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传染性指标在输血与术前检测的重要性

王海霞;王先民

关键词:传染性指标, 输血纠纷, 医疗纠纷
摘要:目的 强调传染性指标在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380例患者血清进行 HBsAg、抗-HCV、抗-HIV 及抗-TP等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1380例患者HBsAg、抗-HCV、抗-TP、抗-HIV Ⅰ/Ⅱ阳性率分别为:7.10%、0.72%、0.43%、0%.结论 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非常必要,可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也可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抗感冒药的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医药工作者如何正确引导患者在品种繁多的抗感冒药中的合理选用.方法 从感冒的症状、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治疗方面探讨治疗的对策.结果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应根据症状、抗感冒药的成份、患者的年龄、生理特征、职业、伴发症、伴随用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注意防范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结论 患者应明确病因,合理用药.

    作者:门曰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记载了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护理安全,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护理记录作为客观病历在医疗事故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下面将本院神经内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郜爱青;孔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PDCA在助产士实习生带教中应用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综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1].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护理带教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产房教学质量,我们依据PDCA带教系统,使教与学有程序,质与量可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

    作者:林翠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胺治疗,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谷维素,30 mg/次,3次/d,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3%,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可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张大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套筒冠及杆卡附着体对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下颌颏孔前区套筒冠、杆卡附着体及二者联合式附着体对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分布影响.方法 用CT扫描机,建模及分析软件CATIA,ABAQUS,建立健康无牙下颌骨模型;比较套筒冠、杆卡及二者联合式附着体三种模型对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受到垂直载荷情况的受力情况.结果 三种模型中,骨组织界面应力无明显差别,应力峰值出现在远中种植体的远中侧;杆卡式附着体模型中牙槽嵴表面上的大压应力峰值为5.2 Mpa,套筒冠式附着体模型的压应力峰值为5.0 Mpa.结论 下颌颏孔前区二者联合式及套筒冠附着体对于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分布影响优于杆卡式附着体.

    作者:张薇;宋应亮;简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可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1]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患者对治疗手段纯净度要求的提高,加强对静脉注射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减少不溶性微粒对患者的危害愈来愈被医院和患者所重视.

    作者:孙利人;张少丽;何月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角膜塑型镜矫正视力利弊及其对策

    目的 了解角膜塑型镜在视力矫正配带中的优势及不足,讨论其对策及推广价值.方法 对本院近10年采用的角膜塑型矫正近视1206例(2410眼)进行观察、总结、分析.结果 1206例(2410眼),大多取得较好效果1194(99%,2386眼),无效24眼(1.0%);总戴镜不适率为92.03%(2218眼),其中镜片松740眼(30.7%),因验光度或K值测定数偏低或e值低;镜片紧357眼(14.8%),因验光度或K值测定数偏高或e值高;视力上升不佳393眼(16.3%),因镜片松,上睑紧或取戴镜时不规范;镜片破损68片(2.8%),因未按正规操作程序戴片,取片及护理镜片;镜片污染161片(6.7%),为眼脂分泌旺盛所致;过敏性眼炎26眼(1.1%),主要发生在过敏性体质者.未见角膜混浊、溃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塑型疗法治疗近视安全、简便、有效.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经合理纠正、预防,有较好推广价值.

    作者:刘金华;古丽娜;谢党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抢救乌头碱中毒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方法,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分析我院近年来救治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乌头碱中毒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及时明确的诊断,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早期、适量使用654-2解除乌头碱对心脏的毒副作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延玲;任行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高热56例

    笔者近年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高热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安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血清VEGF检测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白血病患者发病及缓解过程中的见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治疗组,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VEGF浓度.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P<0.05),而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的血清V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部分复发患者再次出现上述改变.结论 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VEGF 水平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余沂滨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保证门诊小儿静脉留置安全的方法.方法 102例患儿按年龄段分为3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3-12周岁)12人为C组,采用手背静脉留置;婴幼儿90例分为A、B两组,均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采用相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静脉留置;观察发生脱出、外渗、阻塞和静脉炎的例数.结果 102例观察对象中,C组无一例发生套管脱出、阻塞、液体外渗及静脉炎;A、B两组比较,发生套管脱出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外渗、阻塞、静脉炎发生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加强健康宣教,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护理;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特点及各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进行静脉留置,可保证门诊小儿静脉留置安全.

    作者:杨桂云;王瑜;沈振红;李国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总结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26例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结果 26例患者全部保守治愈,平均15.2 d,无复发者.结论 采用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刘稳;李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26例疗效分析与探讨

    目的 分析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的致伤机制,探讨其治疗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26例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手术组JOA评分显著提高;②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优良率相当.结论 伤前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先天性颈椎融合病的患者更易致急性颈脊髓损伤.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对此类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邬哲慧;许立;刘志彬;武明鑫;黄玉良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7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治疗的2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4.5 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

    作者:吴道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葡萄膜炎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3例葡萄膜炎及103例正常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结果 葡萄膜炎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G、 G/A、A/A表型频率分别为:0.7576、0.1818、0.0606,对照组分别为:0.7961、0.1650、0.0388;葡萄膜炎组TNFα-308G、TNFα-308A基因频率分别为: 0.8485、0.1515.对照组分别为:0.8786、0.1214,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无明显相关.

    作者:江惠燕;李斌;陈盛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临床传染性指标在输血与术前检测的重要性

    目的 强调传染性指标在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380例患者血清进行 HBsAg、抗-HCV、抗-HIV 及抗-TP等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1380例患者HBsAg、抗-HCV、抗-TP、抗-HIV Ⅰ/Ⅱ阳性率分别为:7.10%、0.72%、0.43%、0%.结论 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非常必要,可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也可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作者:王海霞;王先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医辩证结合介入消融治疗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2128例报告

    目的 开发和研究前列腺疾病的治疗手段和疗法.方法 就临床工作中应用介入消融,中医辩证治疗前列腺疾病,进行疗效分析和总结.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介入消融治疗前列腺增生有效率为100%,患者满意度高;前列腺炎合并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达94%,疗效不理想者占2.1%.结论 介入消融,中药诊疗是目前列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张家亭;张广涛;宋红娜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

    目的 探讨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在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切开复位应用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56例,其中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4例,四部分骨折22例. 结果 56例随访9-15个月,平均12.6个月,采用Neer评分优良率为91.07%.结论 LPH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徐国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76例急性阑尾炎护理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且末县人民医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7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闫秋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辩证治疗阴证喉痹3例分析

    喉痹为咽喉疼痛或声音嘶哑或咽喉梗死之证,外感内伤虚实寒热皆可使咽喉机窍不利,闭塞不通而为痛为肿为嘶哑,临床中属热属火者多常见,而属阴属寒者则很少见,在治疗中很易疏忽,故笔者结合临床,探讨对阴证喉痹的临症心得.

    作者:路亮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