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各种分析检验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的应用

王云;于姗姗;李敏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分析检验方法
摘要:目的 对各种分析检验方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使用到的分析检验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在检测方法上,采取常用检测技术和先进检测技术并举的方式,提升质量控制水平.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在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坦度螺酮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究广泛焦虑症患者在使用坦度螺酮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的效果比较.方法 研究对象为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广泛焦虑症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1组与治疗2组,40例治疗1组患者采用坦度螺酮治疗,另40例治疗2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各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智残程度的影响.结果 在SAS评分上,治疗后3周治疗1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比治疗2组高(P<0.05),但治疗前及治疗后6、9、12周治疗1组患者的SAS评分与治疗2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总有效率两组相比,治疗1组(72.5%)与治疗2组(7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治疗1组(7.5%)显著比治疗2组(25.0%)低(P<0.05),而在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成人智残量表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ADL、成人智残量表评分相比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泛焦虑症患者使用坦度螺酮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时,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是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患者可耐受,程度较轻,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选择药物.

    作者:程国强;谭常赞;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随访无结石复发时间

    目的 随访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BDE)后无结石复发时间,了解老年LCBDE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顺德容桂街道新容奇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绘制无结石复发曲线,COX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9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4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64±9.9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5个月;随访期间内复发12例(13.04%),中位无结石复发时间为19.5个月;高BMI(OR:1.579,95%CI:1.031~5.189,P<0.001)、胆囊切除(OR:1.665,95%CI:1.185~7.221,P<0.001)及高龄(OR:1.542,95%CI:0.928~4.696,P<0.05)是老年LCBDE术后复发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LCBDE是有效的取石方式,术后复发率较低,高BMI、胆囊切除及高龄是老年LCBDE术后复发的危险性因素.

    作者:管建松;戎祯祥;梁裕团;麦显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德国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医疗制度的国家,其公共合同型的医疗保障供给模式比较完善,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称赞与借鉴.本研究通过梳理介绍德国公共合同型医疗体制模式,并结合我国当前医疗服务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从中得出其对我国医疗服务改革的启示.

    作者:周俊婷;李勇;胡安琪;马志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标动态变化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标的动态变化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ICU病房治疗的5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集束化治疗及PICCO监测,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O指标1周内的动态变化,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PICCO监测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52例患者经治疗后,26例存活,26例死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周内传统指标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PICCO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存活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随时间进展呈下降趋势,死亡组无显著变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循环阻力指数、胸腔内血容积指数治疗前后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EVLWI、PVPI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PICCO指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其中CI、EVLWI、PVPI与预后关系密切.

    作者:陈荍;黄杰;黎英;刘军;苏志勇;李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以往在辽阳市文圣区中心医院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的116例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学随机列表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非根治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前后机体雌激素(E2)分泌水平、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囊肿体积的改善幅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后机体E2分泌水平、痛经VAS评分、囊肿体积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5.2%),少于对照组的12例(20.7%),且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1.4%,与对照组的69.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机体雌激素分泌状态,控制囊肿病灶,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少,治疗时间短,促使术后药物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张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麻醉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麻醉时,患者平均动脉压反应较好,麻醉起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韦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实施传统刮宫术与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本研究病例收集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妇产科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刮宫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及预后、术后月经量、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记录,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预后效果、复发率和妊娠率、术后月经量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效果更为确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远优于传统刮宫术,不仅息肉清除率高,还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不孕情况,提升术后妊娠率.

    作者:马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诱导期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在小儿麻醉诱导期,小剂量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13例患儿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1μg/(kg·min),B组13例患儿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2μg/(kg·min),C组14例患儿单纯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在完成输注30 min后,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3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麻醉诱导期间,B组患儿的BIS参数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B组患者的的丙泊酚EC50和LOC时间均较低,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麻醉诱导期,联合应用丙泊酚和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使患儿意识消失时所需丙泊酚浓度下降,协同作用显著,应用舒芬太尼能够让丙泊酚镇静作用进一步强化.

    作者:冯丽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导管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导管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1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8例患者单纯行PCI治疗;研究组79例患者在PCI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疗效、预后.结果 手术后,两组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 h、12 h、24 h,研究组患者血清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校正的TIMI帧数、90 min内ST回落指数、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恢复行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不显著增加出血,安全性尚可.

    作者:林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12月于中山市西区医院药房取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药学服务模式;另选2017年1—8月于该院取药患者74例设为观察组,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周的用药跟踪随访,对比合理用药时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及药学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合理用药时间[(12.35±1.52)d]较对照组[(8.63±2.67)d]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1%)较对照组(16.22%)低,用药总依从性(95.95%)较对照组(85.14%)高,患者药学服务总满意度(97.30%)较对照组(87.84%)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药学服务满意度.

    作者:林亮君;黄岸佳;韩群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医药服务架构中信息不对称节点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分析

    由于医药领域知识和信息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医药服务架构的各节点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种信息不对称引发医药服务涉及的各利益主体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医药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节点及相关方关系进行深度梳理,对目前互联网技术在医药服务架构中信息不对称的应用展开案例研究,并针对目前信息不对称节点亟待创新的服务模式提出展望,为引导未来医药相关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刘跃华;韩萌;李翠翠;傅鸿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内外并治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内服中药痛风活血止痛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加减外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0月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数字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等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内服痛风活血止痛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加减外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中疼痛变化情况,分析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改变情况,统计两组整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同时低于干预后的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整体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给予内服中药痛风活血止痛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加减外洗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尿酸水平,提高整体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伟泉;黄海英;李宗伟;俞华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广东省制药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集聚区识别

    目的 探讨广东省制药企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并识别广东省制药产业集聚区.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广东省561个制药企业的647个药品生产地址点数据,利用核密度函数、平均邻近距离法探索广东省制药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集聚模式,进而识别广东省制药企业集聚区.结果 广东省制药企业主要布局在珠三角地区.制药企业的平均邻近距离为3387.55 m,R值为0.3268.珠三角、粤西、粤东、粤北的企业空间集聚程度各有差异,珠三角的企业集聚特征程度强,R值为0.4535;根据核密度可划分出三个不同等级的企业集聚区.结论 广东省制药企业呈现显著的空间不平衡分布和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制药企业集聚区集中分布在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中山、珠海、佛山以及粤东的汕头和揭阳.

    作者:于海食;张庆芬;林秀旎;赖盼;王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医改背景下中小医院人力资源的困境与对策

    目的 探讨新医改背景下,解决医院人力资源方面存在困难的方法 .方法建立合理的工酬制度;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对急需关键人才,重点倾斜;让专家实现价值,减少专家流失;国家出台更多政策,鼓励卫生人才到中小医院就业;大型综合医院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中小医院培养和输送人才.结果 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队伍.结论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培养、留住人才,解决中小医院高端人才短缺的局面.

    作者:彭洪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国际细胞治疗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阐述细胞治疗行业在肿瘤、癌症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来对比国内外研究发展差别,并分析我国细胞治疗行业的内外部环境,从而归纳我国在该行业的不足之处,为行业未来更好地发展提出对政府、企业、社会等方面的建议.

    作者:曹旺;刘永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推进阳光用药的措施和成效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推进阳光用药的措施和成效.方法 对综合医院推进阳光用药的措施进行总结,并对阳光用药措施的实施成效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阳光用药措施后能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率,临床药学得以发展和肯定.结论 综合医院推进阳光用药措施,不但能对医疗行为进行规范,同时也能推动和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华;符天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各种分析检验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的应用

    目的 对各种分析检验方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使用到的分析检验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在检测方法上,采取常用检测技术和先进检测技术并举的方式,提升质量控制水平.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在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云;于姗姗;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及体重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水平变化及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治疗的T2DM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用药治疗3个月后,统计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ASAA、HbA1c水平及BMI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33/36),高于对照组的7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 h PG、FBG、HbA1c、ASAA水平及BMI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的血清2 h PG、FBG、HbA1c、ASAA水平,并能改善BMI.

    作者:宋长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材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

    近些年,中医发展迅速,很多医院都开设了中医科,并设置了中药房.中药库和中药房是医院药剂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中药库房管理囊括很多方面,采购、检验、加工、贮存等都属于中药库房管理范畴.为了保证中药质量合格和中药用药安全,在中药库房管理中中药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讨论中药库房管理中中药鉴定的意义和作用,并分析中药鉴定方法,对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中药鉴定进行未来展望.

    作者:张伟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冷链监控系统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

    目的 为了提升医院冷链药品存储的安全性,确保其冷藏药品的质量,探讨分析药品冷链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方法 分析研究某院药品冷链监控系统的建立方式以及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存在的各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结果 通过配备设备,建立平台网络,明确监控点,在系统中设置预警条件等方面建立和完善药品冷链监控系统,实施监控该院不同区域、不同冷链设备的温度和湿度情况,这样便于实时了解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并按照预警短信提示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更换不合格设备.在平台使用期间,医用药品专用冰箱逐一代替了普通冰箱,全面减低了设备故障率,大大减少短信预警.结论 在医院内部建立药品冷链监控系统,加强实践和监管,能保证药品按要求存储,确保药品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沙志勇;林岭海;林锐志;刘文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