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慢性骨髓炎保肢治疗

李劲松;徐振宇;于晓牧;张晓霞;梁俊生;林炎水;王相利;马林

关键词:糖尿病, 骨髓炎, 综合疗法
摘要: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慢性骨髓炎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9年5月-2009年5月,采用手术、放疗、抗生素抑制及中药等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骨髓炎84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龄42~82岁,平均62岁.结果 研究组84例均获1~6年随访,平均随访51个月,其中临床治愈72例,3个月~3年内复发12例,5年治愈率达85.71%.结论 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并发慢性骨髓炎的治愈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后路中线和侧方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后路中线线缆和椎板夹技术以及寰椎侧块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对68例先天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植骨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术中未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无死亡、重残或其他手术并发症.47例获3月~7年随访,平均17个月.术后颈部疼痛均消失,肢体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过伸过屈位X光片检查显示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46例植骨块融合,1例术后1年复查发现植骨块吸收,做了翻修手术并随访1年,植骨块融合.结论 后路中线线缆技术可以达到稳定寰枢椎、植骨融合的目的,适合大多数寰枢椎不稳患者;颈1-2侧块固定可以作为中线固定技术的补充手段.

    作者:乔广宇;张远征;余新光;周定标;潘隆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脊髓纵裂畸形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脊髓纵裂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21例脊髓纵裂患者.男性9例,女性12例.依照脊髓纵裂Pang分型,1型12例,Ⅱ型9例.纵裂位于胸段6例,胸腰段6例,腰段7例,腰骶段2例.2l例中12例Ⅰ型SCM患者行骨嵴切除、硬膜囊成型和终丝切断;5例Ⅱ型SCM患者行纵裂纤维束松解1例,终丝切断术4例.结果 17例手术患者15例获3~48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术前症状得到明显改善5例,部分改善6例,无变化4例,加重0例.结论 Ⅰ型SCM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手术;Ⅱ型SCM患者手术适用于有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者,手术方式应针对造成脊髓栓系的原因行纤维束松解或终丝切断术.

    作者:尚爱加;张远征;乔广宇;潘隆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漏诊7例分析

    超声诊断仪分辨率不断提高已成为产科领域不能缺少的检查手段之一,孕18~24周胎儿超声筛杏已经得到普及,除能筛查重大致死性畸形,绝大多数先天畸形在孕期能得到诊断,但有些胎儿畸形的漏诊给家庭、临床工作带来不便,本文总结2006年11月-2009年4月超声产前筛查漏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席梅;寇海燕;苏金花;丁娟;周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脊髓脊柱疾病临床治疗中的热点之管见

    我院神经外科自成立脊髓脊柱疾病亚专科以来,共收治相关患者1 600余例,约占同期神经外科总例数的1/5强.本文总结分析临床治疗体会,并对目前临床治疗方面的一些热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同道们商榷.

    作者:张远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芸香苷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芸香苷(Rutoside,Ru)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胰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建立大鼠假手术(SO)、急性胰腺炎(AP)、芸香苷(Ru)高、中、低剂量及丹参(DS)组,在制模后3、6h经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血清淀粉酶含和磷脂酶A2活性.切取胰腺标本组织,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和胰腺微血管通透性测定.结果 术后6h,各组大鼠胰腺毛细血管通透性分别为:SO组(89.10±26.02)、AP组(405.25±234.48)、Ru高剂量组(132.79±56.72)、Ru中剂量组(203.83±89.06)、Ru低剂量组(263.84±113.02)、DS组(191.22±77.05).各组间比较,6hRu高剂量和中剂量组胰腺毛细血管通透性低于AP组(P<0.01).结论 Ru能明显降低AP大鼠胰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胰腺组织病理性损害.

    作者:陈爱华;赵维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29例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脑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对我院29例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与同期仅进行内科常规治疗的同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假愈期平均26.9d,高压氧平均治疗次数20.5次,治疗组痊愈24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7例,迟发性脑病、死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和中度的总有效率(100.0%、92.86%)明显高于重度的总有效率(57.15%)(P<O.05);6h、24h及7d的总有效率(100.0%、100.0%、88.89%)明显高于8d以上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作者:闫斐;张树新;刘卓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反义核酸药物癌泰得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

    目的 探讨反义核酸药物癌泰得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1)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癌泰得对乳腺癌细胞株BT474的抑制率.2)Annexin/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结果 MTT法观察到癌泰得对BT474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BT474细胞凋亡率达16.82%,以晚期凋亡为主.结论 癌泰得对BT474细胞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浓度呈线性相关.

    作者:张帆;冯帆;任磊;谢文秀;李自健;杨俊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海军舰艇军医业务支持系统设计

    本文阐述了构建舰艇军医业务支持系统的意义,并结合舰艇军医业务工作实际,从系统基本模块设置、系统环境配置两方面构建了舰艇军医业务支持系统的框架,提出了舰艇军医业务支持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对提高舰艇卫勤保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邵壮超;喻锡成;沈俊良;曹保根;赵红旗;倪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1C-PDT在肺癌动物模型中的生物分布

    目的 研究11C-PDT示踪剂在荷肺癌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 荷肺癌小鼠随机等分为3组,经尾静脉注入11C-PDT,分别于注入后15min、30min、60min用井犁探测仪测量11C-PDT在各脏器及肿瘤组织的生物学分布.结果 11C-PDT在肾脏放射性分布高,在肿瘤部位有较高的放射性摄取,在注药后60min时肿瘤对肌肉组织的T/NT值较高.结论 11C-PDT有望作为肺癌PET显像的示踪剂.

    作者:周乃康;张涛;张锦明;梁朝阳;柳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体部伽玛刀联合热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2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利用体部伽玛刀联合全身热化疗和微量泵化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进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入院后经检查无全身热疗及化疗禁忌症晚期肝癌患者25例,全身热疗时予氟尿嘧啶1 g、羟基喜树碱10mg、奥沙利铂100mg;以后予奥沙利铂100mg/d,8d,静脉滴注;热化疗后第2d起予氟尿嘧啶0.25g/d,14d;羟基喜树碱2mg/d,9d.热化疗3d后进行体部伽玛刀治疗,50~65%的等剂曲线包绕计划靶区PTV,单次剂量3.2~4.0Gy,10~12次,总剂量为36~44Gy.其中化疗泵治疗间隔2周重复,共4~6周期;全身热疗1~3次,于每次化疗第1天进行.热化疗及伽玛刀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 部分缓解(PR)20例;1年局部病变无进展率为56%(14/25).1年生存率为76%(19/25),2年生存率40%(10/25).全身热疗中6例出现下肢或腹部局部皮肤红斑,2例出现小水泡;肝脏急性不良反应Ⅰ级1例.结论 伽玛刀联合全身热化疗治疗肝细胞癌安全可靠,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刘永新;张建宇;山顺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藜芦醇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西兰纯种雄性大白兔50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白藜芦醇组20只.采用液氮冻伤术建立动脉硬化模型,造模2个月后采用液氮冻伤术激发动脉硬化斑块破裂,模后2个月及激发试验后48h后分别对三组动物测定MMP-1、9的浓度.结果 模型组造模后2个月MMP-1、9的浓度分别为(50.74±5.49)ng/ml和(337.69 ±8.98)ng/ml,同期白藜芦醇组MMP-1、9的浓度分别为(41.33±9.58)ng/ml和(309.83±10.59)ng/ml(P<0.01),激发试验48h后模型组MMP-1、9的浓度分别为(100.35 ±6.58)ng/ml和(869.56±12.37)ng/ml,同期白藜芦醇组MMP-1、9的浓度分别为(61.68±11.69)ng/ml和(411.24±15.74)ng/ml(P<0.01).结论 白藜芦醇能够降低MMP-1、9的浓度,从而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

    作者:李运田;柳杨;杜大勇;王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早期经鼻气管插管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经鼻气管插管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ICU治疗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58例2007年9月-2009年5月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并拟行微创治疗的高血压幕上型脑出血患者.根据GCS评分分层后进行随机分组,处理组于就诊时予以早期经鼻气管插管经人工鼻吸氧,对照组予以鼻导管或面罩吸氧,观察术后72h肺炎并发症发生率及ICU治疗时间,研究数据选取Fisher确切概率法及成组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管在GCS评分13~15分或6~12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早期插管组与对照组在术后肺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CS13~15:21.4%vs 35.7%,P=0.677 6;GCS 6-12:60%vs 80%,P=0.267 8),但在ICU治疗时间方面早期插管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GCS13~15:4.9d vs 6.9d;GCS6~12:8.2d vs 10.3d,P<0.01).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拟行微创治疗的患者行早期经鼻气管插管可明显减轻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ICU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康复.

    作者:杨扬;田万管;黎檀实;沈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防治大鼠深二度烧伤创面早期加深的作用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防治深二度烧伤创面早期加深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背部深二度烧伤,治疗组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凝胶,对照组涂抹安慰剂,检测烧伤后创面组织中Na-K-ATP酶、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琥珀酸脱氖酶(SDH)、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创面组织坏死程度.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SDH和Na-K-ATP酶活性在伤后24h均达到低,之后逐渐升高,但远低于正常水平.伤后24h治疗组SDH、Na-K-AT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MPO酶活性在伤后24h达高,治疗组在伤后48h达高,之后两组都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对照组MPO活性高值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伤后MDA含量一直升高,伤后72h,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HE及PCNA染色显示治疗组早期创面进行性损伤明显延缓且较轻,创面组织增殖活力好于对照组.结论 深二度烧伤创面早期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可减轻创面加深,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白细胞浸润、减轻氧化损伤、改善组织活力等因素有关.

    作者:史煜华;李利根;柴家科;孙同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紫杉醇抑制原代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紫杉醇(Taxol)对体外原代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原代培养hRPE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不同浓度紫杉醇(0、0.005、0.05、0.5、5mg/L)处理hRPE细胞一定时间,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法检测药物对hRPE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hRPE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及凋亡诱导作用.结果 原代培养的hRPE细胞胞浆富含色素,随传代次数增加,黑色素颗粒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用抗人细胞角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hRPE细胞呈特异的刚性反应.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法显示:紫杉醇作用于hRPE细胞24h和72h,其抑制细胞生长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5.24和3.24mg/L.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结果显示:0.5mg/L紫衫醇作用细胞48h即可显著延迟hRPE细胞G2/M期进展并诱导凋亡(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0.5mg/L紫杉醇作用后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电子密度增加,细胞器减少,异染色质聚集成团、边聚等.结论 紫杉醇通过阻滞G2/M期进展和诱导凋亡显著抑制hRPE细胞生长增殖.

    作者:郭惠玲;吴雅臻;黄一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乳腺叶状肿瘤6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因素,为术式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8年1月-2009年10月间经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6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 66例中,恶性11例,交界性3例,良性52例.初次手术即在我院者57例,随访39例,6例局部复发(15.4%),其中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3例.复发后来我院诊治9例,随诊7例,再次复发4例(57.1%).因肺转移死亡3例,均为多次局部复发的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结论 再次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仍复发的良性病例,及初次复发的恶性病例,应尽早行乳腺切除术.

    作者:王建东;李席如;刘梅;张艳君;马冰;郑一琼;李捷;王全胜;程流泉;晋援朝;陈凛;史凤毅;李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目的 观察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炎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用PSG检查确诊重度OSAS患者70例,其中40例合并高血压病.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真胰岛素(FINS)、C肽、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IR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 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CRP、FINS、血清C肽、HOMA-IR和HOMA-islet均较单纯OSAS患者明显升高.结论 OSAS患者的慢性炎症通过形成胰岛素抵抗,在OSAS合并高血压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黎晓晖;钱小顺;李天志;李金明;孙宝君;刘长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项新的生物学技术,该技术以其迅速、高通鼍、大规模等特点在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用途.本文综述了新近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癌基因表达及基因功能、基因诊断等研究方面的应用.

    作者:李芸;余秉翔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在产科麻醉镇痛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阿片药物,它的出现使得麻醉可控性和预见性得到了优化.近有更多的研究将它用于产科的麻醉与镇痛,为产科麻醉用药带来了新的选择.本文将就瑞芬太尼近年来在产科麻醉与镇痛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徐丽莉;李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在心血管系统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是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 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的第三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是与哺乳动物Sir2同源性高的家族成员,不仅使组蛋白去乙酰化以介导基因沉默,在心血管系统,还可能与FOXO家族、NF-κB、PARP-1、PGC-1、PPAR-γ、eNOS等多种靶基因或蛋白相互作用,对细胞生存、衰老、炎症和氧化应激等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拟对SIRT1在心血管系统调节氧化应激、凋亡、衰老方面的主要下游作用靶基因、蛋白以及目前其在心脏/血管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亦新;崔华;范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B超对黄体酮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观察

    因疼痛需入院治疗的孕妇中,尿路结石是常见的非产科病因.随着超声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检查技术的进步,为诊断本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作者:郑海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