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青松
目的 探讨血清激素水平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惠东人民医院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新入院病例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颅脑损伤21例,中度颅脑损伤28例,重度颅脑损伤24例,对比观察患者入院1 d时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生长激素(GH)、黄体生成素(LH),以及不同预后状况患者对应激素水平.结果 关于患者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ACTH、PRL、FSH、LH与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成正相关,TSH与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成负相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H与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预后状况方面,ACTH、PRL、FSH、LH与急性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程度成正相关,TSH与急性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程度成负相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H与急性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颅脑损伤方面,ACTH、PRL、FSH和LH与其发生严重程度成正相关,TSH与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程度成负相关.
作者:李海堃;杨国传;周康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标准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胃溃疡Hp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反酸嗳气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序贯疗法对胃溃疡Hp阳性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提高Hp根除率,促进溃疡愈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马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个体化方案、铋剂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基于1项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构建决策树模型,比较个体化方案、铋剂四联方案与个体化补救方案的成本-效果和增量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个体化治疗组、铋剂四联组、个体化补救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989.96、299.24和515.85;个体化补救组相对于铋剂四联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1725.23.结论个体化方案作为一线方案不具有成本-效果,作为补救方案具有成本-效果.
作者:谢珍国;杜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使用肺癌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LQ-C30)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同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程度,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化疗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静脉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25.6%),同时其护理满意度(92.1%)高于对照组(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程护理能有效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缓解化疗期间心理不良情绪,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化疗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且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许微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可行性,降低疾病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湛江市坡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出现肺动脉高压症状的新生儿资料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普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观察两组患儿生存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儿症状改善率为96.7%,对照组为85.0%,研究组较对照组患儿症状改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18 h后血气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且研究组患儿治疗后PaCO2、SaO2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a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及时有效地纠正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的低氧血症,提高患儿的生存率,临床采用硫酸镁治疗,患儿恢复好,血气改善效果好.
作者:吴观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沈阳急救中心接受治疗的66例CHD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普罗帕酮和盐酸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用药后心率改善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8%和93.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2%和6.1%,心率改善值分别为(44±8)次/min和(58±9)次/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CHD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痔疮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于阳西县儒洞镇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的92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痔疮外剥内扎术,观察组患者采用PPH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肛门失禁评分(Wexner评分)较低,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3 d及1周排便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痔疮外剥内扎术比较,PPH治疗痔疮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轻肛门失禁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姚良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补肺养心汤辅助治疗血瘀阻络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心力衰竭(IHF)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2例CHD合并I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补肺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SBP、DB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LVESD、LVEDD降低,LVEF升高,且观察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血瘀阻络型CHD合并IHF患者中应用补肺养心汤辅助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青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丹东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碘饮食干预,研究组患者在低碘饮食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水平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照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1.7%,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令胶囊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指标有正性影响,可有效改善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并改善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
作者:李淑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SSS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门诊体检的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动态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24 h平均总心搏数、平均心率、低心率、高心率,并统计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平均总心搏数、24 h平均心率、高心率、低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2例SSS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窦房传导阻滞24例、窦性停搏14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18例、双结节变13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5.8%(69/72).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全面客观反映SSS患者心律失常情况,且检查操作简单、无创伤、重复性高,可作为诊断SSS的首选方案.
作者:丁盛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于抚顺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治疗,明确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冷刀宫颈锥切术,观察组患者予以Leep刀宫颈锥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宫颈恢复时间分别为(11±4)ml、(13±4)min和(61±9)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ml、(26±6)min和(91±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残留率、复发率和治愈率分别为1.79%、5.36%和92.86%,与对照组的5.36%、3.57%和91.0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宫颈锥切术与经典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病变疗效相当,但Leep刀宫颈锥切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总体安全性较高.
作者:林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阴道试产的结局.方法 观察组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庄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阴道试产指征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共26例;对照组所选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共3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产后24h出血量、住院费用、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输血率、产褥感染率、子宫切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符合阴道试产指征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可对其实施阴道试产,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毛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广东茂名石化医院收治的9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总疗程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辽宁省庄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产检的正常孕妇6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母婴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围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分娩结局有一定影响,可导致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
作者:贾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方内服联合寒弊外用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辽宁锦州义县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10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08例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4例患者给予补肾壮骨方联合寒弊外用方治疗,对照组54例患者给予单纯补肾壮骨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功能指数、活动指数、夜间痛及脊柱痛评分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90.7%(49/54),对照组有效率为74.1%(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功能指数、活动指数、夜间痛及脊柱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肾肝功能、尿常规等指标均无异常.结论 在强直性脊椎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补肾壮骨方和寒弊外用方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高大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家长参与下的运动疗法联合小脑电刺激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收集的86例脑瘫患儿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均采取运动疗法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其中观察组让患儿家长参与其中,对照组则否,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3%、运动功能评分为(36.3±2.4)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29±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31.5±2.5)分、(23±3)分,且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62±5)d、住院费用为(12555±826)元,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6)d、(14237±87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小脑电刺激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措施,若实施期间家长参与其中,可有效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可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作者:孙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的原因.方法 选取朝阳市第四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采集的5000份血液样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皆为外周静脉血,通过对其中出现误差的样本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其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在5000份血液样本中,出现血常规检验误差的样本共有320份,其误差发生率为6.4%;在出现血常规检验误差的320份样本,误差分布主要以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为主.导致血常规检查出现误差的因素相对较多,依照其所占比例高低,可分为送检时间过长、保存不当、采集时间不合理、抗凝剂浓度不合格、受检者自身因素.结论导致血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相对较多,并且血常规检验误差的类型分布相对较散,医务人员应规范血常规检验工作,减少误检对受检人员检查结果以及疾病诊治的影响.
作者:张春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胎儿侧脑轻度增宽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大连旅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84例为研究对象,将检查结果为胎儿侧脑室轻度增宽孕妇(4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孕妇(42例)为检查结果正常.比较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胎儿性别与侧脑室增宽关系,并统计侧脑室轻度增宽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NBNA评分与发现胎儿侧脑室轻度增宽时间关系、NBNA评分与胎儿单、双侧侧脑室轻度增宽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胎儿NBNA评分为(37.4±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9,P<0.05);观察组胎儿中,28例产前筛查结果为染色体病低风险,2例为21一三体综合征,1例胎儿未经染色体检查便出生,4例患儿在产妇妊娠中期首次发现侧脑室轻度增宽后,出现病情加重情况,从而导致引产.结论 与侧脑室正常胎儿相比,有侧脑室轻度增宽症状的胎儿在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的风险更大.
作者:隋金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输卵管通液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于1年后随访其妊娠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89.1%)高于对照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低于对照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率(78.3%)高于对照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6,P=0.01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可提高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
作者:郭思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开窗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辽阳石化总医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5±3)ml、(51±6)min、(7.0±1.7)d,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6±9)ml、(89±10)min、(8.3±2.7)d,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7.8%.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更佳,且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康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借鉴.
作者:周宗萌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