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征;马璟
目的 研究白芷冰片方(ADB)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ICR小鼠随机分组,分别ig给予溶剂(0.5%羧甲基纤维素钠,正常对照组)、度洛西汀(DLX,20 mg·kg-1,阳性对照组)、ADB低剂量〔(白芷3+冰片0.017)g·kg-1〕或ADB高剂量〔(白芷9+冰片0.05)g·kg-1〕,采用开场实验评价ADB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采用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ADB的抗抑郁活性;采用小鼠5-羟色氨酸(5-HTP)诱导甩头、育亨宾毒性增强和利血平拮抗实验评价ADB对中枢单胺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小鼠获得性无助(LH)模型,以氟西汀(Flu,10 mg·kg-1)为阳性对照,评价ADB低或高剂量连续ig给药4 d对LH模型小鼠穿箱逃避失败(EF)次数和逃避潜伏期(EL)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评价ADB对LH模型小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受体(TrkB)及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次ig给予ADB低或高剂量均可显著减少小鼠在悬尾(P<0.01)和强迫游泳实验(P<0.05,P<0.01)中的不动时间;对小鼠自发活动运动距离无显著影响;ADB高剂量可显著增加5-HTP诱导小鼠甩头次数(P<0.01);并显著拮抗利血平诱导小鼠眼睑下垂(P<0.05),但对肛温下降和运动不能症状无显著影响;ADB低和高剂量对育亨宾导致的小鼠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在获得性无助实验中,LH模型组小鼠EF次数和E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与LH模型组比较,ADB高剂量在行为检测第1~3天均可显著减少LH模型小鼠的EF次数和EL(P<0.05,P<0.01),ADB低剂量在行为检测第2天亦显著减少EF次数(P<0.05).Western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ADB高剂量可显著逆转LH模型小鼠海马BDNF,TrkB和p-CREB表达水平的下降(P<0.05),ADB低剂量也可显著逆转BDNF表达水平的下降(P<0.05).结论 ADB在多个小鼠行为模型上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功能,上调海马BDNF/TrkB/p-CREB神经营养通路有关.
作者:丁振春;薛瑞;张亭亭;尚超;原梅;庄笑梅;于能江;李桦;李云峰;张有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进行性、致死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选择性受损而致肌肉萎缩,患者后死于呼吸衰竭.2017年5月,美国FDA批准了脑卒中药物依达拉奉用于ALS的治疗,成为继利鲁唑后第二个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为ALS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当前ALS病理机制研究,阐述靶向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损伤、基因突变、异常蛋白聚集和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机制的药物研发现状,以及酪氨酸激酶、骨骼肌肌钙蛋白复合物、Sigma1受体、TDP-43和C9ORF72等药物新靶点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ALS治疗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李栩琳;杨婉琪;王贵彬;张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肿瘤免疫调控机制逐渐清晰,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揭开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篇章.在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临床前评价过程中,传统的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存在较多的限制和缺陷,无法模拟人体内肿瘤微环境,也无法针对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反映出药物的靶点毒性.近年来,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及干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进步,实验动物的人源化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本文总结了目前可用于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的3种人源化动物模型(重建人免疫系统动物模型、重建人免疫系统+人源肿瘤组织异种移植动物模型和基因修饰的人源化动物模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希望为研究者在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临床前开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作者:宋征;马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2-吲哚啉酮衍生物(PMID)对二氧化硅(SiO2)致小鼠肺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 通过肺部喷雾给予SiO2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确定SiO2佳剂量后造模,而后分别ig给予PMID(5,15和20 mg·kg-1)或吡非尼酮(PFD)15 mg·kg-1,每天2次,连续28 d.采用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损伤,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中胶原形成,免疫组化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Ⅰ型胶原A2(ColⅠA2)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炎症细胞标志物〔CD11b,F4/80和CD3〕表达,实时PCR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肺组织发生实变,炎症细胞浸润,炎症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有大量的胶原物质积聚,蓝染部分>80%(P<0.01);肺组织TGF-β,ColⅠA2和α-SMA蛋白表达增加(P<0.01),IL-6 mRNA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PMID 5,15和20 mg·kg-1组肺泡结构正常,组织病理损伤减轻(P<0.05),且仅有少量胶原物质积聚,蓝染部分<20%(P<0.05);肺组织TGF-β,ColⅠA2和α-SM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IL-6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PMID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有效预防SiO2所致小鼠肺纤维化.
作者:刘婷;赵珂;高瑞;李小东;詹轶群;高慧英;杨晓明;李长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肌内注射(im)给予金属汞(Hg)对幼龄家兔的局部和全身毒性作用.方法 40日龄雄性新西兰兔分别一次性im给予Hg 700,1400和2800 mg·kg-1,染毒后每天记录各组幼兔精神状态、进食、毛发和尿便性状变化,分别在染毒前和染毒后7,14,21,28和35 d称重、拍摄局部注射部位X线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汞和尿汞水平;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浓度;待Hg在局部无明显扩散时,取注射部位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染毒后28 d X线片相比,染毒后35 d各组幼兔Hg无明显扩散.染毒后35 d血汞和尿汞水平升高的速度较前28 d减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染Hg 700,1400和2800 mg·kg-1组幼兔血汞水平在染毒后28 d升高多,分别为215.6,345.2和634.8倍,染毒后35 d时均稍下降;尿汞水平在染毒后35 d升高多,分别为272.8,400.0和1095.2倍,但仅略高出染毒后28 d的升高倍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染Hg 700和1400 mg·kg-1组血清NSE在染毒后28 d开始持续升高(P<0.05),2800 mg·kg-1组血清NSE在染毒后21 d开始持续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染Hg 700,1400和2800 mg·kg-1组血清S100B分别在染毒后28,21和14 d开始显著升高(P<0.01),Hg 700和1400 mg·kg-1组血清S100B在染毒后14 d开始显著低于2800 mg·kg-1组(P<0.01),Hg 700 mg·kg-1组血清S100B在染毒后21 d开始显著低于1400 mg·kg-1组(P<0.01).局部注射部位解剖可见脓性包裹形成,组织学观察可见多发散在的汞滴,围绕汞滴见大量多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泡沫细胞浸润,同时亦可见到肉芽组织形成和小血管增生、出血和充血.结论 单次im给予Hg后约28 d局部病理包裹形成,Hg局部扩散明显减慢,Hg吸收速度减慢,局部注射部位符合无菌性炎症变化,同时亦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作者:石笑晴;吴虹林;何玺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铝对斑马鱼幼鱼运动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受精后3d的斑马鱼幼鱼随机分别暴露于AlCl3(0,50,100和150μg·L-1)48,72或96 h,利用Noldus斑马鱼幼鱼行为学检测系统检测其行为,HE染色检测眼的病理变化,生化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脑屏障及神经系统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Cl3暴露组斑马鱼幼鱼运动轨迹杂乱无章,部分个体停止活动;暴露48 h,AlCl3150μg·L-1组运动距离和速度显著下降(P<0.01);暴露72和96 h,各浓度组运动距离和速度均显著下降(P<0.01).病理检测结果表明,各组斑马鱼幼鱼无明显的眼组织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暴露48 h,AlCl3100和150μg·L-1组斑马鱼幼鱼体内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暴露72和96 h,AlCl3各浓度组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Cl3暴露48 h,50μg·L-1组淀粉样前体蛋白b(appb)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100μg·L-1组早老素1(psen1)和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150μg·L-1组psen1,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gfap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AlCl3暴露72 h,50μg·L-1组gap43和gfap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100和150μg·L-1组appb和psen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gap43和gfap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暴露96 h,AlCl350μg·L-1组appb和gap4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100μg·L-1组appb和psen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gap43和gfap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150μg·L-1组appb和psen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密封蛋白(cldn5a),gap43和gfap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 铝暴露可导致斑马鱼幼鱼运动行为发生变化,其机制可能与体内ROS水平升高,以及cldn5a,appb,psen1,gap43和gfap基因表达的变化有关.
作者:谈勇;许梦川;王远;张芳;李小满;陈豪;赵宝全;汪雪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多肽类药物半衰期短,表观分布容积小,毒副作用低,已被广泛用于癌症和代谢性疾病的防治.了解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和代谢机制有利于指导其合成与优化.肽类药物常通过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等途径给药.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可直接进入循环系统,生物利用度接近100%,是一种理想的给药方式.多肽类一般膜渗透性较低,其跨膜转运受分子大小、极性以及构象等因素的限制,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与药物潜在的免疫原性都可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对药物的定量分析造成干扰.多肽类药物的主要消除机制为代谢酶降解和肾小球过滤消除,还存在基于内体-溶酶体的内吞消除等机制.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年来其药动学的研究进展和难点,为多肽药物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作者:丁海波;金莉莉;王秋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槲皮素糖苷衍生物槲皮苷(Que)和异槲皮苷(IQue)在人小肠吸收模型单层Caco-2细胞上的吸收特征,以及葡糖转运蛋白1(GLUT1)和GLUT2在Que和IQue跨膜吸收中的作用,探讨槲皮素糖苷衍生物的跨膜吸收机制.方法 采用单层Caco-2细胞,在腔侧或基底侧加入Que或IQue 9.0和18.0 mg·L-1(终浓度,PBS配制),分别于30,60,90,120和150 min,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对侧PBS中Que或IQue的透过量及其代谢产物槲皮素、异鼠李亭和柽柳黄素生成量.为考察GLUT1和GLUT2在Que和IQue跨膜吸收中的作用,在Que或IQue 9.0 mg·L-1(终浓度)腔侧→基底侧转运过程中,在腔侧预先加入GLUT1和GLUT2特异性抑制剂根皮苷(PHL)和根皮素(Pt)2 mmol·L-1孵育15 min,再加入Que或IQue,分别于30,60,90,120和150 min,用HPLC-MS法测定基底侧Que或IQue的透过量.结果 ①在腔侧→基底侧和基底侧→腔侧双向跨膜转运中,Que和Ique 9.0和18.0 mg·L-1孵育30~150 min,均在对侧检测到二者原形,其透过量与孵育时间正相关,且18.0 mg·L-1组透过量>9.0 mg·L-1组(P<0.01).②双向跨膜转运中不同方向之间比较,Que和Ique 9.0和18.0 mg·L-1组腔侧→基底侧的透过量均显著高于基底侧→腔侧(P<0.01).③Que 18.0 mg·L-1从基底侧→腔侧转运孵育90 min时,在腔侧检测到微量的异鼠李亭和柽柳黄素(<2μg·L-1),在9.0和18.0 mg·L-1双向转运中,在孵育120和150 min时均在对侧检测到微量槲皮素,但低于定量检测限微量槲皮素.Ique 18.0 mg·L-1组在腔侧→基底侧和基底侧→腔侧转运孵育90 min时,均在对侧检测到微量的异鼠李亭和柽柳黄素(<2μg·L-1),Ique 9.0和18.0 mg·L-1组双向转运中槲皮素检测结果与Que相同.④Que和Ique 9.0 mg·L-1腔侧→基底侧转运,在30~150 min内,PHL和Pt对Que和Ique跨膜转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且对Que转运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Ique的抑制率(P<0.01);另外,Pt对Que的抑制作用强于PHL(P<0.01),PHL对Ique的抑制作用强于Pt(P<0.01).结论 Que和Ique均可以完整的分子形式透过单层Caco-2细胞,并在跨膜转运过程中伴有广泛的代谢转化;GLUT1和GLUT2可能同时参与Que和Ique的跨膜转运,且GLUT2在Que跨膜转运中的作用更大,而GLUT1则在Ique跨膜转运中的作用更大.
作者:李素云;李峥;高薇娜;李敬来;张振清;郭长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