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军辉
目的:研究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胃癌预后分析的运用价值.方法:研究126例胃癌患者病例资料,测定患者术前、术后血清TSGF值,并进行随访.对术前TSGF阳性与阴性组患者之间,Ⅰ、Ⅱ、Ⅲ、Ⅳ各期患者术前、术后TSGF差值不同水平组之间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前TSGF值、肿瘤的大小、年龄、性别、血红蛋白(HB)、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术前TSGF阳性与阴性组患者之间,Ⅰ、Ⅱ、Ⅲ、Ⅳ各期术前、术后TSGF差值不同水平组之闻生存率log-rank检验,X2值分别为5.907、0.884、9.503、4.129、4.809.Cox回归模型分析得术前TSGF值、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对风险度RR值分别为1.018、2.357、0.425.结论:血清TSGF是胃癌预后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TSGF阳性或TSGF术后未显著下降者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骆军;谭智军;张建文;罗一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XCR4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表面的表达及其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吡柔比星(THP)的敏感性.方法:体外培养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CXCR4在其表面的表达.通过CH50试验明确化疗药物CTX、THP对SK-N-SH细胞的效应剂量.后通过Real-time PCR及流式细胞术在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化疗药物对SK-N-SH细胞中CXCR4表达的变化.结果:FACS检测结果表明CXCR4分子在SK-N-SH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但化疗药物不能降低其在蛋白水平的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化疗药物也不影响CXCR4在mRNA水平的表达.结论:与我们前期报道化疗药物能影响神经母细胞瘤细胞LA-N-5上CXCR4的表达不同,CTX、THP不能显著降低转移相关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表面的表达,提示神经母细胞瘤来源不同,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作者:孙婧;肖燕;李良;余素明;唐锁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糖尿病药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门诊口服抗糖尿病药的使用金额、用药额度(DDDs)及日用药金额(DDC)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口服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品种有所增加,口服抗糖尿病药仍占主要地位.结论:该院抗糖尿病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注意各类抗糖尿病药的适应证、剂量及联合用药.
作者:陈燕华;王陆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发病72 h内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疏血通+胞二磷胆碱,连用14 d;抗凝组:低分子肝素钙,连用7d;治疗组:依达拉奉(连用14 d)+低分子肝素钙(连用7 d).观察治疗后28 d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抗凝组(P<0.05),抗凝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和抗凝组相比,治疗组NO含量降低.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对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与抑制NO的异常表达有关.
作者:叶冠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08年的H2受体拮抗剂的使用状况及趋势.方法:采用药品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法,对H2受体拮抗剂的品种、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汇总、排序、分析.结果:H2受体拮抗剂整体使用量、DDC呈下降趋势.其中枸橼酸雷尼替丁DDDs有所上升,其他H2受体拮抗刺DDDs均逐年下降.结论:我院H2受体拮抗剂使用基本合理,H2受体拮抗剂所占份额逐年缩小,但仍有一定发展空间.
作者:白东玉;刘颖;魏锦绣;刘腾;赵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奥沙利铂在直肠癌术后化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同期收治的TNM Ⅱ和Ⅲ期直肠癌患者共97例,随机分为国产奥沙利铂(奥沙利铂注射液)组52例,和进口奥沙利铂(乐沙定)组45例,进行术后辅助化疗.采用FOLFOX4方案,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年后的局部复发及存活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国产奥沙利铂使用仍然是安全、有效的,其3年生存率较高;对有经济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进口奥沙利铂,对患者整体术后治疗是有益的.
作者:左富义;于波;白雪;孙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手术后镇痛注射剂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DDDs排序、金额排序以及排序比(B/A),分析2007~2009年度镇痛注射剂利用情况.结果:氟比洛芬酯金额3年均排序第1位,2009年芬太尼和复方双氯芬酸钠DDDs分别位居第1住和第2位,丙帕他莫DDC高为196,而哌替啶低只有1.8,复方双氟芬酸钠排序比为1,表明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性良好.结论:芬太尼与曲马多已成为我院术后PCA镇痛的主要注射剂;氟比洛芬酯、复方双氯芬酸钠、帕瑞昔布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可单独用于术后镇痛,或联合应用阿片类药可加强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用量,从而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黄晓晖;倪江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我院心脏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探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1~12月心脏外科100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围术期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初次给药时机选用不合理的56例,占56%;术后持续使用疗程不合理的79例,占79%;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的4例,占4%;院内感染病例8例,细菌培养送检2例,送检率25%;抗菌药物联用情况较好.结论:心脏外科围术期抗生素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抗菌药物运用指征过宽、术前用药时机选择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和细菌培养送检率低等,故应加强对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标准的执行力度,强化管理,规范其使用.
作者:郭颖华;赵金康;贾筠;杨西超;朱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康复胶囊中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磷酸(19:8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结果:橙皮苷在0.099-1.77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5%,RSD为1.21%(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妇炎康复肢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霞;唐德智;杨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独使用厄贝沙坦150 mg·d-1进行治疗,B组使用厄贝沙坦150 mg·d-1+美托洛尔12.5 mg·d-1联合治疗,疗程4周,观察对比两组SBP、DBP、HR以及三酰甘油、血糖、尿素氮等指标.结果:两组降压效果相似,无显著性差异.但厄贝沙坦、芙托洛尔组患者治疗6周后,心率下降稳定,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血糖、血脂稳定,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应用厄贝沙坦、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有效,无肝肾功能损伤,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平稳降低心率,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风险有积极意义.
作者:谢魑;张世红;廖周虎;雷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国现行的法定中药注射剂概况.方法: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药品说明书以及相关材料统计中药注射剂的药品种类、规格、剂型、批准文号、处方组成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我国现行的法定中药注射剂共有130种、1 290个批准文号,药品剂型以小容量注射液为主.同种药品有多个批准文号和生产厂家的现象比较普遍,单个品种多有8个规格、182个批准文号、115个生产厂家.结论:我国现行的法定中药注射剂在注册、审批、质量标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开展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刘皈阳;张艳君;马亮;郭代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中药注射剂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结果: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药材或药物自身的因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用过程中的因素.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应规范各个环节,才能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作者:王会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配合临床化疗,研究复方苦参素注射液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方法:将106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加卡铂化疗并加复方菩参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加卡铂化疗.结果: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计数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白细胞较化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化疗毒副作用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复方苦参素注射液能较好地保护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下降、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袁瑗;李立安;刘艳新;王芳;刘阳;沈志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滑动平均法(SAM)的改良及其在大肠埃希菌头孢他啶耐药性拟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滑动平均法进行改良得到滑动平均改良法(ISAM).收集1996~2008年期间国内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献报道大肠埃希菌头孢他啶耐药性数据.分别用SAM与ISAM对数据进行拟合与分析,以RSE、MAD、ARE判断拟合效果.结果:共收集1996~2008年期间国内大肠埃希菌头孢他啶耐药相关文献386篇,数据910条.ISAM计算所得RSE、MAD、ARE值均小.结论:ISAM拟合效果优于SAM,ISAM拟合结果显示1996~2008年期间国内大肠埃希菌头孢他啶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可考虑加强联合用药,适当更换药物以防止耐药率进一步上升,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作者:丁凡;王忠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12月份处方进行分析,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将其中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挑选出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19 580张处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435张,占总处方数的2.22%.结论:制定实施处方点评,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增进药师与医师交流等有效措施来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
作者:贾建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Ⅰ类(甲状腺、乳腺)、Ⅱ类(阑尾炎)患者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住院的甲状腺、乳腺和阑尾炎手术患者病历300例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Ⅰ、Ⅱ类切口围术期用药率100%,预防性用药占95%,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应用率达32%.结论: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用药时间长、无指征换药等现象.
作者:浦锡娟;林小鲁;罗玉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埃兹(Ezrin)蛋白和CD4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卵巢癌、20例正常卵巢组织和20例良性卵巢肿瘤中CD44和埃兹蛋白的表达,将二者分别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估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Ezrin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组织和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35.0%和82.7%.CD44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组织和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5.0%和63.7%.Ezrin、CIM4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组织和卵巢癌中的表达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Ezrin、CD44的表达程度均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腹水有关(P<0.05),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3)Ezrin和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CD44和埃兹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转移密切相关,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二者均为阳性表达的患者转移率高于阴性表达者,CD44和埃兹蛋白共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作者:姜永梅;陈爱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 张晓乐:药师的批判性思维与用药安全1.1 医疗服务中药师的责任就目前情况来看,相当多的药师根本不考虑处方和医嘱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相当多的药师认为只要不发错药就是保证用药安全;相当多的药师认为如果没发错药而出现药疗事故医生应负主要责任.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1]第35条规定: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瓦作用和配伍禁忌;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第36条规定: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作者:段宁;张石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药物所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提高防治水平.方法:收集与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1994年1月~2009年8月)药物所致RM的病例.结果:药物所致RM159例,口服给药比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起RM,有131人占总数的82.39%.发生于用药2个月内RM的有48例,占54.55%.常见药物有26种,按发生例数排序前4位的药物有:调节血脂药58例(占36.48%)排在首位,其中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有49例.其次是乙醇32例(占20.13%)、有机磷农药30例(占18.87%)、阿片类药其中海洛因15例(占9.43%).结论:许多常用药物均可引起RM,使其发病率日益增多,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常可威胁生命.
作者:王慧媛;赵志刚;陈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在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绞痛的控制有效率明显增加(P<0.05),心电图改善明显增加(P<0.05),动态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能更有效地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且患者耐受性好,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乔军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