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新记

关键词:钼靶X线, 乳腺癌, 超声
摘要: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钼靶X线和超声进行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两种方法对肿块、肿块+钙化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对钙化的检出率40.00%,其对钙化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超声(P<0.05);根据患者病理类型结果,两种方法诊断结果比较,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85.00%,明显高于超声诊断(P<0.05)。结论:钼靶X线对钙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诊断符合率,但其也存在缺点,采用高频超声能够有效弥补其缺点,使诊断符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本科生社区实习模式研究

    目的:探索护理本科生社区毕业实习模式,提高护生社区实践能力。方法: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及问卷法制定本科生社区护理实习模式。结果:影响护理本科生社区就业原因前4位是工资待遇、单位规模、发展空间及编制;通过专家和院领导反复讨论制定了社区护理实习模式的初稿。结论:初步构建了本院护理本科生社区实习方案,方案明确了社区实习基地、科室及具体实习内容等。

    作者:谢丹;赵春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影像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和价值

    早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开创了影像医学的新篇章。影像医学是借助医学影像设备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进行检查的一门科学,如放射学科、心血管病学科、神经系统学科等。目前常用的影像医学技术有X线成像检查,CT成像检查等。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影像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和价值进行阐述。

    作者:朱迪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扣眼穿刺法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观察

    目的:探讨扣眼穿刺法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4,采用扣眼穿刺法)和对照组(n=24,采用绳梯穿刺法)。比较两种穿刺方式的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保护内瘘,有效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陈双如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法在重症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可视喉镜胃管留置法在重症医学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需要留置胃管的昏迷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对照组采用盲插法胃管留置,观察比较两组胃管留置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胃管留置成功率96.7%(29/30),与对照组73.3%(22/3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管留置用时(6.8±1.6)min,与对照组(14.0±7.8)min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困难置管8例重新经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均取得成功。结论: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法可提高重症昏迷患者胃管留置的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尤其对于胃管留置困难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燕;陈建芬;周曙俊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阅读疗法在医院图书馆领域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目的:阅读疗法是图书馆学与心理医学的交叉学科,是药物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之外的一种新疗法,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辅助疗效尤其明显,且已被国家精神研究专家所证实。阅读疗法在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普及,尤其是许多精神病医院已经将阅读疗法作为重要治疗手段来使用,心理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的同时还开具“书方”,甚至还有的医院设置阅读治疗床位。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上海、北京等城市中4%~8%的人群患有抑郁症。阅读疗法是尤其独特的应用市场。

    作者:宫岩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超分别对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斑块检出率和斑块情况。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83.3%,对照组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软斑27例,硬斑3例,混合斑30例,颈动脉狭窄57例。对照组动脉粥样斑块软斑2例,硬斑10例,混合斑1例,颈动脉狭窄1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较高,且能准确判断颈动脉狭窄范围和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于飞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分析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应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76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快速液体复苏法治疗,研究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性指标与综合性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存活率、HGB水平比对照组高,死亡率、ARDS与MODS发生率、血乳酸水平比对照组低,复苏用时比对照组短,补液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抢救效果更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光影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和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5例。分析比较溃疡性结肠炎组和缺血性结肠炎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方面的不同。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方面差异显著,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溃疡性结肠炎和缺血性结肠炎发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临床特征,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成金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鼻内镜手术治疗>60岁慢性鼻窦炎老年患者76例,根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分型分期标准:Ⅰ型22例,Ⅱ型40例,Ⅲ型14例。常规术前用药,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Ⅰ型治愈率100%,Ⅱ型治愈率87.5%,Ⅲ型治愈率64.3%,总治愈率86.8%(66/76)。Ⅰ~Ⅲ型疗效呈递减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出血量属正常,对原发老年病患者未见诱发现象,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与临床分型有密切关系。

    作者:赵小军;鲍学礼;蔡克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功能与心肌梗死部位及面积的关系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功能与心肌梗死部位及面积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心肌梗患者利用QGS软件分析相关参数,把患者分为LAD(左前降支梗死)组、LCX(回旋支梗死)组、RCA(右冠状支梗死)组和混合组(两支及以上梗死),分析不同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组间关系。结果:正常组与心肌梗死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与LAD组、LCX组和R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组、LCX组和RCA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评价心肌梗死部位、大小与心功能的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冠民;刘德峰;朱峰;丁雪梅;谭叶颖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小结与息肉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小结与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纤维喉镜下实施微波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在表面麻醉下成功实施手术,无一例出现声带损伤、呼吸困难、声带粘连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诊断完全符合,诊断符合率100%。术后随访3个月,痊愈52例,好转44例,总有效率100.0%。随访半年显示,复发4例,复发率4.2%,复发病例均与患者用嗓过度或发音不正确有关。结论:应用纤维喉镜行微波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具有显著的疗效,该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小、安全性好、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晚期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上呼吸道感染的晚期妊娠孕妇2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正常晚期妊娠孕妇2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胎儿情况和新生儿预后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以及产妇产后、术后持续发热>5d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以及高胆红素血症、轻微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对患者的妊娠结局具有直接影响,并且对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有所提高,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手段对晚期妊娠孕妇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有效防治。

    作者:李馨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运用经方治疗肾病水肿的效果

    肾病水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在传统中医学中,对肾病水肿的治疗,经方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它虽无法治疗所有的水肿病证,但只要根据病因病机准确辨证论治,定能收到满意疗效。本文简要介绍经方治疗肾病水肿的效果。

    作者:陈朝霞;郑山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中喉罩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中喉罩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试验组使用全身麻醉喉罩通气方式,对照组使用气管内插管进行通气。观察各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平均动脉压和时间点的心率,并将观察结果认真记录作为临床分析的依据。结果: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与时间点的心率皆高于试验组,故喉罩通气的临床效果优于气管内插管。结论:全身麻醉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气和麻醉效果良好,操作方便,患者恢复快,且无并发症现象,相对于其他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17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特征,总结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宫颈妊娠患者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14例因停经后阴道流血就诊,其中1例患者伴下腹痛,另3例因停经后要求人流就诊,9例有2次剖宫产史,11例有人流史,所有患者均B超提示子宫中下段或下段前壁见孕囊或混合性回声而诊断。3例急诊行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us artery embolism,UAE),14例患者同时行UAE和MTX动脉内灌注后刮宫,所有患者治疗均成功,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充分认识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体征及超声特征,有利于早期诊治。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同时行UEA和MTX动脉内灌注治疗后刮宫术是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为安全有效和可靠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王桂青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积极给予吸氧、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硝酸酯制剂、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万爽力(20 mg/次,3次/d)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d)联合万爽力(20 mg/次,3次/d)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24%和89.6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5%和84.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和缩短(P<0.05),以观察组降低和缩短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可积极应用于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作者:刘川贵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体会

    目的:探讨不良反应报告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大程度地降低ADR发生率。方法:2009-2013年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ADR 3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别,老年人发生率相对较高,ADR发生率与不合理用药密切相关。报告数量偏少。结论:医院应对药品不良反应工作加强培训与监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药房工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的:药房作为医院中的一个窗口,不仅是体现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药房工作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医院整体声誉和形象,关系着其发展。就当前医院药房工作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不仅会对医院整个医疗工作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生命安全。下面笔者就目前医院药房工作所存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基于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结合医院药房工作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望可有效地解决药房工作所存问题。

    作者:吴太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中的作用

    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在全球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本文简要介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苏晓婷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分别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创伤性血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胸腔穿刺治疗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中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瞿利琨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