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

陈永芹

关键词:检验科, 工作质量, 诊疗
摘要:检验科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影响到整个医院的诊疗水平的提高。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骨外科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体会

    随着目前医疗环境日益恶化,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本文针对基层医院骨外科医生如何防范医疗纠纷发生进行总结分析。在病史采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需做到认真、仔细、负责,建立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并发现只有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具备团体协助精神,加强医患沟通,才能使医疗纠纷的发生降到低。

    作者:姚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家庭医生制团队参与糖尿病前期患者管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制服务在糖尿病前期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社区内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与家庭医生签约,有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进行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主要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管理及干预2年,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及主要临床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和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TG、LDL)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管理和进行综合干预,能提高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有效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的效果,值得在社区内积极开展与推广。

    作者:朱秀国;徐先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婴幼儿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护理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指患者并存两种或两种类型以上需要治疗的心血管病变或畸形。不少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因其心血管的复杂畸形或肺充血严重而处于高度危重状态,多数需在婴幼儿期及时手术且术后护理具有特殊性,为提高术后监护质量和减少并发症,对2013年1-10月收治24例婴幼儿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

    作者:雪宁;张燕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慢性乙肝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HBV DNA水平、ALT以及HBeAg等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沙依努尔塔依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引起本病的肠道病毒达20余种,以柯萨奇A16和EV71型常见。本病好发于夏秋季,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为主,能通过空气、唾液、粪便传播疾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2014年4-10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3例,在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精心护理,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无院内感染及死亡发生,对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预防疫情蔓延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周正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评定药物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有利于患者治疗与康复。

    作者:孙炤;程亚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总结和分析2013年2月-2014年胃肠外科治疗的220例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硝基咪唑类200例,使用率90.9%,使用率第1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163例,使用率74.1%,使用率第2位。第二代头孢菌素类88例,使用率40.0%,使用率第3位。第一代头孢菌素类36例,使用率16.4%,使用率第4位。氨基糖苷类34例,使用率15.5%,使用率第5位。喹诺酮类27例,使用率12.3%,使用率第6位。第四代头孢菌素类11例,使用率5.0%,使用率第7位。青霉素类8例,使用率3.6%,使用率第8位。Ⅰ类切口单一用药10例(58.8%),二联用药6例(35.3%),三联及以上用药1例(5.9%)。Ⅱ类切口单一用药64例(32.3%),二联用药120例(60.0%),三联及以上用药16例(8.0%)。Ⅲ类切口二联用药1例(33.3%),三联及以上用药2例(66.7%)。结论:胃肠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合理,少数用药指征把握不严,需要及时更改。

    作者:阿尔成·苏理旦别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治疗膝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治疗膝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膝关节创伤患者124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Neer评分优良率分别为69.4%、67.8%,观察组分别为88.7%、96.8%,对照组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关节头坏死、脱位、异位骨化、关节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治疗膝关节创伤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李毛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褥疮护理的认识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对发生褥疮的观点及预防的重点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对褥疮护理方面的认识、预防及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只有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客观地承认褥疮危险因素,而且充分认识其危害,并努力研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徐晓利;赵梅;姜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后访视模式探讨

    对产妇进行产后随访可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产妇产褥期发病率,防止产后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主要介绍了产后访视的具体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丁云燕;刘小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病血液病骨髓检查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病血液病骨髓检查结果。方法: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首次骨髓涂片干抽或稀释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 B65-01型骨髓活检针,抽取骨髓涂片0.2 cm,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8例骨髓活检中,33例(确诊率86.8%)患者已经得到明确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骨髓转移性肿瘤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5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1例,继发性骨髓纤维化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诊断不明15例。结论:骨髓活检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与组织学形态检查等,可以使老年血液病的确诊率得到显著提高,终为临床治疗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东艳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的心理干预分析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干预研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2010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以疾病为中心的糖尿病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存质量上表现出多个方面均受损;社会支持低。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和中医治疗是主要的心理干预技术。

    作者:时晓莉;牟清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在稳定血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情况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应用奥扎格雷钠80 mg+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9.2%,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7.2±4.6)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9±10.8)分;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1±4.5)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9±10.7)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向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记录临床观察护理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意识障碍42例(52.50%),其中重度昏迷33例(78.57%);体温升高36例(45.00%);血压高31例(38.75%);周围血象升高46例(57.50%);脑疝形成29例(36.25%)。8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后,消化道出血状况发生了明显了改善,患者意识障碍、体温、高血压以及脑疝形成比明显降低。结论:临床上在护理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通过有效的临床观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神经系统药物抗抑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20 mg/d治疗,4周1个疗程。治疗前后行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缓解抑郁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AMD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结果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罗西汀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理想药物。

    作者:韩永凯;李斯娜;张萍;王旭生;费鹏鸽;张帆;宋景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42例作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非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38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息控制、肺部炎症,以及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发热、咳嗽、喘息控制、肺部炎症以及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小儿哮喘比较,MP感染诱发哮喘的临床特征具有显著差异,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吸入治疗可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疗效。

    作者:俞国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边缘整塑蜡在全口义齿印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全口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全口无牙颌患者35例,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其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后取终印模,并完成全口义齿修复。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标准的试排牙、调牙颌,经1个周的临床初戴,复诊均表示固位良好,咀嚼效率提高,面容、发音改善;仅有2例患者出现黏膜疼痛,经过调磨后症状消失。结论: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全口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可以使全口印模更加准确,增强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齐万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对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对肝功能的影响,以提高人们对老年人群高脂血症危害性的认识,为临床有效的干预提供数据。方法:从2013年进行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中,随机抽取167例高脂血症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群,对其血清谷丙转氨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甘油三酯(TG)组、高胆固醇(TC)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 TG 合并高 TC 组的 ALT 高于高 TG 组、高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G组与高TC组的AL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高脂血症与肝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作者:倪娜;杨惠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4种类型前置胎盘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类型、妊娠结局。方法:收治前置胎盘患者136例。按照前置胎盘的类型,将其分为中央性前置胎盘组(n=53)、部分性前置胎盘组(n=16)、边缘性前置胎盘组(n=36)和低置胎盘(n=31)。结果: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早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转儿科率均高于其余3种类型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率高,中央性前置胎盘次之。结论: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与类型密切相关,低置、边缘性前置胎盘可经阴道试产,部分性及中央性前置需行剖宫产。前置胎盘对母婴的危害以中央性、部分性前置胎盘严重。

    作者:郑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试验组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和手术安全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接受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患者手术满意度的提高,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路桂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