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对比分析

刘扬

关键词:传统手术, 小切口微创手术, 小儿疝气
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儿疝气患者14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70例实施传统手术的患儿为对照组,70例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的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指征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1.5±0.4)cm,手术时间(12.4±1.8)分钟,术中出血量(4.6±1.2) ml,术后住院时间(2.3±0.7)天,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0.7)cm,(19.8±2.3)分钟,(7.9±1.5)ml,(4.2±1.0)天;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明显低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均是治疗小儿疝气的有效方法,但小切口微创手术创伤更小,更利于患儿术后的早期恢复,安全性较高。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动脉采血穿刺点血肿发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动脉采血穿刺点血肿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组织、运用PDCA循环,针对活动前动脉采血穿刺点发生血肿进行原因分析,制作改良实用的止血带,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动脉采血穿刺点血肿发生率从活动前的20%下降到活动后的6.67%,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动脉采血穿刺点血肿的发生,提高了工作质量,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赖,保证了医疗安全。

    作者:林振宁;刘辉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年龄>65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在常规给予抗血小板、ACEI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鲁南欣康片;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15天。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鲁南欣康,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应该大力推广。

    作者:彭必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比较不同手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佳手术方式。方法:收治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有21例行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为对照组;27例行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IBN),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后的随访资料中,两组的 IPSS 和 Qmax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后无症状复发和任何并发症情况;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加重,3例患者排尿困难的症状有所缓解,1例患者2次发生急性尿潴留并发症,后经过膀胱颈切开术后,排尿困难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疗效更好,更具有安全性,应该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张保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征稿通知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观察与诊治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50例患儿治疗后,40例5天体温恢复正常(80%);2例6天恢复正常(4%);8例10天恢复正常(16%)。50例患儿中,痊愈40例(80%),40例出院胸片检查病灶完全吸收;好转10例(20%),10例体温恢复正常,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均在出院后5~8日复查显示病灶完全吸收。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柳瑞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逆行骨间背穿支皮瓣修复手热压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骨间背侧逆行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疗效。方法:收治手热压伤患者32例,其中20例采用逆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皮瓣(5cm×6cm)~(12cm×10cm),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均佳,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骨间背穿支皮瓣是修复手热压伤的较好的皮瓣选择。

    作者:王成;孙杰;张凯;肖文业;曲英伟;崔炳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壳聚糖医用膜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与常规方法对比,观察壳聚糖医用膜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糖尿病足溃疡期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壳聚糖功能性敷料治疗,对照组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治疗。观察两组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创面感染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换药时疼痛较轻,创面愈合时间较短,创面无感染及不良反应。结论:用功能性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期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且简便易行。

    作者:侯小琴;尹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梗死致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1年9月对2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其临床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通过上述的功能锻炼,其中24例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3例在帮助下行走,1例无效。结论:以心理护理为指导,功能锻炼为核心,早期实施整体化康复护理,使患者的心理状态、运动机能、生理功能都能得到大限度的康复,为早日走向社会,回归家庭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庞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支气管炎50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慢性支气管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护理质量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明显升高。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氧疗护理、预防风寒感冒、及时排痰、适当休息、坚持锻炼、改善居住环境和饮食调节是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查彩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男护士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优劣势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男护士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优势及劣势。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女护士对男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需求认可度,以及男护士的优势与不足等。结果:68.5%的被调查者对男护士的工作表示满意,仍有20.2%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男护士,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男护士在体力、心理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手术室男护士虽然存在不足,但只要找出对策,解决问题,男护士将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作者:赵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脉复杂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冠脉复杂病变患者112例,男65例,女47例,平均年龄(57.4±20.3)岁,均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病变数163处,植入支架203枚,成功率95.53%。术中未发生急性并发症,术后及住院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性心肌梗死2例;桡动脉闭塞5例,前臂肿胀1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复杂型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桂亮;吴斌;张亮;杨思进;田文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脑出血的防治

    在基层医院中,由于人口的老龄化、一级预防的长期依存性差、服华法林类药物监测不到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脑出血患者日益增多。本文旨在通过对脑出血病因、病理的阐述,提高一级预防的长期依存性,对脑出血予以积极防治。希望能对基层脑出血诊治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自伟;吕佐琴;李银霞;高玉魁;白兴勇;乔广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孕妇孕期系统监测、治疗及适时终止妊娠对新生儿预后的重要性。方法:随机抽取60例ICP病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60例ICP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期确诊 ICP 后进行系统监测、治疗及适时终止妊娠者30例(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 Apgar 1分钟评分4~7分1例, Apgar 1分钟评分≤3分1例,无新生儿死亡;未进行系统孕期检查、监测及治疗的ICP30例(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 1分钟评分4~7分8例,Apgar 1分钟评分≤3分2例,无新生儿死亡。结论:孕期系统监测及定期检查能尽早发现ICP并进行干预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新生儿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成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农牧区老年高血压病特点及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关系

    目的:探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农牧区老年高血压病特点及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关系。方法:纳入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农牧区>65岁高血压病患者2115例为高血压病组,纳入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农牧区>65岁非高血压病患者810例为非高血压病组,通过门诊和住院病例看患者对高血压的了解情况,根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数据情况研究数据。结果:高血压病组中高血压1~2级90.12%,高血压3级9.88%;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32.24%。在高血压病组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80.80%、58.52%和24.68%,与非高血压病组相比,高血压病组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糖均高(P<0.05)。结论:本市农牧区老年高血压以轻、中度为主,该群体对高血压病知晓率相对高,治疗、控制率偏低。农牧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因治疗、控制率低,又部分合并高血脂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

    作者:杜海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进展

    消化性溃疡(PU)属于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随着各类抗溃疡药物的不断出现,显著地提高了PU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改变了患者单纯依赖手术的命运。目前应用抗溃疡的方法和药物很多,本文就消化性溃疡的具体治疗作一简单阐述。

    作者:王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切除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根治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患者的出血量显著的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出现吻合口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排尿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功能障碍的治疗组的人数分别为2例、4例、6例、4例、5例、6例、3例,对照组出现的人数分别为6例、10例、11例、7例、10例、12例、7例,治疗组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模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林志扬;张伟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慢性病诊疗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慢性病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南京市孝陵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78例患者的分析,不分性别、年龄,其中39例治疗中辅以体质辨识问卷调查,辨别何种体质,进行针对性中医保健指导;另外39例对照组正常门诊治疗,未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以及针对性的中医养生保健指导,观察3个月后对慢性病控制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辅以体质辨识的患者,慢性病控制率81.25%,对照组的患者慢性病控制率72.51%,疗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慢性病患者在中医体质辨识指导下慢性病指标控制更好,更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乘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评价入院后48小时内平均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非糖尿病AMI患者283例,根据入院48小时的2次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6.18mmol/L(1组)、6.1~7.88mmol/L(2组)、>7.8mmol/L(3组)3组。组间比较不同平均空腹血糖水平的AMI患者临床特征、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事件及死亡的发生情况、住院治疗经过情况。结果:与1组比较,2组、3组中女性发生广泛前壁AMI的比例明显增多。随着平均空腹血糖的升高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吸烟、平均空腹血糖、CK-MB峰值、左室射血分数对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入院48小时内平均空腹血糖升高是非糖尿病AMI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心捷;尹素凤;谷瑞瑜;刘伟;蒋桦;肖雪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心理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心理的影响。方法:收治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施行人性化护理(包括群体式开放康复管理模式、针对性目的性健康教育、情感支持、个性化心理调适与生活关怀等);对照组仅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期6个月,使用UCLA孤独量表评定护理效果。结果:经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的孤独心理状态得到明显矫正。与对照组相比,UCLA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处意义(t=5.52,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地改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心理,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李秀美;邹远珍;温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患者满意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可获得确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