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秀芝;孙雪丽;国小丽;宁彬
脑梗死属于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及凝血过程,其形态大小、功能特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本文就血小板平均容积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做一简单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能有所帮助。
作者:喻志慧;陈煜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 MRI 表现。方法: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放射性脑病(REP)患者29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检出病灶59个,其中42个(42/59,71.19%)位于颞叶底部,59个病灶MRI信号异常。结论:结合放疗史及MRI的表现有助于REP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肖来华;刘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TURP)治疗患者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TURP患者手术发生并发症20例,发生率18.52%,其中术后出血10例(7例膀胱冲洗后再次牵引导管止血,3例再次电切镜止血)、6例尿道狭窄(定期尿道扩张处理)、3例尿失禁(膀胱造瘘处理)、1例尿道电切综合征(利尿脱水剂、吸氧、抗心衰等处理),皆在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并发症病因复杂,应及时做好相关的预防与对症处理,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青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气刀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消化道息肉患者361例,采用内镜下氩气刀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内镜下氩气刀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显著。
作者:肖智;赵开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断裂泪小管断端处的吻合方法及术后的临床观察。方法:收治泪小管断裂患者52例,采用硬膜外导管手术治疗,并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各种异常状况,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手术进行得较为顺利,在手术期间没有出现较重的不良反应或是异常情况。通过随访调查,7个月后52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中,50例吻合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高达96.1%。结论:泪小管断裂采用硬膜外导管作为内支撑物,直接缝合断端的组织物,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泪小管断裂处的吻合方法。
作者:张小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病例-对照回顾性调查,对479例不同中医证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479例正常人的银屑病家族史等13类已知银屑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认真调查、量化,采用 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风热血燥证的遗传因素和神经精神因素的Exp(B)值分别10.978(sig.=0.001)和5.260(sig.<0.001)。结论:遗传因素和神经精神因素为寻常型银屑病风热血燥证的发病危险因素。
作者:杨广智;麦丽霞;袁素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复杂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复杂骨盆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Tile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处理,然后根据具体的类型采取对应的入路和内固定手术方法处理。术后随访>9个月,采用 Matta 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优30例,良21例,可5例,差0例,总优良率91.07%。结论:复杂骨盆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疾病,治疗难度很大,应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采取对应的入路与内固定术处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作者:杨新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治疗疗效。方法: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有158例ADHD 患者来我科咨询、治疗、接受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家庭教育、药物和行为治疗。观察疗效。结果:158例 ADHD 经治疗症状都有所改善。11例青春期患儿治疗效果不如140例儿童效果显著,7例成人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ADHD,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闫素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调查分析合肥某社区成人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人群普查的方法,对合肥某乡镇社区>30岁常住人群4720人进行空腹血糖检查,血糖6.0~7.0mmol/L者,均择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DM及IGR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0岁以后各年龄组DM及IFG男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T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DM、IFG、IGT患病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70岁组患病率高。随着体重的增加,DM和IGR患病率逐渐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DM、IGR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高血压患者的DM、IGR患病率也高。结论:合肥某乡镇社区成人DM及IGR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种危险因素参与糖代谢异常的发展。
作者:乔瑾;洪应生;程叶耕;张昌富;查明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尿道膀胱镜好克钳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膀胱结石患者11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予传统经腹结石摘除术,研究组予经尿道膀胱镜好克钳碎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镜好克钳碎石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刘永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5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支持及对症处理,治疗组30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注,5~10mg/(kg·日),1次/日;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注,10~15mg/kg,1次/日。疗程均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95.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室性早搏患者50例,应用稳心颗粒,1袋/次,温开水速服,3次/日;美托洛尔,12.5mg/次,口服,2次/日。4周1个疗程。观察服药前后的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32例(64%),有效15例(30%),无效3例(6%),总有效率94%,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稳心颗粒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能较好地控制室性早搏的发作,安全性能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钟进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喉罩七氟醚全麻与氯胺酮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戴环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进行包皮环切术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氯胺酮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研究组36例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并对两组的应用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麻醉后5分钟、手术时及手术结束后5分钟的 BP、HR、SPO2等指标、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实施戴环包皮环切术时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针对其他麻醉方案而言,前者的麻醉方案起效快,且能够保证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术后平稳苏醒比较快,因此其更利于在小儿门诊手术中应用。
作者:舒礼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经饮食控制及单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加用吡格列酮治疗4周和12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胰岛素用量的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后4周及12周后FPG、2hPG和HbA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每日胰岛素用量由(75±7)U减至(30±3)U(P<0.01),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下降,个别患者出现下肢轻度水肿不良反应。结论:饮食控制及单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吡格列酮治疗,可使血糖得到持续改善,并能减少全天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冯翠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俯卧位通气(PP)加肺复张(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对ARDS患者采取PP治疗加RM联合治疗2次,治疗间隔4小时。对于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采取24小时之后的再次PP治疗,持续6小时。并在治疗的前后各2小时节点联合RM治疗。记录患者在3次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和氧合指标。并采取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结果:42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 PaO2、 PaCO2、PaO2/Fi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治疗后患者PaO2均得到显著性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2次治疗之后,PaCO2的下降趋势并不明显。PaO2/FiO2为第1次和第2次治疗前后的差距大,和其他几次治疗的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PP联合RM治疗ARDS,可缓解患者的低氧和缺氧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高碳酸血症的纠正,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展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服务型的护理管理理念,护士长在应用人性化管理时,应首先提升自身的管理理念、人格魅力以及执行力。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尊重护士,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合理授权来为护士创造发展的空间,通过巧妙运用激励机制来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加强与护士间的沟通等。通过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和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改善了医护、护患关系。因此,护士长实行人性化管理,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动力,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助力。
作者:张效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后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则不干预。对两组患儿喘息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反复喘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能减少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率,疗效确切,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作者:官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胃肠息肉临床治疗中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高频电刀联合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胃肠息肉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全部进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对照组全部进行电凝联合高频电刀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胃肠息肉切除有效性。结果:观察组胃肠息肉全部一次性切除,并且手术进行顺利;对照组胃肠息肉一次性切除34例(85.0%)。两组患者胃肠息肉一次性切除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桂元;黄子成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因及对策。方法:2012-2013年收治心血管内科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综合汇总。结果:发现感染病原菌患者35例(4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年龄>62岁28例(80%)。存在高血压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病患者24例(68.57%)。结论: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老年人较多,且多伴慢性疾病。
作者:林凤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规范化管理的常遇问题以及应对措施。方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人工流产术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分析规范化管理工作中的常遇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有效规避规范化管理工作风险。结果:人工流产术规范化管理的常遇问题主要包括环境问题、隐私问题、沟通问题及技术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此类问题的管理,即完善管理制度、改善操作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及提高操作技术。结论:在人工流产术管理工作中应该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将应对措施付诸实践,以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自琼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