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用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疗效观察

王净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35/38),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内皮功能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用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患者31例足浴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临床疗效。方法:2008-2013年收治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扩张血管、抗凝、降脂、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方泡脚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随诊半年,观察其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爱霞;缪亚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气管切开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脱机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并拔出气管套管的疗效、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患者30例,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左心功不全:11例在无创正压通气支持下,间断试堵管成功,完全堵管观察72~96小时病情稳定后顺利拔出气管套管;2例失败,经行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CT检查均发现异常,1例气管造瘘腔环形狭窄,1例气管下端狭窄,放弃拔管。合并OSA:6例拔管成功,3例因咽部组织松弛,卧位睡眠时出现Ⅱ型呼吸衰竭放弃拔管。合并支气管扩张:4例拔管成功,4例因咳嗽频繁,造成人机对抗和不耐受而放弃。所有患者在无创正压通气支持中均未出现皮下或纵隔气肿。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可使部分患者拔出气管套管,节省医疗资源,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痛苦,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方法安全。

    作者:张玉溪;王志新;夏玉红;陈宏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心血管患者78例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讨论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7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好转。不同类型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如下:急性肺栓塞100.0%(2/2),主动脉夹层80.0%(4/5),急性左心衰竭100.0%(8/8),急性心肌梗死88.2%(15/17),急性心绞痛89.1%(41/46)。结论:针对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上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法,以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质量。

    作者:王文娟;曾学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HPLC-ELSD法测定血府逐瘀口服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血府逐瘀口服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控制在1ml/分,柱温控制在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控制105℃,空气或氮气作为其中的雾化气体,其流速控制在3.0L/分。结果:苦杏仁苷的进样量0.856~4.28μg,其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与进样量的自然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99.06%,RSD=1.39(n=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血府逐瘀口服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孙琦;仲崇琳;杨美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7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胆宁片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

    作者:马菊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350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及评价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3年3月收治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35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50例均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0~25分钟,平均18分钟,出现阴囊积气8例,术后1~2天出院,术后出现复发3例,复发率0.85%,无阴囊血肿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一种好方法,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郭二伟;马春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老年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和肠道恢复时间。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上都有着更好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锟;沙拉衣丁·沙力克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普及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普及小学生心肺复苏(CPR)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多媒体方式理论讲解,简洁易懂的口诀传授,现身施教,学员训练等形式对南昌市8所大型小学部分学生进行培训,参与培训的护理人员为通过了国家救护知识师资培训合格者。通过自制表格对学员的知晓率、施救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后学员的知晓率、施救意愿和互助意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从小学抓起,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能以点带面,增强公众的救护意识。

    作者:程艳萍;章萍;陈热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乡镇卫生院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目的: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为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有着重大影响。由于乡镇医院门诊注射室的患者多、病情复杂、易交叉感染,同时还存在护士少且专业技能偏低、管理不到位等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增强护理安全的有效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护士临床用药的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查对工作;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能力;严格做好无菌、消毒和职业防护;加强巡视;加强管理。本文对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韩桂颖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情况的影响

    目的:研究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88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宣教组82例(给予健康宣教),对照组106例,每年随访1次,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情况。结果:2012年、2013年,宣教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50.6±15.4mmHg VS 161.4±21.0mmHg;131.5±13.2mmHg VS 155.6±20.6mmHg,P<0.05);宣教组2012年、2013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13.4%,对照组对应为29.2%、3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血压,防止疾病发展。

    作者:冯学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眼挫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5月-2009年6月收治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49例(49眼),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前房冲洗等处理,必要时采取手术方法降低眼压。观察其疗效。结果:49例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中,经综合治疗后,出院时全部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出院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0.8~1.237例(75.5%),0.3~0.67例(14.3%),0.3~0.063例(6.1%),0.05~光感2例(4.1%)。随访半年眼压正常,视力稳定。结论: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治疗时应尽可能保护视功能。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观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采血时间、用药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愈率85.0%,观察组治愈率91.7%;对照组护理不满意1例,观察组未出现护理不满意病例,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时效性,为患者及时救治赢得了较多的时间。

    作者:杨兆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260例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0例患者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24例。其中结石直径>2cm、鹿角形结石、术前有尿路感染、手术时间>60分钟、术中灌注泵压力>120mmHg 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患者均经抗感染、扩容等治疗后治愈。结论:结石体积大、鹿角形肾结石、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手术时间长、灌注泵压力高是PCNL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子。抗生素及扩容是其治疗的关键。

    作者:葛卫军;杨华伟;谢晓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检验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及耐药性。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将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法测定药敏性,真菌采用真菌药敏条进行鉴定。结果:本组80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1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8株(51.79%),革兰阴性菌47株(41.96%),真菌7株(6.25%),常见的感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链球菌。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主要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结论:呼吸道感染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多重耐药现象普遍,临床上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用药,以缓解目前临床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作者:马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 AECOPD 患者2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4天、7天、10天、14天进行血常规检查,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来判断是否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对血清PCT的检查,根据PCT检查结果确定是否使用抗生素。结果:观察组143例患者PCT阳性103例,阳性率72.0%,hs-CRP 阳性85例,阳性率5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抗生素(8.1±1.9)天,患者住院时间(11.2±19)天,二重感染7例(4.9%);对照组使用抗生素(22.3±5.7)天,患者住院时间(22.2±7.8)天,二重感染34例(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是判断是否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指标,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资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多发性骨髓瘤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贫血症状33例,骨骼疼痛28例,双下肢活动障碍3例,发热3例,有明确感染部位9例,下肢水肿7例,蛋白尿20例,肾衰竭14例,出血倾向3例,误诊18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单克隆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为减少漏诊及误诊,争取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斗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森田疗法“为所当为”原则深入解读

    本文对森田疗法中“为所当为”原则结合咨询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解读,从事情分类、筛选标准、神经症者不同阶段做事原则及能力的萃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对神经症的心理咨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蓉;郭国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理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2年收治年龄>60岁的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同期体检检测显示正常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量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症状以及食管外症状相对于对照组发生率高;观察组心理状况比对照组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GERD患者心理状况因为疾病呈现下降趋势,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中,因此需要对其有更多的关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应用高场磁共振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及二维稳态进动快速采集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研究

    目的:总结高场3.0T磁共振平扫T1WI、T2WI序列,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及二维稳态进动快速采集成像(2DFIESTA)在鉴别诊断肝血管瘤(HH)和肝囊肿(H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3.0T核磁共振动态增强确诊的449例 HH 患者以及776例 HC 患者在高场3.0T 磁共振各平扫序列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结果:依据对各种不同MRI平扫序列分析,MRI平扫诊断肝血管瘤正确417个,错误32个;诊断肝囊肿正确738个,错误38个。结论:无需应用静脉增强扫描,可以通过磁共振平扫T1WI、T2WI序列结合DWI序列及2DFIESTA序列鉴别诊断绝大多数的HH和HC。

    作者:王嗣华;赵国营;方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皮肤科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皮肤科病种繁多,在临床教学中宜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从皮疹入手,由表象到本质,结合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从多个层面加强学生对常见皮肤病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做到理论与操作并重,使学生对皮肤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认知。

    作者:邹先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