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PAR α/γ双重激动剂研究进展

荆丹清;尹士男;母义明

关键词:PPARα, PPARγ, 双重激动
摘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贝特类降脂药物和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分别是PPAR α和γ激动剂,而PPARα/γ双重激动剂兼有贝特类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特点,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体内糖代谢、脂代谢,调控脂肪细胞的分化,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本文介绍了近年来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研究进展情况.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相关文献
  • 20%脂肪乳致5例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分析

    作为非胃肠道营养的必须成分,脂肪乳被广泛应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支持治疗和化疗期间的营养补充.20%脂肪乳注射液其商品名为英脱利匹特,规格是每瓶250mL,主要成分是大豆油50g,卵磷脂3g,加注射用水至250mLo其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1]、过敏性休克、高热、心律失常、血尿、精神症状[2]等.

    作者:邓牡红;王秀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对乙酰氨基酚:一个必须紧急加强管理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在英国被叫做扑热息痛,是一个解热镇痛药.首先发现于19世纪末,是一种毒性更大的止痛药非那西丁的一个活性代谢物,已得到广泛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模式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论,目前一般认为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3(COX-3)起作用.而在美国,以商品名泰诺(酚麻美敏)为代表的这类止痛药物现在作为非处方药(OTC),失去了医学的指导监督和处方管理.

    作者:董圣惠;刘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欧乃派克(碘海醇)注射液致皮肤过敏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2006年8月4日因肾癌术后复查,行腹部平扫+增强CT检查,静脉推注欧乃派克注射液(上海安盛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0379649)30g/100mL,4h后自觉双侧脚趾瘙痒,次日发现双侧脚趾出现多形性、不规则红色片状红斑,伴有褪皮,瘙痒明显.

    作者:冯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升黄克痛软膏对小鼠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升黄克痛软膏体内抗病毒作用.方法:用HSV感染小鼠,经阴道给药,观察升黄克痛软膏对疱疹病毒感染的小鼠的抑制作用,评价药物抗病毒作用.结果:本品对感染了HSV病毒的小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黄克痛软膏对感染了HSV病毒的小鼠作用显著,疗效确切.

    作者:杨洁;赵夕秋;顾苏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进口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商品名:FORTRANS)在结肠镜检查前时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43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服用FORTRANS,B组服用甘露醇.观察服药后患者排便情况及清肠效果.结果:A组和B组结肠整体准备质量的显效率分别为19.05%和22.73%;两组结肠整体准备质量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72.73%;两组结肠镜检查前后一次排便的性状为清亮者分别为95.24%和86.36%,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FORTRANS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结肠整体准备质量的总有效率为85.71%,结肠排空效果满意,且电解质丢失少,有利于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清肠效果及安全性与甘露醇相似.

    作者:郭荣斌;杨云生;赵卡冰;黄启阳;王志强;李闻;王巍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奈达铂致过敏1例

    1 临床资料杨某,男性,63岁,主因咽痛3月余,确诊鼻咽癌7d入院.于当地医院行鼻咽镜检查,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左侧鼻咽部侧后壁)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作者:曹科;窦永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评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通过建立考评机制,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科学合理地设置门诊处方与住院归档病历考评指标;制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评价标准.每月随机抽取各科固定数量的门诊处方与住院归档病历,由专家组成员对照标准评分,以判断各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同时将每月考评结果与各科绩效考核挂钩,作为医务人员薪酬设计与分配的重要依据,从而充分利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与引导作用,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结果:考评机制的建立,规范了临床用药行为,从根本上遏制了抗菌药物滥用的势头.结论: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是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佑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天元克痛方和盐酸曲马多单次给药对大鼠辐射热模型的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天元克痛方与盐酸曲马多单次给药后,对大鼠辐射热模型的镇痛作用.方法:6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无菌蒸馏水、盐酸曲马多和天元克痛方,用辐射热甩尾法测定大鼠痛阈.结果:单次给药后,盐酸曲马多组的痛阈值与空白组相比,在60、90、120min均有显著性差异;与空白组相比,天元克痛方各组基本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曲马多组在单次给药后60min~120min能使辐射热模型大鼠的痛阈延长(与空白组相比,P<0.05或P<0.01);天元克痛方各组虽有痛阈延长现象,但对辐射热引起的短暂锐痛无明显作用(P>0.05).

    作者:方翼;张晓晓;杜树山;刘振权;潘程;唐雅婷;王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

    质量保证是为核对临床试验相关质量要求得以满足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机构办公室、专业组、试验项目组在临床试验中承担的职责,运用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稽查三种手段,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高质量完成药物临床试验.

    作者:王瑾;柴栋;王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915张门诊麻醉药品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门诊患者麻醉处方为依据,对麻醉药品的品种、剂型、用法、用量、用途和所用科室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麻醉药品用量前三位是多瑞吉贴膜、盐酸吗啡控释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结论:门诊使用麻醉药品基本合理,口服剂型和透皮贴剂将是今后镇痛的主流.

    作者:马培琴;孟瑾;徐红;周晓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硫普罗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2002年做卵巢癌根治术,术后坚持定期化疗.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能从事家务劳动.但因手术后肠粘连大便不畅经常梗阻,2d~3d大便一次,饮食较少伴有嗝逆.

    作者:王凤;凌志扬;杨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院2005年抗肿瘤药物应用现状及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病人2005年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对目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统计我院2005年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种类及所需费用,采用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抗肿瘤药用药频度和用药费用进行分析.结果:统计显示我院2005年应用抗肿瘤药物6大类共36个品种,DDDs排序前3位的是昂丹司琼、他莫昔芬和顺铂注射液.结论:我院化疗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高、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便宜的品种,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作者:陈珊珊;吴坤;刘泽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水芹总黄酮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研究

    目的:为水芹总黄酮提取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因素为溶剂用量、浓度、提取时间和次数,以总黄酮及金丝桃苷含量为指标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水芹总黄酮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10倍量提取4h,共提取3次;水芹有效成分金丝桃苷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10倍量提取2h,共提取3次.

    作者:毛飞;顾苏俊;杨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从电泳的发展概况、中药材鉴别、中药制剂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电泳法近年来在中药鉴别和分析中的应用,并指出该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

    作者:古今;赵夕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成药致肝损害401例分析

    目的:了解中成药致肝损害的临床情况,分析原因,寻找减少肝损害的措施.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07年3月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查找中成药致肝损害的临床报道及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结果:文献报道的中成药致肝损害的文章有109篇,共计病例401例,涉及的中成药共计49种,发生肝损害的原因有超剂量服用、长期反复服用及联合应用等.结论:重视中成药肝毒性,加强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对服用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中成药的病人进行定期肝功能检查.

    作者:周艳莉;杨毅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替沙星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中比较研究国产和进口加替沙星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估两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自身前后交叉给药,分别单剂口服国产和进口加替沙星片400mg.以HPLC测定血药浓度,应用DAS软件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并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者分别应用国产片剂(试验制剂)和进口片剂(参比制剂)400mg后,两药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0.99±0.41)h和(1.11±0.60)h;Cmax分别为(4.11±0.76)μg/mL和(3.89±0.54)μg/mL;t1/2β分别为(7.75±0.81)h和(7.39±0.92)h;AUC0-36 h分别为(29.81±5.70)μg·mL-1·h和(30.77±4.40)μg·mL-1·h;AUC0-∞分别为(30.97±6.01)μg·mL-1·h和(31.85±4.58)μg·mL-1·h;国产片剂对于进口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36h为(97.63±19.15)%.结论:国产与进口加替沙星片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作者:王淑民;武峰;崔艳丽;周辉;李嘉静;赵秀丽;高洪志;刘泽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院苯骈二氮(艹卓)类药物的处方调查及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苯骈二氮(廿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使用的苯骈二氮(廿卓)类药物的处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平均药物利用指数接近1.00.结论:我院苯骈二氮(廿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郭胜才;邹晓华;马炬明;邢旺兴;谷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及新趋势

    目的:介绍糖尿病药物治疗近况.方法:查阅近年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共收集相关文献10余篇,介绍B细胞休息理论、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强化降糖疗法等观点,并讨论了胰岛素类似物等一些新、老降糖药的应用近况.结论: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近年有明显进展,及时了解相关知识对控制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思明;张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近3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分析我院计算机数据库中有关数据.结果:钙拮抗剂和ACEI是我院应用多的两类抗高血压药,卡托普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在3年中DDDs排序稳居前3位.结论:经济、有效是医院用药的基本原则,本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张友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PAR α/γ双重激动剂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贝特类降脂药物和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分别是PPAR α和γ激动剂,而PPARα/γ双重激动剂兼有贝特类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特点,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体内糖代谢、脂代谢,调控脂肪细胞的分化,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本文介绍了近年来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荆丹清;尹士男;母义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