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网络游戏成瘾男性青少年的自杀态度与家庭影响因素

刘彩谊;张惠敏;李焕;宁丽;陶然

关键词:网络游戏成瘾, 自杀态度, 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环境, 青少年
摘要:目的:考察重度网络游戏成瘾男性青少年对自杀的态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其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访谈法结合问卷调查法对132例网络游戏成瘾男性青少年进行研究,研究工具包括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自杀态度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家庭环境量表.结果:在重度网络游戏成瘾组中,不同学历(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的自杀态度得分均在2.5-3.5之间.三组之间自杀态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教养方式中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父亲拒绝、否认以及家庭环境中道德宗教观进入回归方程,其联合解释总变异量为(R2=0.067-0.364).结论:重度网络游戏成瘾男性青少年对自杀总体上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杀态度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母亲的影响更多于父亲.家庭有道德宗教观有利于使男性青少年对自杀行为持否定排斥态度.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相关文献
  • 部队医院对住院的网瘾患者护理管理经验介绍

    自2007年开始,随着青少年网瘾问题在中国日益严重,国内各类治疗网瘾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然而因网瘾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症状的严重性及患者个性的独特性,致使诸多网瘾治疗机构在对网瘾青少年的管理过程中屡屡出现各类问题,如集体逃跑、患者与管理者发生武力冲突、患者被管理者殴打致死等等.以致于2010年开始,在各类媒体对网瘾治疗机构的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后,网瘾青少年家长宁愿孩子因网瘾问题荒废在家,也不敢将孩子送人治疗机构,结果导致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网瘾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以致症状越发严重,另一方面,大批网瘾治疗机构相继倒闭.

    作者:张惠敏;宁丽;陶然;沈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会支持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考察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毒品依赖者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探析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对374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者除了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敌对因子以外,SCL-90的总分和各因子在治疗时间上差异显著;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的得分随服药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存在部分相关.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将有效的改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作者:杨玲;许琼英;李世峰;李欣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戒毒者心理韧性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戒毒者心理韧性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版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量表和Sense of Coherence-13量表对365名戒毒者进行凋查.结果:(1)高心理韧性戒毒者的心理一致感(55.03±s 8.12)显著高于低心理韧性戒毒者(46.26±s 7.51),P<0.001;(2)心理韧性与心理一致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40);(3)可理解感和有意义感对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戒毒者心理韧性与心理一致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高云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吸烟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的烟草使用行为与抑郁、焦虑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关系

    目的:探索吸烟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烟草使用行为与抑郁、焦虑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552位吸烟MMT门诊患者自评完成一般情况问卷、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量表(FTND)中文版、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RRS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烟草使用行为特征变量与SDS、SAS和PSQI的关系.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DS、SAS和PSQI评分与FTND评分、RRSQ各分量表呈显著低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104-0.45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DS、SAS和PSQI评分与FTND评分和RRSQ的镇静、自动和依赖因子分呈显著低度正相关(β=0.084-O.159,P≤0.05).结论:吸烟MMT门诊患者的烟草使用行为特征与其抑郁、焦虑症状和低睡眠质量的存在关联,该发现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修军;钟宝亮;朱军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芋螺毒素类似物静脉给药抑制小鼠吗啡依赖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尾静脉给予芋螺毒素类似物Glu-Con-G、Glu-Con-G[1-11]和Glu-Con-G[1-13]对小鼠吗啡依赖的影响,验证静脉给药的可行性.方法:建立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观察静脉给予3种芋螺毒素类似物对小鼠吗啡依赖的作用.结果:(1)50、100、200 μg·kg-1 Glu-Con-G、Glu-Con-G[1-11]和Glu-Con-G[1-13]对吗啡成瘾小鼠CPP表达有抑制作用;(2)100、200 μg·kg-1 Glu-Con-G及50、100、200μg·kg-1 Glu-Con-G[1-11]、Glu-Con-G[1-13]对吗啡成瘾小鼠CPP复燃有拮抗作用;(3)200μg·kg-1 Glu-Con-G、Glu-Con-G[1-11]和Glu-Con-G[1-13]均不影响小鼠的运动活性及探索行为.结论:静脉给予3种芋螺毒素类似物对吗啡诱导的CPP表达、复燃均具有抑制作用;Glu-Con-G[1-11]抗吗啡依赖的作用优于Glu-Con-G,且分子量小于Glu-Con-G[1-13],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抗成瘾药物.

    作者:袁凤琴;朱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利用戒毒所评价吸毒人群减少伤害服务及效果

    目的:通过对戒毒所吸毒人员的调查,评价针对吸毒人员开展的减少伤害服务的效果和真实性.方法:2009-2010年间,选择减少伤害服务覆盖的云南省19个县的戒毒所为调查点,每半年每县单纯随机抽样方式纳入30名新入所3个月的静脉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收集调查对象人戒毒所前接受项目服务情况、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方面数据.结果:共调查669人,35.66%接受过针具服务,46.02%接受过美沙酮服务,入所前一周与他人共用针具情况,接受外展服务有57人(13.73%),未接受外展服务有66(25.98%),P<0.001.结论:通过戒毒所定期调查,能较好反映当地吸毒人群行为干预综合服务覆盖率、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服务真实性,方法可行,建议应用作为干预工作客观评估指标之一.

    作者:朱靖;朵林;薛皓铭;杨丽华;张建萍;杨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浏阳市农村老年人危险和有害饮酒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浏阳市农村老年人危险和有害饮酒现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浏阳市839名农村老年人.结果:浏阳市农村老年人危险和有害饮酒发生率为11.2%,且在男性、离退休人员、无躯体疾病者、日常生活能力无损害者中的发生率较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躯体疾病情况是老年人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影响因素.结论:男性、无躯体疾病是老年人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危险因素.

    作者:罗邦安;肖水源;周亮;胡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会支持对慢性酒依赖患者负性自动思维的影响研究

    目的:调查慢性酒依赖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及其社会支持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负性自动思维问卷(AT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6例慢性酒依赖患者(研究组)和9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研究组AT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SS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ATQ与SSRS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慢性酒依赖患者负性自动思维现象严重,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降低负性思维.

    作者:于青;李遵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成瘾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配合中药综合治疗海洛因成瘾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符合DSM-Ⅲ-R阿片类诊断标准的109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单纯服用中药排毒养生胶囊组(单药组)和服用排毒养生胶囊联合针刺与推拿治疗组(针药组);使用阿片类戒断综合征量表(OWS)评测两组对海洛因成瘾戒断综合征治疗效果;用操守随访调查表评测近期(3个月)巩固操守率.结果:12 d治疗观察结果显示:单药组和针药组临床脱毒率均为100%,但针药组脱毒达标时间为d3,单药组为d4;戒断症状分项比较结果:针药组对腹痛、肌骨疼痛、失眠主显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近期巩固操守率:针药组为37.5%,单药组为28.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戒毒,可提高海洛因成瘾戒断综合征控制水平和近期操守率.

    作者:杨良;吴自钢;陈娟;陈娜;严婷;石学强;孙力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强制戒毒模式下戒毒者应对方式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强制戒毒模式下戒毒者的应对方式及与心理各因素的相关性,为降低戒毒者的复吸率,维护其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调查戒毒组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戒毒人群应对方式与相关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戒毒人员特质应对方式在婚姻状况方面差异不显著,男女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管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应对男性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女性,不同文化程度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均存在差异;(2)戒毒人员积极应对得分与除人际敏感因子外的其他SCL-90因子得分呈负相关,消极应对得分与SCL-90(除人际敏感因子外)得分呈正相关;(3)戒毒人员积极应对得分与人格中的内-外向(E)因子分呈负相关,消极应对得分与人格中的神经质(N)因子分呈负相关;(4)戒毒人员积极应对得分与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应对方式与心理各因素密切相关,是影响戒毒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婷;刘新民;韦克诚;金明琦;李桦;徐东彪;滕永升;周黎红;刘涛;杨玉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度洛西丁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情绪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度洛西丁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情绪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3例甲基苯丙胺依赖戒断者在成功脱瘾后的一周内,测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药物处理组(n=52),对照组仅给予简单的言语解释和支持,药物处理组给度洛西丁60 mg·d-1 治疗.6周后复查HAMA和HAMD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甲基苯丙胺依赖戒断者均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连续给予度洛西丁治疗6周后,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甲基苯丙胺依赖戒断者脱瘾后早期使用度洛西丁干预,可缓解其情绪障碍,可能有利于防止复吸.

    作者:杨巍;陈绘景;徐再峰;张胜;徐阳;王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度网络游戏成瘾男性青少年的自杀态度与家庭影响因素

    目的:考察重度网络游戏成瘾男性青少年对自杀的态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其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访谈法结合问卷调查法对132例网络游戏成瘾男性青少年进行研究,研究工具包括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自杀态度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家庭环境量表.结果:在重度网络游戏成瘾组中,不同学历(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的自杀态度得分均在2.5-3.5之间.三组之间自杀态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教养方式中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父亲拒绝、否认以及家庭环境中道德宗教观进入回归方程,其联合解释总变异量为(R2=0.067-0.364).结论:重度网络游戏成瘾男性青少年对自杀总体上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杀态度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母亲的影响更多于父亲.家庭有道德宗教观有利于使男性青少年对自杀行为持否定排斥态度.

    作者:刘彩谊;张惠敏;李焕;宁丽;陶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海洛因与新型毒品滥用者生存质量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海洛因滥用者和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编健康调查表和药物成瘾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DA),对辽宁省9个强制隔离戒毒所356名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海洛因滥用者和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海洛因滥用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新型毒品滥用者,尤其在躯体功能和戒毒症状维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吸毒频率、美沙酮维持治疗、婚姻状况是海洛因滥用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而吸毒剂量、吸毒后家庭收入是新型毒品滥用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类型吸毒人员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出现不同程度损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玮;肇恒伟;刘明;赵子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阿立哌唑联合氯丙嗪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急撤氯丙嗪后导致精神障碍加重个案报道两例

    病例1 吴某,男,25 a,甲基苯丙胺依赖患者,由家属带入戒毒中心.吸食甲基苯丙胺3 a,入院前半年吸食频率明显增加.入院精神检查:患者存在被害妄想和嫉妒妄想,如认为陌生人害自己、怀疑妻子对自己不忠等阳性症状,同时有阴性症状,表现为情感淡漠,少言寡语.PANSS量表评分为58分.无精神疾病史和家族史.头颅核磁共振、脑电图及血液检查正常.

    作者:王刚;马丽;郝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国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力资源发展研究

    目的:探索我国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力资源发展的方法,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适宜的改进建议.方法: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对我国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评估,提出假设,在现场工作中不断总结和修正行动计划,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数据表明,全国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平均在治人数从2006年的84人上升到2011年的190人;病人日均服药量从2008年的50.5 mg提高到了2011年58.5 mg;全国门诊近一年治疗病人年保持率从2008年69.5%上升到2011年的74.9%;HIV新发感染率从2008年的每100人年0.54%下降到2011年的每100人年0.31%.结论:国家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力资源开发有效的增强了门诊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及门诊的服务质量.

    作者:李建华;张锐敏;张波;张从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强制隔离戒毒所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强制隔离戒毒所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3例海洛因依赖者完成社会人口学、吸毒特征、生活事件量表和SF-36量表中文版,103例健康对照完成生活事件量表和SF-36量表中文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SF-36量表的生理健康总测量(PCS)和心理健康总测量(MCS)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海洛因依赖者SF-36量表的各纬度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海洛因依赖者PCS评分低与未婚、文化程度低、合并烟草使用、注射方式吸毒、吸毒年限长和负性生活事件分高有关(P≤0.033),海洛因依赖者MCS评分低与合并烟草使用、吸毒年限长和负性生活事件分高有关(P≤0.037).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生存质量较差,其恶化的生存质量与某些社会人口学特征、物质使用特征变量和负性生活事件有关.

    作者:卢瑾;钟宝亮;许秀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上海市社区戒毒(康复)的效果及其成本-效益评价

    目的:通过相关面上数据收集和社区抽样调查,对上海市开展社区戒毒(康复)的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方法:在上海市禁毒相关部门、机构或组织收集课题所需面上数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并根据样本量要求,在上海市抽取4个区,在抽中的区中抽取8个社区,对社区内所有参加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在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以及抽样地区的社区(街道)禁毒办(7个)、禁毒社工站(4个)、社区禁毒社工点(8个)等戒毒/康复相关部门、机构或组织收集了课题所需面上数据,并对773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所调查8个社区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2008-2010年,戒断3年及以上人数持续增加,现有登记在册海洛因滥用者人数逐年下降,新滋生海洛因滥用者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这8个社区2010年开展社区戒毒(康复)的经济投入为968.6万元,产生的经济效益为5173.5万元,成本-效益比值为1:5.3,即在社区戒毒(康复)上每投入1元,可节约毒品问题导致的社会和个人经济支出5.3元.结论:上海市社区戒毒(康复)的实施取得了预期成效,其中禁毒社工队伍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学评价结果表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经济效益显著.

    作者:王清亮;刘志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的便秘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海洛因成瘾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期间发生的便秘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美沙酮不良反应/事件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面对面询问,同时查阅其门诊记录、病案等档案.结果:(1)共调查海洛因成瘾者381人,MMT维持期便秘发生率为63.26%.(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同样显示便秘的发生与MMT维持期剂量相关(P<0.05),即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越大,上述不良反应的程度越严重.(3)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较严重便秘相关的危险因素有HIV感染(OR=2.572)和MMT维持剂量(OR=1.770),而年龄(OR=0.489)和MMT用药时间((OR=0.315)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海洛因成瘾者在MMT维持期的便秘症状较为多见,其发生主要与维持期美沙酮的剂量、用药时间、HIV感染及年龄有关.

    作者:高菁;余超;伏新艳;车驰;万凯化;李穗;梁义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中国毒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