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患者体内甘氨双唑钠及代谢产物甲硝唑单剂量和多剂量药代动力学及排泄率比较

付良青;郭军华;高洪志;孙成春;梁月琴;吴德政

关键词:甘氨双唑钠, 药代动力学, 色谱法, 高效液相
摘要: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的单剂量和多剂量药代动力学,以评价CMNa的蓄积性.方法 5名肿瘤病人,单次或每隔1 d连续9次静脉滴注700 mg*m-2的CMNa液,分别在单次和第9次静滴后设定时间点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紫外法测定受试病人全血CMNa及其代谢产物甲硝唑浓度,对CMNa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了拟合,并对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和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及尿排泄率进行比较.结果 CMNa在病人体内分布及消除都很快,单剂量和多剂量静滴CMNa后血药浓度值和各药代动力学参数非常相近,没有明显差别.结论甘氨双唑钠不会在肿瘤病人体内蓄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延迟相预适应的研究进展

    参与心肌延迟相预适应的物质可分为触发物质、中介物质和效应物质,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孔雁军;刘艳霞;娄建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猕猴静脉推注加滴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后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研究猕猴静脉推注加滴注(20%∶80%)10、20和40 μg*kg-1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后血清抗原浓度-时间变化和药代动力学并与静脉推注比较.方法 ELISA法,测定浓度的专一性、灵敏度、重现性和测定范围,血清回收率和精密度均良好.结果猕猴血清内源性水平(144±101)ng*L-1;静脉推注后即刻浓度高,分别为(33±16),(56±8)和(91±28)μg*L-1,滴注期间稳定在22~27,37~44和63~65 μg*L-1,提示控制药量和滴注速率可使浓度维持在不同水平.停药后浓度迅速下降,平均末端相半衰期(t1/2)为 2.6~2.9 h.AUC(0~∞)随剂量成正比增大,全身清除率Cls不变.结论在给药量范围内表现为线性药代动力学.静脉推注药代动力学与推注加滴注组相近.

    作者:刘秀文;汤仲明;宋海峰;朱宝珍;王丽萍;张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组人内抑素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核表达的可溶性重组人内抑素(rhEndo)对ECV 304内皮细胞和原代培养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标仪进行噻唑蓝(MTT)法检测,同时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半胱天冬酶3活性分析观察该内抑素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该rhEndo明显抑制ECV 304细胞的增殖,MultiCycle DNA Cycle软件分析表明细胞增殖阻滞在G1期,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该内抑素可诱导ECV 304细胞凋亡,且与半胱天冬酶3活性增强有关,但对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并未产生明显的作用.结论内抑素可明显抑制ECV 30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但对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这将有利于与血管新生有关的疾病如癌症等的治疗.

    作者:任斌;朱年春;智强;罗昭锋;王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硫喷妥钠对大鼠不同脑区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喷妥钠对大鼠不同脑区ATP酶活性的动态影响,是否与麻醉作用有关.方法采用♂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10 mL*kg-1,ip)对照期组及给硫喷妥钠(30 mg*kg-1,ip)后的诱导期组、麻醉期组、恢复期组、清醒期组.断头取脑,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脑皮层、脑干、海马和纹状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给硫喷妥钠后大脑皮层的Na+,K+-ATP酶活性在诱导期和恢复期显著降低,而Ca2+-ATP酶活性在诱导期和麻醉期显著升高,到清醒期时,两种酶活性均恢复到对照期组水平;脑干的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在给硫喷妥钠后诱导期、麻醉期和恢复期均显著低于对照期组,直至清醒期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以诱导期低.海马、纹状体的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则在整个麻醉期间无明显变化.结论硫喷妥钠的全麻作用可能与其影响大脑皮层和脑干的ATP酶活性有关.

    作者:张林;戴体俊;刘红亮;孟晶;段世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及其突触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和突触活动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以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为标本,使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记录方式,通过压力注射给药的方法观察皮质酮对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及其自发性突触活动的影响.结果皮质酮1、10和100 μmol*L-1可使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电流的幅度分别增加(14±8)%、(41±13)%和(58±9)%,其增强效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特征,但没有电压依赖性,也不改变钙通道的电学特征.100 μmol*L-1皮质酮可使海马神经元突触活动的发生频率增加约4倍.在使用河豚毒素阻断神经元的突触传递活动后,皮质酮仍然可以诱发低频(4.6±1.0)Hz低幅(0.18±0.09)nA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结论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电流及其突触活动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皮质酮的即刻增强效应可能与其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无关.

    作者:郑建全;杨爱珍;周建政;刘传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洛土辛对心肌及阴茎海绵体环核苷酸含量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洛土辛(Lot)对磷酸二酯酶(PDE)Ⅲ或Ⅴ亚型的抑制作用及选择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及收缩张力记录.结果 Lot和氨力农(Amr)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心肌cAMP含量,且Lot的作用强于Amr.在家兔阴茎海绵体,Lot和扎普司特(Zap)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海绵体cGMP含量,Lot的作用远弱于Zap.Lot,罂粟碱(Pap)、Zap及Amr可显著抑制预先用苯肾上腺素诱发的阴茎海绵体血管收缩,其EC50分别依次为Zap>Pap>Amr>Lot.结论提示洛土辛的作用机理可能与选择性的抑制PDE Ⅲ有关.

    作者:赵志方;张延琳;喻欣;冯秀玲;王嘉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肿瘤患者体内甘氨双唑钠及代谢产物甲硝唑单剂量和多剂量药代动力学及排泄率比较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的单剂量和多剂量药代动力学,以评价CMNa的蓄积性.方法 5名肿瘤病人,单次或每隔1 d连续9次静脉滴注700 mg*m-2的CMNa液,分别在单次和第9次静滴后设定时间点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紫外法测定受试病人全血CMNa及其代谢产物甲硝唑浓度,对CMNa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了拟合,并对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和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及尿排泄率进行比较.结果 CMNa在病人体内分布及消除都很快,单剂量和多剂量静滴CMNa后血药浓度值和各药代动力学参数非常相近,没有明显差别.结论甘氨双唑钠不会在肿瘤病人体内蓄积.

    作者:付良青;郭军华;高洪志;孙成春;梁月琴;吴德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芍药苷对培养小鼠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芍药苷是否促进培养皮层神经细胞的存活,并对抗兴奋性氨基酸海人藻酸(KA)所致的神经损伤.方法解剖分离15 d胚胎小鼠皮层神经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加药培养,台盼蓝染色细胞,相差显微镜及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①加入芍药苷 20.8和41.6 mg*L-1培养4 d增加神经细胞存活数量,降低死亡率.②加入KA 50 μmol*L-1作用30 min,神经元肿胀,失去折光性,核偏位,死亡率增高.预先加入芍药苷20.8和41.6 mg*L-1培养4 d,可对抗KA所致的神经损伤.结论芍药苷可增加神经细胞存活数量,降低死亡率,对抗KA所致的兴奋性神经损伤.

    作者:吴玉梅;许汉鹏;王春婷;杨浩;鞠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铅抑制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慢失活钾电流

    目的慢失活外向K+电流(ID)对于长时程持续刺激中延迟动作电位的发放,调节其发放频率和复极化有重要意义,其改变对神经元的兴奋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铅(Pb2+)对神经元细胞ID的效应,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根据动力学和药理学特性分离鉴定大鼠背根神经节(DRG)ID,观察Pb2+对ID的抑制效应.结果 Pb2+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ID.0.1,1.0,10.0 和100.0 μmol*L-1 Pb2+对+60 mV处ID的抑制率分别为(6.9±0.6)%、(29.3±3.0)%、(85.9±5.1)%和(99.4±7.0)%(n=15),IC50为2.4 μmol*L-1.ID的激活具有电压依赖性,Pb2+对ID的抑制作用也具有电压依赖性,大抑制作用发生在+60 mV处.10.0 μmol*L-1 Pb2+使得ID电流的稳态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并延长ID的激活时间常数,提示Pb2+增加了ID的激活时程.结论 Pb2+显著抑制DRG神经元ID电流,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这可能是Pb2+影响神经细胞功能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戴晓青;阮迪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塞替派、环磷酰胺诱发的人支气管上皮恶性转化细胞的致瘤性

    目的观察塞替派(TE)及环磷酰胺(CP)能否诱发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恶性转化细胞成瘤.方法以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为对照,以TE诱发转化细胞(BEAS-TE)的琼脂糖克隆扩增细胞(BEAS-STE)及CP诱发转化细胞(BEAS-CP)的琼脂糖克隆扩增细胞(BEAS-SCP)为靶细胞接种于3~4周龄裸鼠,每组接种6只,♂♀各半.结果接种后26周,对照组无一长出肿瘤,BEAS-STE组有5只长出肿瘤,BEAS-SCP组有1只长出肿瘤,其中BEAS-STE组有3只裸鼠的肿瘤直径在1 cm以上.经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肿瘤为低分化癌肉瘤组织.结论 TE、CP诱发恶性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转化细胞均具有裸鼠致瘤性.

    作者:周喆;袁素波;廖明阳;陈光宇;袁本利;余寿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凝血因子Ⅸ复合物制品在鼠非停滞模型上的潜在致血栓性的评价

    目的评价两种凝血因子Ⅸ复合物的潜在致血栓危险性.方法采用鼠非停滞模型,动态监测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采用国产DEAE-琼脂糖快胶离子交换层析和Ca3(PO4)2吸附法相结合的层析工艺制备的凝血因子Ⅸ复合物引起的上述指标的变化均明显低于改良凝胶吸附法制备的凝血因子Ⅸ复合物.结论用国产DEAE-琼脂糖快胶离子交换层析和Ca3(PO4)2吸附法相结合的层析工艺可明显减少凝血因子活化,降低制品的潜在致血栓性.

    作者:余蓉;邬杨斌;杜俊蓉;李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本芴醇衍生物LY980503逆转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MCF/DOX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

    目的探讨本芴醇衍生物LY980503对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多柔比星(Dox)浓度; 应用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LY980503对肿瘤多药耐药的体内逆转作用.结果 LY980503在4.0 μmol*L-1(非细胞毒剂量)能大部逆转人乳腺癌耐Dox细胞株MCF/Dox对Dox的耐药性; 药物蓄积实验表明,LY980503能显著增加MCF/Dox细胞内Dox蓄积;10 μmol*L-1 LY980503作用96 h能明显抑制MCF/Dox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将MCF/Dox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接种后d 42,合用LY980503(200 mg*kg-1*d-1×3,ig)的移植瘤体积(0.34±0.19)cm3较单用Dox的移植瘤体积(0.90±0.32)cm3显著缩小.结论LY980503在体外及体内均能有效逆转MCF/Dox细胞对Dox的耐药性.

    作者:吴达龙;吕焕章;黄丰;尹立新;万永玲;郭军华;吴德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地佐环平对缺血突触体氨基酸释放和游离钙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地佐环平(MK-801)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与兴奋性氨基酸(EAA)和抑制性氨基酸(IAA)释放的关系.方法营养液中去除糖和氧,建立大鼠脑突触体缺血模型,检测静息及高钾去极化状态下,缺血突触体EAA和IAA释放量及游离钙浓度.结果大鼠突触体缺血状态致天冬氨酸和甘氨酸、牛磺酸、γ-氨基丁酸释放量明显增加,而谷氨酸亦有增加趋势.缺血+50 mmol*L-1 K+刺激后,上述EAA及IAA释放量均进一步增加.静息及去极化状态下的缺血突触体游离钙浓度显著增加.MK-801 0.1 mmol*L-1可显著阻遏静息及去极化状态缺血突触体释放EAA及IAA,但对EAA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亦明显降低两种状态下缺血突触体内游离钙浓度.结论 MK-801的抗脑缺血致脑损伤作用,至少部分与其对抗缺血引起的突触体内游离钙浓度升高和EAA释放量增加的作用有关.

    作者:蒋青松;徐蜀远;周歧新;杨俊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太湖水华微囊藻毒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蓝藻水华已成为太湖的严重污染物,本文旨在阐明其对哺乳动物的潜在危害.方法应用巨噬细胞吞噬实验、脾淋巴细胞转化法、溶血分光光度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以及酶联免疫测定等手段较系统地分析了太湖微囊藻毒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当ip 5 mL*kg-1(相当于20 mg*kg-1)连续7 d时,该微囊藻毒素不仅引起小鼠肝、脾肿大,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而且抑制小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及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使得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及其在血清中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太湖微囊藻毒素对小鼠的毒性涉及到免疫系统基因和分子的多层次、多方面,它对小鼠免疫功能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露;沈萍萍;周莹;华子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异钩藤碱对猫的心血管作用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目的用麻醉猫研究异钩藤碱(Iso)的心血管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异钩藤碱粉末,分别临用时配制(FPI)和配好后室温放置1周备用(DPI).以RM-6000八道生理仪记录猫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相应时间点取血1.0 mL.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Iso的降压及负性频率效应与其给药剂量及血药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同剂量的DPI和FPI给药,FPI的起效时间、疗效维持时间及大效应均强于DPI.结论 Iso的降压及负性频率效应与其给药剂量及血药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Iso的溶液剂型不稳定,室温放置1周后可降低其心血管药理效应.

    作者:余俊先;吴芹;谢笑龙;黄燮南;孙安盛;石京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00只比格犬心电图分析

    目的对不同年龄的比格(Beagle)犬,进行了6个导联的心电图描记和分析,建立了心电图基本数据.方法 200条6~36月龄Beagle犬,在清醒情况下记录Ⅰ、Ⅱ、Ⅲ、aVR、aVL和aAF 6个导联的心电图.结果 200只Beagle犬均为窦性心律.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犬心率不同,雌性犬略快,随年龄增加,心率变缓.Beagle犬心电图各波形与人相似,P-R间期为0.09~0.12 s,QRS波群为0.04~0.06 s,Q-T间期为0.17~0.21 s.随着年龄增大,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QRS波群年龄性别差异不显著.S-T段一般与QRS末端合并,大多数位于等电位线,S-T段上移的占12%,一般为上抬或斜升型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 mm.Beagle 犬存在着窦性心律不齐,比例为15%.结论建立了心电图基本数据,可供实验时参考.

    作者:刘启德;许庆文;杨守凯;符坚;王宁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维拉帕米对母鸡口服三邻甲苯基磷酸酯后脑干微粒体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是否会对母鸡口服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后脑干微粒体蛋白磷酸化有影响.方法维拉帕米的给药剂量为7 mg*kg-1(im),给药共4 d(d 1~d 4),d 2 ig TOCP 750 mg*kg-1.体外实验测定 [γ-32P]ATP磷酸基团对蛋白质的渗入量来表示蛋白质磷酸化的强弱,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离放射性标记的蛋白质并用放射自显影术来显示磷酸化的蛋白质,蛋白质磷酸化的变化以吸光度值的变化来定量.结果给予TOCP后,鸡脑干微粒体蛋白的整体磷酸化水平增强,特别是45、41和32 ku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分别增加至对照组的118.7%、173.7%、172.7%; 而维拉帕米则能消除TOCP处理组磷酸化水平的增加.结论维持脑干微粒体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平衡可能是钙通道阻断剂缓解迟发性神经毒性的机理之一.

    作者:李明;伍一军;冷欣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