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疏肝理气活血法在妇科的应用

李素敏;王惠珍

关键词:妇科疾病, 疏肝理气活血法,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活血法应用在妇科疾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妇科疾病患者122例,应用疏肝理气活血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22例患者治疗效果均治愈或好转,并且经后期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疏肝理气活血法治疗妇科疾病效果明显。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在诊断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研究

    目的:深入分析超声在诊断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急腹症诊断疗效。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入院诊断,记录入院诊断相关结果,再对其实施超声诊断,记录超声诊断相关结果,以出院正确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急腹症患者的入院诊断正确率和超声诊断正确率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入院诊断总正确248例,误诊52例;超声诊断总正确293例,误诊7例,超声诊断急腹症患者的正确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腹症诊断方面,超声诊断具有高效安全、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的特点,能够快速发现急腹症患者的病因,降低误诊率。

    作者:潘宇轩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措施及疗效。方法:收治行脊柱手术患者2116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1例,其硬脊膜损伤部位分别为颈椎3例,胸椎12例,腰椎6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在3~4 d内停止脑脊液渗出。11例脑脊液漏并颅内感染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漏停止,切口愈合后拔出引流管。结论: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脑脊液漏并椎管内感染时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是关键。

    作者:陈太勇;曹广如;廖文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超声定位微创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体会

    目的:评价超声定位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采取超声定位微创软通道穿刺+尿激酶溶解术治疗,术后CT复查血肿清除效果及穿刺准确度,随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评分情况。结果:存活127例,生存率96.2%;血肿3 d 内基本消除84例,5 d 内为37例,7 d 内为6例。出院后随访118例,存活116例,生存率98.3%。ADL评分Ⅰ级72例,Ⅱ级22例,Ⅲ级18例,Ⅵ级4例,Ⅴ级2例。结论:超声定位微创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损伤小、床边定位方便快捷,定位准确,可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

    作者:黄海;黄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桐乡市洲泉镇9000例已婚妇女宫颈癌筛查分析

    目的:了解桐乡市洲泉镇所辖地区已婚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患病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桐乡市洲泉镇经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已婚妇女9000例,采用TBS细胞学诊断标准;并对液基细胞学检查有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301例;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261例,诊断CIN 68例(26.15%),占液基细胞学结果异常者22.59%,其中CIN Ⅰ38例,CIN Ⅱ18例,CIN Ⅲ12例;原位癌1例,早期浸润癌0。结论:桐乡市洲泉镇所辖已婚妇女CIN的患病率0.76%,早期对CIN干预和治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范利梅;俞翠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王顺东;张慧芝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稳定期COPD患者87例,给予1年的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圣乔治问卷(SGRQ)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6 min 步行距离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

    作者:章秀清;颜炳灿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化瘀清散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化瘀清散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脱落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化瘀清散汤加味组)和对照组(华佗再造丸组),各43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及疗效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清散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曹亚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传统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均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传统组;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不仅疗效具有优势,也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高国强;戴季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麻杏苡甘汤临床应用一得

    通过对临床工作中4例典型病例的分析,阐述了麻杏苡甘汤的临床新用,扩大了古方的应用范围。提示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选方用药时,应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辨证论治,从而提高古方的临床效果。

    作者:孟少刚;李怀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112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强化其遵医行为,是临床治疗的有力辅助方式。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启发式教学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的:医学生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临床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临床教学的培养目标。而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它能满足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需要。

    作者:杨雪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13例临床分析

    本文分析了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更易发生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急性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马学琴;何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低血压62例次(5.57%),少于对照组的178例次(15.0%)(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其透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刘健;王洪风;耿明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感染率低。

    作者:张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早期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在孕产妇阴道分娩中实施早期干预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收治行阴道分娩的孕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120例(行常规处理)和早期干预组120例(给予早期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结果:早期干预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0.83%(1/120)低于常规组的7.5%(9/120),产后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孕产妇阴道分娩中实施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新型绿色通道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前延迟的价值

    目的:探讨新型绿色通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前延迟的重要价值。方法:收治STEMI患者261例,由急诊室→导管室直接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者,定为新型绿色通道模式(简称新型模式),共125例,对照组由急诊室→CCU→导管室行直接 PCI 者,定为传统绿色通道模式(简称传统模式),共136例,统计两组患者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TB),入门→确诊时间(DTD),确诊→导管室时间(DTL),导管室→球囊扩张时间(LTB),观察是否有差异。结果:新型模式DTB、DTL明显缩短(P<0.05)。结论:新型绿色通道能缩短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至PCI的时间。

    作者:唐聚花;李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直肠滴注中药兼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直肠滴注中药兼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哮喘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直肠滴注肺炎咳喘汤兼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的80%。结论:直肠滴注中药兼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白积科;何爱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RFCA)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药物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收治心律失常RFCA术后发生焦虑抑郁情绪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病例均给予规范的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猝死、晕厥、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复发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情况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心律失常RFCA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田福利;鲁传冬;李学永;张二箭;张宾;顾晓丽;张艳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心律失常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容易受到影响,对其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明喆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阿奇霉素不同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3种阿奇霉素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支原体感染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阿奇霉素4-3-4-3方案,B组给予阿奇霉素5-2-5-2方案,C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5-2-5-2方案。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临床疗效、胸片阴影消失以及退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肺部啰音消失、咳嗽缓解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5-2-5-2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