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重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66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体重变化情况及护理前后的体重.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体重上升比例为54.5%(1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8%(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7,P=0.017<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体重为(56.8±3.2)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4±3.8)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9,P=0.000<0.05).结论 对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重的上升幅度,有效控制体重的增加,提高其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妙银;苏明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小儿良性癫痫(BECT)变异型临床特征.方法 20例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变异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包括视频脑电图(VEEG)结果、影像学、治疗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负性肌阵挛4例、不典型失神8例、认识功能下降8例以及口咽部运动障碍6例.其中,BECT变异型分型为:Ⅰ型7例,Ⅱ型4例,混合型9例.20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均提示未见异常.20例患儿VEEG监测结果均显示睡眠期中央颞区局限性棘慢波大量发放.其中,16例患儿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棘慢波放电指数55%~80%,4例患儿NREM棘慢波放电指数>80%.20例患儿均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或联合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后,13例患儿发作控制,7例患儿发作减少.复查VEEG显示所有患儿睡眠期棘慢波指数(SWI)均有下降或消失.结论 Rolandic区放电常见于BECT,临床医师应加强对BECT变异型的脑电图(EEG)变化及其规律的观察,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作者:袁梁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5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于发病30 d内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则于发病30 d后行高压氧治疗.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意识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85.63±12.3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1±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70,P=0.0000<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为(13.21±3.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2±2.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42,P=0.0001<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危重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采用高压氧的治疗时间越早,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恢复情况越好,临床医师应该尽早让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柏胜;何子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2、0.250、0.163,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O2水平为(54.82±7.15)mm Hg(1 mm Hg=0.133 kPa),PaCO2水平为(66.92±12.68)mm Hg,SaO2水平为(87.51±5.4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水平为(65.18±8.73)mm Hg,PaCO2水平为(51.30±11.27)mm Hg,SaO2水平为(97.38±2.48)%;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和Sa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06、4.118、7.361,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拟补肾降浊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补肾降浊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情况[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试验组患者TC、TG、LDL-C、HDL-C指标分别为(5.30±0.21)、(2.75±0.23)、(2.23±0.29)、(1.14±0.22)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5.99±0.30)、(3.09±0.32)、(2.72±0.24)、(0.99±0.2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采取自拟补肾降浊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玉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抗炎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44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5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71.74%;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08,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为(2.11±0.94)分,对照组患者为(3.76±0.9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33,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方案治疗效果好,病情改善明显,效果高于单纯西医抗炎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采取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临床综合诊断为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均有完整资料,愿意配合研究,均接受CT与MRI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CT与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本次研究中40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经诊断后显示:10例患者肿瘤位于筛窦与额窦,16例位于上颌窦,8例位于鼻腔,6例位于上额窦与鼻腔.40例患者CT检查显示:肿瘤界限清晰14例、不清晰26例;增强扫描有24例,其中明显强化16例、中度强化8例;此外,多发斑片状有8例、长条状息肉样14例、不规则形状18例.MRI检查显示:有16例不规则软组织占影,T1W1时可见信号为等信号或等低信号,T2W1时可见信号为次高信号或略低信号,DW1时则为高信号.结论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应用CT与MRI检查技术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分别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可显示病变情况、病变部位及周围软组织侵犯情况,对病情鉴别诊断作用显著,可根据患者情况临床可灵活选择.
作者:王立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口腔修复患者采用种植义齿方式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76例口腔修复患者,采用奇偶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修复模式,实验组实施种植义齿修复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出血指数、种植体稳固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出血指数(0.92±0.2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随访,实验组患者种植体稳固率100.00%、97.37% 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6.84%、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口腔修复美观性及功能性满意度97.37%、100.00% 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8.95%、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口腔修复患者实施种植义齿治疗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牙齿出血问题,其稳固性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在需要输血的患者中采取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需要输血的患者,依据不同的输血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输血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过敏、血红蛋白尿、发热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应用在需要输血的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降低输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章佳婷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2.06±0.41)d、腹胀缓解时间(3.05±0.43)d、排气时间(2.11±0.32)d及排便时间(2.03±0.2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12±0.58)、(4.25±0.66)、(3.38±0.56)、(3.15±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胃肠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冯乐香;张晓玉;卢小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浅析乙胺丁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视神经的影响价值.方法 9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给予乙胺丁醇剂量不同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并结合常规护理,高剂量组患者给予乙胺丁醇1.25 g/d,中剂量组患者给予乙胺丁醇1.00 g/d,低剂量组患者给予乙胺丁醇0.75 g/d.比较三组患者视神经损伤情况、视神经损伤时间和损伤程度.结果 高剂量组中视神经损伤患者10例,视神经损伤发生率为33.3%;中剂量组中视神经损伤患者5例,视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6.7%;低剂量组中视神经损伤患者3例,视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0.00%.高、中剂量组视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视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视觉功能下降时间长于高、中剂量组,中剂量组长于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视野和色觉损伤程度优于高、中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乙胺丁醇进行治疗可能对患者的视神经造成损伤,且视损伤程度与用药剂量有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视功能监测并合理降低药量能够有效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管盛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肿瘤标志物及恶性肿瘤风险指数在盆腔包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盆腔包块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检查的108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 ,分析良恶性盆腔包块患者的恶性肿瘤风险指数.结果观察组良性患者HCG、CA125水平分别为(18.48±2.49)IU/ml、(21.24±4.76)U/ml,恶性患者的HCG、CA125水平分别为(28.66±4.64)IU/ml、(152.35±17.49)U/ml,对照组的HCG、CA125水平分别为(2.35±0.26)IU/ml、(18.68±5.63)U/ml;对照组HCG、CA125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良性患者HCG、CA125水平明显低于恶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盆腔包块患者分为高危和低危,108例盆腔包块患者中68例绝经前患者,其中盆腔包块良性疾病62例,盆腔包块恶性疾病6例;40例绝经后患者,其中盆腔包块良性疾病7例,盆腔包块恶性疾病33例.绝经前6例恶性疾病患者中5例经恶性肿瘤风险指数判定为高危,敏感性为83.33%;62例良性疾病患者中有60例判定为低危,特异性为96.77%.绝经后33例恶性疾病患者中有29例判定为高危,敏感性为87.88%;7例良性疾病患者中有6例判定为低危,特异性为85.71%.结论 在盆腔包块良恶性的临床诊断和鉴别中,HCG、CA125两种肿瘤标志物的测定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而采用恶性肿瘤风险指数进行评估可以提高风险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希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小儿肠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纠正脱水时间(1.43±0.39)d、止泻时间(2.19±0.41)d、止吐时间(1.04±0.28)d、退热时间(1.45±0.22)d、住院时间(3.17±0.63)d均短于对照组的(2.81±1.37)、(4.61±1.18)、(2.41±0.63)、(3.43±0.43)、(5.72±1.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肠炎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小儿早日痊愈.
作者:周立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治疗结直肠癌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7.3±48.6)ml少于对照组的(155.2±31.6)ml,切口长度(10.1±1.2)cm短于对照组的(12.5±1.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治疗结直肠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黄亚南;秦立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小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进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房水蛋白含量、视力水平及后囊破裂、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7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5,P=0.002<0.05).手术后观察组房水蛋白含量(7.24±0.32)g/L、视力水平(0.45±0.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64±0.54)g/L、(0.3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9、5.769,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11.02±0.1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14±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000,P=0.000<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9%(4/45)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48<0.05).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可有效维持房水蛋白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视力.
作者:张俊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与疼痛情况.方法 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SAS评分为(66.4±2.9)分,参照组为(65.6±2.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为(40.5±2.1)分,参照组为(55.2±1.8)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究组SDS评分为(63.5±3.2)分,参照组为(62.6±2.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为(44.1±2.3)分,参照组为(56.3±2.0)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究组VAS评分为(7.3±2.1)分,参照组为(7.1±1.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为(4.5±1.7)分,参照组为(6.3±1.4)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疼痛感,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程度,适宜广泛推广.
作者:彭瑞英;张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照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度洛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6.68±3.56)分,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2.35±3.78)分;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嗜睡反应,1例头晕反应,5例恶心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对照组出现1例嗜睡反应,5例头晕反应,10例恶心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清创削痂术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在小儿大面积烫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2例小儿大面积烫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应用清创削痂术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浅Ⅱ度和深Ⅱ度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34±2.72)、(12.83±1.72)d,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的(11.32±3.17)、(16.12±4.4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大面积烫伤采用早期清创削痂术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进行治疗,能够大大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创面感染率、降低瘢痕增生现象、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非常乐观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玉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连续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良好、出血事件、服药依从性、有良好生活习惯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良好率77.8%、服药依从性83.3%及有良好生活习惯所占比例94.4% 均高于对照组的44.4%、44.4%、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采取连续护理后有效的提高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良好率及服药依从性,减少了患者出血事件发生,促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美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7.9±1.2)mmol/L和(10.9±1.2)mmol/L,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4±1.5)mmol/L和(8.2±1.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0.05).结论 给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