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目的:探讨黄连素与硫糖铝联合治疗高中生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高中生慢性胃炎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于餐前1 h、睡前空腹给予黄连素0.4 g/次,3次/d,硫糖铝片1.0 g/次,3次/d,连续治疗2周。结果:本组55例患者显效45例(81.8%),有效8例(14.5%),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其中疣状胃炎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0%;胆汁反流性胃炎11例,显效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0%;糜烂性胃炎9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9%;萎缩性胃炎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3.3%;浅表性胃炎28例,显效2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黄连素与硫糖铝联合治疗高中生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国权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应用电子病历系统后临床医疗质量变化。方法:对2012-2013年临床医疗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建立了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病历书写质量、核心制度落实和合理用药等医疗质量指标明显改善,质量控制效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应用电子病历系统后,临床医疗质量明显改善,提高了病历内涵。
作者:赵富帅;赵丽丽;张延赤;周浩;陈雷;郑博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陶瓷及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对义齿稳定性的影响,评估其理化性能,判断其修复效果。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磨牙缺失患者50例(100颗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40颗牙),观察组30例(60颗牙)。对照组采用传统陶瓷作为牙冠修复材料,观察组则采用纳米复合陶瓷作为牙冠修复材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及义齿的稳定性。结果:义齿佩戴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咀嚼能力、固位稳定及舒适程度评分均稍高于对照组,且佩戴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评分提升幅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科修复中,采用纳米复合陶瓷作为新型的牙冠修复材料有其强度高、可塑性强、韧性好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史燕萍;陈玉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祛毒汤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0例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扎术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00例,在术后常规换药治疗前,试验组给予祛毒汤肛周熏洗,对照组予常规生理盐水和碘伏冲洗,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术后创口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试验组术后创口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混合痔术后应用祛毒汤肛周熏洗可提高总体疗效,促进患者创口疼痛、水肿、出血等并发症的消退。
作者:田文景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钼靶X线和超声进行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两种方法对肿块、肿块+钙化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对钙化的检出率40.00%,其对钙化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超声(P<0.05);根据患者病理类型结果,两种方法诊断结果比较,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85.00%,明显高于超声诊断(P<0.05)。结论:钼靶X线对钙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诊断符合率,但其也存在缺点,采用高频超声能够有效弥补其缺点,使诊断符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朱新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和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5例。分析比较溃疡性结肠炎组和缺血性结肠炎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方面的不同。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方面差异显著,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溃疡性结肠炎和缺血性结肠炎发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临床特征,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成金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调查研究重庆市主城社区老年人日常膳食结构,以此为依据,全面分析本市老年人膳食中存在的不利于健康的危险因素,终以帮助老年人健康延寿,提高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为目的。方法:以重庆市主城区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德尔菲(Delphi)法”及查阅大量文献,在了解目前我市人口老年化现状及特点及国内有关营养膳食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确定调查问卷,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结果:研究对象膳食构成不合理,蔬菜水果摄入少,畜禽肉摄入多,同时奶类及鱼虾类摄入又低,饮水不足;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合理,表现每日脂肪、胆固醇摄入过高,盐及油脂摄入偏高,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偏高;碳水化合物、钙、维生素C及膳食纤维摄入又偏低;三大产热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结论:重庆市老年人的膳食结构很不合理,膳食结构中存在较多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为改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需对其膳食加以科学合理的控制及调整。
作者:邓宇;何坪;陈吉刚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扣眼穿刺法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4,采用扣眼穿刺法)和对照组(n=24,采用绳梯穿刺法)。比较两种穿刺方式的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保护内瘘,有效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陈双如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时间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30例,采用统一的全身麻醉方案,A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静推托烷司琼5 mg和手术结束前5 min静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B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静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和手术结束前5 min静推托烷司琼5 mg,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 min和手术结束前5 min各静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结果:术后24 h A组和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7%和26.7%,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的53.3%(P<0.001和P=0.035);且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托烷司琼可有效用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恶心呕吐,且麻醉前给药效果更佳。
作者:苏健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阅读疗法是图书馆学与心理医学的交叉学科,是药物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之外的一种新疗法,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辅助疗效尤其明显,且已被国家精神研究专家所证实。阅读疗法在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普及,尤其是许多精神病医院已经将阅读疗法作为重要治疗手段来使用,心理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的同时还开具“书方”,甚至还有的医院设置阅读治疗床位。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上海、北京等城市中4%~8%的人群患有抑郁症。阅读疗法是尤其独特的应用市场。
作者:宫岩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伴有疼痛的肿瘤患者60例,实施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干预、指导咨询及发放宣传材料等护理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后评估其依从性和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癌痛患者的认知性提高,口服止痛药依从性增加,癌痛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疼痛明显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癌痛患者对口服止痛药的认知性,从而提高口服止痛药的依从性,明显降低癌痛患者疼痛的程度。
作者:缪同霞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总结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经验。方法:2011年8月-2013年9月收治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患者感觉畏光、流泪、刺痛等。发病时间是术后10~49 d,多数患者发生在术后17~25 d。90例患者经过治疗于3~5 d炎症得以控制,5~7 d炎症消退,视力恢复。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多发生于术后17~25 d,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张秀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躁狂症临床对照研究的临床疗效和差异。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6项研究进行分析,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比较观察组(齐拉西酮治疗)与空白对照组治疗躁狂症有效率以及痊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比空白对照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以及痊愈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比较,发现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躁狂症疗效显著,与阳性药物对照效果基本一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中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不良反应报告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大程度地降低ADR发生率。方法:2009-2013年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ADR 3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别,老年人发生率相对较高,ADR发生率与不合理用药密切相关。报告数量偏少。结论:医院应对药品不良反应工作加强培训与监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药物对常用检验指标结果带来的影响。方法:从医院诊治的各类患者当中在服用药物后的检验指标结果中随机抽取,然后总结和分析选取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患者反复地进行尿检,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为治疗药物以及患者的代谢物。结论:部分患者在服用有些药物后,会直接影响临床检验指标的终结果。临床检验的治疗医师以及工作人员应该从思想上重视患者服用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检验结果要仔细研究与筛选。
作者:韦剑梅;李雅琴;彭林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腔镜手术是妇科常用的治疗手段,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妇科腔镜手术复苏期的护理。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性会阴接生的技巧。方法: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初产妇35例,观察组18例,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对照组17例采取常规接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会阴完整9例(50.00%),一裂伤6例(33.33%),二裂伤2例(11.11%),会阴侧切1例(5.56%)。对照组会阴完整4例(23.52%),一裂伤6例(35.29%),二裂伤5例(29.41%),会阴侧切2例(11.76%),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性会阴接生法能有效地帮助产妇生产,并降低各种并发症。
作者:武琼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一侧或两侧心室扩大,以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点的心肌疾病。临床以心脏衰竭、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在我国人群中约13/10万的发病率。到目前为止,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不明,病程发展缓慢,常因心力衰竭而死亡,预后很差。本文分析了3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创伤性血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胸腔穿刺治疗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中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瞿利琨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鼻内镜手术治疗>60岁慢性鼻窦炎老年患者76例,根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分型分期标准:Ⅰ型22例,Ⅱ型40例,Ⅲ型14例。常规术前用药,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Ⅰ型治愈率100%,Ⅱ型治愈率87.5%,Ⅲ型治愈率64.3%,总治愈率86.8%(66/76)。Ⅰ~Ⅲ型疗效呈递减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出血量属正常,对原发老年病患者未见诱发现象,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与临床分型有密切关系。
作者:赵小军;鲍学礼;蔡克敏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