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刘建国

关键词: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症状,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理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2年收治年龄>60岁的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同期体检检测显示正常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量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症状以及食管外症状相对于对照组发生率高;观察组心理状况比对照组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GERD患者心理状况因为疾病呈现下降趋势,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中,因此需要对其有更多的关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过敏性紫癜5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57例HSP患儿的发病季节、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发病平均(6.5±1.2)岁,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秋冬季节发病居多。85.96%的患儿起病前有明确诱因,其中78.94%的患儿发病前1~4周内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史。临床表现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28例,以关节症状为首发10例,以腹部症状为首发19例。误诊8例,以腹部症状为首发症状。57例HSP患儿中D-二聚体升高31例,阳性率54.4%;血小板升高34例,异常率59.65%,显示HSP患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57例患儿中发生肾损害5例(8.77%)。治疗后痊愈出院无复发52例,复发再住院1次3例,复发再住院2次2例。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仍是以感染为第1位。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时,易导致误诊。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肾脏损害程度是影响HSP病程和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黄少玲;于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分析

    检验科发生感染的原因比较复杂,与众多因素有着关联,包括医院内管理人员的不重视,不能形成相对严格的规则制度,检验科的工作人员缺乏基础的预防感染知识以及医院内的硬件设施陈旧等。因此,管理人员要对检验科发生感染高度重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加强对工作人员预防感染知识的宣导和宣教,更新工作人员的观念,定期对硬件设施进行检查和消毒或者是更换,保证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检验科发生感染的概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均于月经干净3~7天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本组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0.0±7.1)分钟,术中出血量(143.3±12.2)ml,患者下床活动时间(17.0±0.9)小时,肛门排气时间(17.1±1.3)小时,切口延期愈合1例,术后发热4例,住院天数(5.2±1.1)天。结论:加强心理、术前、术后的护理,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黄献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锁定锁骨钩钢板治疗成人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和探讨锁定锁骨钩钢板治疗成人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锁骨远端骨折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锁定锁骨钩钢板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7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例患者均进行了6~12个月的连续随访,两组均恢复良好,未发生钢板断裂、松动,以及再次骨折和脱位情况。手术后满1年时骨折部位及肩锁关节复位良好。结论:锁定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法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的缺陷,具有手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在感染性肺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2009年至今收治感染性肺炎患者342例,按照其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170例和病毒性肺炎组172例。采用全自动散射浊度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 CRP 的含量。根据所得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来评价 CRP 在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细菌性肺炎组CRP含量为(80.7±50.4)mg/L,病毒性肺炎组CRP含量为(10.9±4.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在治疗前后CRP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而病毒性肺炎组CRP含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不明显。结论:血清中CRP蛋白含量可以用于细菌性肺炎患者的生物学诊断,应该加以推广。

    作者:万大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宫外孕的临床诊断中阴道超声以及腹部超声联合检测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疑似宫外孕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行腹部二维超声以及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比较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超声联合诊断显示有40例患者为宫外孕。经临床手术以及保守治疗之后,确诊38例患者为宫外孕,诊断准确率95.0%,2例患者误诊。结论:利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对疑似宫外孕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宫外孕临床检查提供有效信息,有助于宫外孕的临床诊断。

    作者:崔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森田疗法“为所当为”原则深入解读

    本文对森田疗法中“为所当为”原则结合咨询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解读,从事情分类、筛选标准、神经症者不同阶段做事原则及能力的萃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对神经症的心理咨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蓉;郭国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1-2013年收治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优良率98.7%,对照组93.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0,P<0.05)。干预组Eds QL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社交功能及情感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8.503,10.960,6.460,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尿糖等,显著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应予以临床应用。

    作者:魏翠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检验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及耐药性。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将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法测定药敏性,真菌采用真菌药敏条进行鉴定。结果:本组80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1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8株(51.79%),革兰阴性菌47株(41.96%),真菌7株(6.25%),常见的感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链球菌。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主要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结论:呼吸道感染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多重耐药现象普遍,临床上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用药,以缓解目前临床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作者:马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新方法配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安全使用易过敏抗生素,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方法:摒弃传统皮试液配制方法;根据医嘱使用同种抗生素,采用自行研制的新方法配制皮试液并根据皮试结果用药。结果:传统方法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平均耗时3分钟。新方法配制任何1种皮试液平均耗时1分钟,操作简单,步骤少,费时少。结论:新方法操作简便,同样适用于非抗生素类的易过敏药物的皮试配制,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作者:郎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改善食管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食管癌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进行分组,其中急性呼吸衰竭组(ARF)48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吸烟史(>500支/年)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所有108例食管癌患者中,共有48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44.44%。经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得出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吸烟史、术前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合并胸部并发症、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术后二次开胸手术以及术后疼痛等8个。结论:临床医师与护理人员应针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白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2012年1-12月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Ⅰ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滴治疗,1次/日。Ⅱ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联合银杏达莫20ml静滴治疗,2次/日。同时,所有患者给予阿司匹林200mg口服,抗血小板聚集,依达拉奉注射液20ml静滴脑保护治疗。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NIHSS评分均有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 评分Ⅱ组比Ⅰ组下降更加明显,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组患者发生进展23例(38.3%),Ⅱ组患者发生进展13例(21.7%)。两组患者发生进展所占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90%,可见Ⅱ组优于Ⅰ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与银杏达莫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其治疗急性脑梗死在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阻止卒中进展等方面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孟庆进;谷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多发性骨髓瘤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贫血症状33例,骨骼疼痛28例,双下肢活动障碍3例,发热3例,有明确感染部位9例,下肢水肿7例,蛋白尿20例,肾衰竭14例,出血倾向3例,误诊18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单克隆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为减少漏诊及误诊,争取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斗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筋结点临床运用概况

    目的:通过检索国内1990-2013年以来的文献,对期间报道临床运用经筋结点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以往的文献中,经筋结点临床主要运用于中风偏瘫及痉挛性相关疾病,经筋结点对痉挛性疾病疗效确切。由于经筋结点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只局限于中风偏瘫及某些痉挛性疾病,提示在今后的研究中,经筋结点的治疗范围是否可以拓展到偏瘫以外的痉挛性疾病及舒缓性疾病即“萎症”等其他疾病的治疗上,并探讨规范的多样化治疗方法。

    作者:唐艺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3种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与红霉素、头孢噻肟用药频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屎肠球菌耐药性与红霉素、头孢噻肟用药频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3种革兰阳性球菌药敏性试验资料及抗生素使用量,计算耐药率和用药频度,对耐药率与2种抗生素用药频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红霉素的用药频度持续下降,头孢噻肟的用药频度持续上升。3种革兰阳性球菌对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呈持续增长趋势。3种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的用药频度(DDD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与DDD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屎肠球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16.9%、8.8%、10.3%。红霉素治疗该类细菌引起的感染已经不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牛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在临床工作中,护患纠纷时有发生,对医疗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护患纠纷可因护理人员服务态度问题引发,也可因护士护理文件书写的不规范引发,或者因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等。针对原因,需采取相关措施,包括促进护理人员熟悉掌握规章制度,增加护理人员比例,合理配置人力,不断加强护患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护患关系,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士业务技能,严格护理质量管理等。本文简要分析护患纠纷原因并探讨防范措施。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的5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将房性早搏前无PR段和ST段压低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提前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波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P'波时限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P'R间期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和P波的电压及时限在窦性心律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P波增宽和高大或切迹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房性早搏的发生与PR段和ST段压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杰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PCOS并不孕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与对照组88例。试验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雌激素、胰岛素的变化及排卵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FSH、LH、T、胰岛素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试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98个周期排卵率85.7%,妊娠率31.6%;对照组118个排卵周期排卵率69.5%,妊娠率20.3%。试验组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作者:梁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婴儿肺炎肺实变6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1~2个月小婴儿肺炎肺实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提高对小年龄组患儿肺炎肺实变的认识。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该类患儿6例,对其进行相关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平均治疗时间10天,均病情稳定出院。出院20天后复诊,5例患儿均精神反应可,呼吸平稳,无咳嗽、发热等不适,肺部检查无异常。1例患儿再次肺部感染住院治疗。复查胸部CT示3例完全恢复正常,2例肺部仍可见少量实变影。结论:明确病情后,通过改变体位,抗感染、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翟荣娜;宋素玲;张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LH钛镍丝在开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LH钛镍丝在开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开颌畸形患者16例,年龄12~18岁,平均15岁,矫治过程中使用LH钛镍丝矫治开颌。治疗前后拍摄全景片及头颅侧位片。结果:所有开颌畸形患者矫治后开颌消除,覆颌、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LH钛镍丝可用于开颌的矫治,疗效显著。

    作者:赵健;罗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