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缝隙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

张晶晶;袁菲阳;孙萌萌;谢丹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 老年冠心病, 心绞痛, 预后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无缝隙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效果.方法 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绞痛发作、活动受限、疾病认知及心绞痛稳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和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18例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患者1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开腹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患者13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10.2±20.3)min、术中出血量(58.6±10.2)ml、术后排气时间(1.9±0.5)d、进流质饮食时间(3.2±0.6)d、术后住院时间(7.9±2.0)d;对照组手术时间(135.2±22.5)min、术中出血量(158.6±42.0)ml、术后排气时间(2.9±0.7)d、进流质饮食时间(5.9±1.1)d、术后住院时间(17.8±5.2)d.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1%,对照组复发率为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宫颈癌7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7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并注入化疗药物.分析患者治疗后肿瘤变化、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7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45~312 min,平均手术时间(216.0±54.5)min,术中出血量为(306.2±86.8)ml.所有病例均插管成功,76例患者中4例放疗后复发,均为少血供型;其余72例患者均为血供丰富,其中32例单侧为主,40例为双侧血供平均者,双侧子宫动脉发出的血管网之间有吻合支.肿瘤供血子宫动脉主干不同程度增粗,肿瘤新生血管扭曲,肿瘤染色明显.7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70/76),6例患者无明显变化.介入化疗有效且有手术指征的65例患者均在一次介入化疗2~3周进行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性、呕吐、白细胞下降、下腹疼痛或坠胀等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患者在3~8 d内出现缓解.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进行1次随访,6个月后每6个月随访1次,截止本次研究终点,共计完成67例治疗有效的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随访;5例患者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给予对应的放射治疗后再评价显示好转;1例患者在治疗1年内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分别于手术后11个月与17个月发生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宫旁转移复发,其余患者均存活.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曹海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BF生物电反馈结合MTT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效果

    目的 观察PBF生物电反馈结合医学训练疗法(MTT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42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BF生物电反馈及MTT疗法.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74.3±17.6)分高于对照组(54.2±16.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F生物电反馈结合MTT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时琳;裴楠;周春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8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41例.常规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聚集率(PAG)及凝血酶原时间(PT)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PTT、PAG、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272、0.0452、0.37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AG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APTT、PT高于常规组,PAG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8.6608、6.6984、5.0742,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饶伟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经腹超声以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 研究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行经腹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及经腹超声检查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统计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经腹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81%,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92%,联合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100%.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1,P<0.05);而联合超声检查的符合率又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正确性比经腹部超声检查正确性高,而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正确性更高,有助于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便于临床医师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柯毅萍;董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期针灸配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稳定期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早期针灸配合康复锻炼用于脑卒中稳定期老年患者中对于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30例稳定期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针灸配合康复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ra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ra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针灸配合康复锻炼用于老年稳定期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杰;孟庆天;周亚;张建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

    目的 观察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方法 74例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联活菌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肠道菌群情况和肠道屏障功能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术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B/E)分别为(9.3±0.6)、(9.1±0.7)、(8.2±0.4)、(8.1±0.6)copies/g和(1.4±0.2),术后10 d分别为(8.4±0.5)、(7.9±0.6)、(9.4±0.7)、(9.3±0.8)copies/g和(0.8±0.2),术后60 d分别为(9.1±0.6)、(8.9±0.7)、(8.7±0.5)、(8.3±0.5)copies/g和(1.3±0.2);对照组术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B/E值分别为(9.3±0.6)、(9.0±0.8)、(8.1±0.5)、(8.1±0.7)copies/g和(1.4±0.3),术后10 d分别为(8.0±0.4)、(4.3±0.6)、(9.9±0.8)、(9.6±0.8)copies/g和(0.6±0.1),术后60 d分别为(8.4±0.6)、(6.9±0.5)、(9.2±0.7)、(9.1±0.5)copies/g和(0.9±0.2).两组术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B/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0 d与术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0、60 d与术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同时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前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值(L/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述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相同时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明显降低,而大肠杆菌以及粪肠球菌数量明显上升,肠道菌群呈现失调状态,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出现异常;给予患者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状况,维护肠道屏障功能情况.

    作者:夏冰清;朱晶宇;阮巍山;高燕萍;叶建明;张秋生;曾志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肺泡灌洗液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治疗方案分析

    回顾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泡灌洗液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PM)患者的治疗工作,从其病原学特点、传播途径、微生物学及组织培养结果解释多方面考虑患者是否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并从感染后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方案、药品不良反应多方面分析,建议临床选择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因该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持续性的肌酐升高,临床药师建议减量,病情稳定改为口服序贯治疗,全程进行药学监护.经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吸收.患者感染的确立、感染后病情评估、治疗方案的评价及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师考虑的重点.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及时进行药学监护,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陈婷;吴艳华;陈小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选择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取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合理采取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可以确保患者的血清淀粉酶等系列症状恢复时间有效缩短,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促进疾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郎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奥硝唑与丁硼漱口液联用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奥硝唑与丁硼漱口液联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牙周炎患者,在规范牙周基础治疗后,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奥硝唑治疗,观察组采取奥硝唑与丁硼漱口液联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为(1.48±0.23),菌斑指数为(1.41±0.32),牙周袋深度为(4.26±0.55)mm,牙龈肿痛程度为(0.81±0.29)分,观察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为(0.88±0.21),菌斑指数为(0.99±0.14),牙周袋深度为(2.64±0.39)mm,牙龈肿痛程度为(0.56±0.15)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硝唑与丁硼漱口液联用治疗牙周炎,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杨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2例住院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116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中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行舒适护理.术后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程度进行科学合理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组患者护理舒适率(88.79%)明显优于对照组(5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满意度(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6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舒适护理对提高舒适度及护理满意程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梁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两种颌间牵引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颌间牵引钉牵引和牙弓夹板结扎颌间牵引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6例颌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手术采用颌骨骨折切开复位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并颌间牵引,其中30例采用颌间牵引钉牵引并纳入观察组,36例采用牙弓夹板结扎颌间牵引并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种牵引方式所耗时间、两种不同牵引方式对患者口腔情况及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牵引所耗时间9~13 min,平均(11.34±0.24)min,对照组牵引所耗时间57~63 min,平均(61.03±2.14)min,两组牵引所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前,两组患者软垢指数(DI)、牙龈指数(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后,两组患者DI、GI指数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拆除牵引后,两组DI、GI指数较牵引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DI、GI指数均回落至牵引前水平,与牵引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I、GI指数较牵引后虽有下降,但明显高于牵引前(P<0.05).两组患者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无不良咬合现象.结论 颌间牵引钉牵引较传统牙弓夹板结扎颌间牵引操作简便,安全性更佳,对口腔的不良影响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谢奕文;林玉娇;林嘉旭;王友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COPD伴发的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COPD伴发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26.47%,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COPD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相比其他方案而言,更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黄杰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硬化剂注射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研究

    目的 探究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方法 5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序贯硬化组和套扎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序贯硬化组患者加用聚桂醇-凝血酶-聚桂醇序贯硬化治疗,套扎组患者加用密集结扎法进行套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率、有效率、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过半年的随访发现,序贯硬化组患者复发率为4.00%(1/25)明显小于套扎组24.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扎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序贯硬化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现象.结论 序贯硬化治疗对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治疗方法有效,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强.

    作者:赵永辉;罗文静;赖官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WAVE-ONE联合pathfile用于老年患者前牙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WAVE-ONE联合pathfile镍钛器械与机用ProTaper预备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老年前牙区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使用WAVE-ONE+pathfile预备根管,B组使用机用ProTaper预备根管,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A组平均根管预备时间为(4.4±0.5)min,明显短于B组的(6.7±0.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根管充填成功率为90%,与B组的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过程中舒适率为90%,明显高于B组的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 d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VE-ONE联合pathfile能提高根管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谢苗苗;兰馨;何辉权;孟婷;叶钟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体位训练联合热庵包热敷在预防甲状腺外科体位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体位训练联合热庵包热敷在预防甲状腺外科体位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处理措施不同分为A组(对照组,30例)、B组(研究组,35例)和C组(研究组,35例).A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性治疗措施,B组仅进行术前干预,即体位训练法,C组患者术前进行体位训练,术后颈部用热庵包热敷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头痛、呕吐、耳鸣和颈部放射痛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B组和C组患者头痛、呕吐、耳鸣和颈部放射痛体位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患者头痛、呕吐、耳鸣和颈部放射痛体位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7.1%、14.3%、8.6%、8.6%,均低于B组的31.4%、34.3%、20.0%、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外科体位综合征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引起的,在术前进行体位训练,术后采用热庵包热敷法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健东;梁务容;陈宇宁;胡启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8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顺序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强化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3.75±5.82)分,乙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4.67±7.73)分,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SDS评分为(45.11±4.28)分,乙组患者的SDS评分为(56.39±6.27)分,甲组患者的SDS评分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5.08±4.31)分,乙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6.72±6.38)分,甲组患者的SAS评分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强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也明显得到了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大黄的药理及其在肾脏病中的运用

    为探讨和分析大黄的药理及其在肾脏病中的运用.本文研究总结大黄药理和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方法.发现大黄存在抗菌、泻下、抗肿瘤、降压、消炎镇痛、排毒以及减肥降脂等功效,对精神病、肾功能不全、胰腺炎以及肝胆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对于肾脏病来说,大黄的治疗作用是依据大黄存在多种生理活性,大黄存在调节免疫、抗菌消炎、利尿消肿、活血解毒以及调节代谢等作用,对受损肾组织起到保护和修复,对系膜细胞的DNA合成也存在抑制作用,利于蛋白质代谢,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被抑制,废物毒素排泄加快.

    作者:宋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专项护理措施预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专项护理措施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4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专项组和基础组,每组20例.基础组采用基础护理,专项组采用专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专项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基础组(0 VS 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项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组(95.00%VS 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项护理措施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实施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柳;周浪;卢见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偏瘫体操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偏瘫体操的临床意义.方法 7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偏瘫体操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为(64.45±3.29)分,高于对照组的(50.71±4.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瘫体操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中,效果较佳.

    作者:邓卫玲;黄玉彩;邓瑞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