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产品质量标准研究

刘世红;赵永胜;刘功远

关键词:医疗器械,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 质量标准, 国际标准, 行业标准, 注册标准, 关键参数, 扭结度, 阀门标记, 流量, 修订建议
摘要:目的: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进行产品质量调研和检验,探讨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对行业标准应增加的内容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比对,分析研究该产品的现行国际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注册标准的不同之处。结果与结论:我国行业标准对该产品关键参数的要求是全面的,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作了要求。但对扭结度、阀门标记、流量等,建议增加或修订必要的检验项目,将会对该产品的质量要求更为全面。
中国药事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师开展用药教育的体会

    目的:阐述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体会,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开展用药教育的方法、内容及体会。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主导的患者用药教育,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而且是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郭玉姝;韦劲;甘明霞;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美国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给我们的启示

    目的:为我国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介绍美国的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现状,结合我国的现状,探求我国疫苗上市后监测的改进方向。结果与结论:与美国相比较,我国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尚存在许多不足,加强被动监测的数据利用、建立主动监测、开展假设验证是我国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需要改进或加强的方面。

    作者:王亚丽;董铎;王丹;冯红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临床药师参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中发挥的药学监护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在该例患者的治疗中积极参与化疗方案的制定,辅助医师做好药物的规范使用,指导护士缓慢静注化疗药物,监护患者用药反应等情况。结果:临床药师在化疗的各个环节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该例的治疗过程说明,临床药师在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与医师、护士密切联合,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临床服务。

    作者:钟庭怡;张华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住院药房调剂差错分析中的运用

    目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plan-do-check-action)降低住院药房调剂差错,以达到用药安全的目的。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查核、处置程序,对我院住院药房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药品调剂差错、事故登记本》记载的调剂差错,按季度进行回顾性分析汇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不断提高用药质量。结果:每季度的药品调剂差错逐渐减少,实际降幅达73%;调剂差错原因由开始时的客观因素占11.8%、主观因素占23.7%、易混淆因素占54.6%和其他因素占9.9%,到后一个季度分别为48.8%、14.6%、22.0%和14.6%。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调剂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明显提高,药品摆放更科学,逐步完善了调配工作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今后要继续坚持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查核、处置程序,持续改进,有效预防药品调配差错,不断提高住院药房管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邵庆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陕西省近五年药品注册情况分析

    目的:总结陕西省2010年至2014年药品注册申请情况。方法:对2010至2014年陕西省药品注册申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并与全国的情况作比较。结果:陕西省近五年药品注册申请总体情况比较稳定,具有中药材资源优势,但应加大创新药和生物制剂的研发力度。结论:陕西省药品注册申请的数量有待增加,新药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作者:王秀华;吉红梅;张婉直;杨世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释放度考察及对异常结果的调查研究

    目的:对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释放度结果进行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测定16个生产企业51批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释放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出现异常结果的检品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与结论:51批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释放度全部符合药典规定,但批间均一性较差,1批出现异常情况,研究发现化学试剂盐酸对个别批次的检品释放度影响较大。

    作者:陈燕;孙国红;申林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克拉霉素制剂质量评价与分析

    目的:对克拉霉素制剂的内在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为其生产、质控、监管提供参考。方法:对277批样品按照现行法定标准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自行建立的方法对117批样品进行有关物质研究;考察了克拉霉素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结果:按法定标准检验,277批样品结果全部符合规定;自行建立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优于药典标准方法,共检出13种有关物质,杂质E、F是主要杂质,均来自原料;国产克拉霉素片的溶出行为各异,多数厂家产品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虽然克拉霉素制剂按法定标准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规定,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克拉霉素制剂质量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提高。

    作者:肖甜甜;毛新;隋思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壮阳春胶囊中松果菊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壮阳春胶囊中松果菊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溶液(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果菊苷进样量在0.0901~1.12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松果菊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6.53%,RSD=0.58%。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松果菊苷,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作为壮阳春胶囊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杨立志;姜雪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评价与药物利用研究分析

    目的:评价分析中药注射剂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出院病例共计360份,通过与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一致性分析,评价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对用药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排序比等药物利用数据进行研究,综合评价医院2014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结果:360份病历中有135份使用了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37.5%,其中有58例存在不同类型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占42.96%。各类中药注射剂均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以注射用血塞通为代表的理血剂使用频率相对较高,选择广泛。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广泛,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较高,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其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小龙;沈亚兵;王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饮片面临的质量困境及应对措施

    目的:揭示中药饮片质量面临的困境,分析其根源,提出应对建议;方法:利用市场调查、文献检索,收集并分析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存在染色、增重、掺杂使假、违规经营、非法加工等质量乱象。在深入研究之后,提出市场整治、诚信生产、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维护中药材和饮片质量等应对措施。

    作者:蒋传中;张留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药物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目的:为项目的选择和药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提供帮助。方法:从立项和药学研究两个方面,阐述项目调研和药学研究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几个关键点,为研发机构选择产品和建立完善的药学研究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建议。结果:为保证立项合理以及研发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规范管理,企业应当进行充分调研,并参考GMP的思路构建与研发相匹配的软件和硬件管理体系。结论:立项和药学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很重要的两个阶段,应对其实行书面化管理,以便直观地反映出机构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

    作者:鱼刚;杨文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确定度评估在双黄连口服液定量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在中药定量检验中的应用,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升检验结论判定的科学性。方法:以双黄连口服液为模式药,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参照《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NAS-GL06),建立不确定度评估规则,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检验结果以含量测定值±扩展不确定度表示,为10.48±0.34 mg·mL-1(k=2)。结论:通过评估不确定度,可避免将合理的检验结果误判为不合格,同时可为发现及控制检验风险环节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作者:赵昕;温瑞卿;王鑫;郝亚东;李东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某肿瘤医院1092份住院医嘱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通过对住院医嘱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抽查住院病历1092份,针对院内使用频率较高的6类药物进行合理用药分析,包括抗菌药、免疫调节剂、抗肿瘤药、中成药、消化系统药、镇痛药。结果:1092份住院病历中,不合理病历192份,不合理率17.58%。其中中成药、抗菌药和免疫调剂不合理率较高;主要是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和溶媒选择不合理,不合理率分别为48.43%和22.40%。结论:住院医嘱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合理用药的管理,重视处方点评工作,并做好合理用药的宣传和培训,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廖柳凤;汤志华;郭晴;梁宁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广西食药监系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广西食药监系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为改善检测资源、提升检验能力,更好地发挥检测机构的技术保障作用提出建议。方法:自制问卷,通过广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问卷,采用网络直报的方式收集数据。结果:调查显示:检验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职称以初级及以下职称为主;财政投入以中央财政和区政府为主,分别占36.49%、42.31%;仪器设备分布极不均衡,区级检测机构拥有50.11%不同价值的仪器设备;市级检测机构科研能力远低于区级机构。结论:应适当增加编制,提高检验人员的学历、职称水平;加强市、县两级政府对检测机构的财政和仪器设备投入;重视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

    作者:谌晓勤;吴维民;曾立威;蒋帅;霍海英;李艺钊;黄苑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具有抗菌活性的中药固体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方法研究

    目的:采用双层膜过滤方法,建立具有抗菌活性的中药固体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方法。方法:设计新型微生物检查用双层膜过滤器,以30~50μm作为预过滤膜,0.22μm作为终端滤膜,采用《中国药典》微生物计数适用性试验方法,进行验证试验,考察预过滤对供试液中微生物的影响情况。结果:双层膜过滤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颗粒物堵塞滤膜,利于消除供试液抗菌活性,降低实验过程对样品中微生物造成的损伤或损失。结论:双层膜过滤法实验过程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试验结果有效,可用于药品的无菌检查或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

    作者:徐晓洁;冷佳蔚;王志宏;丁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对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方法: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结果:随着全国各大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也越来越被重视,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相对于现代药学发展的要求,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仍相对滞后,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结论:要加快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步伐,同时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应强化协作意识,积极参与临床,并提出在中药领域适当开展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钱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保安万灵丹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安万灵丹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2∶1),流动相B为0.1%磷酸水溶液,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54 nm(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203 nm(茅术醇和β-桉叶醇)和340 nm(苍术素)。结果:5种成分线性范围分别为升麻素苷4.30~86.00μg·mL-1(r=0.9994)、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5.85~117.00μg·mL-1(r=0.9997)、茅术醇16.42~328.40μg·mL-1(r=0.9993)、β-桉叶醇15.16~303.20μg·mL-1(r=0.9999)、苍术素12.78~255.60μg·mL-1(r=0.9995);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RSD<2.0%;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升麻素苷97.49%(RSD为1.45%)、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96.81%(RSD为0.94%)、茅术醇98.60%(RSD为1.65%)、β-桉叶醇97.96%(RSD为1.38%)、苍术素99.22%(RSD为1.2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保安万灵丹的含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雪梅;班小军;杨海红;范潇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自媒体时代中国乙肝疫苗事件的教训与反思

    2013年底,有媒体报道湖南省多地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之后在自媒体新闻的传播下,有关该事件的报道不断发酵。在对企业疫苗生产现场GMP检查、疫苗检验和病例调查的基础上,国家卫计委和药监局公布该事件与乙肝疫苗质量无关。但该事件造成我国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大幅下降,给传染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对本次乙肝疫苗事件在自媒体时代的传播及影响进行分析,总结该事件对疫苗监管带来的反思。

    作者:邱少辉;方鑫;何鹏;胡忠玉;沈琦;梁争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整合思维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改变原有封闭式的内部管理模式,将整合思维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提高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以知识整合、人力整合、物力整合为基础,实现医院药品的全员、全域、全程管理,同时积极开展医院药学科研,开创整合药学管理模式。结果与结论:整合药学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效,促进了医院合理用药和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建华;杨春琳;王红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产品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进行产品质量调研和检验,探讨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对行业标准应增加的内容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比对,分析研究该产品的现行国际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注册标准的不同之处。结果与结论:我国行业标准对该产品关键参数的要求是全面的,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作了要求。但对扭结度、阀门标记、流量等,建议增加或修订必要的检验项目,将会对该产品的质量要求更为全面。

    作者:刘世红;赵永胜;刘功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药事杂志

中国药事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