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萍
目的 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抗感染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分别为(1.34±0.41)L、(2.39±0.71)L、(69.09±10.32)%;对照组分别为(1.08±0.32)L、(1.91±0.54)L、(58.87±9.75)%,观察组的FVC、FEV1、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中仅对照组中1例患儿发生声嘶,其余均无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医学价值.
作者:梁小步;曹晓倩;关英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丹参酮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PaC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V、LVEF及CO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V、LVEF及CO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振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行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商品名: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42例.联合组行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单一组仅行倍他乐克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单一组的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50,P=0.002<0.05).联合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为(56.8±7.6)mm短于单一组的(61.8±8.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05,P=0.006<0.05);联合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为(40.6±7.1)mm短于单一组的(45.6±8.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46,P=0.004<0.05);联合组短轴缩短率(FS)为(29.5±5.7)%大于单一组的(22.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29,P=0.000<0.05);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3.6±7.4)%大于单一组的(38.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84,P=0.001<0.05).结论 对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不仅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赵保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樟脑酚和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预备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樟脑酚根管消毒治疗,治疗组给予氢氧化钙根管消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和活动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显效30颗,有效31颗,无效18颗,治疗总有效率为77.22%;治疗组治疗显效52颗,有效21颗,无效5颗,治疗总有效率为93.59%;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9.3±4.2)分,活动度评分为(2.5±1.6)分,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为(9.4±4.5)分,活动度评分为(2.7±1.4)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6±1.2)分,活动度评分为(1.5±0.4)分,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为(0.9±0.2)分,活动度评分为(1.0±0.2)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活动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氧化钙对慢性牙髓炎的治疗效果优于樟脑酚,可缓解牙齿疼痛度,并改善牙齿活动度,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尚雪;白佳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疼痛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14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70例.常规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疼痛相关血清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干预组产妇护理后疼痛相关血清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产妇对护理及时性、合理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8.81±2.56)、(18.37±2.16)、(18.49±2.20)、(18.16±2.35)分,干预组分别为(22.68±1.71)、(22.46±2.21)、(23.04±1.63)、(23.82±2.15)分,干预组产妇对疼痛护理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可显著缓解产妇的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淑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行腹膜外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第1例产妇采用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第2例产妇采用Waters顶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例产妇均无血管、膀胱、输尿管等损伤,无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几乎不受影响.2例产妇切口均Ⅰ级/级甲愈合,均无切口感染的发生,第1例产妇住院8 d、第2例产妇住院10 d.结论 腹膜外手术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要合理应用,鉴于膀胱分离有一定难度,有损伤血管、膀胱或输尿管的可能,在紧急情况下不宜采用,在盆腔探查术或附加手术时不宜采用.
作者:王静;冯淑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脑出血患者中诊断及预防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6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分为轻度组(GCS评分13~14分,18例)、中度组(GCS评分9~12分,26例)、重度组(GCS评分3~8分,24例),另选同期住院30例非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于发病时及术后1、3、7 d分别取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检测并比较各组IL-6水平,统计各组患者住院时间、转归及各时间点GCS评分和颅内压,采用Pearson分析其与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时间点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IL-6水平依次升高(P<0.05),治疗后1~7 d轻、中、重各组IL-6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earson分析得出,颅内压水平、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652、0.584,P<0.05),GCS评分、转归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514、-0.654,P<005).结论 外周血及脑脊液中IL-6水平在脑卒中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脑卒中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及预后呈明确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脑卒中及反映脑卒中疾病严重程度有效检测指标.
作者:潘挺军;罗伟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CPID)合并盆腔积液患者施以药物+体外电场热疗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32例CPID合并盆腔积液患者,由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选择单纯药物方式完成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体外电场热疗方式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48%)显著高于对照组(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开展CPID合并盆腔积液治疗工作期间,合理选择药物+体外电场热疗方法施治,对于患者的病情状况可以进行有效缓解,从而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作者:杜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HD)加灌流在急性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急性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2±3.6)d,治愈率为92.5%(37/40);治疗前尿肌酐(Cr)为(432.5±36.6)μmol/L,血尿素氮(BUN)为(29.2±4.8)mmol/L;治疗后Cr为(213.1±94.2)μmol/L,BUN为(9.3±4.6)mmol/L.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3±4.2)d,治愈率为72.5%(29/40);治疗前Cr为(426.3±33.5)μmol/L,BUN为(28.8±4.6)mmol/L;治疗后Cr为(358.3±102.4)μmol/L,BUN为(14.4±7.2)mmol/L.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加灌流在急性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郭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干预对策和临床效果.方法 9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44/4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00%(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为71.11%(32/45),血糖控制良好率为77.78%(35/45);参照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为35.56%(16/45),血糖控制良好率为48.89%(22/45);研究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及血糖控制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疼痛护理、感染预防等措施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总结.结果 患者经过6~12个月的随访显示,30例患者术后愈合均良好,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股骨干骨折患者的疗效,减少患者的治疗周期,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更快的愈合,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析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1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与微创组,各60例.传统组接受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微创组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切口愈合情况、瘢痕接受程度、术后乳房对称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切口感染与乳晕感觉异常患者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传统组有2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例发生乳晕感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对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病情显著改善且极大程度满足部分对外形美观有要求的心理需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海文;承晓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接受义齿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修复过程中均给予磁性附着体,对治疗前后的咀嚼能力、固定力以及随访后的并发症、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前咀嚼能力评分(0.25±0.04)分、治疗后3 d咀嚼能力评分(0.67±0.05)分、治疗后1个月咀嚼能力评分(0.73±0.06)分,治疗后3 d、1个月的咀嚼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治疗前固定力(1.42±0.15)N、治疗后3 d固定力(4.22±0.25)N、治疗后1个月固定力(4.75±0.30)N,治疗后3 d、1个月的固定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对20例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其中发生根面龋0例,义齿断裂0例,牙龈炎1例(5.00%);满意度为95.00%.结论 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咀嚼能力,并且还能增强义齿固定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彩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损害的超声诊断结果 ,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1例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损害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观察其影像学检查结果 ,并按照肝炎的类型、病变程度比较其胆系异常发生情况.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胆系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1.72%、51.61%、100.00%、65.38%,重型肝炎患者合并胆系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肝炎肝硬化患者、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胆道损害的情况与肝炎类型、病变程度等有关,通过超声影像学检查可以对其合并胆道损害的程度进行清晰判断,与肝功能检查结果结合分析,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病情变化的预测.
作者:刘斌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前外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每组40例.前外侧入路组给予前外侧入路治疗,双侧入路组给予双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外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240.0±31.4)ml少于双侧入路组(311.5±26.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外侧入路组术后引流量(148.1±32.0)ml多于双侧入路组(131.5±26.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入路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0%)高于前外侧入路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入路组术后感染发生率(0)低于前外侧入路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前外侧入路虽然术中出血量少,但是难以很好的显露骨折断端和关节面,手术操作难度大,固定不稳固,且容易发生感染,不利于关节恢复,而对于有明显骨折移位的患者应首选双侧入路方式,关节面复位良好,且固定更加稳固,术后感染发生少,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作者:孙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方案对胆结石择期手术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 98例行胆结石择期手术的患者,利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一般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个体化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术后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IQLI)评分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实验组SAS评分(33.51±8.13)分和SDS评分(40.31±8.5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39±9.31)、(56.01±7.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GIQLI量表中躯体生理功能状态(24.21±3.21)分、自觉症状(66.15±4.36)分、日常社会活动状态(16.13±1.75)分、心理情绪状态(21.14±2.05)分、总分(127.63±11.3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10±3.11)、(63.19±4.21)、(13.27±1.26)、(16.96±1.91)、(114.52±10.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体化护理方案运用于胆结石择期手术患者中,有利于其心理不良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何燕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70例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诱发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用药后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二重感染12例(17.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6例(22.9%)、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4例(20.0%)、肾功能损害13例(18.6%)、过敏反应11例(15.7%)、其他不良反应9例(12.9%).其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占比高.结论 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诱发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对于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婵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高危妊娠产妇各类型危险性因素,同时总结专业治疗措施.方法 90例存在高危妊娠指征产妇作为甲组,另选100例同期健康产妇作为乙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并对甲组产妇高危妊娠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甲组产妇中顺产17例(18.89%)、剖宫产44例(48.89%)、阴道助产22例(24.44%)、胎儿死亡7例(7.78%),乙组产妇中顺产61例(61.00%)、剖宫产25例(25.00%)、阴道助产13例(13.00%)、胎儿死亡1例(1.00%),乙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妇危险性因素集中于:高龄初产、早产、胎儿窘迫、胎位异常以及盆骨异常等因素.其中,高龄初产12例(13.33%),早产29例(32.22%),胎儿窘迫17例(18.89%),胎儿异常13例(14.44%),盆骨异常19例(21.11%).结论 对于存在高危妊娠风险的产妇,其危险因素临床类型多样,要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黄晓戈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在老年复治菌阳肺结核中应用含帕司烟肼片(商品名:力克菲蒺)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老年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参照组予以3HPZL2/HL2E治疗,实验组予以3DZL2E/5DZL2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67,P=0.0230<0.05).实验组患者痰菌阴转率为96.77%(30/31)、空洞闭合率为93.55%(29/31),参照组患者痰菌阴转率为74.19%(23/31)、空洞闭合率为64.52%(20/31),实验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0、7.8838,P<0.05).结论 将含力克菲蒺方案应用于老年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张国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分泌情况、乳房肿胀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为91.11%,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重度肿胀例数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9,P<0.05).结论 将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应用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可有效提升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减少乳房肿胀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