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银娟
克罗恩病(CD)是~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易发生病变,小肠和大肠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等肠外损害[1].末端回肠与结肠、阑尾临近,患者回盲部炎症急性发作时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我院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郜国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 25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严密的呼吸道护理,结果 术后无1例因呼吸道并发症而死亡.随诊1~8个月,肺部X光片检查无异常.结论 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术后呼吸道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金小蕾;蔡洁;陈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012年24例颅内动脉瘤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弹簧圈临床应用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24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21例痊愈并出院,1例患者出现脑积水,2例患者因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 给予颅内动脉瘤大出血患者弹簧圈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以降低临床死亡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12月支气管哮喘患儿31例的护理经验.结果 哮喘的症状收到显著控制或基本消失,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改善或逐步消失.结论 做好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可有效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作者:奚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用药差错,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对医院声誉造成很大影响,必须引起药剂科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用即可用药差错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以保证药剂科用药质量.
作者:泽旺;志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护理行业的工作性质很特别,由于疾病不能提前预知及现有的医疗水平也有限,就使精神病护理这个职业具有高风险性.护士时时刻刻都要看护患者,在整个护理操作、处置、治疗等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着护理风险,患者随时都有可能伤人、外跑、自伤和损坏物品,甚至自杀.一旦发生意外,患者会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会引起其可避免的医疗纠纷,所以护理人员会承担很高的风险,如人身安全、法律法规、经济等.因而,快速发现并且处理各种风险,给患者较高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是精神科护理的终目的.
作者:马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综述慢性荨麻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1个疗程为1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6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慢性荨麻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准确辨证后,无论为近期疗效或是远期疗效,都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沈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就甲状腺素与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51例早产低体重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3例.本组所有患儿都要积极维持电解质平衡、水平衡,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和静脉营养.患儿在出生后的6~12h之内开始喂养,每2h喂养1次,28例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胃管注入或者口服3~5 mg/kg·d左旋甲状腺素和0.1~0.3 mg/kg·次多潘立酮,10~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28例治疗组患儿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为(9.50±2.40)d,住院时间为(21.30±9.70)d,残余奶量为(2.50±0.63) ml/次,胃管留置时间为(7.40±4.80)d,奶量增加为(121.00±34.00)ml/kg·d,体重开始增长时间为(7.80±3.20)d;而23例对照组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为(12.60±2.10)d,住院时间为(26.60±10.40)d,残余奶置为(5.20±2.65)ml/次,胃管留置时间为(10.60±7.90)d,奶量增加为(81.00±22.00)ml/kg·d,体重开始增长时间为(10.20±3.90)天,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多潘立酮能够提高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对早产儿胃肠功能进行有效地早期干预,使早产儿服用的奶量增加、体重增长快,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张恒;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2012年7月~2013年4月收治的45例DN患者的资料,总结所施以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 45例患者经给予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病情均明显好转而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4.9d.结论 对于DN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的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控制病情,保持病情稳定,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防止其复发.方法 随机从医院抽取2012~2013年共215例脑血管病患者的病例,对其性别、发病年龄、起病后的就诊时间、复发次数及用药等综合措施转归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发现215例脑血管患者中伴高血压121例,伴冠心病2 7例,伴糖尿病40例,伴高脂血症42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症111例,高纤维蛋白血症42例.结论 脑血管发病率在中老年中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60~80岁.老年人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抗血小板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有效地进行一二级预防措施是减少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常敏;李根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患儿的监护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36例2011~2012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的危重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气方式为经口气管插管,通气模式:辅助/控制(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SIMV+PSV)、双气道正压(BiPAP),潮气量在5-9ml/kg,PEEP在6~13cmH2O的范围,气道的压力要在4.89kpa以内,呼吸频率为13~21次/分钟,呼吸比为1∶2.3,此外,还要对患儿的动脉血气、血压、气道峰压以及心率予以同时记录.比较存活组患儿行机械通气前后血气改善情况.结果 经72小时的机械通气治疗后,其中,32例患儿成功撤机,动脉血气PH值、Pao2以及Paco2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患儿因脑电静息退院死亡,1例因并发纵隔气肿及气胸致循环衰竭死亡.结论 对危重型哮喘患儿进行早期的机械通气治疗是缓解孩子哮喘症状、挽救儿童生命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崔轮盟;郭永波;邵忠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药理学的教学改革提出新的看法.方法 通过对我校2007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和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研.结果与结论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要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加大与专业融合步伐,注重大学生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原有教学方法.
作者:杨红霞;蒋恒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乙肝初治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使用干扰素IFNa-2b与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成本.结果 治疗组6个月时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3%(P<0.05),HBeAg转阴率为31.4%与对照组的28.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经济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茵;伍俊妍;邱凯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血清胱抑素C在IgA肾病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效果评价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IgA肾病患者12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类型分成四组,每组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A组,血尿患者为B组,慢性肾炎患者为C组,急性肾炎患者作为D组,同期的健康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组.对五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SCr)浓度和内生肌酐的清除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检测发现,A组和B组患者的SCr和C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IgA肾病患者的Cys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血清胱抑素C异常率,均高于血清肌酐异常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中的血清胱抑素C和内生肌酐的清除率检测分析,两者呈现高度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 对于IgA肾病患者的相关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检测变化效果更为明显,便于更早期的进行肾功能的损害检查,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群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本文将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情况,从而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率,提高其心境障碍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我院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心境障碍评定,采用一至两名经专业培训的心境障碍评定人员完成本次研究,记录所有患者心境障碍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抑郁心境障碍人数为168例,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总数45.90%;发生焦虑心境障碍人数为203例,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总数55.46%.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作者:殷萍;魏亚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浅谈医学上对冠心病的防治.方法 选取200例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使其参与到冠心病活动中心,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其饮酒、抽烟、肥胖以及饮食等习惯进行调查,出院后进行两年的随访,观察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心脏及生活情况.结果 患者在加入冠心病活动中心后的生活方式相比加入前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总胆固醇、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出现明显下降,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 加入冠心病俱乐部对治疗冠心病患者非常有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国糖尿病患者近年呈增加趋势,2007年至2008年在全国14个省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患病率为9.7%[1].随着降糖药物的应用,低血糖症甚至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越来越多;非糖尿病患者因进食差、腹泻等原因引起的低血糖症也不容忽视.低血糖可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命危险,也是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应该引起特别注意和重视[1].本文总结了我院2008年至2012年因低血糖住院的病例,对其病因、年龄、病情、转归、合并症等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书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临床中将地龙作为配肝熄风的药物进行入药.现代医学对地龙进行药性的分析、常用配伍的分析,依据现代的药理,对地龙做进一步的分析,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朱振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应用气管插管行肛管插管减压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至4月收治的40例行中低位直肠癌DIXON术患者按照随机半盲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气管插管行肛管插管加压,对照组DIXON术后未用气管插管行肛管插管加压,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拔出胃肠减压管时间和患者主观感受.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术后当日即可拔出胃肠减压管,胃肠功能恢复早,患者主观感受舒适.结论 直肠癌保肛术后应用气管插管行肛管插管减压能有效防止吻合口漏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生存质量,操作简便,经济实用.
作者:黎杨浩;张良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本文首先通过对乳腺癌的诊断模式、治疗方式及病理指标等进行介绍,然后详细探讨了分子分型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病理诊断水平.
作者:曹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