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 国际刊号:1673-5846
  • 国内刊号:11-5482/R
  • 影响因子:0.71
  • 创刊:2006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0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2017年12期文献
  • 光学低相干反射测量仪与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对角膜中央厚度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

    目的 客观评价光学低相干反射测量仪(Lenstar LS900)与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对于屈光手术前患者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 Cornea Thinckness,CCT)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随机选取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近视眼患者189例(378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Lenstar LS900、AS-OCT、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依次测量CCT三次,取其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每种设备检查时间间隔大于5 min.测量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三种测量方法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法,一致性检验采用Bland-Altman分析法.结果 189例患者378只眼三种仪器测得的CCT值结果:Lenstar LS900为(533.47±29.90)μm,AS-OCT为(523.45±29.22)μm,A超角膜测厚仪为(535.04±29.92)μm.多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三个样本总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三个样本间两两比较,Lenstar LS900和AS-OCT、AS-OCT和A超角膜测厚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nstar LS900和A超角膜测厚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尔森相关性显示,Lenstar LS900与AS-OCT、A超角膜测厚仪三种仪器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70、0.951;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仪器两两间一致性均较好.结论 A超角膜测厚仪是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金标准,Lenstar LS900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CCT相关性较AS-OCT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CCT相关性好,而Lenstar LS900可作为近视患者CCT的非接触式测量较为精确的检测工具.

    作者:揭平良;翟长斌;刘倩;周跃华;齐颖;吴雅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9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NF-γ)、血管血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高生存率,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家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生物反馈治疗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120例行人工流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肌慢肌纤维收缩压、盆底肌慢肌纤维持续收缩时间、盆底肌快肌纤维收缩压、盆底肌快肌纤维收缩次数、盆底收缩压、盆底肌静息压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盆底肌慢肌纤维收缩压、盆底肌慢肌纤维持续收缩时间、盆底肌快肌纤维收缩压、盆底肌快肌纤维收缩次数、盆底收缩压、盆底肌静息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子宫收缩疼痛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促进盆底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薇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团体箱庭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对儿童情绪障碍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团体箱庭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对于儿童情绪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于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部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40例儿童情绪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团体箱庭疗法结合舍曲林治疗)和对照组(单一舍曲林治疗),各20例.在治疗前后进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4及8周进行儿童大体评定量表(CGAS)、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4周、治疗8周时,观察组患儿CG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治疗4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的行为因子、合群因子评分与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的行为因子、焦虑因子、合群因子评分与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箱庭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单一使用舍曲林.

    作者:姚旭东;刘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吉林急救中心治疗的5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模式.与此同时,选取同期50例未执行院前急救模式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转运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0%,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死亡率为1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昏迷指数(GOS)、心率、血压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急诊抢救效果.

    作者:黄东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组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地中海贫血患者45例,B组所选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45例,C组为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5例.3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进行血液检验,比较分析血液检验结果.结果 C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A组、B组,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平均红细胞容积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B组红细胞计数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B组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高于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液检验应用于诊断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中效果理想.

    作者:杜春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个月后予以颅骨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13.2±1.6)分,对照组为(10.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白玉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跟骨解剖型钢板与锁定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分别实施解剖型钢板和锁定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解剖型钢板治疗和锁定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于术前与术后36周时进行两组患者Bohler角度、Cissane角度、跟骨宽度与长轴长度、跟骨丘部高度以及Maryland足部评分等临床指标的记录和比较.结果 术后36周时,研究组患者Bohler角度、Cissane角度、跟骨宽度、跟骨丘部高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跟骨长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术后36周,经锁定型钢板治疗的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相比解剖型钢板治疗的患者更好,因此患者可在治疗中选择锁定型钢板以保证临床效果及预后.

    作者:王占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回顾性选取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0例)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超声组(58例)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复发情况及再妊娠情况.结果 超声组与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贫血、经量增多、尿频、下腹痛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自然妊娠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治疗后距离妊娠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疗效确切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再妊娠率.

    作者:李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朝阳市中心医院接诊的脓毒性休克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实施积极液体复苏,试验组31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损伤标志的改变.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C反应蛋白(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 d及干预7 d后,两组MAP、CVP、HR、NT-proBNP、CRP和cTnⅠ均显著改善,试验组在干预后不同时点CVP与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R、NTproBNP、CRP和cTn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适用于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作者:高京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子宫体积、痛经程度及经量.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0级、1~2级患者所占比例较术前明显提高,3~4级、5~6级患者所占比例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子宫体积、经量比术前明显减少,血红蛋白比术前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马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4例患者进行分步控制性减压术)与对照组(34例患者进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恢复率分别为70.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脑外伤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恢复效果,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郭继锋;朱建国;单显民;王毅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溪市中医院接受阑尾炎切除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阑尾炎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选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就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手术方法的满意度而言,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于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切除术,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医疗负担,同时还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喜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鼻泪管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辽河油田总医院住院的慢性泪囊炎患者病历,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泪管支架植入术组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鼻泪管支架植入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鼻泪管支架植入组,各项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显效36例(80.0%),有效7例(15.6%),无效2例(4.4%),总有效率为95.6%(43/45),鼻泪管支架植入组显效28例(62.2%),有效7例(15.6%),无效10例(22.2%),总有效率为77.8%(35/45),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术后并发症以鼻腔出血、鼻黏膜损伤、吻合口再阻塞为主,鼻泪管支架植入组发病率分别为6.7%(3/45)、8.9%(4/45)、4.4%(2/45);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仅有2例出现鼻黏膜损伤,发病率为4.4%,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同期处理息肉、偏曲等鼻腔鼻窦解剖异常情况,减少患者的手术次数,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孙红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比较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院前抢救过程中应用喉罩置管和气管插管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需院前实施呼吸支持的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插管方式将其分为喉罩插管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2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气道损伤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 喉罩插管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为(17±6)s,显著短于气管插管组的(64±10)s(P<0.05);喉罩插管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分别为100.0%、48.1%,明显高于气管插管组的55.6%、22.2%,喉罩插管组的气道损伤发生率为3.7%,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的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喉罩置管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急救中可有效减少插管操作时间和气道损伤,增加一次置管和复苏成功率,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周德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四诊合参方法在传统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运用中医的四诊合参方法来进行中药鉴定,辨药与辨病,虽物异而术通.将中药的望闻问切方法体现在中药传统鉴别过程中,通过观看药材的形态、色泽、颜色变化,嗅气,尝味,问来源,产地加工等方法,再结合现代的中药鉴定方法,能有效判定中药的质量.

    作者:郑倩;李昌;郑霄;杨龙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FTS)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选取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FTS方法治疗,统计患者手术后所需住院治疗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所需住院费用等各项指标,并统计患者C反应蛋白、血糖以及乳酸等各项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所需住院治疗时间为(9.8±1.2)d,对照组患者所需住院时间为(13.2±3.2)d,观察组患者食用半流体食物所需时间为(3.7±0.4)d,对照组患者食用半流体食物所需时间为(5.1±0.6)d,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为(1.3±0.4)d,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为(2.9±0.7)d,两种治疗方法比较,观察组患者所需时间明显较少(均P<0.05),而且观察组所需手术费用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乳酸以及血糖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治疗下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呕吐现象,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不良的症状,所占比例为12.0%;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现象,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不良的症状,所占比例为20.0%(χ2=2.381,P=0.123).结论 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FTS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效果,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病情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而且患者所需要承担的医药费用也明显减少,对于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也具有一定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平高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及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及胆碱酯酶(CHE)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东莞市东城医院肝病科肝病患者200例(包括肝炎患者86例,肝硬化患者63例,肝癌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对其所有参与人员进行PA、ALB、TBIL、TBA及CHE指标测定,比较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与健康组上述指标差异.结果 酒精肝组ALB浓度显著降低且TBIL指标升高明显,TBIL、ALB及PA异常率较高;急性肝炎组可见PA指标降低明显,TBIL则明显升高,提示该两项联合检测对急性肝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慢性轻型肝炎患者TBIL指标轻微升高,ALB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略有下降,而PA异常率较高;慢性重型肝炎组PA、ALB浓度显著降低且TBIL显著升高,该3项指标异常率较高,联合检查对诊断重型肝炎具有诊断价值;肝硬化及肝癌组PA、ALB指标显著降低,TBIL指标升高,特异性较高.酒精肝组患者CHE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急性肝炎组TBA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异常率较高;慢性轻型肝炎组TBA指标轻度升高;慢性重型肝炎CHE活力指标显著降低,TBA指标升高明显且该两项指标异常率高;肝硬化及肝癌组CHE指标降低明显,TBA浓度升高明显.结论 对肝肺患者血清PA、ALB、TBIL、TBA及CHE进行测定,能够对肝功能损伤及预后情况作出诊断,并能够为制订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徐清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尿酸、降钙素原水平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评估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诊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7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炎严重指数(PSI)分层的高风险患者与低风险患者血UA、PCT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同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UA水平、高UA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73例患者属于PSI高风险的有31例,低风险42例.高风险组的PCT、UA水平、住院时间、并发症均高于低风险组(均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UA水平及UA异常升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UA、PCT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表达水平不同,且高于普通老年人,可作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许伟珍;叶先钦;陈森;李业彪;唐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展开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使用孟鲁司特展开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对过敏性鼻炎展开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生命质量,减轻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林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拉西坦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5例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其中遵医嘱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智能状态检查结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命质量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前,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1、0.109,P>0.05);用药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91、36.44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精力、日常活动、社会功能、家庭融入度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22、35.201、33.148、31.419,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药物安全性较高,且用药后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障碍程度,提高生命质量及生活能力.

    作者:莫凤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眼表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附加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附加眼用凝胶联合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干预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治愈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6.0±0.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具有安全性高、舒适程度好等显著优点,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刘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辽宁丹东东港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病床尾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炎性指标比较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肺功能及炎性症状,又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戴巧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成药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成药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病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成药华佗再造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Fugl 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中成药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瘫痪状态,缓解肌张力,提升运动及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降低致残率、致死率.

    作者:钟志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罗红霉素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内镜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内镜术后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取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患者乙酰螺旋霉素治疗,而观察组术后给予罗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运用罗红霉素实施治疗能使疗效得到显著提升,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鹏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应激性胃溃疡采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应激性胃溃疡采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奥美拉唑治疗,为对照组患者提供西咪替丁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疗效;比较其止血及住院时间、用药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有效率为97.1%,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9,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为(20±3)h、住院时间为(17.2±2.1)d,均优于对照组的(46±4)h、(21.4±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46、5.866,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精力、家庭功能、日常活动、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生命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相较于使用西咪替丁疗效更好,且患者止血、住院时间均较短,可有效改善其生命质量.

    作者:郭宓嫣;招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身麻醉术前用药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身麻醉术前用药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于东北国际医院外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建立开放的静脉通道,术前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品静脉注射,给予观察组患者盐酸戊乙奎醚静脉注射,两组患者使用相同麻醉诱导剂、维持剂,气管插管后给予机械通气.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麻醉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前、术后1~3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监测的心率、平均动脉压、SaO2、麻醉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2 d、3 d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段组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术前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可能引起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作用程度与阿托品相近,并不会增加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邹吉贺;周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江油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5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骨通贴膏治疗,均治疗6周后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整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尤其是痊愈率及显效率,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晓华;黄德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念球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将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接诊的74例复发性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用克霉唑,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克霉唑与氟康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多、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充血/糜烂、尿路症状的发生率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的阴道分泌物多、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充血/糜烂、尿路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患者WBC、PCT、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能够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雷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东北国际医院收治的26例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LEV组(观察组,14例)与吡拉西坦联合LEV组(对照组,12例).治疗后,观察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另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两组治疗第12周时、第24周时认知功能情况进行系统化评价.结果 持续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8.6%)相比对照组(33.3%)显著较高(P<0.05),认知功能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治疗24周时,两组认知功能相比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针对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采用LEV添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吕云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激活素A及激活素结合蛋白用于脑血管病治疗前后的变化

    目的 探讨激活素A及激活素结合蛋白用于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6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30例脑梗死患者,B组为30例脑出血患者,另外同期抽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A、B两组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相应对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C组健康志愿者均于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离心处理后进行放射免疫法测定激活素A水平,双抗体夹心酶法联合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激活素结合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激活素A和激活素结合蛋白与C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C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激活素A与C组对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外周血激活素结合蛋白与C组相比较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激活素A及外周血激活素结合蛋白水平与C组对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激活素A及激活素结合蛋白在脑出血患者中表达均处于明显升高状态,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而脑梗死患者仅外周血激活素A显著升高,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作者:王敏;李岩松;郑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在牙周牙髓病中行奥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盘锦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2例牙周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氢氧化钙糊剂经根管口注入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行奥硝唑治疗.治疗4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5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对照组为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周牙髓病治疗中采用奥硝唑治疗,具有较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邴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或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与本研究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均n=150),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分析不同组别患者临床疗效、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ALT复常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LT复常率均更高,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1年后ALT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数据均更低(均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卢欣伟;廖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泮托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儿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儿采取泮托拉唑与曲美布汀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辽宁省锦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儿采取泮托拉唑与曲美布汀联合治疗,相比单用泮托拉唑治疗,不仅疗效更为显著,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张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临床分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预后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临床分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U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UA,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黄有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抽取80例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倍他司汀联合前列地尔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状况、血流速度等,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流速度,治疗前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治疗前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血脂指数,包含HDL-C、LDL-C、TG、TC等,治疗前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可以考虑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药物治疗,其疗效突出,能明显改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及血脂指数.

    作者:胡叶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放射性肠炎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过渡为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人体体质指标变化,分别对肠梗阻及肠瘘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本组患者人体体质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肠梗阻患者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瘘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方式对放射性肠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尤其针对肠梗阻型的放射性肠炎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那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熊脱氧胆酸治疗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熊脱氧胆酸治疗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C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PNCA早产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施研究,观察组40例患儿采用熊脱氧胆酸高剂量治疗,对照组40例患儿实施熊脱氧胆酸低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2周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儿各项肝功能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剂量熊脱氧胆酸均能对早产儿PNCA予以有效治疗,其中高剂量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肝功能指标.

    作者:苏巍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排石颗粒与坦索罗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的疗效

    目的 探讨排石颗粒与坦索罗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广东省东莞市高埗医院收治的104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痛和多饮水等治疗,并给予排石颗粒;联合用药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治疗总有效率;结石排出时间、肉眼血尿持续存在时间;患者肾绞痛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结石排出时间、肉眼血尿持续存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肾绞痛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排石颗粒与坦索罗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两者联合可有效促进结石排出,缩短排石时间和血尿持续时间,降低肾绞痛发生率和复发率.

    作者:江世雄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桂枝茯苓胶囊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选取的8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患者,均行手术摘除囊肿.术后,对照组应用孕三烯酮,观察组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雌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促卵泡激素(FSH)、基础窦卵泡数(AFC)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雌激素、AMH、LSA、AFC、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雌激素、AMH、AFC比对照组明显增高,LSA、FSH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囊肿术后应用桂枝茯苓胶囊可有效调节患者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张洁;赵曼曼;雷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对颈动脉内膜厚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对颈动脉内膜厚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大连港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7例患者.常规治疗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注射治疗,判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相比,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治疗后两组间对比,联合治疗组血脂水平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IMT、斑块面积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MT、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相比,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治疗后两组间对比,联合治疗组IMT、斑块面积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常规治疗组有效42例(89.36%),无效5例10.64%,联合治疗组有效45例(95.74%),无效2例(4.26%),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恶化情况发生.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厚度.

    作者:李殿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四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四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妇幼保健所治疗的64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行四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症状于1~3 d恢复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四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慢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能够促进患者症状快速恢复.

    作者:崔晓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与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与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江门新会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入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珠单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联合曲安奈德和激光光凝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logMAR BCVA分别为(0.4±0.1)、(0.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MT为(184.7±44.6)μ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1.6±91.3)μm(P<0.05);试验组治疗后1环、2环、3环的P1波振幅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1环、2环、3环的P1波的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讨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与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程度,改善患者视功能.

    作者:曾观金;钟景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静脉术后镇痛和麻醉应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静脉术后镇痛及麻醉应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芬太尼维持麻醉方案,试验组患者采取舒芬太尼维持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所需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清醒所需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疼痛程度及手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T0)、苏醒时(T3)期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麻醉起效时(T1)、手术时(T2)期MAP、HR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 h、手术后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所需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清醒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30.0%,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术后镇痛及麻醉应用舒芬太尼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取得满意的维持麻醉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杨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入的68例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34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咳嗽咳痰消失、住院、喘息消失时间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7.1%)显著比对照组(85.3%)高(χ2=8.609,P<0.05);观察组在咳嗽咳痰消失、住院、喘息消失时间上明显比对照组短(t=24.784、15.960、14.992,P<0.05);治疗后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上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t=7.195,P<0.05),在动脉血氧分压上显著比对照组高(t=3.665,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2.9%)比对照组(11.8%)高(χ2=5.712,P<0.0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展开治疗,不仅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还能缩短咳嗽咳痰消失、住院、喘息消失时间,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提升动脉血氧分压.

    作者:邓胜荣;李斌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加替沙星滴眼液中加替沙星和羟苯乙酯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加替沙星滴眼液中加替沙星和羟苯乙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6 nm,柱温:35℃.结果 加替沙星浓度在2.98~29.8μg/ml范围内与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n=6);羟苯乙酯浓度在3.26~32.6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4%,RSD为1.02%(n=6).结论 HPLC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同时测定加替沙星和羟苯乙酯的含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丁兆猛;栾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丹皮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鉴定及性能评价

    目的 研究制备和鉴定丹皮酚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方法,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差热分析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丹皮酚HP-β-CD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 其真空干燥粉末经鉴别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可显著增大丹皮酚溶解度,提高稳定性.结论 丹皮酚HP-β-CD包合物可显著增大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

    作者:高丽丽;严孜;胡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实践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实践效果,为今后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加入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前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高血压控制率和自我管理效果.结果 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得分、高血压控制率和自我管理效果均优于入组前(均P<0.05).结论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对高血压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可提高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管理效果,适合在社区慢性疾病防治中推广.

    作者:陈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医院药事品质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医院药学部药事品质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质控室4个部门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比较各部门活动实施后的品质化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活动实施后,药事质量管理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包括处方合理率、患者用药教育满意度、全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库房药品损耗率,同时药学部品管圈人员在团队能力、工作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和对质量改善方法的认知等均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其药事质量管理的品质和综合水平.

    作者:郭林;谢海雄;林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14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韶关市近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韶关市10个县区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随机从中抽取114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良反应病例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给药途径、药物剂型、药物品种、涉及系统、不良反应程度分级、报告人职业.结果 1140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在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中的分布分别为571例(50.09%)、569例(49.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口服;药物剂型主要为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药物品种主要为抗生素、中药制剂;涉及系统主要为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程度分级主要为轻、中度;报告人职业主要为医师和护士.结论 医院方面应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管理,开展药学干预活动,针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重点监控,全面落实药物不良反应上报制度.

    作者:谭德胜;欧相林;林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 从全社会角度出发,通过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评价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济性.方法 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来自哈尔滨、天津、成都等10所城市14所医院的100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98例有效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组,499例)和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499例)进行治疗,同时接受脑卒中指南建议的常规治疗.采用改良Rankin评分、NIHSS评分以及卒中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效果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作为效用指标,进行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用分析.结果 治疗后在改善NIHSS评分,提高改良Rankin评分0~1分患者的比例,降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发生率,以及QALYs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成本也高于对照组.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为107698元,即试验组患者每增加1个QALY,需多支付107698元,低于WHO人均GDP三倍的建议阈值125414元.结论根据药物经济学判断标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较佳治疗药物.

    作者:吴晶;王昕;刘国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 比较常规药物与常规药物联用不同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等用药方案治疗缺血性脑病的成本-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及不同商品名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将急性缺血性脑病患者人群细分为①常规药物组、②常规药物+一品红?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组、③常规药物+A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组和④常规药物+B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组.分析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以及相对常规治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结果 ①组、②组、③组、④组治疗缺血性脑病的显效率分别为34.8%、63.9%、42.9%、29.3%;四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823.11元、7561.98元、19629.01元、12287.57元;以第①组为对参照,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70.33、48869.19、15676.05.结论 与其他三组相比,本研究中第②组(常规药物+一品红?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其他各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低,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病具经济性的脑蛋白用药方案.

    作者:何馨;何继明;张丹;陈聪;李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术后三种动脉止血方法的经济学评价

    目的 评价术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等)三种动脉止血方法的经济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有益帮助.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法,将收集的相关文献经筛选后进行数据的录入,并采用小成本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估.结果 ①共纳入了3797例病例进行研究,分别为传统人工压迫组1717例,止血有效率为97.3%;动脉压迫止血器组1396例,止血有效率为97.5%;血管闭合装置组(VCDs)684例,止血有效率为94.8%.②在确定三种止血方法的止血效果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采用小成本分析法进行成本统计,并使用决策树模型进行分类计算,结果如下:传统人工压迫组成本为6422.31元,动脉压迫止血器组1922.85元,血管闭合装置组则为3912.24元.结论 在三种动脉止血方法的有效性没有差异且得到国内外学术界一致证明的情况下,采用小成本分析法计算可以得出,动脉压迫止血器在三种术后止血方法中成本低,经济性好.

    作者:王一杰;张嘉欣;周乃彤;胡明;杨男;刘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卡托普利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性.方法 以2015年2月13日至2016年10月8日朝阳二三四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血压值、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经济性及敏感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较对照组更低(P<0.05),而两组患者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97.56%,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8%,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成本为192.86元,成本-效果比为2.03,高于对照组(P<0.05),敏感性分析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 高血压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佳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依从性、经济条件等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夏宏鹏;王雪松;姜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参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通过检索人参皂苷相关文献,对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表明,人参皂苷在神经系统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改善记忆功能、保护脑组织等作用,在心血管系统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肥厚、抗心肌缺血、抗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控信号通路、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朱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健康经济学评价中的产出结果及其社会价值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经济学研究中的产出结果评价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得到了扩展和加强.本文在介绍近年来基于偏好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的产出结果评价体系和方法前沿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总结和分析了有关选择建模及其实验方法和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我国未来开展全面深入的健康经济学评价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作者:徐程;卿涛;蔡枫瑜;唐程翔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