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过几则病例看急诊ICU临床药师的关注点

涂学君

关键词:病例, 临床药师, 关注点
摘要:目的:急诊ICU患者病情紧急、疾病多样,危重患者多、特殊人群多(如重度肝肾功能损害),故需平衡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的情况多;透析需调整剂量的情况多,药物使用复杂、疗程长的情况多,故用药方案更换多,药物种类多,以及非常规性使用多。急诊ICU感染患者的特点是基础疾病严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耐药菌多,故联合用药多;需侵入性诊疗措施,医院环境易发生交叉感染,重症感染多,故高级别、广谱抗生素使用多;感染类型多,故需考虑组织分布的情况多;静脉药物使用多。临床药师要针对以上情况去考虑用药的合理性。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它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咯血,咳出支气管管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气道阻塞的症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严重者会窒息,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很少见,因此与这种疾病相关的研究也并不多,本文主要对纤维素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许承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在临床工作中,护患纠纷时有发生,对医疗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护患纠纷可因护理人员服务态度问题引发,也可因护士护理文件书写的不规范引发,或者因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等。针对原因,需采取相关措施,包括促进护理人员熟悉掌握规章制度,增加护理人员比例,合理配置人力,不断加强护患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护患关系,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士业务技能,严格护理质量管理等。本文简要分析护患纠纷原因并探讨防范措施。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5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57例HSP患儿的发病季节、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发病平均(6.5±1.2)岁,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秋冬季节发病居多。85.96%的患儿起病前有明确诱因,其中78.94%的患儿发病前1~4周内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史。临床表现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28例,以关节症状为首发10例,以腹部症状为首发19例。误诊8例,以腹部症状为首发症状。57例HSP患儿中D-二聚体升高31例,阳性率54.4%;血小板升高34例,异常率59.65%,显示HSP患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57例患儿中发生肾损害5例(8.77%)。治疗后痊愈出院无复发52例,复发再住院1次3例,复发再住院2次2例。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仍是以感染为第1位。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时,易导致误诊。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肾脏损害程度是影响HSP病程和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黄少玲;于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因疑似心绞痛行冠脉造影检查中发现冠脉慢血流患者与冠脉造影正常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浓度的差异,探讨ADMA水平与冠脉慢血流现象的关系。方法:测定124例冠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患者及110例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的血浆ADMA浓度,并分析两组水平差异。结果:冠脉慢血流组血浆ADMA浓度明显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0.3,0.7±0.3,P=0.01)。结论:ADMA水平与冠脉慢血流发生有关,ADMA的浓度增高是冠脉慢血流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作者:朱志玲;罗礼云;李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筋结点临床运用概况

    目的:通过检索国内1990-2013年以来的文献,对期间报道临床运用经筋结点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以往的文献中,经筋结点临床主要运用于中风偏瘫及痉挛性相关疾病,经筋结点对痉挛性疾病疗效确切。由于经筋结点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只局限于中风偏瘫及某些痉挛性疾病,提示在今后的研究中,经筋结点的治疗范围是否可以拓展到偏瘫以外的痉挛性疾病及舒缓性疾病即“萎症”等其他疾病的治疗上,并探讨规范的多样化治疗方法。

    作者:唐艺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检验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及耐药性。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将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法测定药敏性,真菌采用真菌药敏条进行鉴定。结果:本组80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1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8株(51.79%),革兰阴性菌47株(41.96%),真菌7株(6.25%),常见的感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链球菌。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主要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结论:呼吸道感染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多重耐药现象普遍,临床上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用药,以缓解目前临床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作者:马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喜疗妥软膏在治疗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喜疗妥软膏治疗静脉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采用局部外涂喜疗妥软膏结合适当按摩患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饱和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患处的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红和(或)肿消退时间长短、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皮肤红和(或)肿消退时间12.0±4.8小时,治疗总有效率98.0%;对照组皮肤红和(或)肿消退时间24.0±4.2小时,治疗总有效率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局部皮肤红和(或)肿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局部外涂喜疗妥软膏结合适当按摩患处治疗静脉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的方法具有治疗效果好、局部皮肤红和(或)肿消退时间消退快等优点,而且喜疗妥软膏取材方便,使用简单,易于观察,安全高效。

    作者:黄艳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丹红注射液用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35/38),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内皮功能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用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叶酸联合维生素C逆转萎缩性胃炎患者癌前病变的疗效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维生素C逆转萎缩性胃炎患者癌前病变的作用。方法:将12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在常规幽门螺旋杆菌(Hp)根治基础上给予叶酸联合维生素C,对照组仅给予常规Hp根治。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率、胃镜和组织病理检查变化、Hp转移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胃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90.5%和87.3%,而对照组分别为73.4%、68.7%和34.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 Hp 转阴率96.7%,和对照组(91.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Hp根治基础上,联合叶酸和维生素C能够显著缓解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逆转癌前病变。

    作者:马章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B-Lynch缝合防治产后出血28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在处理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B-LYNCH缝合产妇2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计算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有效率。结果:28例患者采用 B-Lynch缝合术治疗后,手术时间(73±5)分钟,出血量(1245±56)ml。28例患者均有效止血,血压上升,生命体征平稳,阴道流血减少,尿量增多,有效率达100.0%,无一例患者因发生继发性出血而切除子宫。术后均采用缩宫素和抗生素防治感染,8~12天后痊愈出院,随访到产后42天。术后无发热及产褥感染患者。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正常。结论:B-Lynch缝合术在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迅速,止血效果确切的特点。

    作者:吴观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冷刀锥切(CKC)治疗的效果及术后高危型HPV的消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2年行冷刀锥切术治疗24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冷刀锥切术前后结果一致171例(69%);两者结果有差异78例(31%)。宫颈病变程度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级:CIN Ⅰ42例(17%),CIN Ⅱ96例(39%),CIN Ⅲ111例(44%),其中 HPV 感染216例(87%)。术前高危型 HPV 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6个、12个、24个月清除率分别为82.1%、90.1%、94.4%。结论:宫颈冷刀锥在宫颈CIN的诊断及治疗上具有优势,术后高危型HPV大部分消退。

    作者:阳晓红;张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米索前列醇配合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在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合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孕周6~10周,按照自愿使用何种手术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术前1小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1小时后使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则使用传统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术中患者疼痛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术中疼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配合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创伤小、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又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健康指导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排便的影响

    目的:评价健康指导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观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便秘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便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体康复。

    作者:王建国;张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1-2013年收治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优良率98.7%,对照组93.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0,P<0.05)。干预组Eds QL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社交功能及情感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8.503,10.960,6.460,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尿糖等,显著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应予以临床应用。

    作者:魏翠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职业病体检护理中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目的:对职业病体检护理中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职业病体检护理患者86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在本次体检护理中,58例患者表示满意,26例患者表示一般,2例患者由于等待时间比较长而表示不满意,患者满意率97.67%。结论:在职业病体检护理中构建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避免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光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患者17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分为两组分别加用培哚普利和酚妥拉明,探讨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总结治疗效果和治疗体会。结果:甲组显效9例(10.5%),总有效率55.8%;乙组显效8例(9.3%),总有效率57.0%。结论: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过程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分析个体的伴发病情况,针对用药,可使疗效满意。

    作者:祁向荣;陈必勤;张馨予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儿恶性黑色素瘤心脏转移1例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眼、外阴、直肠、肛门等部位,多见于30岁以上成人,小儿少见。本文对1例小儿恶性黑色素瘤进行探讨,发现该患儿可能为隐匿性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广泛转移至心脏、胸膜及肺。

    作者:蔡敏;王芳;姜旭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HPLC-ELSD法测定血府逐瘀口服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血府逐瘀口服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控制在1ml/分,柱温控制在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控制105℃,空气或氮气作为其中的雾化气体,其流速控制在3.0L/分。结果:苦杏仁苷的进样量0.856~4.28μg,其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与进样量的自然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99.06%,RSD=1.39(n=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血府逐瘀口服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孙琦;仲崇琳;杨美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健康体检712例尿常规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尿液分析异常结果的检出率。方法:对712例健康体检人群的尿干化学及尿有形成分镜检分析。结果:712例尿液检查结果显示尿液标本阳性指标总检出率18.1%,泌尿系统感染在健康人群中是常见的疾病,可发生于所有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分析各指标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各个年龄段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测是健康体检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项目,有助于发现亚健康人群,对早期诊断及疾病预防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兆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不同肾囊肿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法在治疗肾囊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治疗肾囊肿方法,观察比较经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术、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及开放性肾囊肿切除术3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结果:后腹腔镜手术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肾囊肿穿刺术术后复发率高。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较多。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已成为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上治疗肾囊肿应根据不同病例特点选择合适手术方式,以争取治疗肾囊肿的效果大化。

    作者:杨远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