续3d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并停用阿昔洛韦后,患者的意识迅速恢复正常.

    作者:何雪梅;赵班;毛永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替比夫定阻断5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妇女母婴HBV垂直传播疗效和安全性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阻断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妇女母婴HBV垂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至8月,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对婴儿HBV垂直传播有高度危险的妊娠妇女于妊娠28周至分娩后1个月期间服用替比夫定600mg,1次/d.5例妊娠妇女的HBV DNA≥1×107.观察其服药前和分娩前HBV DNA水平、肝功能及不良反应.检测新生儿HBV DNA、 HBsAg,观察其发育情况,并发症和进行Apgar评分.结果:5例HBV感染的妊娠妊娠妇女中,4例未检出HBV DNA (<5×102拷贝/ml),1例HBV DNA末降至可检测下限(HBV DNA 4.56×103拷贝/ml),5例新生儿发育正常,Apgar评分均为10分,HBV DNA<5×102拷贝/ml, HBsAg呈阴性.结论:替比夫定似对阻断母婴HBV垂直传播有效,且不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

    作者:刘敏;李丽;王玲;蔡皓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化疗致腹泻、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1例64岁恶性胸膜间皮瘤女性患者,接受培美曲塞0.5g静脉滴注1次行第2次化疗.化疗后2~6d,患者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服用盐酸小檗碱后未缓解.入院后查体:T38.5℃,HR130次/min,BP75/40mmHg.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偶见室性期前收缩.血常规:WBC2.4×109/L,RBC2.14×1012/L,Hb65g/L,PLT13×109/L.便常规:RBC 0~2个/HP,WBC 4~7个/HP,隐血试验阳性.血生化:LDH204U/L,TBil39.4μmol/L,BUN24.0mmol/L,Cr239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19.5s,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1%,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8.7s.血气分析:pH6.91,PCO237mmHg.立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给予补充白蛋白、血浆,抗感染、抗休克、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入院第2天,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深昏迷,少尿,大量腹水,血压难以维持.给予持续血液滤过,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第3天,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作者:何保玉;安卫红;朱曦;王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