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在心血管系统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胡亦新;崔华;范利

关键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衰老, 心脏, 心血管疾病
摘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是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 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的第三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是与哺乳动物Sir2同源性高的家族成员,不仅使组蛋白去乙酰化以介导基因沉默,在心血管系统,还可能与FOXO家族、NF-κB、PARP-1、PGC-1、PPAR-γ、eNOS等多种靶基因或蛋白相互作用,对细胞生存、衰老、炎症和氧化应激等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拟对SIRT1在心血管系统调节氧化应激、凋亡、衰老方面的主要下游作用靶基因、蛋白以及目前其在心脏/血管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治疗

    风湿病肺间质性肺疾病(Rheumatic Diseas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RD-ILD)早期症状体征不明显,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其检出率不断增高.我们总结近十几年来国内外RD-ILD的发病率、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相关情况,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达到佳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勇;马玉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脊髓脊柱疾病临床治疗中的热点之管见

    我院神经外科自成立脊髓脊柱疾病亚专科以来,共收治相关患者1 600余例,约占同期神经外科总例数的1/5强.本文总结分析临床治疗体会,并对目前临床治疗方面的一些热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同道们商榷.

    作者:张远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紫杉醇抑制原代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紫杉醇(Taxol)对体外原代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原代培养hRPE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不同浓度紫杉醇(0、0.005、0.05、0.5、5mg/L)处理hRPE细胞一定时间,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法检测药物对hRPE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hRPE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及凋亡诱导作用.结果 原代培养的hRPE细胞胞浆富含色素,随传代次数增加,黑色素颗粒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用抗人细胞角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hRPE细胞呈特异的刚性反应.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法显示:紫杉醇作用于hRPE细胞24h和72h,其抑制细胞生长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5.24和3.24mg/L.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结果显示:0.5mg/L紫衫醇作用细胞48h即可显著延迟hRPE细胞G2/M期进展并诱导凋亡(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0.5mg/L紫杉醇作用后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电子密度增加,细胞器减少,异染色质聚集成团、边聚等.结论 紫杉醇通过阻滞G2/M期进展和诱导凋亡显著抑制hRPE细胞生长增殖.

    作者:郭惠玲;吴雅臻;黄一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心肾综合征的认识及分型(4例报告)

    目的 探讨心肾综合征分型是否科学、合理.方法 分析Ronco等提出的分型建议,并结合4个典犁病例,评判分型的合理性和不足.结果 病史长且复杂者病例难以确定分型,无法判断发病是以肾功能或心功能为主.结论 该分型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能包含所有的心肾综合征,如加入未定型更合理.

    作者:任学文;盖鲁粤;孙志军;陈韵岱;王志国;蒋博;汪奇;付振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6种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6种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以及血流感染后患者死亡情况.方法 对由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所致的492例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例及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总体死亡率分别为22.29%、23.44%、28.28%、28.30%、36.25%、38.46%.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占50.96%,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2.63%,多耐药菌株占所有铜绿假单胞菌的23.44%,耐碳青霉烯菌株占所有鲍曼不动杆菌的54.72%,耐高单位庆大霉素菌株在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分别占71.25%和56.41%.结论 粪肠球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患者死亡率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死亡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死亡率高于非耐药者.

    作者:陈荣;王磊利;沈定霞;杨继勇;罗燕萍;叶丽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临床评估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和质量差异,并对其临床合理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184例健康儿童,按年龄阶段进行分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成人设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活性,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CK-MB质量.结果 各健康儿童组和成人组CK-MB活性和质量呈明显正相关;儿童组CK-MB活性和质量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趋近成人水平;各组质量检测均在正常参考范围,而低年龄儿童组CK-MB活性略高于临床正常值.结论 临床医生在参考CK-MB活性和质量检测结果进行病情判断时,要考虑年龄因素;在临床诊断中CK-MB质测定更优于活性测定.

    作者:郑荣;董振南;董矜;郭广宏;温新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后路中线和侧方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后路中线线缆和椎板夹技术以及寰椎侧块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对68例先天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植骨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术中未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无死亡、重残或其他手术并发症.47例获3月~7年随访,平均17个月.术后颈部疼痛均消失,肢体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过伸过屈位X光片检查显示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46例植骨块融合,1例术后1年复查发现植骨块吸收,做了翻修手术并随访1年,植骨块融合.结论 后路中线线缆技术可以达到稳定寰枢椎、植骨融合的目的,适合大多数寰枢椎不稳患者;颈1-2侧块固定可以作为中线固定技术的补充手段.

    作者:乔广宇;张远征;余新光;周定标;潘隆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反义核酸药物癌泰得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

    目的 探讨反义核酸药物癌泰得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1)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癌泰得对乳腺癌细胞株BT474的抑制率.2)Annexin/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结果 MTT法观察到癌泰得对BT474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BT474细胞凋亡率达16.82%,以晚期凋亡为主.结论 癌泰得对BT474细胞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浓度呈线性相关.

    作者:张帆;冯帆;任磊;谢文秀;李自健;杨俊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型血管缝合器Starclose在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Starclose血管缝合器在老年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使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4例老年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110例应用Starclose缝合器止血(缝合组),94例应用手工压迫止血方法止血(对照组),分别记录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缝合组与对照组的止血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缝合组的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1);对照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缝合组(P<0.05).结论 Starclose血管缝合器在老年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高磊;卢才义;王士雯;薛桥;颜伟;周圣华;陈瑞;刘鹏;翟金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临床血清循环miRNAs定量技术的建立

    目的 建立可靠的临床血清(浆)循环miRNAs定量技术.方法 常规收集血清(浆)标本,mirVana PARIS试剂盒法抽提血清(浆)总RNA,采用Dnase I消化总RNA提取液,以miRNAs特异性茎-环引物引导反转录,通过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对U6及靶miRNAs进行检测.结果 10份新鲜血浆总RNA浓度介于3.5~35.4ng/μl之间.对常规收集的400μlI临床血清标本中U6、miR-16、miR-224均能实现特异扩增及定,相应的平均Ct值约为30、25及32.6份不同留置时间血清标本总RNA浓度分别10.24和4.46ng/μl,定量PCR结果显示其中相应miR-16和miR-224的丰度却相对稳定.结论 血清(浆)总RNA抽提及循环miRNAs定量切实可行.

    作者:桂俊豪;田亚平;温新宇;邓心新;董振南;贾兴旺;高静;闰玮;田丽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椎管内巨大脊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椎管内巨大脊膜囊肿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 本组收治17例椎管内巨大脊膜囊肿,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13~61岁,平均37.6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1.7年.临床表现为胸背部、腰背部疼痛不适及下肢麻木疼痛者11例,骶尾会阴部麻木不适4例,大小便费力困难者2例.结果 手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2例会阴部麻木不适和1例小便费力困难者改善不明显.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3.4个月,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MRI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非常有意义.手术切除囊肿肇和封闭漏口效果确切.

    作者:潘隆盛;张远征;乔广宇;尚爱佳;许百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患者15例(18眼)的临床特点,包括主诉、外伤特点、视力变化、瞳孔及眼底改变、视野、视觉诱发电位、视觉对比敏感度等特点.结果 15例患者首次就诊均因视力下降不明显及眼底检查正常而漏诊.临床特点:伤后早期视力轻度改变,有眼前亮度及色觉异常,出现相对性瞳孔传人性障碍,视觉诱发电位、视野、视觉对比敏感度异常.结论 对眼部外伤特别是眉弓处外伤、伤后视力改变不明显但有亮度及色度觉改变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相对性瞳孔传人性障碍,并作视觉诱发电位、视野、视觉对比敏感度等检查以明确有无视神经的损伤,避免漏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邱怀雨;魏世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目的 观察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炎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用PSG检查确诊重度OSAS患者70例,其中40例合并高血压病.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真胰岛素(FINS)、C肽、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IR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 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CRP、FINS、血清C肽、HOMA-IR和HOMA-islet均较单纯OSAS患者明显升高.结论 OSAS患者的慢性炎症通过形成胰岛素抵抗,在OSAS合并高血压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黎晓晖;钱小顺;李天志;李金明;孙宝君;刘长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窄谱UVB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手足慢性湿疹

    2008年2月-2009年2月我科应用窄谱UVB(德国Waldmann公司生产的便携治疗仪UV236B,窄谱UVB波长311nm)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封包治疗足慢性湿疹.

    作者:黄咏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分析

    目的 探讨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孕产妇及新生儿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以来HELLP综合征合并ARF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以血压升高、恶心、呕吐、水肿、皮下淤斑或黏膜出血、少尿或无尿为特点,乳酸脱氢酶、转氨酶、血小板、血肌酐等均为诊断及监测疾病变化及预后的指标;在常规治疗HELLP的基础上及时终止妊娠、行血液净化治疗,是防止病情恶化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结论 HELLP综合征合并ARF发病急而凶险,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及时终止妊娠及血液净化治疗是改善孕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周红辉;高志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肿瘤微环境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免疫抑制作用和靶向治疗

    转化生长因子β是肿瘤细胞、微环境基质细胞和免疫调节细胞分泌的功能强的免疫抑制因子,对T细胞、NK细胞、DC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TGF-β信号通路可分为Smad依赖途径和Smad非依赖途径,许多恶性肿瘤存在TGF-β信号通路的异常改变.反义RNA或RNA干扰策略、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和缺陷型TGF-β受体等研究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机遇.

    作者:杨波;刘辉;焦顺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慢性骨髓炎保肢治疗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慢性骨髓炎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9年5月-2009年5月,采用手术、放疗、抗生素抑制及中药等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骨髓炎84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龄42~82岁,平均62岁.结果 研究组84例均获1~6年随访,平均随访51个月,其中临床治愈72例,3个月~3年内复发12例,5年治愈率达85.71%.结论 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并发慢性骨髓炎的治愈率.

    作者:李劲松;徐振宇;于晓牧;张晓霞;梁俊生;林炎水;王相利;马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组嵌合受体anti-erbB2 scFv-CD28-ξ全基因合成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通过合成嵌合受体anti-erbB2 scFv-CD28-ξ的基因并建立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增强NK细胞抗瘤活性创造条件.方法 在DNA2.0和Gene20liga软件辅助下对目的基因密码子及RNA二级结构进行优化并在序列的两端分别引入HindⅢ和EcoRI限制酶切位点,根据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化学合成长度为50~70bp的单链oligo,利用PCR将合成的oligo拼接成完整的序列,将合成好的序列装入PMD-18T载体并转染至感受态细胞DH5α,测序验证重组克隆中基因序列.完整的序列经Hind m和EcoRI酶切后连接至目的载体PCDNA3.1(+)中,并转染COS-7细胞.结果 合成DNA片段长度为1 803bp,经测序验证与目的基因嵌合受体anti-erbB2 scFv-CD28-ξ大小、序列一致.结论 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转染COS-7细胞,实现了anti-erbB2 scFv-CD28-ξ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体外转染及瞬时表达.

    作者:刘辉;杨波;刘天懿;焦顺昌;李瑾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项新的生物学技术,该技术以其迅速、高通鼍、大规模等特点在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用途.本文综述了新近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癌基因表达及基因功能、基因诊断等研究方面的应用.

    作者:李芸;余秉翔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B超对黄体酮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观察

    因疼痛需入院治疗的孕妇中,尿路结石是常见的非产科病因.随着超声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检查技术的进步,为诊断本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作者:郑海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