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筋排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王雷;崔燕

关键词:中风, 瘫痪, 痉挛性, 经筋排刺
摘要: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治疗方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经筋排刺治疗组52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50例。治疗组予经筋排刺法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予常规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行疗效评价。结果:经筋排刺法组有效率96.15%,对照组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排刺法治疗对改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症状优于常规治疗,疗效肯定。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乳腺骨外尤文氏肉瘤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原发性乳腺骨外尤文氏肉瘤是一种软组织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疾病类型,早期诊断难度较大,临床诊断多使用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检验法。同时因病情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预后效果不理想,基于患者病情给予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原发性乳腺外尤文氏肉瘤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原发性乳腺骨外尤文氏肉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效果。

    作者:夏林;黄晓华;方稳;耿昌友;朱卫琴;孙天云;韦加俊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如何做好实习护生带教工作

    目的: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在护理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护生理论知识与护理能力有机结合的好契机,同时也是护生真正认识和实践护理工作的关键阶段。基于此,本文主要总结了多年临床带教工作的几点经验。

    作者:吕文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抚触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和体格发育影响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护理措施及育儿指导相同的情况下,抚触组增加抚触护理,住院期间的抚触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操作,并培训和指导婴儿双亲,出院后由培训过的双亲继续对婴儿抚触,出院后随访半年,观察记录两组神经行为测定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抚触组早产儿纠正胎龄40 d神经行为测定及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身长、体重、头围增加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给予抚触干预可促进神经行为和体格发育,是一种安全、简便、易行的促进早产儿健康发育的一种方法。

    作者:黄学妹;周燕红;陈晓燕;隆亚桃;黄建夏;陆翠邻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92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措施和疗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92例,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给予注射复方丹参和黄芪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0例,显著效果9例,好转5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6%。对照组基本治愈20例,显著效果8例,好转8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78%。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一定要全面、有效,不仅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还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盛惜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按照空腹血糖值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给予两组常规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发生心力衰竭发生率36.84%,正常血糖组心力衰竭发生率1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血糖组也较少发生其他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血糖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7.50%,应激性高血糖组的治疗有效率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有相关性,应激性血糖升高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作者:乔庆红;傅颖;郭春林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方式,为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规范组和常规组,每组80例。规范组予以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7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规范组临床治疗显效52例,有效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5%。常规组显效38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2.5%。规范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6.75%,明显优于常规组78.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治疗中,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与稳定,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农村糖尿病患者的现状调查与社区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农村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与社区管理方法。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糖尿病患者280例进行分析。结果:治疗依从性普遍较低,女性比男性更低,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明显缺乏。结论:农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应加大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力度,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朱祖红;陆明霞;徐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田淑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验案一则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肥胖等,现总结田淑霄教授采用中医疗法治疗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探讨中医疗法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独特优势。

    作者:苏健;申军莲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9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构成比,并与本院整体同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内科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5.9%)比同期医院整体的院内感染发生率(3.7%)高,神经内科患者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中,呼吸系统感染多(69%)。结论:神经内科是医院整体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要加大护理力度,规范护理操作,对易感部位进行预防,多管齐下对院内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陈艳芳;李富慧;张保朝;黄景贺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白介素-11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介素-11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TP的疗效。方法:将ITP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0.2 mg/(kg·d),连用5 d,后改用泼尼松1.5 mg/(k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白介素-1125μg/(kg·d)皮下注射,连用14 d。4~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达正常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峰值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ITP疗效显著。

    作者:邢丰;冯国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子宫全切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无盆腔脏器脱垂现象,同时收集同期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49±15.2)min,出血量(88±45.4)mL;对照组手术时间(75±18.5)min,出血量(170±60.2)mL,发生副损伤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肛门排气时间(16.5±3)h,术后疼痛10例,住院时间(6.5±1.5) d,术后病率2.0%;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33.5±4.2)h,术后疼痛34例,住院时间(9.5±2.5)d,术后病率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更快捷,出血少,更安全易行,术野暴露充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晓丽;甘淑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外伤脱位牙再植术5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伤脱位牙再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以来收治外伤导致牙完全性脱位后再植患者52例(83颗牙),再植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再植术后,完全成功58颗(69.88%),基本成功17颗(20.48%),失败8颗(9.64%)。牙周膜愈合54颗(65.06%),骨性愈合22颗(26.51%),纤维性愈合7颗(8.43%)。结论:发生完全性牙脱位后,正确地保存脱位牙,并及时就诊再植能够有效地提高再植成功率。

    作者:杨淑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赵继福治疗中风病经验述要

    赵继福教授是吉林省著名中医,全国第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赵继福教授认为,中风病病机不离风、火、痰、气、血、虚,而主要在于瘀血、痰浊、痰火闭阻脑络。本文对其在中风病治疗中的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曹亚丽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中药灌肠治疗原发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原发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原发性肠梗阻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原发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症状,加速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福翔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血液透析诱导期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诱导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总结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护理经验。结果:48例患者均从诱导期安全平稳地过渡到规律透析状态,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可;王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济南市8月龄~14岁儿童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济南市2013年8月龄~14岁人群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探讨控制策略。方法:收集2013年8月龄~14岁人群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年济南市8月龄~14岁人群麻疹病例70例,占全部病例的22.73%。病例主要集中在8~11月龄,占该年龄组病例的70.00%。发病主要原因是医院内感染和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95.72%的麻疹病例在发病前7~21 d有医院就诊史,88.57%病例未接种麻疹疫苗。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的主要原因是未满8月龄生病,占未接种疫苗原因的83.87%。结论:儿童家长尽量不带儿童到大医院就诊、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是控制该年龄组麻疹发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赵小冬;徐胜平;李传彬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孕期体重改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

    目的:探究孕期体重的改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方法:2012年11月30日-2013年8月30日收治孕妇608例,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按睡眠调查结果进行分组,分成呼吸暂停组和正常对照组,呼吸暂停组152例孕妇,根据呼吸暂停组从剩余正常孕妇中随机选取152例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的体重指数进行专人询问、记录并计算,然后对两组孕妇孕期体重改变进行比较,并对孕前体重指数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08例孕妇中发生呼吸暂停152例(25%),发生率较高。孕前BMI<24 kg/m2的孕妇476例,发生睡眠呼吸暂停20例;孕前BMI≥24 kg/m2的肥胖孕妇132例,发生睡眠呼吸暂停100例,说明孕前肥胖者在怀孕后容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暂停组平均孕前体重指数(25.8±1.98)kg/m2,正常对照组平均孕前体重指数(20.31±2.04)kg/m2,呼吸暂停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过询问,检查正常对照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7.1±2.21)kg,呼吸暂停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7.4±4.15.4)kg,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肥胖是孕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危险因素,睡眠呼吸暂停对孕妇的体重影响不大,因此,只需采取相应的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即可。

    作者:彭久君;袁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胶体金法检测HBsAg漏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检测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漏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再次应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并对胶体金法漏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6000例无偿献血者ELISA法共检出226例HBsAg阳性,阳性率0.49%,226例ELISA法阳性样本再次应用胶体金法检测,58例阳性。结论:方法学限制及人为因素是胶体金法筛查HBsAg漏检的主要原因,严格试剂使用前筛选、考评,提高医务人员检测技能、质量意识及加强责任心可降低胶体金法漏检。

    作者:朱岷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硝酸甘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8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缓解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情况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情况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聚集功能等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张忠锋;刘阳贵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疗效、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长春西汀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肺心病急性期血液高凝、高黏滞状态。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江保卫;夏亮亮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