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

边文玲;薛情杰;牛慧军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蓝光治疗, 护理, 高胆红素血症
摘要: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宜护理措施.方法 对276例利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方法、疗效及有无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较好.结论 本文所采用的护理措施安全、有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辩证结合介入消融治疗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2128例报告

    目的 开发和研究前列腺疾病的治疗手段和疗法.方法 就临床工作中应用介入消融,中医辩证治疗前列腺疾病,进行疗效分析和总结.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介入消融治疗前列腺增生有效率为100%,患者满意度高;前列腺炎合并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达94%,疗效不理想者占2.1%.结论 介入消融,中药诊疗是目前列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张家亭;张广涛;宋红娜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26例疗效分析与探讨

    目的 分析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的致伤机制,探讨其治疗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26例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手术组JOA评分显著提高;②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优良率相当.结论 伤前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先天性颈椎融合病的患者更易致急性颈脊髓损伤.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对此类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邬哲慧;许立;刘志彬;武明鑫;黄玉良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角膜塑型镜矫正视力利弊及其对策

    目的 了解角膜塑型镜在视力矫正配带中的优势及不足,讨论其对策及推广价值.方法 对本院近10年采用的角膜塑型矫正近视1206例(2410眼)进行观察、总结、分析.结果 1206例(2410眼),大多取得较好效果1194(99%,2386眼),无效24眼(1.0%);总戴镜不适率为92.03%(2218眼),其中镜片松740眼(30.7%),因验光度或K值测定数偏低或e值低;镜片紧357眼(14.8%),因验光度或K值测定数偏高或e值高;视力上升不佳393眼(16.3%),因镜片松,上睑紧或取戴镜时不规范;镜片破损68片(2.8%),因未按正规操作程序戴片,取片及护理镜片;镜片污染161片(6.7%),为眼脂分泌旺盛所致;过敏性眼炎26眼(1.1%),主要发生在过敏性体质者.未见角膜混浊、溃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塑型疗法治疗近视安全、简便、有效.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经合理纠正、预防,有较好推广价值.

    作者:刘金华;古丽娜;谢党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治疗与护理25例

    泵衰竭是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和护理对预后较为重要.开封县第二人民医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25例,经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后,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启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上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深入探讨无剖宫产指征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方法 对2年间东营市人民医院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害怕产痛、担心难产、认为剖宫产安全、选择良辰吉日和担心影响产后性生活为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其中,选择良辰吉日和担心影响产后性生活的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两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降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质量,开展无痛分娩技术,采取开展孕妇学校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教,提高对剖宫产的正确认识,控制不必的剖宫产,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薄纯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结肠癌并发阑尾炎30例诊治分析

    目的 讨论预防或减少结肠癌并发阑尾炎的漏诊措施及两者并存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30例阑尾炎术前漏诊结肠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盲肠20例,升结肠9例,肝曲1例.肿瘤未破浆膜直径<2 cm11例,直径2-4 cm14例,直径>4 cm5例,肿瘤广泛粘连1例.阑尾肿胀表面脓苔9例,头端充血14例,炎性渗出坏疽7例.结论 对可疑结肠癌并发阑尾炎者需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完善各项检查,手术时好取剖腹探察切口,常规探察右半结肠,是防止结肠癌并发阑尾炎漏诊的有效方法,治疗应根据术中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法.

    作者:马其洪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记载了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护理安全,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护理记录作为客观病历在医疗事故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下面将本院神经内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郜爱青;孔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心理疾病污名施予行为分析

    心理疾病自古以来就蒙受污名的属性,心理疾病污名是指有心理疾病有关的刻板印象引发的社会地位丧失和歧视.这种加诸于心理疾病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让患者及其家属在社会上遭到歧视与排斥,它是心理障碍患者得到治疗和康复的大阻碍因素[1].众所周知,心理疾病污名的产生不但与公众认知态度有关,还与患者的自我认知有关,是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相互影响的结果.作为一种社会认知构建的产物,其形成与社会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等社会认知过程有关.本文从污名施予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他们对心理疾病污名发生发展的影响.基于污名施予与被污名现象不仅仅是个体层面上的,更是以社会环境、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社会现象,现从个体和群体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作者:常国胜;李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抗感冒药的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医药工作者如何正确引导患者在品种繁多的抗感冒药中的合理选用.方法 从感冒的症状、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治疗方面探讨治疗的对策.结果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应根据症状、抗感冒药的成份、患者的年龄、生理特征、职业、伴发症、伴随用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注意防范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结论 患者应明确病因,合理用药.

    作者:门曰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微创治疗)50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维持生命体征、营养神经及康复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结果 观察组住院病死率为12.0%(6/50),对照组为27.6%(13/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存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入院治疗15、30 d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适应证广、疗效好、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粉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微量白蛋白尿组(n=74),同时常规治疗组70例作为对照组.随后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血肌酐(Scr)、尿白蛋白(Ualb),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组CRP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Scr)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治疗组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RP降低(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替米沙坦有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的作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晋青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恩替卡韦0.5 mg、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口服连服96周.结果 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5.5%和88.9%,ALT复常率分别为90.9%和83.3%,HBeAg转阴率为36.4%,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2.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恩替卡韦能长期强效抑制病毒复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作者:王德欣;闫秀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30例的护理

    目的 加强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有效的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近5年对本组30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30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除按骨科常规护理外,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临床传染性指标在输血与术前检测的重要性

    目的 强调传染性指标在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380例患者血清进行 HBsAg、抗-HCV、抗-HIV 及抗-TP等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1380例患者HBsAg、抗-HCV、抗-TP、抗-HIV Ⅰ/Ⅱ阳性率分别为:7.10%、0.72%、0.43%、0%.结论 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非常必要,可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也可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作者:王海霞;王先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暴发流行麻疹315例实验室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暴发流行麻疹患者实验室结果特点.方法 将本地2008年1月-3月暴发流行麻疹患者315例住院患者实验室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15例暴发流行麻疹患者中,血象升高的71例(22.56%),降低者43例(13.59%);有137例贫血(43.49%),CK明显升高者63例(20.18%);MB升高者292例(92.83%),LDH、HBDH升高者分别310例(98.65%)和303例(96.41%)ALT高于正常者106例(33.77%),AST升高者235例(74.89%);用三种不同试剂盒做麻疹Igm测定,阳性率分别为4.85%、23.20%、56.00%.结论 暴发麻疹患者血象一般正常或偏低,合并感染者可升高;大部分患者心肌和肝脏可受到损害,心肌酶及转氨酶可有升高.由于受实验室的因素和病毒变异结果的影响,Igm阳性率可受到较大的影响.

    作者:张新华;娜斯曼;谢党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影响精神科护士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因素及对策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由于精神患者的特殊性:发病期间没有自知力、不配合治疗与护理;恢复期自尊心受损,对回归社会缺乏自信、对精神病的高复发率认识不足、服药依从性差、缺少家庭成员的理解等等,使精神病人的康复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精神病人能否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获得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满足其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科护士是否有主动教育的意识和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

    作者:赵卓玫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心静脉导管配合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后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 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结果 治疗组在并发症及预后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谢斯芸;彭信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舒芬太尼用于皮下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应用于胸部手术,患者术后皮下自控镇痛(PCSA)的疗效,探讨舒芬太尼PCSA的安全有效浓度.方法 选择择期胸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S1组:1.0 μg/ml舒芬太尼+80 μg/ml恩丹西硐+2 mg/ml利多卡因;S2组:1.5 μg/ml舒芬太尼+80 μg/ml恩丹西硐+2 mg/ml利多卡因;S3组:1.8 μg/ml舒芬太尼+80 μg/ml恩丹西硐+2 mg/ml利多卡因.应用PCA泵LCP给药模式设置:总量100 ml背景输注2 ml/h,PCA2 ml锁定时间30 min.观察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镇痛效果:S1组较差(P<0.05),S2、S3组相当;镇静、恶心、呕吐发生率:S1、S2组低于S3组(P<0.05).结论 1.5 μg/ml的舒芬太尼为合适镇痛浓度,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胸部手术术后PCSA的镇痛治疗.

    作者:姚翠松;李慧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总结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26例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结果 26例患者全部保守治愈,平均15.2 d,无复发者.结论 采用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刘稳;李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2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研究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TOBS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TOBS临床表现多为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及肢体瘫痪、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影像学表现以丘脑或中脑梗死为主,可合并小脑、枕叶或颞叶梗死;MRI有助于诊断;DSA可明确病变血管部位,并可行介入治疗.结论 TOBS患者病情大多较重、预后差,早诊断,早干预,以利预后.

    作者:曹婧;王雪梅;李威;王非;刘佳乐;王晓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