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胜荣;李斌弟
目的 探讨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江油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5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骨通贴膏治疗,均治疗6周后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整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尤其是痊愈率及显效率,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晓华;黄德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客观评价光学低相干反射测量仪(Lenstar LS900)与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对于屈光手术前患者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 Cornea Thinckness,CCT)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随机选取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近视眼患者189例(378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Lenstar LS900、AS-OCT、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依次测量CCT三次,取其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每种设备检查时间间隔大于5 min.测量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三种测量方法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法,一致性检验采用Bland-Altman分析法.结果 189例患者378只眼三种仪器测得的CCT值结果:Lenstar LS900为(533.47±29.90)μm,AS-OCT为(523.45±29.22)μm,A超角膜测厚仪为(535.04±29.92)μm.多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三个样本总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三个样本间两两比较,Lenstar LS900和AS-OCT、AS-OCT和A超角膜测厚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nstar LS900和A超角膜测厚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尔森相关性显示,Lenstar LS900与AS-OCT、A超角膜测厚仪三种仪器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70、0.951;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仪器两两间一致性均较好.结论 A超角膜测厚仪是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金标准,Lenstar LS900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CCT相关性较AS-OCT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CCT相关性好,而Lenstar LS900可作为近视患者CCT的非接触式测量较为精确的检测工具.
作者:揭平良;翟长斌;刘倩;周跃华;齐颖;吴雅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4例患者进行分步控制性减压术)与对照组(34例患者进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恢复率分别为70.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脑外伤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恢复效果,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郭继锋;朱建国;单显民;王毅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放射性肠炎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过渡为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人体体质指标变化,分别对肠梗阻及肠瘘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本组患者人体体质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肠梗阻患者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瘘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方式对放射性肠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尤其针对肠梗阻型的放射性肠炎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那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医院药学部药事品质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质控室4个部门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比较各部门活动实施后的品质化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活动实施后,药事质量管理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包括处方合理率、患者用药教育满意度、全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库房药品损耗率,同时药学部品管圈人员在团队能力、工作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和对质量改善方法的认知等均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其药事质量管理的品质和综合水平.
作者:郭林;谢海雄;林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吉林急救中心治疗的5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模式.与此同时,选取同期50例未执行院前急救模式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转运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0%,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死亡率为1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昏迷指数(GOS)、心率、血压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急诊抢救效果.
作者:黄东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运用中医的四诊合参方法来进行中药鉴定,辨药与辨病,虽物异而术通.将中药的望闻问切方法体现在中药传统鉴别过程中,通过观看药材的形态、色泽、颜色变化,嗅气,尝味,问来源,产地加工等方法,再结合现代的中药鉴定方法,能有效判定中药的质量.
作者:郑倩;李昌;郑霄;杨龙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组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地中海贫血患者45例,B组所选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45例,C组为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5例.3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进行血液检验,比较分析血液检验结果.结果 C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A组、B组,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平均红细胞容积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B组红细胞计数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B组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高于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液检验应用于诊断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中效果理想.
作者:杜春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朝阳市中心医院接诊的脓毒性休克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实施积极液体复苏,试验组31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损伤标志的改变.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C反应蛋白(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 d及干预7 d后,两组MAP、CVP、HR、NT-proBNP、CRP和cTnⅠ均显著改善,试验组在干预后不同时点CVP与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R、NTproBNP、CRP和cTn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适用于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作者:高京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诊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7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炎严重指数(PSI)分层的高风险患者与低风险患者血UA、PCT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同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UA水平、高UA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73例患者属于PSI高风险的有31例,低风险42例.高风险组的PCT、UA水平、住院时间、并发症均高于低风险组(均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UA水平及UA异常升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UA、PCT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表达水平不同,且高于普通老年人,可作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许伟珍;叶先钦;陈森;李业彪;唐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及胆碱酯酶(CHE)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东莞市东城医院肝病科肝病患者200例(包括肝炎患者86例,肝硬化患者63例,肝癌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对其所有参与人员进行PA、ALB、TBIL、TBA及CHE指标测定,比较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与健康组上述指标差异.结果 酒精肝组ALB浓度显著降低且TBIL指标升高明显,TBIL、ALB及PA异常率较高;急性肝炎组可见PA指标降低明显,TBIL则明显升高,提示该两项联合检测对急性肝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慢性轻型肝炎患者TBIL指标轻微升高,ALB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略有下降,而PA异常率较高;慢性重型肝炎组PA、ALB浓度显著降低且TBIL显著升高,该3项指标异常率较高,联合检查对诊断重型肝炎具有诊断价值;肝硬化及肝癌组PA、ALB指标显著降低,TBIL指标升高,特异性较高.酒精肝组患者CHE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急性肝炎组TBA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异常率较高;慢性轻型肝炎组TBA指标轻度升高;慢性重型肝炎CHE活力指标显著降低,TBA指标升高明显且该两项指标异常率高;肝硬化及肝癌组CHE指标降低明显,TBA浓度升高明显.结论 对肝肺患者血清PA、ALB、TBIL、TBA及CHE进行测定,能够对肝功能损伤及预后情况作出诊断,并能够为制订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徐清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从全社会角度出发,通过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评价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济性.方法 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来自哈尔滨、天津、成都等10所城市14所医院的100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98例有效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组,499例)和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499例)进行治疗,同时接受脑卒中指南建议的常规治疗.采用改良Rankin评分、NIHSS评分以及卒中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效果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作为效用指标,进行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用分析.结果 治疗后在改善NIHSS评分,提高改良Rankin评分0~1分患者的比例,降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发生率,以及QALYs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成本也高于对照组.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为107698元,即试验组患者每增加1个QALY,需多支付107698元,低于WHO人均GDP三倍的建议阈值125414元.结论根据药物经济学判断标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较佳治疗药物.
作者:吴晶;王昕;刘国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通过检索人参皂苷相关文献,对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表明,人参皂苷在神经系统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改善记忆功能、保护脑组织等作用,在心血管系统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肥厚、抗心肌缺血、抗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控信号通路、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朱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临床分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U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UA,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黄有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排石颗粒与坦索罗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广东省东莞市高埗医院收治的104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痛和多饮水等治疗,并给予排石颗粒;联合用药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治疗总有效率;结石排出时间、肉眼血尿持续存在时间;患者肾绞痛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结石排出时间、肉眼血尿持续存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肾绞痛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排石颗粒与坦索罗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两者联合可有效促进结石排出,缩短排石时间和血尿持续时间,降低肾绞痛发生率和复发率.
作者:江世雄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FTS)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选取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FTS方法治疗,统计患者手术后所需住院治疗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所需住院费用等各项指标,并统计患者C反应蛋白、血糖以及乳酸等各项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所需住院治疗时间为(9.8±1.2)d,对照组患者所需住院时间为(13.2±3.2)d,观察组患者食用半流体食物所需时间为(3.7±0.4)d,对照组患者食用半流体食物所需时间为(5.1±0.6)d,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为(1.3±0.4)d,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为(2.9±0.7)d,两种治疗方法比较,观察组患者所需时间明显较少(均P<0.05),而且观察组所需手术费用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乳酸以及血糖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治疗下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呕吐现象,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不良的症状,所占比例为12.0%;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现象,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不良的症状,所占比例为20.0%(χ2=2.381,P=0.123).结论 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FTS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效果,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病情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而且患者所需要承担的医药费用也明显减少,对于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也具有一定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平高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120例行人工流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肌慢肌纤维收缩压、盆底肌慢肌纤维持续收缩时间、盆底肌快肌纤维收缩压、盆底肌快肌纤维收缩次数、盆底收缩压、盆底肌静息压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盆底肌慢肌纤维收缩压、盆底肌慢肌纤维持续收缩时间、盆底肌快肌纤维收缩压、盆底肌快肌纤维收缩次数、盆底收缩压、盆底肌静息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子宫收缩疼痛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促进盆底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薇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将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接诊的74例复发性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用克霉唑,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克霉唑与氟康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多、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充血/糜烂、尿路症状的发生率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的阴道分泌物多、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充血/糜烂、尿路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患者WBC、PCT、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能够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雷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实践效果,为今后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加入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前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高血压控制率和自我管理效果.结果 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得分、高血压控制率和自我管理效果均优于入组前(均P<0.05).结论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对高血压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可提高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管理效果,适合在社区慢性疾病防治中推广.
作者:陈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或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与本研究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均n=150),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分析不同组别患者临床疗效、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ALT复常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LT复常率均更高,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1年后ALT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数据均更低(均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卢欣伟;廖群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