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08年外科患者术后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

焦守国

关键词:抗生素, 外科手术, 抗生素滥用
摘要: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和重要的一类药物,涉及各个科室.随着近年来新品种的不断上市,预防性用药日益普遍,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给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带来很大困难[1].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必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外科系统手术患者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对200例手术患者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儿童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体会

    电子结肠镜是由细长而弯曲的导光玻璃纤维管构成,由肛管逆于直肠,沿肠道逆行,经全程结肠,可至回肠末端[1].凡儿童有不明原因便血,慢性腹泻,排便异常等病变原因可做此项检查.

    作者:陈爱春;汪会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每日短时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脏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每日短时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脏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行每日短时透析的尿毒症患者37例做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1例正常健康人做为对照组,通过超声测得两组的舒缩功能,以及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的舒缩功能.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O、SV,明显增加(P<0.01);EF、FS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峰有明显增加(P<0.01),E峰、E/A虽有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观察组CO、SV,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F、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脏功能障碍,经每日短时血液透析后,可改善尿毒症患者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作者:王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处方和生产工艺. 方法 通过考察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性状、pH、含量及有关物质,得到优选处方.结果 本品在40度条件下加速6个月,各项质量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结论 处方和工艺合理,利于生产操作,能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高.

    作者:孙峰京;王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我院门诊患者药物咨询情况的分析

    目的 对我院门诊患者药物咨询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了解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内容,为进一步提高门诊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间记录完整的1815例药物咨询信息记录,按患者咨询内容和咨询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的内容以用法用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药品作用及用途居多,分列前3位.咨询人群的健康状况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骨质疏松为主,分居前4位.结论 药物咨询能充分了解患者关心的内容,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和药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药师在如何改进和提高咨询服务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问题, 促进药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经济、有效.主要关心的问题, 促进药师自身业务水.

    作者:陈君远;吴毅丹;叶毅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分析和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复温、供给足够热卡、抗感染、补液、抗休克、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原发病处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治愈68例,占85%;因合并症放弃治疗8例,占10%;死亡4例,病死率5%.硬肿消退时间短2 d,长17 d.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儿及病理新生儿是新生儿硬肿症的危险因素,做好围产期保健和宣教工作,加强产前检查,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技术和整体护理水平,是防治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起搏器安装术后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不断更新,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与此同时,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也更显重要.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在患者出院前针对起搏器的特性及患者自身情况等向患者传授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丽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诺氟沙星乳膏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诺氟沙星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以诺氟沙星、硬脂酸、甘油等为组方,制备O/W型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诺氟沙星的含量.结果 所制制剂为白色乳膏,各项检查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诺氟沙星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5~12.0 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39%,n=6).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姚晓颖;张玉玺;付丽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闭合式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闭合式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等相关问题.方法 对施行闭合式鼓室成形术的患者制订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密切观察术口情况,做好生活及心理指导.结果 289例患者术口愈合良好,随防2年,281例术后无复发,听力平均提高15~30 dB.结论 病情的严密观察、保持术耳清洁干燥、引流通畅、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叶民;冯开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止泻时间为(2.1±1.0)d明显低于对照组(3.8±1.3)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具有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止泻治疗时间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波;黄开明;唐俊海;熊高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甲基多巴的红外光谱鉴别

    目的 对甲基多巴鉴别改进方法 .方法 采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 与<药品红外光谱集>第三卷(2005)中的甲基多巴标准光谱图一致.结论 该法简便,易于操作,测定快速,结果 有效.

    作者:林暖丹;简淑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奥扎格雷纳8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对照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扎格雷钠8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两周后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6%,对照组有效率79%.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

    作者:朱廷彦;贾军;王永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心脏病终末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科学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住院、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心力衰竭相关神经内分泌激活观点的广泛认可,β受阻体滞剂治疗地位越显重要,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持续正压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注入法的应用

    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治疗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重要物质.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表面张力,保持肺泡稳定,防止肺不张和肺萎陷[1].传统的给药方法为先作气管插管,再将PS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在四个不同体位从气管内注入,每个体位滴完后均用气囊加压呼吸1~2 min或患儿采取仰卧正中位,不改变体位,尽快将药液推入气管插管,加压通气3 min.

    作者:谢晓玲;朱进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脂蛋白(a)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 [lipoprotein(a),Lp(a)]与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将8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它们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 、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Lp(a)的水平.结果 SDM组L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N组显著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1).Lp(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 = 0.442, P<0.01).结论 Lp(a)水平在DN患者中升高,且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作者:胡礼仪;张高明;杨莉;李志沭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本院16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05至2008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ADR)上报的161份ADR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61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86.3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2.55%);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 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力度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陈廷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60例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并给予马利兰和羟基脲治疗.结果 32例慢性期患者,30例达临床和血液学缓解,2例死于颅内出血;7例加速期患者,5例达血液学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1例急变期患者,8例达完全缓解,6例达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2例死于颅内出血,2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结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确诊比较容易,确诊后即可给予马利兰和(或)羟基脲治疗,但是要根据患者的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具体情况而定.

    作者:付建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应措施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代替品,因其能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而受到患者的青睐,并且它还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有效的保证输液抢救的需要,因此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院使用的留置针具有易于操作,减少血管穿刺数,刺激小,便于固定,减轻工作量等优点.然而,在临床中留置针的穿刺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本文通过对临床使用留置针的案例分析其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者:李群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早期妊娠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4组,I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4μg/kg,60 s内完成,然后注射异丙酚2 mg/kg.II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μg/kg,60 s内完成,再注射异丙酚2 mg/kg.III组:静脉注射氯胺酮0.4 mg/kg,再注射异丙酚2 mg/kg.IV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2μg/kg后,静脉注射氯胺酮0.2 mg/kg,再注射异丙酚2 mg/kg.各组注射异丙酚在90 s内完成.观察四组麻醉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II组的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比其他三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的发生比其他三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在镇痛效果、苏醒时间、不良反应上较其他组有一定的优势,是目前较好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之一.

    作者:万先群;蒲朝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25例在24 h内血糖降至7.5~10.3 mmol/L,平均(8.5±2.1)mmol/L,血酮、尿酮、尿糖转阴,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恢复正常,神志转清,腹痛消失.其余5例在第2~3天达到上述标准,所有病例经2~3周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迅速补液及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祛除诱因,同时采用支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曹蕾;李素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尼群地平联合脑心通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心通联合尼群地平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脑心通和尼群地平,对照组口服尼群地平,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降压显效15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3%,对照组50例,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52.0%.治疗组降压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心通联合尼群地平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邹全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