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临床分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预后

黄有胜

关键词:氯吡格雷, 血栓通,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临床分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U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UA,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卡托普利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性.方法 以2015年2月13日至2016年10月8日朝阳二三四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血压值、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经济性及敏感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较对照组更低(P<0.05),而两组患者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97.56%,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8%,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成本为192.86元,成本-效果比为2.03,高于对照组(P<0.05),敏感性分析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 高血压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佳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依从性、经济条件等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夏宏鹏;王雪松;姜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眼表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附加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附加眼用凝胶联合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干预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治愈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6.0±0.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具有安全性高、舒适程度好等显著优点,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刘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鼻泪管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辽河油田总医院住院的慢性泪囊炎患者病历,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泪管支架植入术组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鼻泪管支架植入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鼻泪管支架植入组,各项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显效36例(80.0%),有效7例(15.6%),无效2例(4.4%),总有效率为95.6%(43/45),鼻泪管支架植入组显效28例(62.2%),有效7例(15.6%),无效10例(22.2%),总有效率为77.8%(35/45),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术后并发症以鼻腔出血、鼻黏膜损伤、吻合口再阻塞为主,鼻泪管支架植入组发病率分别为6.7%(3/45)、8.9%(4/45)、4.4%(2/45);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仅有2例出现鼻黏膜损伤,发病率为4.4%,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同期处理息肉、偏曲等鼻腔鼻窦解剖异常情况,减少患者的手术次数,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孙红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加替沙星滴眼液中加替沙星和羟苯乙酯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加替沙星滴眼液中加替沙星和羟苯乙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6 nm,柱温:35℃.结果 加替沙星浓度在2.98~29.8μg/ml范围内与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n=6);羟苯乙酯浓度在3.26~32.6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4%,RSD为1.02%(n=6).结论 HPLC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同时测定加替沙星和羟苯乙酯的含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丁兆猛;栾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比较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院前抢救过程中应用喉罩置管和气管插管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需院前实施呼吸支持的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插管方式将其分为喉罩插管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2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气道损伤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 喉罩插管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为(17±6)s,显著短于气管插管组的(64±10)s(P<0.05);喉罩插管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分别为100.0%、48.1%,明显高于气管插管组的55.6%、22.2%,喉罩插管组的气道损伤发生率为3.7%,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的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喉罩置管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急救中可有效减少插管操作时间和气道损伤,增加一次置管和复苏成功率,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周德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实践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实践效果,为今后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加入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前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高血压控制率和自我管理效果.结果 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得分、高血压控制率和自我管理效果均优于入组前(均P<0.05).结论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对高血压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可提高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管理效果,适合在社区慢性疾病防治中推广.

    作者:陈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医院药事品质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医院药学部药事品质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质控室4个部门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比较各部门活动实施后的品质化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活动实施后,药事质量管理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包括处方合理率、患者用药教育满意度、全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库房药品损耗率,同时药学部品管圈人员在团队能力、工作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和对质量改善方法的认知等均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其药事质量管理的品质和综合水平.

    作者:郭林;谢海雄;林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临床分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预后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临床分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U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UA,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黄有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江油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5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骨通贴膏治疗,均治疗6周后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整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尤其是痊愈率及显效率,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晓华;黄德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吉林急救中心治疗的5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模式.与此同时,选取同期50例未执行院前急救模式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转运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0%,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死亡率为1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昏迷指数(GOS)、心率、血压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急诊抢救效果.

    作者:黄东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4例患者进行分步控制性减压术)与对照组(34例患者进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恢复率分别为70.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脑外伤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恢复效果,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郭继锋;朱建国;单显民;王毅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泮托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儿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儿采取泮托拉唑与曲美布汀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辽宁省锦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儿采取泮托拉唑与曲美布汀联合治疗,相比单用泮托拉唑治疗,不仅疗效更为显著,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张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14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韶关市近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韶关市10个县区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随机从中抽取114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良反应病例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给药途径、药物剂型、药物品种、涉及系统、不良反应程度分级、报告人职业.结果 1140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在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中的分布分别为571例(50.09%)、569例(49.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口服;药物剂型主要为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药物品种主要为抗生素、中药制剂;涉及系统主要为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程度分级主要为轻、中度;报告人职业主要为医师和护士.结论 医院方面应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管理,开展药学干预活动,针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重点监控,全面落实药物不良反应上报制度.

    作者:谭德胜;欧相林;林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尿酸、降钙素原水平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评估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诊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7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炎严重指数(PSI)分层的高风险患者与低风险患者血UA、PCT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同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UA水平、高UA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73例患者属于PSI高风险的有31例,低风险42例.高风险组的PCT、UA水平、住院时间、并发症均高于低风险组(均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UA水平及UA异常升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UA、PCT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表达水平不同,且高于普通老年人,可作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许伟珍;叶先钦;陈森;李业彪;唐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四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四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妇幼保健所治疗的64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行四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症状于1~3 d恢复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四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慢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能够促进患者症状快速恢复.

    作者:崔晓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个月后予以颅骨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13.2±1.6)分,对照组为(10.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白玉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拉西坦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5例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其中遵医嘱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智能状态检查结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命质量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前,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1、0.109,P>0.05);用药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91、36.44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精力、日常活动、社会功能、家庭融入度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22、35.201、33.148、31.419,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药物安全性较高,且用药后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障碍程度,提高生命质量及生活能力.

    作者:莫凤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入的68例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34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咳嗽咳痰消失、住院、喘息消失时间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7.1%)显著比对照组(85.3%)高(χ2=8.609,P<0.05);观察组在咳嗽咳痰消失、住院、喘息消失时间上明显比对照组短(t=24.784、15.960、14.992,P<0.05);治疗后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上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t=7.195,P<0.05),在动脉血氧分压上显著比对照组高(t=3.665,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2.9%)比对照组(11.8%)高(χ2=5.712,P<0.0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展开治疗,不仅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还能缩短咳嗽咳痰消失、住院、喘息消失时间,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提升动脉血氧分压.

    作者:邓胜荣;李斌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辽宁丹东东港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病床尾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炎性指标比较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肺功能及炎性症状,又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戴巧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应激性胃溃疡采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应激性胃溃疡采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奥美拉唑治疗,为对照组患者提供西咪替丁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疗效;比较其止血及住院时间、用药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有效率为97.1%,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9,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为(20±3)h、住院时间为(17.2±2.1)d,均优于对照组的(46±4)h、(21.4±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46、5.866,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精力、家庭功能、日常活动、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生命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相较于使用西咪替丁疗效更好,且患者止血、住院时间均较短,可有效改善其生命质量.

    作者:郭宓嫣;招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