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平
目的 通过比较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和常规方法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探究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方法 临床资料为我院自 2010 年 03 月至 2010 年 09 月收治的 80 例心绞痛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 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人,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 40 例中疗效显著 36 例,有效 4 例,无 效 0 例,对照组 40 例中疗效显著 10 例,有效 26 例,无效 4 例.结论 辛伐他汀在治疗心绞痛中疗效显著,并且具毒 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庞春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小剂量布比卡因轻比重腰麻常用于剖宫产及老 年患者手术[1,2],由于局麻药用量少,浓度低,对运 动神经的阻滞程度和持续时间都减少,不仅双下肢 能在早时间进行活动和功能锻炼,减少下肢静脉血 栓的形成;还有利于术后子宫的收缩,减少术后出 血.为保障其完善的麻醉效果常混合适量的阿片类 药物,阿片类药物增强局麻药的效果与诱发副作用 的效应均呈剂量依赖性[3].本文研究小剂量布比卡 因复合不同剂量的芬太尼轻比重腰麻用于剖宫产 术,以探讨芬太尼的佳剂量,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牟洪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 2009 年 4 月 至 2011 年 10 月经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58 例进行相关临床治疗,记录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 后临床治愈 46 例,好转 10 例,无效死亡 2 例,主要原因是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ARDS 等.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 经过及时诊断,接受规范化临床治疗,预后大都良好;但是病情严重、发生危急并发症者,可危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腹腔感染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对于腹腔感染处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关键 措施主要包括了复苏、控制和切断感染源以及进行抗感染治疗等.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临床治疗过程中腹腔感染的诊治 所存在的基本问题,介绍了做好腹腔感染诊治的基本对策,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药物使用的基本规 范做出了一定的说明.
作者:潘芳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黄芪、丹参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56 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丹参注射液静点,疗程 14 天.结果 治 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及 6min 步行试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抗心衰治疗黄芪、丹参注射液静点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毕连红;于国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中医方剂止嗽散针对临床常见病证咳嗽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 2009 年 2 月至 2011 年 7 月间入诊我院的典型婴幼儿外感咳嗽病例 50 例进行止嗽散方治疗,对其病程进行全程随访,对其疗效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 例患者中,27 例患者咳嗽彻底消除,占 54%,17 例患者咳嗽明显减轻,占 34%.咽喉痒痛症 状明显好转,6 例患者咳嗽症状有所好转,占 12%,统计结果总有效率为 100%.结论 止嗽散具有疏表宣肺、化痰止 咳的功效,在针对婴幼儿患者咳嗽这种常见病证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吴正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临床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环节.本文对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及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 采取岗前集中培训、制定带 教计划、选择优秀带教、重视入科宣教、实施带教计划、加强行政管理等内容给予阐述.结果 结论通过对 257 名实习 护生实施的规范行为、授课示教、临床实践、定期考核、跟踪管理的带教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玉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近年共对 48 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了 LC 手术,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未出 现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 45~170min,平均 60min,住院时间 3~10d,平均住院 5d,术后未出现胆漏、胆管损伤及 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后出院,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结论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 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出血少、痛苦小、安全系数高,术中应重视 Calot 三角的处理.
作者:靳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帮助患者走出漫长透析的第一步.方法 包括心理护理,血管通路的护理,饮食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护 理能力.结果 帮助患者平稳、安全的过渡到规律透析阶段.结论 经过护理人员诱导期的护理干预后,大多数患者能 平稳地过渡到规律性透析阶段,基本能生活自理,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与社交活动.
作者:王金红;郭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 55 岁以上的老年哮喘总患 病率为 0.68%,而发达国家 65 岁以上老年哮喘则在 0.77%~1.54%,表明老年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探索对老年哮喘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西 医结合和单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对老年哮喘患者进行 对比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宗喜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虽然药物经济学发展多年,临床药师进入临床数年,但是两者在合理用药,筛选治疗方案当中都没能发挥协同 作用,本文通过探讨药物经济学和临床药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两者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古丽巴哈尔·卡吾力;王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膀胱肿瘤电切术(PKRBT) 治疗浅表膀胱肿瘤 100 例,术后丝裂霉素和卡介苗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大出血,无闭孔神 经反射,无膀胱穿孔,无中转开腹手术,无需输血.随访 3~60 个月,4 例复发,其中 3 例单个肿瘤复发,1 例多发性 膀胱肿瘤术后 6 个月复发,二次行双极等离子体膀胱肿瘤电切术,12 个月再次复发行膀胱全切.其余 96 例未见肿瘤复 发.结论 PKRBT 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手术安全,出血少,创伤小,生活质量高,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晨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药配方颗粒,是将单味中药通过科学加工并 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中药饮片新剂型,是 中药饮片发展的一个亮点,也是中药走向现代化的 一个趋势.其有效成分、疗效和药理与传统的水煎 剂基本相同,同时具有方便、易于保存、质量稳定 的特点.中药配方颗粒在中医临床外治法中发挥了 优势,得到普遍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霞;姚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留学生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标志.我校巴勒斯坦留学生招生已有四年,在这期间,留学生的病理学 教学也历经三届,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和认识.
作者:刘慧萍;葛金文;喻嵘;张国民;雷磊;杨军辉;谭涵宇;肖凡;雷久士;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绞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 2010 年 2 月至 2011 年 9 月我院收治的 64 例 心绞痛患者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 64 例患者中显效 45 例,有效 17 例,无效 2 例.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经过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张志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黄芪西洋参口服液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对影响提取的重要因素 A 加水量,B 提取次数,C 提取时间进行 L9(34)正交试验设计.结果 与结论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 6 倍量水,提取 2 次,提取 1.5h/次,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张明晶;迟云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我院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情况,促使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我院 2011 年度儿科感染性疾病 800 张用药处方,分析其用药特点.结果 800 张处方中,有 650 张使用抗病毒药物,使用率为 81.25%;其中包括单用、联用和与抗生素合用;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口服和雾化;使用人群多以 3 岁以下为主;主要药物有阿昔洛韦片剂、利 巴韦林针剂、更昔洛韦针剂、干扰素、四季抗病毒口服液等.结论 我院儿科抗病毒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临床中仍要慎 重,继续加强合理使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易优兵;张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的生物学特性,分析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 对大量成年银杏树和实生苗叶片 形态及叶柄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分析其主要活性成分,研究其药理作用及临床 应用价值.结果 与结论银杏叶主要为扇形,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萜内酯类、聚异戊烯醇等多种成分,具有保护中枢 神经系统功能、扩张血管、保护心脏、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作者:张日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院外猝死的现状及救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针对我院救护的 168 例猝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 析患者的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救治措施.结果 猝死前曾患有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以及风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100 例,占总人数的 59.5%.患者发病的地点主要在家中,猝死人数多是 50~70 岁的老年患者.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 后,168 例患者,有 20 例有效复苏,18 例成功复苏.对复苏成功的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后,仅有 5 例存活,其余死 亡.结论 增强院外猝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其救治措施主要包括:首先,对于老龄、具有危害因素或无显著病史的人 群,应给予预防疾病的技能指导以及医学监护,防止疾病的诱发.其次,加以研究并探讨关于心肺复苏的技术问题.第 三,加强构建及健全院外猝死患者的救护体系,减少影响抢救的因素,为患者的急救赢得宝贵时间.第四,大力普及广 大群众关于心肺复苏的现场救护知识,强化其的救助意识.
作者:尤茂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膀胱治疗仪对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80 例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 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膀胱治疗仪治疗,每天 1~2 次,每次 40min.结果 两 组患者在拔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及拔管后排尿不畅的发生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 治疗仪能够降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排尿不畅的发生率.
作者:霍彩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