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漪;高义森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15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对照组71例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术后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性更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
作者:潘瓷;黄彦霞;张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5例老人全髋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配合,总结配合及护理要点。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术后感染。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正确的术后转运、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及全程耐心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牛铁铮;韩玉顺;孙先秀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稳定期COPD患者87例,给予1年的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圣乔治问卷(SGRQ)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6 min 步行距离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
作者:章秀清;颜炳灿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在孕产妇阴道分娩中实施早期干预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收治行阴道分娩的孕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120例(行常规处理)和早期干预组120例(给予早期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结果:早期干预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0.83%(1/120)低于常规组的7.5%(9/120),产后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孕产妇阴道分娩中实施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通过对临床工作中4例典型病例的分析,阐述了麻杏苡甘汤的临床新用,扩大了古方的应用范围。提示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选方用药时,应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辨证论治,从而提高古方的临床效果。
作者:孟少刚;李怀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探讨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社区新增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医嘱常规服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SBP、DBP方面比较,组间差异及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系统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并提升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顾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贝尔麻痹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贝尔麻痹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能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对产妇的危害及其诊断、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置胎盘患者86例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情况。结果: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均高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对产妇有极大危害。掌握剖宫产指征、注意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作好产后抢救措施是处理关键。
作者:齐丽华;高金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分析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感冒发热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感冒发热情况、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退热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2%,退热率84%。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对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月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造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方法:选取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1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给出详细解决方法。结果:造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血液样本采集原因、患者自身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标本送检原因。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发生误差的原因诸多,需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为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张芳琼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患者89例的手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时间7~14 d,平均住院时间(9.1±0.7)d。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综合护理措施可促进其预后、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春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比较头孢硝噻吩液体(Cefinase)、头孢硝噻吩纸片(Dryslide)、三叶草实验(Cloverleaf)、青霉素边缘实验(Penicillin disk zone edge)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用 Cefinase,Dryslide, Cloverleaf,Penicillin disk zone edge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结果:4种方法敏感度分别为83%、66%、91%、91%。特异度分别为100%、97%、100%、100%。结论:4种方法在检测应用上都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但Cloverleaf和Penicillin disk zone edge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验较敏感,在操作上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更能被实验室所接受。
作者:刘敬;王斌;沈继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居民饮食行为。方法:对济南市1580名>50岁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居民健康饮食行为认知率>79.8%,50.5%的居民饮食结构不够合理,9.9%的居民从不摄入豆制品,35.4%居民从不摄入奶和奶制品,10.1%的居民蔬菜水果摄入量≤1次/d,54.6%的居民食盐摄入量≥6 g/d。不同性别老年居民的饮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济南社区老年居民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现状,应加强宣传教育,以保障其健康生活。
作者:冯作静;王璐;邹晓燕;邹家勇;蔺新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非龋性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疗效分析。方法:收治非龋性牙髓病患者64例,结合患者不同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100%,不良反应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非龋性牙髓病种类较多,根据患者患病的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根管填充术是治疗非龋性牙髓病的常用方法。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了解桐乡市洲泉镇所辖地区已婚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患病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桐乡市洲泉镇经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已婚妇女9000例,采用TBS细胞学诊断标准;并对液基细胞学检查有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301例;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261例,诊断CIN 68例(26.15%),占液基细胞学结果异常者22.59%,其中CIN Ⅰ38例,CIN Ⅱ18例,CIN Ⅲ12例;原位癌1例,早期浸润癌0。结论:桐乡市洲泉镇所辖已婚妇女CIN的患病率0.76%,早期对CIN干预和治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范利梅;俞翠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讨论阑尾炎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日后的阑尾炎术后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215例,其中单纯阑尾炎120例,化脓性阑尾炎95例。统计相应的阑尾炎术后感染患者,并对患者的感染情况展开分析。结果:单纯阑尾炎患者术后出现感染15例,化脓性阑尾炎出现感染12例。阑尾炎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并不低,应对患者给予有效的观察和处理,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措施。结论:在今后的医护工作中,必须对阑尾炎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需进一步健全阑尾炎术后医院感染的抵抗措施,实现医护工作水平的较大提升。
作者:鲁诗勇;李惠岚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40例,统计各项病因的构成比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3组患者中,老年组患者所占比例大(64.4%);各种病因中消化性溃疡所占比例高(53.5%),其中青年组和中年组均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而老年组为胃溃疡为主;老年组的胃肿瘤患者明显多于青年组和中年组。结论:上消化道出血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且溃疡程度均较重,应积极寻找出血病因,降低出血风险。
作者:何贵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自制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制小针刀松解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89例,手指活动无阻挡即可。结果:经过术后1年随访观察,治愈80例,治愈率89.9%。9例患者局部仍有疼痛。结论:自制小针刀松解疗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效果肯定。
作者:徐绩;董相凤;张家富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体针、平衡针、耳穴揿针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体针、平衡针、耳穴揿针治疗;对照组50例,根据患者伴随症状,口服逍遥丸或乳癖消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的76%(P<0.01)。结论:体针、平衡针、耳穴揿针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明显。
作者:王子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医学生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临床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临床教学的培养目标。而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它能满足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需要。
作者:杨雪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