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影响

包海燕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康复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讲座、科教片宣传,指导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及定期辅导,并进行规范化的康复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显著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能科学正确掌握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论:有效的康复护理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波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效果良好,能减少出血、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并发症。

    作者:王丽丽;赵鸿雁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收治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20例,实施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术后疗效及恢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脱落、钛板断裂等情况,只有1例在术后经过X片检测后发现其钛网位置固定不佳,术后0.5年对其进行了调整,术后1年检测见其恢复良好,没有出现钛网移动情况。结论: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颈胸段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刘明明;程建;华臻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在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酒精性肝病患者213例,按病变程度分4组,轻型酒精性肝病62例,酒精性脂肪肝60例,酒精性肝炎54例,酒精性肝硬化37例,选取同期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标本中Hcy、叶酸水平。结果:治疗前轻型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脂肪肝组、酒精性肝炎组、酒精性肝硬化组血清Hcy、叶酸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Hcy、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酒精性肝硬化组治疗后血清Hcy、叶酸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LD患者血清Hcy、叶酸水平的变化可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艳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措施及疗效。方法:收治行脊柱手术患者2116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1例,其硬脊膜损伤部位分别为颈椎3例,胸椎12例,腰椎6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在3~4 d内停止脑脊液渗出。11例脑脊液漏并颅内感染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漏停止,切口愈合后拔出引流管。结论: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脑脊液漏并椎管内感染时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是关键。

    作者:陈太勇;曹广如;廖文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仪使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仪使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持有血糖仪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血糖监测以及频率。结果:个体化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频率,血糖仪使用、保养、储存情况等全部符合要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仪的正确使用率及提高自我血糖监测频率。

    作者:周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感染率低。

    作者:张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王顺东;张慧芝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促进孕妇早期建卡的方法探讨

    目的:孕妇早期建卡是为了加强对孕妇的系统管理,可以降低孕妇以及围生儿的患病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怀孕早期妇女对早期怀孕建卡意义的认识不够,去医院建卡的较少。本文就促进怀孕妇女早期建卡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提高早期建卡率。

    作者:苏秀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罗哌卡因胆囊三角区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胆囊三角区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胆囊分离前于胆囊三角区组织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试验组给予等容量0.75%盐酸罗哌卡因。记录术后2、4、6、12、24、48 h静态和动态的VA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PCIA泵药物消耗量、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2、4、6、12、24 h静态和动态的VAS评分及48 h动态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CIA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药物消耗量及补救镇痛药布托啡诺量均减少,镇痛不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罗哌卡因胆囊三角区浸润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补救镇痛药的用量。

    作者:廉桂荣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早期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在孕产妇阴道分娩中实施早期干预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收治行阴道分娩的孕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120例(行常规处理)和早期干预组120例(给予早期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结果:早期干预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0.83%(1/120)低于常规组的7.5%(9/120),产后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孕产妇阴道分娩中实施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112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强化其遵医行为,是临床治疗的有力辅助方式。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克林霉素20~30 mg/(kg·d)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桂林西瓜霜喷剂喷洒于扁桃体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3.33%高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缩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归旺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残胃出血行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残胃出血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止血的总有效率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残胃出血患者行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止血,减少不良反应,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樊淑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超声定位微创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体会

    目的:评价超声定位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采取超声定位微创软通道穿刺+尿激酶溶解术治疗,术后CT复查血肿清除效果及穿刺准确度,随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评分情况。结果:存活127例,生存率96.2%;血肿3 d 内基本消除84例,5 d 内为37例,7 d 内为6例。出院后随访118例,存活116例,生存率98.3%。ADL评分Ⅰ级72例,Ⅱ级22例,Ⅲ级18例,Ⅵ级4例,Ⅴ级2例。结论:超声定位微创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损伤小、床边定位方便快捷,定位准确,可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

    作者:黄海;黄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雷替曲塞对比5-FU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对比5-FU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晚期结肠癌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予雷替曲赛联合伊立替康化疗,对照组予5-FU联合伊立替康化疗。均21 d 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临床获益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有效,可减少静脉暴露时间,缩短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获益优于以5-FU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作者:毕兰青;朱凡;张勤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颅脑外伤所致迟发性脑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所致迟发性脑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治颅脑外伤患者16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指标,分析凝血功能障碍与迟发性脑出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T、APTT、BPC、FDP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凝血功能障碍是颅脑外伤迟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周晓颖;蔡维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和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和手术体会。方法:收治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手术体会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冯少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5例老人全髋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配合,总结配合及护理要点。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术后感染。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正确的术后转运、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及全程耐心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牛铁铮;韩玉顺;孙先秀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疏肝理气活血法在妇科的应用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活血法应用在妇科疾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妇科疾病患者122例,应用疏肝理气活血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22例患者治疗效果均治愈或好转,并且经后期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疏肝理气活血法治疗妇科疾病效果明显。

    作者:李素敏;王惠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高血压长期、有效的社区护理方法,加强人群防病治病意识。方法: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干预手段,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为主要干预内容,通过心理学、行为医学等知识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高血压患病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对高血压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减少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