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篮桥社区2011-2013年妊娠风险因素分析

曹开群

关键词:高危妊娠, 妊娠风险因素,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3年间妊娠风险因素变化,进一步做好围产期健康教育宣教,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方法:根据《上海市孕产妇管理规范》要求,通过回顾性研究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并随访跟踪至分娩的孕产妇的各项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妊娠风险因素排名前3位的均为BMI>24、高龄、瘢痕子宫,其后顺序有所变化。结论: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宣教,做好高危妊娠跟踪管理,保障母婴安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放疗结合热疗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晚期肿瘤患者58例,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实施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对照组实施放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通过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两组治疗效果4个等级均存在差异,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24例,有效率82.76%;对照组治疗有效9例,有效率31.0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晚期肿瘤能在治疗期间形成互补关系,增进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杜欣;尹明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红花的非法添加及鉴别

    目的:研究红花药材内在品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通过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等常规的检验项目,发现红花的非法增重、非法添加色素现象。结果:掌握鉴别要点,抓住关键点,从多方面掌握药材非法添加。结论:为打击中药材掺杂造假的违法生产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张禹;吴高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兰索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方面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4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71例患者实施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为对照组,71例患者实施兰索拉唑三联疗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Hp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均是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其中兰索拉唑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更好,Hp清除更为彻底。

    作者:徐帅;刘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额面部带状疱疹40例临床分析

    额面部带状疱疹因病毒侵犯部位与程度不同而症状出现顺序差异多样。容易因医生的缺乏认识而误诊。回顾分析24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利于提高认识。

    作者:沈亚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过敏原检测和血清IgE检测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喘息性疾病的婴幼儿过敏情况,以利于早期干预。方法: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皮肤点刺试验对54例喘息性疾病婴幼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和血清IgE检测。结果:血清IgE检测与吸入过敏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食入过敏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过敏原较食入过敏原更易导致机体的高IgE水平。

    作者:段佳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100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银杏叶提取物片,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66%。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优于氟桂利嗪胶囊,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钟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经典喉罩在腹腔镜下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典喉罩在腹腔镜下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收治腹腔镜下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气管导管组(T 组)和传统喉罩组(L 组)。结果:在 T 组中,T3、T4时 SBP、DBP、HR明显高于T2时;与L组相比,T组的T3、T4时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两组的SPO2、PETCO2和PIP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组相比,术毕L组安静拔管(罩)的例数明显增多,而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减少。结论:喉罩全麻在腹腔镜下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既能保障充分的镇痛,良好的肌松,又对患者HR、BP、SPO2影响较轻,血液动力学平稳。有置入方便,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孙成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门诊患者356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门诊患者299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6%,对照组满意度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

    作者:董俊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方法:收治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0例,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切口得到了很好的愈合,住院时间10~25天。结论:脂肪液化是妇产科手术当中常见术后并发症,要高度重视。

    作者:周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80例

    目的:探讨对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的疗效。方法:收治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肝切除后未行胆道镜取石;治疗组50例,术后联合使用胆道镜取石。对取得的数据使用χ2检验。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术后结石复发率以及再次入院手术率分别为16.7%和4.0%、20.0%和6.0%。经χ2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胆管结石进行肝切除联合胆道镜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确有效果。

    作者:敖绪军;陈建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术后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32例动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结果:堵管4例,鞘管部分脱出2例,穿刺点血肿4例,穿刺点出血5例,过度灌注综合征22例,血栓栓塞1例,皮下出血5例,其他脏器出血3例。3例无好转出院,3例转骨外科截肢治疗,1例死于心力衰竭,125例好转出院。结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精心护理、慎独精神是保证动脉导管位置正确、用药精确、时间准确的前提,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注治疗膝关节积液7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注治疗膝关节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71例膝关节积液患者,行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注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1例痊愈,有效10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48例,2个疗程治愈13例。结论: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注治疗膝关节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张永春;谭光胜;修春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分析与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收治患者2500例,根据患者相应的临床资料和院内感染登记报告卡等信息,统计妇产科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和感染年龄分布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妇科1500例患者共有6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4.27%;产科1000例患者共有1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1.4%。感染率排前两位的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妇产科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升高。产科由于年龄段比较集中,无特异性。结论:妇产科感染的发生中以妇科发生率较高,感染的部位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高,妇科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关系密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贺忠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多发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骨折患者6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和肋骨骨折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8.7±1.3)天,手术时间(91.4±9.6)分,出血量(119.8±13.1)ml。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临床疗效好。

    作者:刘双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近年来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报道及讨论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通过对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如何合理用药的举措。

    作者:赵雪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59例,根据眼底荧光血管图片渗漏点的位置及患者意愿分别采取激光和药物综合治疗及单纯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自觉症状,矫正视力及眼底变化。结果:眼底造影图片显示渗漏点离中心凹250μm以外,发病时间短,及早进行激光治疗,激光术后结合药物综合治疗者,视觉质量及眼底情况会恢复得更快,更好。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使渗漏点在短时间内愈合,缩短病程,并且损伤小,操作方便,可重复治疗,光凝后结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胶囊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孙璁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3次/日,2片/次,早晨、中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疗程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胃食管反流误诊1例报告

    胃食管反流病在消化科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本文就1例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病例做一简单汇报,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指导意义。

    作者:翟荣娜;宋素玲;张晓艳;杨晓霞;殷会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两种治疗方法对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收治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眼数46眼,乙组眼数61(两组都有双眼受伤的患者)。甲组使用的是止血促血吸收药物;乙组使用的是止血促血吸收药物+尿激酶。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情况(有效率)和积血吸收时间。结果:乙组的视力恢复有效率86.89%,甲组的视力恢复有效率71.73%;积血吸收时间乙组短于甲组。结论:止血促血吸收药物+尿激酶对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甚好。

    作者:杨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84例

    目的:对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老年TBM和中青年TBM各84例,从入院前确诊率、症体特征、辅助检查异常情况及治疗转归方面进行回顾分析,找出老年 TBM 特点。结果:老年 TBM 和中青年 TBM 患者相比,确诊时间老年组(45±35)天,中青年组(20±15)天,老年组就诊前误诊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高热患者明显少于中青年组,中低热患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老年组头痛、视力下降患者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脑压升高患者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死亡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 TBM 患者症状不典型,导致入院前诊断时间长,误诊率和死亡率高;对疑似患者应及时反复腰穿行脑脊液检查及头部CT、MRI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万志;田荆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