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王成义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产科宫底按压助产法实施中的价值。方法:2012-2013年收治通过宫底按压助产法进行分娩治疗的产妇498例,将产妇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然后对第一组产妇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照顾,而第二组则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将两组分娩结果以及分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记录,同时也对新生儿的各种产中产后情况进行记录。后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记录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第二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助产的产妇中有2例出现会阴侧面伤口延续裂开,而第一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助产的产妇有10例出现会阴侧面伤口延续裂开,同时还有2例出现会阴伤口严重裂开的现象,两组之间产妇情况的差异显著。在对两组新生儿的对比中表明,两组产妇都顺利生产。其中第二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助产的新生儿中有2例出现轻度窒息现象,1例出现重度窒息;而第一组采取常规护理助产的新生儿有12例出现轻度窒息现象,3例出现重度窒息现象。可见两组新生儿之间的对比差异也较为明显。结论:在产妇采取宫底按压助产法进行分娩时,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采用常规护理更能减轻产妇自身的痛苦和新生儿的窒息率,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推广及普及意义。
作者:杜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七氟醚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耳鼻喉科手术80例。ASA分级为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3~12岁,体重指数20~27 kg/m2,无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于诱导前15分钟内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低、中、高剂量的右美托咪啶组(DL 组、DM 组、DH 组)于诱导前15分钟内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μg/kg、0.7μg/kg、1.0μg/kg,输注时间为15分钟。麻醉诱导:8%七氟醚吸入诱导至睫毛反射消失后静脉输注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行气管内插管。术中维持:2%~3%七氟醚吸入,TCL丙泊酚4~10 mg/(kg·h)。记录手术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导管)、苏醒时间(手术结束至呼唤睁眼时间)、术后2小时内躁动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小时内试验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5%、5%、5%,与对照组的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 PAED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降低七氟醚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0.7μg/kg的右美托咪啶更适合应用于临床。
作者:何德廷;李建军;宋美松;林玉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讨论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60例,全面回顾分析其手术资料及临床治疗方法,总结进行临床手术治疗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结果:通过不同手术治疗,治愈率92%,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针对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的患者一定要进行及时的诊断,掌握准确的手术时机,在选择手术方法时,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手术分析,降低临床手术死亡率,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的健康。
作者:王加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专家表示,大肠癌常被误诊为痔疮、阑尾炎或肠梗阻,患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如出现大便性状和颜色异常、腹泻、腹胀腹痛、肛门部有坠胀感、呕吐、原因不明的消瘦、贫血等症状时,或是大肠癌的征兆。建议45岁以上的人士,特别是有家族息肉病的人士,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肛门镜检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51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并根据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的不同水平把患者分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1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中,27例(17.9%)高尿酸血症。在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胱抑素C升高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3.0%和18.8%,但同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血清胱抑素C升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尿酸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478),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血压社区管理中,常规检测并控制血尿酸有利于高血压肾病的预防,建议把尿酸的控制纳入高血压的综合控制指标。
作者:王敬丽;高俊岭;周晨;朱耀城;戴俊明;傅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成人哮喘缓解期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干预组和药物对照组;健康管理干预组进行系统的健康管理,药物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片10 mg,1次/晚,口服;在干预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生命质量、肺功能PEF昼夜变异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管理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结论:系统的健康管理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PEF昼夜变异率指标、缓解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症状。
作者:朱镇;胡正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良性卵巢肿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予腹腔镜下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邓智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行后踝骨折内固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8月-2012年6月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后踝骨折37例,根据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型,旋后外旋型17例,旋前外展型13例,旋前外旋型7例。均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或钢板内固定,术中采用“拉钩实验”检查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必要时行3层皮质骨螺钉固定。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8~17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所有随访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骨折再移位,无内置物松动、切出,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推荐的踝足评分系统评分:优28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2%。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后踝骨折,创伤小,显露清晰,可直视下精确复位关节面,并方便内固定物植入,推荐在固定后踝骨折时常规使用。
作者:李克;孙刚;冯雷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1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肝功能、体重指数、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肝功能、体重指数、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占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DOC)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DOC模式给予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并比较两组治疗结局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5.0% VS 80.0%),骨折治疗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85.0% VS 6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C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救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建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肩关节周围炎采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同时配合功能锻炼。所有患者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2例中治愈27例,好转2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6.2%。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昕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近有研究表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椎间盘细胞的重吸收与椎间盘细胞的生存方面可能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对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袭开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12月收治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18例为观察组,2012年1月-12月收治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20例作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仅给予宫缩素静滴或(和)宫体、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胎儿顺利娩出之后给予12 U的垂体后叶素+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缓慢静推(约10分钟),同时给予林格氏液500 ml,再给予400μg的米索前列醇塞肛治疗,两组根据情况给予输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5.0%,死亡1例,死亡率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素、垂体后叶素、米索前列醇是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的重要药物,疗效显著。
作者:杨玉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冻干粉剂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按照知情自愿原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入院后均给予输血、补液常规治疗,并配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泮托拉唑钠冻干粉剂注射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智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T诊断创伤性湿肺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创伤性湿肺患者20例,均行CT扫描检查。结果:肺纹理增浓、增粗且粗细不均;肺实质出血、水肿所显示的散在斑点状、小片絮状稍高密度灶;节段实变所显示的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是 CT 诊断创伤性湿肺的要点。结论:CT诊断创伤性湿肺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均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令狐斌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评价肛门皮瓣再造成形术对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收治混合痔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肛门皮瓣再造成形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且肝门狭窄、肛周水肿、疼痛及再次手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皮瓣再造成形术治疗混合痔比传统的内扎外切法临床并发症少,外型美观。
作者:王建国;张玉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结合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治疗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乙肝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相同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整理统计。结果:两组间总胆红素、血氨、血肌酐、血钠等身体机能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因大部分是并发症与器官衰竭。结论:血清总胆红素、血氨、血肌酐和血钠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作者:赵明志;牛卫理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常合并心律失常,且常常呈持续性、阵发性、多样性的变化,因此护理至关重要。故要求护士要学习心电图知识,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及早提供信息,协助医生做好治疗,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文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学龄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提高免疫接种率。方法:在街道办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陪同下,调查人员到城市流动人员集中的小区逐户调查,查看接种证、接种卡以及各项记录。结果:符合调查要求的儿童246例,男134例,女112例;第1胎141例,第2胎105例;本省户口90例,外省户口156例;初中及以下学历90.71%,高中以上学历9.29%。家庭年收入<15000元6.37%,15000~20000元76.65%,>300002.14%。家长仅能说出1种疫苗64.32%,能够说出全部疫苗2.31%。178例流动儿童接受过免疫接种,在原籍地建证72例,本地建证174例,卡疤143例;七苗合格125例,不合格28例,未接种25例。结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了儿童免疫接种率,有待加强管理监督、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苏振峰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