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动态分析

张艳彬

关键词:中小学生, 视力状况, 学生视力, 资料与方法, 中小学学生, 视力保健, 结果报告, 变化动态, 查资料, 分析, 对策, 调查
摘要:为了解中小学生视力变化动态,推进与完善学生视力保健对策,对2003~2007年中小学学生视力状况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对2003~2007年的我市在校学生视力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噻托溴胺干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7例稳定期COPD患者,给予噻托溴胺干粉剂18 g/次,1次/d,吸入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本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72.41%,肺功能指标明显提高[FEV1(1.762±0.530)L、FVC(2.589±0.419)L、FEV1/FVC(65.35±6.030)%、FEV1(64.72±5.21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仅有3.45%患者出现轻度口干现象,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60.91%的患者能坚持长期用药.结论 噻托溴胺干粉剂吸入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提高FEV1 及FVC值,安全可靠,用药依从性好.

    作者:艾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莫西沙星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7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莫西沙星400 mg/d的治疗组和左氧氟沙星300 mg/d的对照组,疗程5~10 d后进行治疗前后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6%和6.1%,无统计学意义;但3 d症状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总疗程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副作用较少,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轻、中、重度呼吸系统感染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宋丽晓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先天性巨结肠的健康指导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为出生后胎粪排出延迟或无胎粪排出,顽固性进行性便秘加重,严重腹胀等低位肠梗阻症状.通常男女比例4:1.一般情况下,体质较差的新生儿巨结肠和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儿,采用扩肛和温生理盐水灌肠等非手术疗法.身体状况良好的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采用经肛门拖出巨结肠根治术,年龄较大儿童,多采用巨结肠根治术.我们儿外科自2005年4月以来,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1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们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健康指导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刘艳;张瑞芳;谢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分析

    目的 分析葛根素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 8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静脉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平均44.6 d. 结果 患者视力有所改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动静脉充盈时间延长,视网膜循环时间缩短. 结论 应用葛根素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功能得到改善并且十分安全.

    作者:孙玉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风药在治疗中风病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风药在治疗中风病中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对本院90例中风患者采用风药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基本痊愈57例,显效18例,进步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 风药配伍运用非常灵活其而广泛,应充分发挥风药这种双向调节作用,积极探索其证治规律,把风药治疗中风的宝贵经验继承下来,并在创新中发扬光大.

    作者:罗清运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内科老年患者的综合护理初探

    目的 初步探究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自身特点及相应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125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据问卷调查的结果 显示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绝大多数表示满意.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产生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文平;王艳秋;袁喜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临床带教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临床实习是每一个卫校护理专业学生由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的过渡阶段,是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的基本技能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时期.在多年的临床带教实践中,我发现实习生在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知识结构的断层.例如:讲解为昏迷患者鼻饲时需经鼻插胃管的操作时,判断插管部位是否正确以及出现异常时患者的表现及应对措施等,使学生感到内容空洞抽象、难以掌握.但应用多媒体技术,利用Authorware制成课件,形象地将这一过程表现为动画形式后,极大地提高了实习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刘慧;徐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14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79例(69.3 %),有效29例(25.4 %),无效6例(5.3 %),总有效率为94.7%.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12个月,无因非心血管事件的意外死亡.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耐受性好,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应用呼吸机时肺部并发感染的护理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造成呼吸功能不全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患者进一步救治羸得了时机.笔者对41例需机械通气抢救的患者临床观察,认为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呼吸道的管理是决定机械通气是否有效及顺利撤机的关键,因此值得护理人员重视,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彩云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71例冠心病患者便秘实施护理干预的体会

    目的 检验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31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心内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便秘引起的不同因素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三周.结果 三周内对照组的心脏事件发生12例,干预组发生5例.结论 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徐巧云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骨髓炎患者经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的结果 进行分析归纳.让人们认识一种治疗骨髓炎更好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金蟾膏治疗的245例骨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45例患者,233例痊愈,占95%,12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 金蟾膏确实是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好药,值得推广.

    作者:范金山;张佩武;马训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乳酸杆菌与丁酸梭菌联用治疗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的探索

    目的 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Caspase-1和 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明显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可明显抑制Caspase-1的表达,同时,促进PCNA的表达,两菌合用组对Caspase-1和 PCNA表达的影响作用强.结论 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DSS诱导的UC有协同治疗作用,抑制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可能是它们发挥协同治疗作用的部分分子机制.

    作者:刘凌云;杨伟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急症是指无论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突然或极度升高,伴有靶器官的损害的一种临床危急状态,是CCU常见的急危重症,持续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可产生严重损害,又是致残、致死或猝死的常见原因,对高血压急症的处理能否及时正确,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对高血压急症的监护及护理,尽快适度降压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防发生不可逆转的重要脏器损害. 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急症患者7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通过加强监护及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苏彦芷;顾建秀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上常见,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科于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PHN,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印道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64例阿霉素为主化疗患者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以阿霉素为主要药物化疗的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心电图改变,了解阿霉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析64例癌症化疗患者心电图资料.结果 64例癌症化疗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20例,阳性率为31%.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心肌缺血7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4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左心室肥大伴心肌缺血1例,1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其中2例二项以上.结论 化疗过程中心电图变化可作为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的监测指标.

    作者:高俊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2例诊断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鼻(或口)饲胃管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0.2 mg/kg, q8 h,于喂奶前30 min喂入,疗程5~7 d.结果 应用西沙比利干预治疗后,每天奶量增加(47±26)ml/ kg,胃潴留量减少(3.14±1.39)ml,体重增加(0.59±0.11)k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确切,且价廉、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霞;方怀天;王彩云;彭希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发挥老专家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目前医院有许多老专家退休赋闲在家,而他们大多都愿意继续工作,只是医院缺乏相应的机制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优势.文章就发挥他们作用的重要性和途径提出一些建议,目的 是使这笔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建设.

    作者:岳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小切口阑尾手术对老年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小切口阑尾手术对老年人的影响.方法 通过本院78例小切口阑尾手术老年人与82例传统阑尾手术切口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 78例均采用常规医疗器械在小切口下完成阑尾切除术 ,手术用时20~50 min,平均43.6 min.住院天数3~5 d ,平均3.8 d.伤口拆线时间均为 4 d.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 ( P< 0.05 ) .结论 小切口阑尾手术老年人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延慧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超声引导腹腔穿刺治疗肾囊肿

    目的 对介入性B型超声显像诊断引导经皮腹腔穿刺治疗肾囊肿探讨.方法 选择9例临床症状典型的肾囊肿病例,采用B型超声显像诊断定位,引导用细针进行腹腔穿刺,抽出囊液,然后注入相应的95%酒精.结果 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消失,9例肾囊肿病例均获痊愈.1个月之后经过B型超声显像诊断复查,囊腔消失或<2 cm以下.结论 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的病症.B型超声显像诊断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可以重复进行的诊断技术.

    作者:杨玉雁;张志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血管事件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及中老年人健康的危重疾病,以脑卒中症状发病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特有合并症之一,且以广泛前壁及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病率高,容易误诊,故已受到高度关注.

    作者:遇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