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付金荻

关键词: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摘要:目的 探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纯服用阿司匹林,研究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分析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与对照组(6.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服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更显著,且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护理方式及施行心得

    目的 探讨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试验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量表(QOL-UCC)评分、治疗时间分别为(40.98±1.55)分、(6.12±2.15)d,对照组分别为(22.45±2.11)分、(15.11±1.45)d.试验组QOL-UCC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中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史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光疗对新生儿血清钙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光照疗法(光疗)对新生儿血清钙的影响.方法 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50例)和足月儿组(7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光疗前后血清钙水平及光疗期间低钙血症发生率.结果 光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游离钙、血清总钙水平均较光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患儿光疗期间低钙血症发生率为52.00%,明显高于足月儿组的2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新生儿进行光疗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患儿血清游离钙和血清总钙水平的下降,引发低钙血症,且早产儿发病率高于足月儿,因此在光疗治疗中,应随时监测患儿血钙水平,并采取必要措施补钙,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作者:孙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较好,止血快,输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尿病对心肌缺血预处理的影响

    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是一种强大的保护机制, 在心脏缺血的过程中, 可以保护心肌免受其他缺血的损伤.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缺血预处理的过程, 如疾病及药物.虽然糖尿病可能会引起较高的心血管风险, 但是糖尿病对这种情况下病理生理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此外, 尽管人们认为糖尿病会改变与心肌保护机制相关的细胞内通路, 但糖尿病是否会干扰缺血预处理以及是否会影响临床结果 仍然是未知数.此篇综述文章研究了动物模型和人们试图评估糖尿病对心肌缺血预处理可能产生的影响.

    作者:杨仕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24/30),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临床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稳心颗粒联合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究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而言,心绞痛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而单纯西药治疗无法满足临床所需,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的实用性较高,且患者在服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微创技术在140例骨科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微创技术在骨科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6,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19,P<0.05).结论 将微创手术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在今后的骨科创伤治疗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疗效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姜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致呼吸暂停1例并文献回顾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致呼吸暂停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由右美托咪定镇静导致呼吸暂停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术后精神、睡眠良好,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血压(BP)120/78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HR)80次/min,呼吸频率(RR)18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100%.复查各项检验结果未见明显异常,术后第3天康复出院.结论 虽然右美托咪定出现呼吸抑制少见,但是当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时仍需要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抑制的出现,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作者:刘祥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8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针灸治疗,试验组使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30/40),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T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CT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0例窒息后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多排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B超进行诊断.观察两组诊断结果 并做好观察记录,分析观察组CT诊断分度与颅内损伤情况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患儿应用相应诊断技术后的病情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螺旋CT扫描诊断后,按照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其中12例为重度,19例为中度,24例为轻度.观察组患儿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87.27%,对照组患儿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52.73%,观察组患儿病情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多排螺旋CT对患儿进行诊断,能直观、客观、快捷、敏感地反映脑损伤的范围、程度,有利于观察病情的发展,其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可提供良好的预测值,协助患儿诊断治疗,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阿勇;达娃;段绪光;赵金辉;扎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 12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短精神记忆量表(MMSE)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75%(60/6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25%(52/6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NIHSS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宁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9例.参照组仅采取化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和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情况优、良、差患者分别为17例(58.62%)、11例(37.93%)、1例(3.45%),改善率为96.55%(28/29);参照组生活质量情况优、良、差患者分别为14例(48.28%)、8例(27.59%)、7例(24.14%),改善率为75.86%(22/29);实验组改善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效、有效、显效患者分别为2例(6.90%)、10例(34.48%)、17例(58.62%),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27/29);参照组无效、有效、显效患者分别为9例(31.03%)、8例(27.59%)、12例(41.38%),治疗总有效率为68.97%(20/29);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毒副作用,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治疗43例卵巢囊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6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选择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90.70%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更加安全有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大尿流量(Qmax).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及大尿流量分别为(4.35±1.12)分、(23.78±5.21)分、(5.45±3.32)ml/s,治疗后分别为(5.89±1.23)分、(13.86±5.38)分、(7.32±3.46)ml/s;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及大尿流量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进行治疗,减轻了患者的前列腺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纪晓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白蛋白、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和疗效.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的血浆白蛋白为(78±10)μmol/L、肌酐为(88±21)ml/min、肌酐清除率为(5.8±1.4)mmol/L、尿素氮为(33.8±1.0)g/L、尿白蛋白排泄率为(106±15)μg/min;观察组的血浆白蛋白为(79±11)μmol/L、肌酐为(88±20)ml/min、肌酐清除率为(6.0±1.3)mmol/L、尿素氮为(34.0±1.3)g/L、尿白蛋白排泄率为(104±14)μg/min;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浆白蛋白为(77±11)μmol/L、 肌酐为(90±22)ml/min、肌酐清除率为(5.7±1.6)mmol/L、尿素氮为(34.4±1.1)g/L、尿白蛋白排泄率为(87±12)μg/min;观察组的血浆白蛋白为(78±10)μmol/L、肌酐为(94±10)ml/min、肌酐清除率为(5.6±1.7)mmol/L、尿素氮为(34.5±1.2)g/L、尿白蛋白排泄率为(65±11)μg/min.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蛋白尿临床效果良好,可降低尿白蛋白的排泄率,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熊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 阐述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失败的原因,并分析治疗经验.方法 4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内固定失败的具体原因.结果 对42例患者实施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内固定失败患者为5例,其中3例为骨折移位,2例为髋部深部感染.内固定失败率为11.9%.治疗后,优33例,良4例,一般2例,差3例,优良率达88.1%.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后失败原因包括骨折类型、手术专业性以及患者自身原因,在治疗前应与医护人员商议,选择佳的内固定方式,降低手术失败发生率.

    作者:邓小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宫颈癌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护理探究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术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尿潴留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终确诊为尿潴留的患者10例,所占比例为22.73%;观察组终确诊为尿潴留的患者3例,所占比例为6.82%.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实施预防尿潴留的综合护理干预,患者中出现尿潴留的几率大大降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康复进程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神科长期住院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安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精神科长期住院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安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及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家属满意度及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72.6±2.0)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74.5±2.2)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90.6±3.1)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88.6±3.2)分;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6.7%(4/60),对照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3.3%(14/60);研究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96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