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勇;张志斐;苏秀兰
目的建立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4种黄酮类成分--芦丁、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忍冬苷、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lient Zorbax 80A(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55nm.结果绿原酸、芦丁、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忍冬苷、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75~22μg(r=0.9998),7.725~772.5ng(r=0.9997),8.025~802.5ng(r=0.9999),7.725~772.5ng(r=0.9999),3.338~333.8ng(r=0.9999),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42%,99.11%,101.46%,98.61%,100.65%.结论本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适合于同时测定各种金银花中绿原酸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作者:黄雄;李萍;张重义;李会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海洋贝类提取物(EMS)对大鼠血浆及主动脉壁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以及EMS对脉动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以探讨EMS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药物均经灌胃给药.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主动脉壁中TXB,6-Keto-PGF1α的含量;采用电刺激损伤法测定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观察EMS的抗血栓作用.结果EMS5.4,10.8g·kg-1(相当于鲜贝)可明显降低大鼠血管壁中TXB2含量(P<0.05);10.8g·kg-1可减少血浆中TXB2水平(P<0.05);EMS对血管壁及血浆中6-Keto-PGF1α无明显影响(P>0.05);EMS10.8g·kg-1可延长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P<0.05).结论EMS能降低血浆及血管壁中血栓素A2水平,具有调节TXA2与前列环素平衡、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刘赛;仲伟珍;王守兰;刘占涛;张健;孙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叶酸偶联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性质.方法考察了pH值对包封率的影响及包封率与载药量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不同量交联剂对纳米粒释药速度的影响.结果叶酸偶联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包封率为(96.55±0.96)%,载药量为(9.66±0.10)%.在加入了不同量的固化剂后,可得到释放速度不同的叶酸偶联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结论优化了叶酸偶联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作者:张良珂;侯世祥;卢懿;宋相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介绍干粉吸入器的使用情况和发展方向.方法参阅国内外新研究资料文献,分析了干粉吸入器的种类和临床疗效,强调了对使用技巧进行培训的重要性.结果与结论干粉吸入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江荣高;王立青;刘衡;王春龙;潘卫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大黄超临界CO2萃取后药渣的提取工艺.方法番泻苷A为指标,以单因素考察确定药渣溶剂提取与树脂精制条件.结果8倍水浸泡过夜,煎煮4次,每次0.5h;水提物以F2D型大孔树脂吸附后,以生药量15倍70%乙醇进行洗脱.结论不同提取工艺应选择不同的指标成分;按极性大小分段提取效果较好;极性理论可应用在植物药提取工艺研究中.
作者:郑志华;祝晨蔯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何首乌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TSG)对胆碱能损伤致痴呆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鹅膏覃氨酸(IBO)基底前脑注射造成模型大鼠脑内胆碱能系统损伤,模拟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模型、阳性对照药盐酸多奈哌齐(多奈哌齐1.2mg·kg-1)、TSG小剂量(30mg·kg-1)、中剂量(60mg·kg-1)和大剂量(120mg·kg-1)组,灌胃给药1个月后,取脑分区测定皮层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M-胆碱能受体结合力.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测定用放射化学法,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用羟胺比色法,M-胆碱能受体结合力测定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结果IBO模型大鼠皮层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M-胆碱能受体结合力明显下降;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TSG小剂量可提高模型大鼠皮层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对于M-胆碱能受体结合力的下降,TSG各剂量组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于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下降,TSG中、大剂量组有一定提升作用.结论TSG可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胆碱能系统的损伤,对于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兰;叶翠飞;褚燕琦;李斌;李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对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短瓣金莲花(Trollius ledebouri Reichb.)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溶剂提取、硅胶色谱柱和SephadexLH-20反复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到1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Ⅰ)、二十四烯(Ⅱ)、β-谷甾醇(Ⅲ)、鼠尾草素(Ⅳ)、藜芦酸(Ⅴ)、香草酸(Ⅵ)、玄参黄酮(Ⅶ)、胡萝卜苷(Ⅷ)、对羟基苯甲酸甲酯(Ⅸ)、白杨黄酮(X)、对羟基苯甲酸(Ⅺ)、木犀草素(Ⅻ)、槲皮素(XⅢ)、日本椴苷(ⅪV).结论除化合物Ⅰ,Ⅲ和Ⅴ以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邹建华;杨峻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5-O-[(3,4-亚甲二氧基)-肉桂酰基]-奎宁酸甲酯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4-亚甲二氧基)-肉桂酰氯和奎宁酸为原料经5步反应制得本品.并对本品进行鸭乙肝病毒2215细胞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得到的样品经NMR和MS分析为结构正确的化合物,本品抗乙肝病毒作用明显.结论5-O-[(3,4-亚甲二氧基)-肉桂酰基]-奎宁酸甲酯为一新的化合物,有可能成为治疗乙型肝炎的新药或先导化合物.
作者:田景奎;陈世智;邹忠梅;徐丽珍;杨世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综述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结果IL-4在介导炎症以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寻找高效IL-4抑制剂或拮抗剂是此类疾病药物研究的有效途径;同时IL-4及其结构修饰物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效果.结论IL-4在免疫网络调节中作用复杂,在不同的疾病治疗中应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进行合理药物设计、改造或采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小不良反应.
作者:胡洪慧;王凤山;凌沛学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K562/A细胞中阿霉素转运动力学参数与多药耐药逆转剂逆转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维拉帕米等7种多药耐药逆转剂作用于耐药的肿瘤细胞,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细胞内外阿霉素浓度变化,建立K562/A细胞药物转运动力学模型;同时应用MTT法测定阿霉素的细胞毒性作用得到逆转倍数RI,进而研究RI与转运动力学参数R的相关性.结果RI与1/(R+1)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545.结论动力学参数可以用来筛选MDR逆转剂和评价逆转剂的逆转效果.
作者:白景清;沈朋;张洪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其在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设计的时间点取静脉血,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药动学参数采用3P87程序计算.结果单次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200m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实测值)为(67.58±8.84)mg·L-1,t1/2α为(1.46±0.35)h,t1/2β(23.95±4.72)h,Vd为(2.921±0.382)L,CL为(0.186±0.048)L·h-1,k10为(0.064±0.016)h-1,AUCO~t(以梯形法计算)为(1015.29±225.14)mg·h·L-1.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适合临床药动学研究.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后的体内过程呈线性特征,符合一级消除的二房室模型,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沈金芳;逄晓云;孙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β-环糊精的包合,寻找改善阿莫西林制剂性能的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光谱法和相溶解度法研究水溶液中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作用.采用研磨法制备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差示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验证包合物的形成.比较了阿莫西林和包合物的体外溶出速率.结果阿莫西林和β-环糊精能够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当体系中β-环糊精的浓度为6.16×10-3mol·L-1时,阿莫西林的溶解度提高2.89倍.包合物在10min内的体外溶出速率上升7.2倍.结论环糊精包合技术显著提高了阿莫西林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作者:陆亚鹏;任勇;王亚娜;杨星昊;刘华红;徐彩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前,在我国临床药师教育严重滞后,相应法规政策尚不健全,市场需求不明朗,工作环境不够良好的情况下,对于具有传统药学知识与技能,急需成功转向临床药学工作的在职药师来说,疑惑重重.缺乏正确认识,路径不明确,急功近利等可能是原因之一.
作者:曾仁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天麻药材甲醇提取液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OD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4%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以天麻苷元(对-羟基苯甲醇)为参照物.结果共有16个共有峰.结论方法准确、可靠,为有效地控制天麻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石上梅;孙婕;杜庆鹏;田金改;林瑞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山苦茶(Mallotusfuretianus)系大戢科野桐属植物[1],海南广布,资源极其丰富.其叶香味浓郁,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消食之功效,民间广作保健茶饮料用以解油腻、助消化[2].近年来,海南医学院课题组成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对海南山苦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至今已得到单体并鉴定出十几种.
作者:郭玲;林连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阿达帕林是一种新的萘甲酸衍生物,属第3代维A酸类药物,抗炎性优于其他维A酸类药物,国外[1~2]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其对痤疮的非炎性损害和炎性损害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测定阿达帕林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文献笔者未见国内报道.为了准确、有效地控制阿达帕林原料及其制剂的质量,我们参考有关文献[3~4],采用HPLC对其含量及纯度检查方法进行了研究.
作者:金建平;杨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人血浆瑞芬太尼浓度.方法人血浆经甲醇沉淀蛋白后先用氯丁烷萃取,再将药物提取至0.mol·L-1盐酸中.以Hypersil CN(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0.02mol·L-1NaH2PO4水溶液-乙腈(70:30),内含三乙胺0.01%为流动相,流速1.5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标准曲线在1.0~100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4).3种不同浓度平均方法回收率为(113.18±12.26)%,提取回收率为(87.90±3.21)%,日内RSD和日间RSD分别小于10%,15%.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专一性好,适用于临床瑞芬太尼血药浓度检测和药动学研究.
作者:赵高峰;张兴安;吴群林;徐波;屠伟峰;王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医院药学飞速发展,同时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发展变化既代表着国际医院药学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表现出许多我国特有国情所体现出的特点.但总体来说,这些发展变化对传统的医院药学模式和理论带来了冲击,也给每一个医院药学工作者和管理者带来了很多思考.
作者:胡晋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吡哌酸片剂溶出度的光纤传感实时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转篮法,转速100r·min-1,以稀盐酸(24→1000)为溶出介质,用光纤化学传感药物溶出度实时分析系统在320nm处检测紫外吸收.同时用药典规定方法检测溶出浓度,以作相互对照.结果在50.5~249μg·mL-1内,吸光度与吡哌酸片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4%.光纤传感实时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与药典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建立的吡哌酸片剂溶出度的光纤传感实时检测方法可行,在位在线、连续定量地反映了药物体外溶出特性.
作者:李莉;陈坚;李新霞;张力;邹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介绍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为材料,对紫彬醇、异长春花碱、吉西他滨、多西他赛、伊立替康和吉非他尼的单药及联合用药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对于有良好预后因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联合顺铂与健泽、紫杉醇、异长春花碱化疗是合理可行的方法;对于没有良好预后因素或老年患者,采用异长春花碱、健泽或紫杉醇单药治疗更为合适.
作者:刘红;张艳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